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中等职业教育研究论文(通用23篇)

中等职业教育研究论文(通用23篇)

时间:2024-01-26 05:06:12 作者:雁落霞

中等生需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在学习中不畏困难,不放弃努力。针对中等生的学习总结,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的参考材料,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论文

1.营造社会环境,形成中等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正确认识。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地方社会环境是紧密相连的。在我国,学科型教育模式长期以来都是人才培养的唯一模式,许多人一直把其视为正宗,而很多人对中等职业教育模式一直持怀疑的态度。从培养目标来看,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针对这些情况,政府和有关部门应依法履行教育职能,对中职教育从舆论支持、政策扶持、经费倾斜、业务指导等方面给予关注,才有可能促进地方中职教育发展规模的扩大。

2.结合苏北地区区域实际,探索中职教育的资金投入机制。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所在区域资金的投入和支持。由于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苏北地区作为区域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有所发展,第三产业尚未形成相应规模,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投入而不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区域经济对中等职业教育需求不强,相应的对中等职业学校也没有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政府应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机制建设。如为切实解决学生的企业实习问题,政府可以出台税收减免政策,鼓励企业接受学生实习。中职校应主动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企业对中职教育的资金注入。

3.中等职业学校要主动与苏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接轨。

中等职业学校一定要有广阔的视野,坚持以劳动服务为办学目标,使中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并且在适应的前提下,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上,要与市场接轨,在考虑中职教育供需之间的关系,以企业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企业用人需要来对专业进行调整,为增强中职教育对市场的迅速应对能力,市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专业设置少些限制。教学内容上要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注意突出“创业”和“技能”,同时加强教学实践和技能训练。实践环节的成功与否是中等职业教育能否办出自己特色的关键,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程实践,它的开设具有很高的设备和环境要求。由于资金等各方面条件限制,中等职业学校不可能把所有的实践都放在学校的实验室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实践课程平台原本就来自企业。办学模式以适应市场为目的,对外国“双元制”办学模式进行推广,结合区域实际情况,使该办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本地化,积极地开展“订单式”的培养。在办学形式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学制可长可短的方式。根据受教育者上岗和转岗需要,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灵活的'学制,为学生的半工半读和工学交替及分阶段地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4.组建职教集团,实现校企联合。

职教集团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深层次链接的新途径和模式,是校企合作的更高层次,是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和竞争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有效途径。职教集团是新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更多、更好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探索建立一种以重点职业院校或企事业单位为龙头,以专业为纽带、优势互补的职教发展模式。根据苏北区域经济特点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首先组建以下几大类专业市级职业教育集团:现代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电子信息业职业教育集团、现代农业职教集团。

二、总结。

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于区域经济为最终目的,如何使中等职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课题。作为有第一资源之称的人力资源,它对人才资源的投入是收益的最大投入,对人才资源的浪费则是最大的浪费。要想实现对苏北地区经济全面、可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确立中等职业学校在发展本地经济当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培养目标,以提高本地化的就业率,只有这样,才能使苏北地区经济拥有强劲的竞争力,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才能促进苏北地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论文

在未来的发展中,要继续保持中等职业教育的应有地位,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国家政策的保障,二是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首先是国家政策的保障。目前对中等职业教育存在必要性的质疑声音此起彼伏,这本身说明中等职业教育是容易遭受质疑的一种教育,是一种存在地位比较脆弱的教育。质疑声音尽管多种多样,但其实他们有一条共同的理由,那就是民众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不发达的省份常听到的声音是:我们也没办法,学生不愿上职校!对于这些观点,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要充分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去覆盖,而是要意识到其在某种角度的合理性。在目前的社会分配方式及其它相关制度下,学生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是合理的。

谁会愿意主动选择一种面向环境辛苦、收入较低、生涯发展空间有限且受到社会歧视的教育?但是这种选择完全理性吗?当然不是。即使对学生本人来说这也是不够理性的,因为如果他们都上了普通高中,将有大量学生会发现他们无法在课程上取得成功,即使付出了很大努力去学习,也无法在这条路径上升到高一级学校。如果进入不了高一级学校,他们将没有任何技能就要直接就业,且由于缺少职业学校在就业中的推介作用,他们花费了很大精力也很可能只能获得一份不满意的工作。对国家来说问题就更大了,因为我们将直接丧失一个巨大的技能人才供给渠道。前面说民众的这种教育选择有其合理性,是因为它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但这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因而是非理性的。如果我们一味地顺应民众的意愿,把所有中学变为普通高中,带来的各种问题将更加严重。这种情况我们已经经历过了。由此可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存在与发展并不在同一个起点上。普通高中即使国家不主动强调它的重要地位,人们也会争先恐后地选择它,对重点高中来说尤其如此。然而中等职业教育就完全不同了。如果国家没有明确的政策来保障其地位,那么它的存在就会受到极大挑战,即使国家努力强调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也将无济于事。事实上,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在有些省市已呈下降趋势,有的甚至已处勉强维持的边缘。

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政策制订者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特殊性,并采取有力的保障措施促进教育的协调发展,比如制订并执行合理的普职比例,同时大力发展中高职贯通甚至是中本贯通项目,使中职学生在升学上能体现出其优势。其次就是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鼓励学生选择职业教育,就必须努力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否则这种政策就是不道德的'。即使学生进入这种职业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质量去吸引他们,他们最终也会选择离开,中职学校学生的辍学率与其教育质量直接相关。目前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还是比较令人堪忧的。评价职校的教育质量,不能看建了多少漂亮的校舍,添加了多少实训设备,实施了何等复杂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可以看看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多少是设计得非常科学、合理的?可以看看教材,每年出版那么多教材,有多少是真正称得上经典的?可以看看教师,有多少职校教师是真正爱他们的学生,把大量时间花费在教育、教学工作上的?可以看看教学组织,学校的课堂教学严格到了什么程度?学生的学习达到了什么强度?可以看看班级的规模,学生到底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中学习?如果从这些方面去观察我们的教育质量,情况恐怕不容乐观。这些方面的改进与教育投入没有太多关联度,与办学的实际条件也没有太多关联,关键是我们要有改进的决心与愿景。

一些省市正在实施中本贯通教育,这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了较大促进作用,其作用大大超越了中高职贯通。目前这一项目受到了各方欢迎。首先学生家长喜欢,因为进入了这个班级,就意味着学生将有相当大的机会直接进入本科;其次职校积极性很高,这是无疑的,因为它大大改善了职校的招生状况;再次本科院校也欢迎,这一方面是因为招收中职生便可以享受应用型本科的政策,另一方面是因为中本贯通班的生源质量甚至要好于他们从普通高中招收的学生。然而如果中职学校就此认为他们的办学问题得到解决了,那就完全错了。如果中职学校不借此机会大幅度提升教育质量,很快将出现各方均不满意的格局。首先家长会发现职校的学习过于松散,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本科院校将发现,来自职校的学生由于后期没有经过有相当强度的学习,因而其能力水平不如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当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发生后,中本贯通就不再会有吸引力,而中职学校将发现自己已处于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夹缝中无法动弹。因此,不论国家政策如何,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必要性最终要由其自身的教育质量去证明!

中等职业教育法

xx年4月19日,田庄小学召开了全校教师会议,集中学习贯彻平度市教育体育局文件和孙局长关于教师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会上,张校长结合文件精神语重心长的对全校教师现状进行了分析,解读了本次教师队伍建设活动的精髓,并提出要求:务必加强和提高师德修养和教师个人道德素质;加强学习,努力丰富个人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调整心态,树立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充分把握课堂教育教学40分钟,体现师生生命价值;全面提升学校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通过学习,我感受最深的明白了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一切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根据,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民族精神,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明确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

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我们教师,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赢得社会的尊重。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注重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人格,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锻炼,去选择性地读课外书,去了解社会,去接触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我们广大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教师的知识和业务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质量。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独特的教学艺术,具有出色的教学效果和对教育教学的深入研究。“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作为一名教师,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确实应该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弘扬优良教风,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努力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不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论文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且已进入规模性发展模式,但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学生管理问题问题频发,现整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的现状如下:。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更加注重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因此,普通高中愈加增大的招生规模严重挤占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数量,而生源数量的不断减少,迫使许多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招生难的困境下降低招生标准,以更低的招生门槛来换取招生数量,这就很难保证招生质量,而生源数量减少、生源质量降低带来的学生基础差等问题大大增加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从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来看,由于大多数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初中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基础薄弱,加之缺乏正确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极易出现上课学习效率低、课下又懒惰不用功的现象,长此以往更是缺乏学习兴趣,甚至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不断的恶性循环,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大多在初中阶段不被重视,经常受到不同程度的批评,容易缺乏自信,加之该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比较小,心智不够成熟,常常有比较强的虚荣心理,好攀比,他们比较倾向于做出一些异常之举,从而弥补在学习方面的不顺心,其较强的表现欲和自我个性将严重阻碍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反而大大增加终端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中有不少的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非对错观念淡漠,在涉及自我利益的事情上道德和纪律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不能进行客观、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为人处世缺乏理智和技巧,又大多没有学习目标和计划、理想,担忧自己的将来,却又没有付诸实践改变现状,经常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违反学校纪律,十分不利于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管理。

5.学生管理者和学生、老师和学生、学生之间均缺乏有效的沟通。

沟通,即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文字等方式传递和反馈彼此思想和感情的一个过程。有效的沟通可以促进人与人和群体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有效促进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阶段,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缺乏有效的沟通。首先,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年龄较小,心智不够成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融洽的有效沟通,学生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在矛盾双方缺乏有效沟通的情况下,事态极易扩大化;其次,中等职业教育中学生和老师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处不与老师沟通,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老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和沟通,难以更好的.传授知识、开展教育;此外,学校的学生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学生管理工作者不够了解学生,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开展。

随着我国教育工作的不断开展、深入和改革,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的教育理念也得到了更新,因此我国目前阶段的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必须与时俱进,转变中等职业学生管理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教育应当顺应市场需要,并坚持学生自主管理。

在充分了解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其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法如下:。

1.完善学校学生管理制度,加强管理。

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学生管理制度的支持和配合,完善学校学生的管理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保证在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想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管理,必须完善学校学生管理制度,赏罚分明,并保证管理制度和准则的严格执行,从而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2.注重沟通和情感投入。

加强学生管理必须注重沟通和情感投入,沟通应当互相尊重和平等,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情感必须真诚,关注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缺乏自信的学生,加强与他们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互相沟通和理解的基础上,更好的学习和成长,从而有效提高重大职业教育学生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扬正气、促和谐。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应当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一方面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一方面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另外,充分发挥社团、团委等学生组织的宣传作用,努力营造积极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扬正气、促和谐。五、总结本篇文章在了解、分析我国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的基础上,从教育理念、管理制度、沟通交流、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给出相应的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的质量的对策和方法,旨在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更好发展。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20xx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xx-20xx年)》,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正式制度规范运作的体制保障,但非正式制度环境对职业教育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是目前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现实困境。

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对职业教育的非正式制度歧视问题。文化因素、传统人才观、择业观促使职业教育成为高考正式制度下学生和家长的末位无奈选择,又使就业市场化背景下人力资源配置对职教毕业生冷漠排斥。首先,从升学角度看,由于正式制度将高等教育院校依据教育质量、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科研水平、文化及学术影响力等指标对其进行了绩效标准化等级划分,造成高校人为的“名、优、中、差”三六九等现状。无论学校还是考生家庭都普遍看重选择高层次院校,首选国外名校(高考制度外),国内名校及“211”“985”院校次之,再次二本,至少三本,紧后才会心不甘情不愿的考虑高职高专或技校等中等职业学校;其次,从就业角度看,顺应传统观念的嵌入式影响,用人单位的人才观产生连锁性扭曲,偏重学历文凭又要求能力水平,尤其强调第一学历是否为“211”“985”院校毕业,二本、三本和专升本学历成为人才市场选人用人的底线,高等院校的专业技术人员聘用标准更是高至要求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对海归博士更为青睐。相比之下,职教毕业生鲜有平等竞争就业机遇。由于传统观念、文化影响等非正式制度层面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根本上改变职业教育的非正式制度歧视,只能从改革完善正式制度设计入手,在制度安排上营造普通高校和职教院校平等地位认同的社会环境。一是深化招生制度改革,适度扩大职业教育院校数量和办学规模。探索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考试多次选择人生定位和发展坐标、普通高校、高职院校间学分转换、学历互认的运行机制,改变“一考定终身”现状,建立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制度,拓宽终身学习通道。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主流意识形态;二是构建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机会均等、竞争公平的就业平台。除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岗位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不应设置学历层次、毕业院校等附加条件,为职校毕业生让渡一定的就业制度空间;同时提高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在正式制度安排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让从事技术技能岗位工作成为人们就业的新追求。

伴随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职业教育在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上也实现了同步增长,但普遍存在职教功能弱化、单一化和办学质量不高的问题,突出表现为非正式制度作用下的三种异化现象:一是职教功能异化。普通高校扩招衍生了职教院校的生源保障危机,高职高专院校为保证生源,降低录取标准,成为承接大量未能升入普通高校考生的载体,一旦出现生存发展困境,职业院校多会选择联合升本或与普通高校合并等“转型”方案,造成办学定位与市场需求脱节;二是办学形式异化。职教院校仿照普通高校办学形式,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培养目标等方面缺少办学特色,造成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混淆同一化。职教院校为了满足就业导向争相创办热门专业,结构趋同、专业趋同现象普遍存在。三是培养过程异化。由于经费、师资、相关实训基地和设备的限制,造成职教院校对在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缺失及专业化、标准化程度低的现状,客观上形成职校毕业生低分低能低素质的整体社会形象,使学生难以适应经济结构多元化、市场需求多样性的现实需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使之能够克服非正式制度的异化影响,当前应重点解决两个问题:首先,改革职业教育体制,科学界定职业教育的市场定位。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应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构建相对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其市场定位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专业职业技能,毕业后能够熟练掌握相应的技术和技艺,成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更好的服务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需要。要打破现行的职业教育只有专科教育的单一属性,在学制、专业设置上突出实践性和技术性的鲜明特色,形成专科、本科、研究生教学体制相衔接,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体制相统一的独立体系,拓宽学生职业生涯选择的宽度和上升渠道,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坐标更具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其次,改革教学内容和手段。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应突出专业技术技能特色,在具体课程选择上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立足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设置专业课,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行动态调整,改变几十年一贯制的传统做法。在教学手段上更多的应用实践教学、具体操作,在校期间更多的举办专业技能竞赛,并把成绩纳入学分累积和就业指导,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适应市场需求能力。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始终存在办学机制不活、培养模式僵化的问题,国家特定的教育机构是职业教育的单一主体。在现行的高考制度安排下,职业院校接收的都是未能进入本科院校的生源,不分兴趣爱好,只按照学校设置专业统一编班,沿袭理论教学、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造成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相割裂,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特别是在教育经费来源上主要依赖政府拨款,在办学主体和资金来源单一的双重制约下,僵化的办学机制、滞后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手段,加之职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致使职业教育教学效果欠佳,市场活力匮乏。针对这些弊端,应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从三个方面对职业教育的现行办学模式进行制度重构,以规避非正式制度负面冲击下的正式制度设计缺欠:一是通过培育多元办学主体,创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引入以企业为主导的市场配置职教资源的办学体制,推广校企合作双主体参与办学模式。如参照德国国家立法引导、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以企业投入和社会投入为主的办学资金筹措模式。课堂教学和实训基地操作并重,使学生获得相关行业从业的实用性技能。通过实行订单式培养,宽进严出,以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和专项技能为依据,推广“对号入座”就业导向,使职业教育和市场化竞争紧密结合,以高质量应用人才满足企业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二是拓宽职业院校师资来源渠道,要打破现行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编制的局限性,探索客座教授、企业师傅和“双师型”专职教师三位一体的职教师资构成,其薪酬福利除教师工资外,还可享受企业提供的津贴等,从而确保优质职教师资资源通过市场机制优化配置;三是培育职业教育文化,营造良性非正式制度环境,把职教文化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前,迫切需要把培育大国工匠精神作为职教办学方向,使精益求精、务实创新成为职教文化的核心理念,让具备职业技能和创新本领的职教学生同样可以实现个人价值的理念深入人心,使职教毕业生能够获得职业尊严、社会认同。

欧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都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在办学投资、学校管理、就业导向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以法律的强制性约束各项职教措施贯彻落实。国外职业教育成功实践表明,完善的立法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从我国实践看,职业教育立法制度设计方面仅有一部笼统《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9月实施),针对性、操作性不强,尽管此后在正式制度安排上陆续出台了一些政府规章及地方性政策,但缺乏系统性和制度衔接的严谨性,而且政府规章和地方性政策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致使一些政策出台后束之高阁,形同虚设。特别是在职教投资渠道、管理机制、就业指导方面,由于缺少法律规范,使职业教育游离于高等教育体系之外,整体发展能力和潜力远落后于普通高等教育,职教毕业生成为不受待见的求职者、打工族。在相关法制缺失的背景下,职业教育行政化人治结构特征明显,亟需用依法治国理念促进职业教育制度重构。完善职业教育立法,应立足职业教育的市场定位,着眼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培养技术型、应用性人才,突出实效性、针对性和职业教育行业整体发展的规范性。由于现行体制受非正式制度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多,在立法层面对职业教育进行正式制度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量消除非正式制度因素惯性作用的影响。通过建立国家扶持性法规条款,对参与、支持职教事业发展的企业、社会组织给予褒奖,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形成支撑其发展的法律结构和长效化激励引导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非营利性行业组织发展,发挥其沟通衔接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的中介桥梁作用;保障职业教育投资稳定增长、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职教领域,培育多元办学主体;推进职教领域去行政化,细化依法治校、依法治学法律法规;增强教学环节专业技能性、实践性、开放性;加强职教文化建设,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促进社会人才观的转变和认知提升;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互融机制,拓展职教毕业生就业渠道和上升空间。制定便于操作者执行、管理者考评和社会公众监督的法规条款的同时,依据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别职业院校的发展特点,还应出台适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实施细则。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论文

论文摘要:社会在高速发展,技术也跟随着时代的脚步而进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一种常态。本文通过对目前中职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以及市场就业对人才的需求等方面进行探讨,试图帮助中职教育找到计算机教学的准确定位。

现今社会,最激烈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那些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创新意识、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感的人。中职教育就是以培养工作在第一线、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目标。计算机在迅速的发展过程中,给中职计算机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然而,人们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关注程度却随着社会的进步在逐渐高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定,应该致力于培养专业技术过硬、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

近几年,随着中等职业教育市场进程的不断发展,在高等院校扩招分散生源的情况下,中等职业教育入学门槛逐渐降低,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在校生员数量及质量都大幅度的下降。加之部分中职学校审批不严格,盲目扩充,致使计算机专业招生生源的专业基础差且认识不足,学校的硬件设施较落后,教师的教学水平良莠不齐,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又存在着一些不合理,因此造成了许多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就业率逐渐降低。

二、计算机专业教学定位。

中等职业教育中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应该如何定位,归根结底在于计算机专业课程应该如何设置。因为专业课程的设定决定了教学定位,从而决定了学生的就业去向。

1.重视基础知识和实践教学。

计算机专业课程应该从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原理开始教授,只有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够触类旁通,较快地接受新的计算机技术。虽然,中职教育旨在培养企业工作服务第一线的人才,但计算机的专业理论和基本原理对于学员更熟练地掌握计算机专业技能是必不可少的。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不仅仅只需要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专业知识的复合性和可持续性才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薄弱、思维能力及逻辑推理分析能力较差的问题,导致在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中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不仅要强调理论和实践同等重要,而且要刻意强调将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应用于专业实践技能中,更应该通过所学的技能,思考探索自身掌握的专业技术应该到工作中如何能够更有效地发挥自我的价值,让自己在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要培养主动学习,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且敢于探索求新善于思考的专业技术人才。

2.以就业为导向设置计算机专业课程。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首要应该以中职人才的需求和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时,应该对应往届的毕业生就职去向做好全面的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岗位中的工作表现评价,了解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招聘市场在各种渠道上发布的招聘信息,以及往届毕业生对就业情况的反馈。从调查中综合分析总结就业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学校目前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的人才存在哪些差距,根据这些情况分析设置出合理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这样学生才能在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习中学到真本事。

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安排上,应该分配较多的课时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尽量减少教师理论知识的单向讲授而脱离实践。由于在较多计算机类的工作中,例如速录、编程等都需要工作人员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因此,这类的计算机专业实践课程应该趋向于实践应用方面。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偏向于应用型人才,这里的“用”,指的是实用。这就要求各大中职学校在设置学生的学习课程时,必须以市场的`发展为依据,进行课程的调整安排。课程的教学均应突出实用性,只有在实战中才能更好地掌握其中的精髓。现阶段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以训练学生软件技术的应用技巧为主,积极追求“活学活用”的教学效果,但值得强调的是,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何种软件以及训练什么样的专业技能,这均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市场就业竞争力。当前的计算机软件层出不穷,学生毕业后,在学校学习使用的软件有可能被市场淘汰,为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在选择计算机教学软件时,必须充分做好市场的调查,紧盯市场需求的变化,重点将“实用”原则贯穿于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中,为市场输送更多应用型人才。计算机专业定位方向应该由社会就业需求方向决定。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找到自信和自我在社会中存在的价值,学会专业技能在社会竞争中能够凭借一技之长获得企业的青睐。因此,中职学校在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定过程中,应该多加考虑学生在就业后,能够实际应用到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学生步入市场后,将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力,“一证多牌”是学生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途径之一。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如同其生命线,而学校的生产产品是学生,只有合格的学生才能为学校获取更大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除了要与同层次的毕业生进行竞争外,还要和高等院校的高学历的本科、专科毕业生竞争,就业压力十分重大,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是当前职业学校的重要任务。我认为,“一证多牌”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证”是指毕业证,而“多牌”则是指多种技能牌证,例如劳动局颁发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合格证、二级合格证以及会计电算化合格证等,中职学校可采取强制性方法,规定学生必须拿到至少一张技能牌证才给予颁发毕业证书。总之,对于学生而言,多一张技能牌证,就能够为自身多铺设一条就业路、为自身赢得更多的市场竞争力,十分有利于毕业过后的就业。此外,中职教育还应在政府的支持下,与社会中企业联动,定向地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以便在保证学生在中职教育后具备应有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保证学生的就业率。

三、改善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

改善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应该从这样的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应该明确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定位主要以就业为导向。中职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在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后根据社会市场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制定。其次,中职学校选拔计算机专业教师应该严格,要注重加强计算机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还要高度重视对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考核,确保教师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教学水平。在现阶段,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知识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这就需要教师也要自觉更新知识。以往,多数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师仅仅是学习了公共教育理论,表面形式较多,并未针对专业发展的需求来严格要求自己。现今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教师要跟上行业的发展趋势,必须不断地自学或是积极到高等院校不断充实自己,掌握更多新的计算机理论以及新软件的使用,增强自身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地施教,使学生在第一时间内真正掌握计算机专业最新知识与技能,这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是十分有利的。最后,中职学校应确保计算机专业教学设施的完善,及时更新计算机教学需要的软件及硬件设施,重视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实践应用。

总之,中职教学中计算机专业定位,应该注意计算机是一种生活和工作中必备的工具,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根据生源、市场需求以及师资教学设施情况设置。目前,社会各方面对于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普遍认同,中职的学生就业定位方向就是工作在企业第一线的劳动者,这就要求中职教育计算机专业应该主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重点培养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春芽,《浅析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定位》[j],《大众科技》,2010。

3.刘文君,《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10.

4.刘玲,《浅谈职业学校中的计算机教学》[j],《成才之路》,2010。

5.赵蕾,《浅谈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定位》[j],《福建电脑》,2008。

文档为doc格式。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论文

政府和地方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大大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制度与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在校人数及招生规模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形成了以《职教法》为核心、地方配套法规为支撑的职业教育法规体系。2004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等成为了规范和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纲领和行动指南。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做出了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深化教学改革等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共同编制的《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2005~2010年)》指出重点加强一批中等职业学校,使其在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学校管理等方面起示范作用,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骨干力量。2008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从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教育教材、实习等方面提出了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成为了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提出要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学质量,加强职业教育保障体系的建设。2011年发布的《国家教育督导报告:关注中等职业教育》显示,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促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文件,把中等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制度与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1999年提出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1999年工作要点》,以此为契机,教育部每年都会提出当年的工作要点,把中等职业教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0年工作要点》提出要切实把中等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强基础能力和制度建设,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等。《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3年工作要点》中更是指出要加大力度巩固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此外,教育部研究制订了《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改革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人才培养、教学、评价模式,重点推进符合职教特点的教学环境、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等创新。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方面,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精神,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教学改革方面,颁布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完善专业管理,制订专业设置标准,开发教学指导方案,促进专业建设规范化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大大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新文化史在叙事材料、叙事风格和叙事方式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主要表现为故事与“碎片、从“文本到“修辞,以及影像资料的运用。

职业教育叙事发展存在着“瓶颈问题,主要体现在为叙事较少且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描述、叙事风格单一,不追求修辞、叙事方式单调等方面。

新文化史所取得的突破,为职业教育叙事的转向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关键词:

新文化史。

教育叙事。

文化研究。

新文化史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史学界重要的转折,以法国、美国和英国最具代表性。“娜塔莉泽蒙戴维斯的《马丁盖尔归来》、林亨特的《新文化史》《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阶级》,还有罗伯特达恩顿的《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以及彼得伯克的《图像证史》《制造路易十四》等都是推动新文化史发展的重要代表。

其中,新文化史关于“叙事的突破,值得教育界借鉴和学习。

(一)叙事材料:故事与“碎片。

通过这个历史小人物,放眼到十六世纪法国南部农村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存状态。

戴维斯将法官让德葛哈斯的记录、证词作为第一手研究资料,作为一名严谨的历史学者,戴维斯对葛哈斯的案件记录反复考察,对比市面上已出版的书籍,进而进行比对和印证,并且她本人还去了法国南部山区进行了实地考察访谈,“通过大量的、琐碎的资料还原他们的生活状况、社会关系和性格命运等。

[1]在传统史学叙事中,这是根本不会发生的。再如,对影像碎片的重视。

1945年4月英国军队在贝尔森制作的影片,在著名的纽伦堡大审判中作为重要的证据来使用,影片中所提供的证词让人永远也不可忘记那些记忆。

在新文化史之前,影像和图像作为叙事材料是不具有信服力的,但是新文化史的学者却更加注重材料的丰富性,且影像类资料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事件。

多版本的历史故事、碎片的材料和鲜活的影像资料,都成为新文化史学者手中珍贵的叙事资料,看似“碎片化的叙事资料,在新文化史学家的手中,却成为一部部优秀的著作。

(二)叙事风格:从“文本到“修辞。

对文本的描述和分析,是研究者对研究材料分析能力的综合体现,是研究者展现研究结果的重要过程。

新文化史学者注重对文本的“虚构,“我要把资料的‘虚构’的部分当作分析的中心。

[2]不能停留在字面面上理解“虚构,戴维斯所说的“虚构指的是,在叙事手法方面所存在的一个普遍的现象,通过外显的“文本来分析内在的“本质,以便获得事实的解释。

史学家将文学领域中的“虚构,引入到了史学领域,读者在阅读史学作品的时候,更加像在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将传统史学所注重的叙事风格发生了改变,使之通俗易懂、富有韵味。

“修辞通常应用在文学领域,新文化史的学者受到海登怀特、克利福德格尔茨、罗兰巴特等人的影响,将传统对文本的处理,转变为对通过一个具体案例的处理,创造一种新的历史叙事风格。

正如英国学者彼得柏克评戴维斯所说“就某种意义而言,那是对实证主义者最致命的一击,因为她已侵入了实证主义的地盘。

她展现的是,即使在实证的领域,若不转向研究语言及修辞,你将一事无成。

[3]新文化史的学者将传统历史文本的叙述风格转向了“修辞,并且获得了较大的成功,这预示着叙事风格的转变会给其他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转机。

(三)叙事方式:影像。

提及新文化史叙事方式的转变,也是一个重要的特征。

传统史学叙事只借助于文本来展现,而今新文化史学者突破了“瓶颈。

再以戴维斯的《马丁盖尔归来》为例,在这部著作诞生之前,先在戛纳电影节上映了影片,戴维斯担当影片的历史顾问。

无论在人物台词、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方面,还是在布景、服装、场景选择方面,真实还原了十六世纪法国南部山区村民的生活状态。

影片一经上映,便引发了文学评论家、电影评论家关于电影和历史的学术讨论。

此外,再以罗伯特罗塞利尼所执导的影片《路易十四的登基》为例,该片也是像法国历史致敬的影片,这部影片以法国历史学家菲利普埃尔朗热在1965年出版的路易十四传记为脚本,该部电影也成为他电影事业的转折点,从此之后,他把历史影片当作平民教育的方式,帮助民众通过过去来理解现在。

美国批评家海登怀特主张“影视史学,即“用视觉形象和影视化的话语表达的`历史以及我们对它的思考是对“史学(historiography)的补充。

[1]罗塞里尼认为“电影应当成为写作历史的手段之一,或许,它比其他的手段更有价值。

[4]222与文本写作不同,流畅的叙事方式和对视觉的刺激,能够产生一种“事实效应,尽管影像史学在学术界,就方法论、范式等方面还存在争议,但是它作为一种全新的叙事方式,已经获得了成功的先例,并且在该领域已经愈发成熟,此外一些职业历史学家已经开始尝试制作历史影片,多数导演和制片人,他们本人都会有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的教育背景,并且会请到专业的历史顾问。

文本和影像是传统史学和新文化史叙事方式的产物,虽然对于两者的如何使用依然存在着分歧,但在未来的发展中,二者必将互相促进、相互影响。

作为一种成熟的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叙事才被应用到教育领域,从此“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系统阐释。

从教育叙事研究的发展历史角度看,克莱丁宁和康纳利系列研究成果的发表标志着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的诞生。

[5]虽然在教育界获得了大规模的发展,但在职业教育领域较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育叙事较少且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描述。

2001年开始,华东师范大学的丁钢教授出版了《中国教育:研究和评论》(目前已有13辑),其中在第2辑刊载了耿娟娟的《教育信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研究》、黄向阳的《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校长的笔记》,以及在第3辑中刘云杉的《帝国权力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

加拿大学者许美德的《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

此外,刘良华教授曾专门建立了教育叙事的网站,主要搜集了中小学老师的日常生活作为叙事内容。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关于教育叙事的论文很少,对文本处理仅限于经验层面的描述,这里所说的经验层面的描述,指的是“教育叙事的类型。

教育领域中的叙事研究类型,共分两类:分析别人的故事和分析自己的故事,叙事材料大多数来源访谈、观察、日记等形式。

新文化史中注重对“微观研究,教育叙事应深入挖掘文本的隐含意义,以获得对文本的解释。

遗憾的是,一方面,由于叙事材料的有限性和视角的局限性,没有对叙事材料背后的故事进行深入挖掘,也并没有进行对辅助材料进行详细考证,更没有以平凡人物的叙事故事反映出时代特征、人物性格、生活集体风貌等,即让叙事成为“宏观和“微观的桥梁。

(二)教育叙事风格单一,不追求修辞。

除追求艺术效果的教育自传体小说之外,根据可查到的资料来看,会以学术语言来展示,会穿插着对教育现象的理论分析,以“教育现象或教育故事的叙述———教学或教育理论展现,语言并未得到重视,直接后果是教育叙事风格单一。

体现在:(1)叙述故事多以描述在教育活动之中所发生的故事为主,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将故事讲完整即可,这便导致读者可能会丧失对论文的阅读兴趣。

(2)“修辞问题,叙事的修辞之中应蕴含着一种意识形态,“修辞者通过‘讲故事’来诉诸某种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迫使’听众接受修辞者的主张,[6]但教育叙事尚未做到。

综合来看,教育叙事,首先是故事,其次才是一个教育故事,没有故事便没有发生在活动中的教育,因此,丰富教育叙事的故事情节,加强叙事风格的美学,是教育叙事所需要突破的“瓶颈之一。

(三)教育叙事方式单调,影像学尚未被教育学术界广泛认可。

从现有的资料看,教育叙事借助于文本来呈现,以公开发表的论文、教育传记为主,而鲜有教育影像。而在影像学中涉及到教育,主要是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和艺术学。

“从学科角度来讲,我们的教育研究尚未涉及纪录片领域和问题,从影像的角度研究中国教育问题的著作和论文暂时缺席。

一些已有的研究也只是在外延徘徊,没有切入中国教育的正题和核心问题。

[7]利用文本处理的手段,是大多数教育研究者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时候,所采取的叙事方式,殊不知利用影像、声音,会更加丰富其研究。

美国著名制片人罗伯特加德纳认为,纪录片能够提供“直接的和不容置疑的一类证据,是瞬间捕捉到的事实,不会因为看法、记忆或者语义解释上的错误而导致歪曲。

[4]215利用影像的表达方式,能够真实展现教育活动,而这些教育活动所有的细节活动,恰恰都是围绕着教育的核心价值和关键问题展开。

(四)教育叙事尚未在职业教育领域形成丰富的研究。

教育叙事作为一种成熟的研究方法,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领域取得一些成绩,但在职业教育境领域却面临着尴尬的局面。

“当叙事研究被引入教育理论领域,教育叙事研究本身已经不同于哲学、文学和宗教的方式,而更倾向于以一种实践的方式接近教育活动本身,并符合教育这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身。

[8]职业教育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但依然可以做教育叙事的研究,因为教育是围绕人的活动,只要有人便会有故事。

教育叙事能够提供对经验的描述,进而对个人行为的理解和诠释。

若要达到该研究目的,必须要进行教育叙事的研究才可以。

而在如今在该领域存在着空缺,因此,为弥补缺失,提高对该领域对教育叙事的研究刻不容缓。

(一)丰富叙事材料,重视多元的故事和利用“碎片。

研究者在进行教育叙事的时候,应通过故事和“碎片来丰富教育叙事的材料,不能仅依靠文本、日记等。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故事和“碎片是针对新文化史而言。

教育叙事围绕着个人来讲故事,叙事材料来源于个人,研究者应该要考证故事的真伪,尤其是发生在个人身上非常重要的事件,这便是“证人和“证词。

研究者应该倾听多种声音,辨别事件真伪,以客观的态度叙述出事件的始末。

而重要的旁观者,是一个“证人的身份,他见证个人故事的发生和结束,而“碎片材料,作为叙事材料的辅佐性材料,更是一种“证词,在某种意义上,会丰富个人故事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比如照片、报纸报道、电视录像等,都可以作为叙事材料。

“证人和“证词围绕着个人来展开,但又不完全是个人的故事,它是新的叙事材料,研究者应该充分利用新的叙事材料,将教育叙事的故事写得更加真实和富有新意。

(二)挑战传统教育叙事的风格,注重“深描和修辞。

随着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尤其是文学的影响,教育学应借鉴史学叙事风格的成功转型,表现在文本处理和文本叙述中。

首先,从文本分析到文本加工,注重文本的“深描(thickdescription)。

教育叙事应从简单叙事走向文本加工,研究者在完整把握故事的前提下,阐述自己对文本背后的人物性格、社会组织、地域文化等,以提供合理的解释,具备整体驾驭文本的能力。

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重视“深描的作用,“深入到行为的表层之下去寻找积累的推论和暗示的层次,以及意义的等级结构。

[9]其次,注重“修辞,增添文本的美学性。

新文化史的学者注重对文本的修辞,在写故事的基础之上,注重语言的美学价值。

教育叙事应当重视叙事风格,因此便要求研究者有较高的文字功底,打破学科视角和限制,积极借鉴新文化史所取得的成果。

(三)多元教育叙事方式,增加教育影像。

新文化史在影像学方面所做出的突出成就,也给教育者非常好的启发,即可以利用教育影像作为叙事的方式。

通过教育影像作为一种新的叙事方式,改变传统叙事中文本叙事所存在的弊端和局限。

教育者拍摄教育影像已有先例,首都师范大学汪民安教授所拍摄的《米歇尔福柯》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虽然他的研究对象是已逝去的法国思想家福柯,但是汪民安收集了福柯生前大量的视频访谈,可以说综合利用“碎片和影像学,才有了这部实验性的哲学纪录片。

从汪民安教授所拍摄的经历来看,研究者应当注重对平时材料的“碎片化收集,只有丰富的材料做支撑的时候,才能将叙事材料用影像的形式呈现出来。

此外,研究者应该还要掌握拍摄教育影像和教育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比如把握空间坐标、时间排序、镜头运用等基本拍摄技巧。

而实现这一目标,有两种途径:其一,是研究者本人进行拍摄,无论在取材方面,还是拍摄效果方面,研究者本人最清楚过程和效果。

其二,是研究者委托专业团队进行拍摄,也意味着需要研究者和导演、制片人进行反复的探讨,以达到最终目的。

第一种方式,在新文化史中已经有先例,在其他领域也有成功的影像作品,虽然我国起步较晚,但在哲学领域已迈出了脚步。

而第二种方法,看似容易,却也给研究者提出其他的要求,比如和导演的沟通能力、临时处理危机事务的能力等。

(四)重视教育叙事,形成职业教育自身的叙事研究。

职业教育领域应该逐渐形成自身的叙事研究,才能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成绩。

具体包括:(1)一流大学中的教授。

以教授来带动,会形成一支非常强大师资队伍,就在根本上保证了学术质量。

专业的师资力量,有着强大的学术能力作为支撑,或许会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弥补该领域的学术缺口。

(2)致力于研究教育叙事的学者。

学生是良好的叙事对象,他们的教育故事丰富多彩,职业“教育行动者接触,努力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将他们的实践话语揭示出来,担当起教育实践的‘阐述者’。

[10]总之,职业教育要形成自己丰富的叙事研究,积极吸取新文化史在叙事方面所获得的成功经验,无论在叙事材料、叙事风格,还是叙事方式方面。

一方面,只有丰富教育叙事研究,才会弥补该领域的缺口。

另一方面,借鉴新文化史所取得成功,才能让职业教育的叙事研究走得顺利。

职业教育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论文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加快,整个社会的发展处于转型期,在这种背景下,人们不仅要学会生存、学会适应、学会选择、更要学会发展,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这是社会变化及变化所带给人们的要求,这一系列要求的达成,无一不建立在人的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人的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更包括心理健康。人的身与心、生理与心理的健康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然而,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对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却远远落后于对身体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是否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这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人们或许还记得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流行一时的“智商”一词,那时候的人们把“智商”看作是取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条件,也有人说“知识决定命运”。但近年来,心理学研究发现:比“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相反,一些智力并不出众的人,他们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不怕苦、不怕挫折、谦虚谨慎、奋发努力、结果倒是干成了事业,让那些聪明人“甘拜下风”。这些研究充分显示了人的心理素质在一些人的成功中所占的分量。

前不久,频繁出现的校园暴力事件、接连自杀事件,究其缘由,都是因为这些人在年少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当面对各方面压力时,无法自我调节和控制,心理抵抗力差,最终酿成恶果。如果每所学校都把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落实,都能做到尊重学生,能够做到及时地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心理需求,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心理援助,在一定程度上会相当大的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据调查研究和检测,目前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自我中心、任性、忍受性低、孤僻、不合群等现象较为普遍,心理异常的检出率分别达到27%和24%;在中学生中,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很差和较差的比例在人际关系六项调查指标中都排一、二位。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加快,整个社会的发展处于转型期,在这种背景下,人们不仅要学会生存、学会适应、学会选择、更要学会发展,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这是社会变化及变化所带给人们的要求,这一系列要求的达成,无一不建立在人的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人的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更包括心理健康。人的身与心、生理与心理的健康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然而,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对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却远远落后于对身体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是否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这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人们或许还记得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流行一时的“智商”一词,那时候的人们把“智商”看作是取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条件,也有人说“知识决定命运”。但近年来,心理学研究发现:比“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相反,一些智力并不出众的人,他们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不怕苦、不怕挫折、谦虚谨慎、奋发努力、结果倒是干成了事业,让那些聪明人“甘拜下风”。这些研究充分显示了人的心理素质在一些人的成功中所占的分量。

前不久,频繁出现的校园暴力事件、接连自杀事件,究其缘由,都是因为这些人在年少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当面对各方面压力时,无法自我调节和控制,心理抵抗力差,最终酿成恶果。如果每所学校都把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落实,都能做到尊重学生,能够做到及时地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心理需求,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心理援助,在一定程度上会相当大的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据调查研究和检测,目前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自我中心、任性、忍受性低、孤僻、不合群等现象较为普遍,心理异常的检出率分别达到27%和24%;在中学生中,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很差和较差的比例在人际关系六项调查指标中都排一、二位。

虽然近几年,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引起重视,但在许多地区,心理教育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普及不够,方法仍较简单,而且,学校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学生心理问题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心理教育意识淡薄,缺乏系统研究,这也是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力度不够,对学生心理影响难于形成合力,往往出现“5+2=0”的现象,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与家庭舆论,社会氛围不一致,这也是学生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中学生的认知评价水平较差,应对技巧差,因此面对父母离异,家长打骂,教师批评,考试失败等挫折事件难于正确对待,特别是初中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往往由于教师,家长的行为或社会不健康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心理问题。

近年来,中学生因心理问题而离家出走,自杀,违法犯罪等事件的发生率逐年呈上升趋势,我国青少年犯罪被判刑达70086人,比上19。1%,至20平均每年上升14。18%。青少年犯罪已同环境污染和吸毒贩毒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严重社会问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已迫在眉睫。

那么,学校在中学生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上所起的作用极其重要,不容忽视。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现代教育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素质教育也不再是呼声日紧,而是提上了日程化的位置。心理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针对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做为学校,我认为应从下面四个方面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知识对学习大有益处,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中学生学习了心理学的知识以后,能按心理学规律去学习,学习成绩就会有较大的提高。比如:学习了注意力的规律,就可以较好解决上课不专心,开小差的问题;学习了记忆的规律,就可以较好解决记不住,记不牢以及死记硬背的问题;学习了认识的规律就可以使思维开阔,更敏锐,更富有创造性。

心理学知识还可以解答中学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一疑难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比如,学习了有关性格的知识,就可以使自己对自身的性格有所了解,从而矫正自己性格中不良的一面,锻炼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习了情感的知识,可以使自己学会调节情绪,升华情感的方法;学习了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可以了解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规律,从而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顺利地度过青春发育期。学习了心理知识不但能提高自己,还能对正确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有所帮助。因为在了解自己心理的同时,也学会了解同学的心理,这样便可以对不同气质,性格的同学采取相应的态度,从而防止不必要的矛盾,加强与同学的友谊。心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不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现在学一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都是有益的,将来的祖国建设需要心理素质较高的一代青年。为了学生的现在也为了将来,学校应加强对中学生心理知识的普及教育。

职业教育背景下高校职称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只能顶天不能立地的传统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越发显得不合时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国家战略顺势而出。6月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职业院校的新闻一经报道更是引起各方强烈反响。但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难题,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更是直接决定未来中国职业教育的成败。文章着力从职业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职称改革视野出发,以昆明杨林职教园区为例,详细论述了传统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体系在评聘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阐述了高校职称评聘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现有职称评聘模式。

职称评聘包含两组不同的概念,评指的是教师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但在现行体系下,职称更多偏重理论研究的学术水平,较少的关注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行业从业资格水平,这是现有职称体系下需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聘指的是用人单位根据岗位需求和任职资格对符合条件的教师进行专业技术职务聘用的工作。但现行职称体系下,评上职称就一定有聘,正所谓职称在手,房子车子全都有,职务考核形同虚设,后期的人才流动及考核激励措施乏力。理解评和聘这一对概念还需要进一步理清职称和职务的区别于联系。职称是以人为中心而设置的,在现有的职称结构下职称可以随人走,一经评定,终身享有。而职务只有被聘任才能享用,有明确的岗位,并有任期限制。当然职称是专业技术职务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一定职称的人才能担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一般而言职称评审模式可总结为两大类,即评聘合一模式与评聘分开的直接聘任模式。评聘合一模式在我国最为常见,其评审程序一般是用人单位将符合条件的教师情况及资质推荐到第三方的评审委员会进行专业技术水平的鉴定,评审委员会根据一定标准比如任职年限、资历、学历、科研情况进行综合评定,一旦评审通过,用人单位就会根据教师研究方向和专业进行职务聘用,从而享有相应的待遇和权利。评聘分开的直接聘任模强调以聘代评,弱化第三方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高校可以根据特殊专业建设需要独立评聘,真正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一点对职业教育的意义非同一般,文章稍后会有详细分析。

二、评聘合一模式的局限性———以昆明杨林职教园区为例。

昆明杨林职教园区成立于,位于因杨林肥酒而驰名中外的滇东古镇———杨林镇,园区以“立足昆明,服务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全国一流职教基地的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秉持职业教育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农业产业化结合的发展理念。职教园区总用地约为14.16平方公里,总人口容量规划为126700人,目前入驻职业院校九所及驾校培训一所,在校生达到6.5万人左右。

(一)调查问卷的解释及说明。

文章抽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职教园区九所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人事处负责职称评审工作的在岗人员及广大教师。通过各院校的工会、学生会共计发出调查报告47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83份,回收有效率达到81.5%。问卷主要围绕对现行职称评审制度的满意度、现有评审标准的评价、取消第三方评审委员会,采用直接聘任制职称改革的可行性,应用型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职称评审核心要素、改进措施五个环节展开。调查采用前期的问卷及后期的访谈相结合。问卷以封闭式的选择题为主,改进的措施采用开放性问题。职教园区九所高校均为民办独立院校,各院校教师普遍存在女教师比例高于男教师,25-40岁年轻教师占50%以上的比重,副高以上教师非常少,教师队伍的学历主要集中在本硕层次,近几年博士毕业生有明显上升,专科学历的教师比例不断下降,因此本次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基本符合整体数据特征。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1.现有评审满意度方面。

在接受调查的383份调查问卷中关于“你是否满意现行的职称评审方式”选项,56.7%的人选择不满意,尤其是在45岁以上的从企业转型进入职业教育行业的教师高达91.6%选择不满意,其中科研能力较强的博硕研究生满意的比例相对较高,但也只达到32.6%。还有一部分年轻教师表示不清楚现行相关评审制度。值得一提的是,已经评上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对现行评审制度满意度也不高,问题主要集中在评审花费大、耗时时间长,评审形式主义。

2.对现有职称评审标准评价方面。

41.5%的人认为现行评审标准模糊,尤其是关于业绩、爱岗敬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很难量化,从而为弄虚作假大行人情评审提供可趁之机。高达49.4%的人认为传统评审标准重学术科研、重学历、重资历,轻教学质量、轻人才培养、轻工作业绩的评审标准无法反映技能型人才的内在特征,其中评审唯论文论的硬性标准受到参与者的最多指责。只有9.1%的认为目前评审制度虽有缺陷但却是目前唯一可执行的评审制度。

3.取消第三方评审委员会,采用直接聘任制职称改革的可行性方面。

63.3%的认为可行且必要,认为此举可以大量吸引行业精英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同时有利于激励人才,稳定教师队伍。15.5%的人认为这样做不可行,主要担心下放评审权后,会出现大量的人情评审、暗箱操作,直接导致职称评审机会的不平等,同时担心这样评审的职称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影响职称的评审价值。21.2%的人认为应该采用第三方及用人单位的评审结合,但应弱化第三方关于学术评审权重,加强对专业技术技能及行业从业资格的评审,这样既保证了职称评审的公平性,同时有效避免用人单位的人情评审。

职业教育教师职称评审核心要素方面主要围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实践、学术科研、师风师德六个方面进行设计。由于数据量过大,时间有限,在统计时抽样150份进行了抽样统计,具体统计数据如表2所示。结果显示,在核心要素评价体系中,受关注度最高的是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及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方面,许多参与调查的教师在后期的访谈过程中指出,任课教师至少达到16课时/周以上,每学期至少完成5个班级共计250名学生以上的授课任务的硬性指标方可参与职称申报,从而改变传统评价体系下“教授不教、讲师不讲”一心做科研的本末倒置的局面。专业建设成果方面建议引入第三方评价:如就业统计、创业典型、毕业生平均薪资、专业的品牌影响以及专业团队建设等。在社会实践方面,部分教师指出可以从两个方面考量:首先,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有企业工作经验两年以上,或者在校任课期间必须企业回炉四次,获得回炉企业的认可,并建立资质档案。其次,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当给予教师进行实践的平台,通过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锻炼、合作开发或带学生到企业实习等形式、参与产学研活动,与企业进行横向项目或产品技术开发等,系统掌握业务技术流程,强化实践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5.其他改进措施方面。

关于其他建议措施方面,有些教师观点鲜明的指出,应健全评审组织,完善监督机制,加大职称工作的投入力度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坚持把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评审的先决条件。焦点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的职称评审权的下放。部分教师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应根院职业院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制定灵活的职称评聘政策,同时各院校应根据重点专业建设需要、学科特点提出不同的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要求,制定切合实际的`职称评审标准。例如现有评审制度“唯论文化”,对科研项目、论文都有硬性要求,仅凭论文数量与刊物档次来判断科研水平,但论文不能反映科研真正实力,往往出现论文垃圾、学术泡沫。职称评审不能真实体现教师的教学工作及教学成果,不利于形成应用型大学以学生教学为核心的氛围。同时职业教育需要建立合理的校企人才流动机制,来自企业的教师虽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但学术科研工作相对薄弱;在教师资质审查方面,有着严格的履职年限,如果按讲师履职5年可评副高,副教授履职5年可评教授的要求,则企业引进的双师型教师大多50岁左右,如果按这一进度,恐怕到退休年龄也难以获评副高以上职称,直接影响到应用型大学教师队伍的稳定。

三、职业教育对直接聘任制职称评聘模式的诉求。

职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市场敏感性,无论专业设置、学科建设还是技能培养必须做到与市场高度的融合,而这一点正是决定职业教育职称评审需要高度灵活性的原因。在现行职称评审制度下,很多人对职称评审的观点还停留在职称即福利,职称就是金饭碗,因此才形成为了“为了职称搏一搏,搏到职称停一停”的局面,这一点在职业教育领域更为明显。仍以昆明杨林职教园区为例,随着政府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职教园区的发展非常迅速。以职教园区a学院为例,建校之初,全校师生不过1100人,四年时间不到,全校师生发展到16000人,招生火爆的同时,师资力量一直供不应求,连一线热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都很难找到,更不用说副高以上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了。为了应付教学评估,只要是副高职称,无论专业如否均一律聘用,有些工科、商科竟然聘用很多诸如文学、历史、考古专业的副教授。这一局面也直接导致评上副高以上的教师一旦拥有副高职称就大肆在各大院校挂名赚钱,根本无需考虑后期的业务考核。职称评聘的只能上不能下的被动局面也导致众多教师在选择研究方向时选择容易突破且研究成熟的传统专业,市场紧缺的前沿热门专业很少有人去申报。这一点也不难理解,只要是副高就可以获得聘用,为何还要花空心思的去钻研热门及市场紧缺专业呢?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现行体系下,僵化且要求严格的评审标准,比如严格的年限限制、核心论文限制、课题限制、学历限制以及严格的评审通过率,造成市场上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僧多粥少。解决这一被动局面的最好办法就是扩大副高以上职称的市场供给,从而改变用人单位尤其是职业院校一味讨好副高职称教师的被动局面,同时对副高职称教师队伍形成压力,鼓励副高以上教师进行跨专业研究,果断解聘市场即将淘汰的专业副高,形成能上能下的局面。因此职业教育职称评聘模式不仅在评审方面要进行改变,在聘用上也需要进行改革,这样直接聘用制的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和传统模式相比直接聘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是否聘任是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工作实际需要决定,不需要经过有关主管部门的认可。第二,通过聘后考核管理,废除专业技术职务实际存在的终身制消除能上不能下的用人弊端。第三,对照岗位职责进行严格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及工作需要决定是否续聘或解聘,当岗位空缺时,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美国的非升即走做法非常具有启发性。美国高校可以根据专业特点进行院校独立评审,不需进行第三方的学术水平测定,有些紧缺专业可以破格评审。在聘用上采用非升即走的做法,教师在受聘期间或聘期结束时未晋升就必须离开,短期合同制教师不合格则被辞退,而一旦离开工作岗位,职称和职务自行失效。表面看起来职称评审过于儿戏,但却可以极大的提高院校在培养重点专业时的主动权,从而激励教师进行热门专业和市场紧缺专业的研究和申报。

四、几个需要持续关注的难题。

首先,如何保证下放后的评审机制的公平性。高校独立评聘模式强调评审权的下放,这就直接带来一个问题,没有相对公平的第三方的评价,如何形成有效监督机制,从而避免在评审过程中的人情评审及暗箱操作。其次,新的评审标准从重科研、重资历、重学历向教学、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社会实践方面转移时,如何建立明确可量化的二级支撑评价标准,从而避免从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再次,社会的认可度问题。现行职称评审之所以受到教师的重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普遍认可职称。如果采用直接评聘制,各院校评审标准不一,导致职称评审的公信度及价值下降怎么办。最后,国家相应的配套政策比较滞后,缺乏必要的外部体制保障机制,会不会形成诸如民办职称和公办职称相排斥的二元体制,民办公办教师职称相同但待遇不同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马明阳.关于深化高等院校职称改革工作的思考[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3).

[2]陈福昌.深化高校职称改革工作的若干思考[j].渝西学院学报,(11).

[3]刘霞职.称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作研究,(9).

[4]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j].职业技术教育,(19).

[5]赵永乐.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改革模式的抉择[j].教育学研究,(4).

[6]沈尧源,李杰虎.美国职称制度管窥[j].行政人事管理,(4).

[7]左惠凯,李晓燕.完善高校职称评定中学术论文量化标准[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

[8]杜黎.我国普通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初步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2004.

[9]颜玄洲,胡春晓.关于高校职称评聘模式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1).

[10]陈永明.日本大学教师聘任制的特征及其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2007(2).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在相关的教学改革中,要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素养为基本目标,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使其具备为社会贡献价值的能力,从而真正的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

教学质量。

改革。

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中,计算机以及相关的专业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因为它们是由教育部确定的重点专业,而且还表现在社会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程度上。

当前社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于高科技相关的高素质人才非常缺乏,因此就需要职业教育中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并且要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而更好地做好教学的完善工作。

经过长时间的教学经验,以及查阅相关资料,我认为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该着重注意以下方面。

当前的社会变化越来越快,因此也就导致很多的计算机相关的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的就业岗位多种多样。

在上世纪,很多的计算机相关的产业还没有兴起,相关技术也不是很发达,因此很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后都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维修或者是系统操作方面的职位就职,但是随着当前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对于相关人才的要求有了质的提高。

从当前计算机相关的就业市场来看,很多的岗位都更加趋于技术化,比如网络管理维护工作、计算机平面设计、网页设计等。

因此在专业教学的改革中就应该认识到社会需求的变化,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否则学生们将会空有一身技能而毫无用武之处。

校方要对应社会的需要以及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更好地设置教学改革方案,从而做到针对性教学,为学生走上社会做好培养工作。

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时,应该革新教学体系,而不应该还是用传统教学中的“老三段教学体系进行教学,因为这些教学方式与内容早就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而且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的也只是对于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而对于实际的上机实践的能力却较为缺乏,这样的学生远远无法达到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在优化教学课程结构时可以适当地根据当代的需求进行规划,比如可以增设诸如《办公自动化》、《网络技术》、《网页制作》、《多媒体技术》等课程,对于传统教学中的《操作系统》等内容可以大胆舍弃,对于教学内容的规划主要以实践为主,教学为辅,并且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掌握的相关技能以及日后的工作岗位,针对学生的特点来建立课程体系,立于当下,着眼于未来。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及时地更新,因为当前很多的内容比较老旧,而计算机相关技术又是更新换代较快的技术,因此要不断地对当前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涵盖一些专业领域的知识,让学生在学校能够学习一些前沿的专业知识,从而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眼界。

在教学改革中不仅要积极地创新,还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并且结合本校计算机教学的特点来做出适应。

在教学时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因为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采取说教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在课下被动地听课,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互动,因此也就无法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因此教师在革新教学模式时一定要让学生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并且通过有效地“教与“学结合,在课堂上教师要和学生进行有效地互动,来活跃课堂的气氛。

如果只是死板地对学生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对于计算机技能的学习会逐渐丧失兴趣,长此以往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

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引导作用,比如可以利用项目教学法或者是通过布置任务来督促学生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结合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需要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加深对操作技能的印象,或者可以通过真实的案例进行教学,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基础技能。

学生只有在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才能着实提高学习质量,教师也要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比如在进行《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时,教师不能仅仅靠教学,还要布置相应的实践内容,可以将安装一台计算机作为项目的主要内容进行教学,再加上学生的亲身实践,就能对相应的内容更好地理解。

对于学生素质能力来说可以分为三方面具体培养: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

因此在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时还要针对学生的素质能力来做出相应的规划。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于计算机相关的技能的掌握,这不仅体现在知识的掌握,还表现在操作技能的掌握,只有在这方面着重培养学生,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其次就是针对学生的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的培养进行改革。

着重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相关的兴趣,兴趣带动其积极性,才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整体素质。

计算机以及相关专业的改革应该以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并且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主要目标。

当前的计算机职业教育在发展中虽然面临着很多问题,但是如果能够针对性地进行改革,还是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有价值的人才。

[1]杨海艳。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网友世界,2014(08)。

[2]张艺,秦学礼,邓松如,朱小平。走进校门是大学生,培养出来的是职业人——高职学院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技能培养的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5(04)。

[3]丁春明。中职计算机及应用专业项目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0(08)。

[4]汤承林。中专类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及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4(01)。

高职高专职业教育与生产实际结合研究论文

摘要:职业教育文化既有一般教育文化的功能,又有自身的特点。以需求为导向办学决定了职业教育文化建设旨在构建文化育人特色,进而能动地作用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遵循组织文化对接的机理,学校采取系列举措以“双师”教师素质文化建设为先导,打造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特色。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要培养教师的创造性人格,使之具备参与校企合作的能力,以在与企业的积极互动中形成文化自觉和自信,增强自我认同,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以教师文化为先导构建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特色,让文化“软实力”硬起来。

关键词:教师文化;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特色;自我认同;社会认同。

文化是软实力,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文化以其特有的约束力,以一种潜在的方式能动地作用于职业教育。发挥教育文化对促进就业的能动作用,职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社会其他亚文化,如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和职业文化等。各种文化进入校园后,学校通过选择、传播和创新的方式与上述文化对接,构建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避免要面对文化整合和冲突问题,积极探索促进校企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方法,解决文化建设中的困惑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特色及其能动作用。

(一)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特色。

与其他教育类型不同,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决定了职业教育文化建设要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体的职业发展,职业教育文化建设的使命决定了学校要以文化建设为桥梁,促进校企深度合作,进而了解社会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办学,促进学生就业。可以说,职业教育文化建设是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手段。职业教育文化建设宗旨是要打造文化育人特色。所谓“特色”,就是个体所独有的特质,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特色是职业教育文化建设的灵魂。职业教育文化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它与一般教育文化和企业文化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职业院校文化与一般学校文化、企业文化都是亚文化,区别于企业文化,职业教育文化具有育人功能,区别于教育的一般文化育人功能,这种文化育人功能是在校企合作、生产与教学的配合中形成的。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特色在于职业性、育人性、先进性。

(二)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的能动作用。

文化具有能动性,职业院校文化育人能够促进个体的职业发展,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化。打造文化育人特色,是增强师生自我认同,增进学校办学实力,促进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过程。职业教育的文化育人的能动性具体来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构建文化育人特色,能够促进个体充分就业。打造职业学校文化育人特色的前提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生在参与工学结合过程中,行业企业文化陶冶了他们的职业情感和职业志趣,促进其职业认同。由于职业认同感的发展和在此之上建立的职业承诺与职业能力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职业认同感的发展不但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形成以企业经营流程为导向的现代企业文化的前提[1]。文化认同促进学生的职业承诺,自主发展职业能力。一旦学生对口就业后,就会胜任职业岗位并依托职业岗位创造自己的幸福人生,学校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满意度。另一方面,构建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特色,能够增强教师的自我认同,促进其自主专业化。职业教育教师日常最基本的生活或行为方式是教书育人,让每一个学生就业是职业教育教师的使命。以教师为桥梁促进学校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的融合,打造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特色。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主动与企业积极互动,在校企深度合作中认识、接受和认同行业企业文化,进而能够传递、传播并创新行业企业文化。以教师为桥梁促进文化融合的过程是教师增强文化自觉、自信,促进自我认同,自觉增强能力和素养,自主专业化的过程。

二、以“双师”素质教师文化为先导构建职业教育特色育人文化的可行性。

(一)构建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特色需要遵循校企文化对接的机理。

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属于组织文化,从组织性质上看,企业是营利性机构,企业文化建设旨在增强利润。学校是公益社会组织,是一种培养人、教育人的组织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不具有排他性,它追求人本性、服务性。利润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和学校在组织性质上最大的差别是企业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两种文化在对接中不可避免有文化冲突。如果光从企业的伦理性和社会性角度要求企业与学校合作,该合作不会持久、深入。“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2],坚持以人为本、互利互赢的原则,找寻两种文化共同的目标价值取向,职业院校把育人与为企业生利有机融合起来,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促进校企深入合作,两种组织文化就有了对接的可能性。

(二)先进的“双师”素质教师文化能够避免组织文化对接中的文化冲突。

以校企双方的利益获得为基点建设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特色,关键要避免文化整合中的文化冲突。企业文化进入校园后,学校文化随着企业文化的输入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为避免消极文化冲突,使之相互吸收形成新文化,构建学校文化育人特色,而不是文化的融化或替代对方。为避免后一现象的发生,丧失学校文化的教育性,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以建设先进的“双师”素质文化为先导引领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学校文化包括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教师文化代表着学校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中心,对学生的影响力是潜在而深刻的。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教师和学生同为主体,其中,教师是核心,教师是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传承者和创新者。构建先进的教师文化,就会形成正确的导向,引导学生文化发展。如果缺乏正确的导向,学生自主性的文化活动可能偏离方向,或者无法保持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困难,制约教育文化对校企合作能动作用的发挥。从事职业教育教师具有生利的经验、生利的学识以及生利的教授法[2],职业教育教师的鲜明特点是“双师”素质,这种素质结构决定了教师具有一定的育人能力和服务企业的能力。具有先进的“双师”素质教师文化,教师不会盲目陷入“文化自大”或悲观的“文化失落”中,教师的文化自觉所产生的使命感、责任感驱动他们自觉自主地穿梭于学校和企业之间,为校企深度合作搭建桥梁,不断传递社会主流文化。同时,教师的文化涵养和人格魅力也激发、感染企业员工、学生模仿学习,积极作用于企业的发展。

三、构建先进“双师”素质教师文化的方略。

(一)通过多种方式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以先进的“双师”素质教师文化为先导打造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特色,增强了文化建设的可操作性和文化的教育性。建设先进的“双师”素质教师文化,前提是学校应具有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提高办学实力的关键。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职业学校就开始着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目前遇到的困惑问题是“双师”素质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学校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概括地说有两种做法:一种做法是通过选拔、引进或柔性引进等形式充实师资队伍建设,其优点是能够快速提高“双师”素质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缺点是外部寻人难,高级人才引进需要投入成本。同时,如何通过管理促进新教师提升“双师”素质,促进新教师、新引进人员尽早融入教师群体,增强教师群体凝聚力是个难题。另一种做法是通过培训方式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针对学校教师类型的多样性和教师来源的多渠道性,学校采用“内容―――针对”模式对教师进行分类培训,使之成为承载“双师”特质,具有“双师”功能的教师个体。对于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应着力对他们进行职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教育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对于缺乏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应引导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及其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与需求相适应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分类培训能够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

(二)以制度文化建设约束激励教师由被动参与到主动促进校企合作。

制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脊梁,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活动的规范。制度的外延包括调节人与人之间活动的制度、调节人与组织之间活动的制度、调节组织与组织之间活动的制度[3]。建立健全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能够约束和激励教师由被动的、消极的企业实践,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有效的企业实践。制度建设并不等于制度文化的形成,只有当制度内化为组织成员行为及其背后的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并且,这种“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具有先进性、体现群体的认同性和组织意志时,才能成为师生的观念文化,进而深入地影响行为文化。制度文化能动地作用于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实践。教师到企业实践不仅要了解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了解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革新情况。同时,要作为主体为企业服务,并参与企业建设和发展。为制约和激励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积极与企业互动,并在互动中发挥育人作用,学校要完善教师到企业兼职、教师发明专利、技术研发等企业服务制度。教师获得积极的直接体验,教师效能感就会增强,而这能够提升教师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校企文化自然融合便会生成职业教育文化特色。

(三)培养教师创造性人格以便教师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如果不具有创造性人格,就难以参与高级形式的企业服务之中,也难以发挥育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只有培养教师不断生长创造性人格,才能使之具有创造的勇气和力量,为企业和学校“生利”,才能促进教师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保持教师文化的先进性、教育性,引领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学校应关注优秀教师群体,发挥优秀教师的表率作用,引导带动其他教师参与创造性活动,养成创造性人格。学校帮助教师制定终身职业发展规划,明确每个职业发展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制定优秀教师评价标准,以“标准”引导教师自觉生长创造性人格,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教师文化建设也就有了活力。文化建设需要一个过程。以先进的“双师素质”文化为先导打造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特色,以特色文化建设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以此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职业人。

参考文献:

[1]劳耐尔.职业能力与职业能力测评:komet理论基础与方案[m]//赵志群,吉利,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8.

[2]米靖.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72.

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设计研究论文

从不同学者对职业教育制度的解释来看,关于职业教育制度目前还缺乏较为规范统一的认识,对其概念理解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要对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制度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就必须对职业教育制度进行规范化界定。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制度是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了更好地协调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与各方利益相关者(学生、教师、教育行政机构以及社会其他组织或机构)的关系,以保障职业院校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人们所制定的社会各方成员共同遵守的职业教育活动行为准则以及道德规范体系。根据这一理解,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制度就是指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为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以及保障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受教育权利,所制定的协调城乡职业院校利益关系的政策和制度体系。理解这一制度还要明确两点:一方面,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制度是为解放和发展城乡职教生产力服务的;另一方面,是为促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服务的,以推进城乡职教资源的交叉互动,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制度固态化严重。

城乡统筹发展要求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农村职业教育关系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关系着农民的增收,关系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而当前的职业教育制度与城乡统筹发展脱节,脱离农村、农民、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严重背离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思想。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这就要求职业教育担负起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的职责,使其掌握一定职业技术,顺利转移就业;此外,职业教育还要担负起传授现代农业知识,使农民具有现代农业技能,进而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职责。但是,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办学机制和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城乡统筹发展缺乏来自农民自身的推动力。

2.职业教育制度僵化,缺乏灵活性。

制度的存在就是为了分配利益,维持和稳定现有秩序,协调各方利益,调解冲突[6]。职业教育制度的存在就是为了更好地分配教育资源,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国家制定统一标准化的职业教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我国不同地区的城市和农村不管是在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是在社会环境、发展战略机遇上都存在差异,不能适应统一的制度要求。但是当前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制度供给没有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整齐划一的制度供给模式不利于在实质上推进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发展较快较好的地区想要更进一步发展,但受到旧有制度的约束,致使当地的优势得不到切实发挥;而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则达不到制度要求的发展水平,办学条件落后,“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实践操作基地和实习设备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仍普遍存在。因此,增强制度的灵活性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制度供给不足。

教育发展离不开教育制度的保驾护航,职业教育发展自然也离不开职业教育制度的保障。并且制度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其制定是与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代表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发展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对职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精、尖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然而,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制度供给不足,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也未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情况及时制定相适应的制度。从目前来看,我国职业教育在立法制度、教育经费投入制度、办学制度等方面都还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具体来说,我国职业教育制度在市场调节机制方面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较少,办学制度不够灵活,缺乏职业教育特色,教育经费投入制度不够合理,缺乏有效合理的投入监督机制。这些关键领域的制度缺失严重阻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强调的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在农村职业教育供给方面尤为欠缺。作为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之一的统筹城乡发展,农村的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所在。“三农”问题的解决就是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而职业教育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培养具备现代农业知识的新型农民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制度供给不足,没有制度保障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举步维艰。因此,要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就需要在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投入、师资配备以及企业参与办学等各方面加强制度供给。

(三)制度供给不平衡。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深受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职业教育制度的供给也带有城乡二元特色。与农村职业教育相比,城市职业教育发展具备更多的优势条件,首先,办学条件方面,城市职业教育在优势制度的保障下,拥有先进的实践操作基地,与企业联系也更为紧密,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技能水平;而在广大农村地区,职业院校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和实践操作基地,参与办学的企业也很少。其次,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城市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明显多于农村,城市职业教育经费来源广泛,主要有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拨款、参与办学的企业投资、社会民间组织的赞助等;而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绝大多数是靠政府的教育拨款,其他方面的来源则很少,再加上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本来就起点低,需要教育经费开支的地方很多,有限的教育经费不能满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由于职业教育制度的城乡供给不平衡,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和城市职业教育相差甚远,也就谈不上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

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一切不平等的根源在教育的不平等。教育不平等,就业就不平等;就业不平等,收入就不平等;收入不平等,生活就不平等;生活不平等,下一代就不平等,依次循环往复,形成了一个闭环的环路。”罗伯特达尔也认为:“不平等来源于制度的偏狭,一种是制度排斥,另一种是利用制度来制造不平等。”[7]当前我国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制度的建立存在一定的城市偏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深刻影响着国人的思想观念,优先发展城市,农村支持城市发展,集中农村资源支持城市工业发展等观念根深蒂固。职业教育制度供给的城市偏向性主要表现为各级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度设计时忽略了城乡之间在教育发展环境、教育资源、办学条件上的差异,基本上以城市教育和工业发展需求作为制定政策、建立制度标准,难以发展出具有农村特色的职业教育,更难以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城市偏向型的职业教育制度供给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政府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制度的供给或设计中发挥作用,加快建立健全城乡统筹发展的职业教育制度,进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研究论文的职业教育

(1)现有网络技术构建的资源共享平台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部分高校内部已经实现了采用网络来管理实验仪器设备,但这仅是一个独立的、小型的仪器设备管理平台。而构建高效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对网络及系统的软硬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目前的网络技术服务平台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

(2)目前部分高校依然将教学和科研分的很细,使得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还没有建立起应有的资源共享意识,既然同一学校的人员都没有相应的共享意识,那么高校与高校间的共享就显得尤为困难。

(3)高校仪器设备从采购到安装、使用的过程中均处于信息不透明的过程中。甚至出现了以下现象:到外校的检测中心做样品检测时,只准样品给管理人员带进去而外来人员一概不准入内。

(4)管理体制不完善。受传统“集权、封闭、划一”管理体制的影响,即使是同一个高校的各个院系都是各自申请购买,各自维护和各自使用的情况,造成设备资源的重复购置。

高职高专职业教育与生产实际结合研究论文

摘要:茶叶和武术都属于我国出现最早的传统文化,两者的历史渊源、思想内核以及现代化发展都具有共同的特点。为进一步复兴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大众化、流行化,并扩大不同传统文化的受众人群,必须将不同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创新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武术结合的可行性,探讨了两者结合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茶文化;传统武术;可行性;

1、茶文化与传统武术。

1.1茶太极理论。

茶太极理论是茶道文化中延伸出来的道家思想。太极理论强调阴阳相合、融会贯通,以“柔性”的思维转化他人或社会的刚性思想。中国武术经过茶太极思维的启发,整合出了一套以柔克刚的武术拳法——太极拳。太极拳是融合了茶文化和武术文化后形成的。一方面,太极拳融合了中国传统茶道文化下的太极、阴阳五行辩证观为核心思想,并旨在强身健体、怡情养性。太极拳多为集体学习,因此,不仅强健了身体,还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符合茶文化下的社交观。另一方面,太极拳的拳法是吸收了各家各派武术的特点,再融合中医理论而形成的武术招式。太极拳不仅具有茶文化下怡情养性的功能,还具有武术文化下击打对抗的作用。并且太极拳秉承了武术精神,多以强身健体为主,不以武力去打压弱小。

1.2武历史来源。

武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远古时期先民的生产生活劳动,主要成型于夏商周时期。由此可见,武术起源的历史时间与茶文化时间相当,但武术文化的形成却远比茶文化晚。由于传统武术在古代是为保卫家园、制止外敌侵袭而出现的。因此,在武术的体系和形式形成的初期,多以功能性的武学教化为主,而对武术文化的研究渗透较少。而饮茶活动一开始作为人们修养生息的生产生活活动,则直接形成了歌曲、诗文、风俗等茶叶文化。上古时期的《诗经》便记载了饮茶习俗。武术则是直到六国统一和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时,才开始作为一种文化进行传袭演变。在逐渐追求统一和平的现代社会,武术成为提高人们身体和精神素养的健身活动。

1.3茶道与武道。

茶道从哲学理论上来说,是茶文化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哲学性思维;从生活层面上来,则是一种品评茶叶的美感之道。由此可见,茶道的释义具有宏观性。而武道作为武术精神的核心,自古以来仅仅以“武”为旨,没有参杂其他过于艺术性的元素。武道相比于茶道,更加严谨。在武道之下的武学教化,也比茶道教学更为严格和体系化。在现代互联网发展下,各类关于武学的影视剧层出不穷,人们对武道有了更深的了解兴趣。茶道和武道的实质性发展,也都离不开茶器具和武器具的使用。在茶文化追求身心健康的影响下,武道逐渐从严谨的教化模式转为以轻松、愉悦身心为主的保健型教化模式。所用的器具也更具有安全性。现阶段的武道,在中西各派现代文化的交融中,又发展出了新的艺术性和精神性观感。

2、茶文化与传统武术结合可行分析。

2.1思想共通性分析。

茶与武有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因此,其精神内核和表现形式具有相似性。首先,武道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精神的核心,其思想内涵以“天人合一”为主。齐物论、天人合一等道家思想观念,与茶道的论点相同。并且在武学教化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与茶道思想相契合。其次,武术作为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身心修行,讲究扶助弱小、以德服人。与茶德的德善为先理念相同,都是修行自身后帮助他人。最后,武术的最高境界并非战斗,而是终止战争。“止戈”既是武术的起源原因,也是武文化的最终追求。茶文化中的“和、正”与武文化的“贵和尚中”相似;并且茶元素中的阴阳太极和谐理论,也与武文化的最终要求一致。茶文化和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在共通的历史背景中孕育发展,并受到相同时期的儒家、道家影响,其思想内核有一定的共通性。茶文化和武文化,都是在“正道”的基础上内修身心,外护国家。茶文化和武术文化具有共通性的思想内核,其结合研究具有可行性。

2.2共同教学模式法。

前文提到,武道较之茶道的教学,更具有严谨性和体系性。但究其根本,除去课堂的严格与否,两者的教学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一方面,茶艺的教学与武术动作的教学都是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武术教学中,必须先对学生进行基础性的训练,例如扎马步、跑步等锻炼体格的运动。然后再一步步进行动作教学,每节课都在学生对已有动作高度熟练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茶艺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对学生倒茶动作、端茶、甩茶等基础动作高度熟练后,才进行进阶教学。另一方面,茶文化与武术的教学,都是基础传统文化的理论上进行的。学生不管在学习茶科学、茶艺表演、采茶戏;还是学习太极拳、摔跤、刀剑,都必须在了解自家文化的基础上,掌握茶道或武道的思想上进行学习。

2.3现代化企业产品。

茶文化和武术文化发展到现代,属于现代社会上较为复兴繁荣的传统大众文化。自我国人民对身体健康逐渐重视、对精神世界有所追求后,各类茶社、茶主题酒店和茶企大兴发展,茶学研究会和茶研究机构也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而武术文化作为年龄适应段比茶文化更广的运动文化,各类武校培训机构也开始建成。因影视剧对武术文化的复兴,武术的周边产品较之茶文化周边产品更多。基于茶文化和武术的现代企业产品具有互补性,两者可以结合进行商业贸易,共同打造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繁荣景象。

3、茶文化与传统武术结合发展策略。

3.1设计结合宣发平台。

首先,茶文化和武术文化可以通过其思想内核的共通性,融合在一起进行宣传推广。通过互联网的大平台,将茶故事和武术故事结合,将茶道与武道结合,并加入现代化元素,进行视频、公众号等软营销推广。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平台,主打面向中青年的受众群体。其次,可将茶艺表演与武术表演进行融合;将采茶戏表演与剑舞进行融合。在各商区、社区进行登台表演,以实地表演的形式进行推广宣传。这类实地表演主打社区商区范围的宣传,并重点面向老年人和儿童。为茶校和武校的建立做铺垫,扩展潜在客户和受众人群。最后,茶学研究协和与武学研究协会共同合作,将二者的哲学性文化和艺术性表演形式进行研究,有机融合。促进茶元素和武元素的互相辅助,助力我国传统文化走向国际。即便两者无法共同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展示,但经过文化元素的结合,一种文化的成功必然带动另一种文化的发展。

3.2开发系统教学机构。

现阶段的茶学教学不如武术教学普及度高,而武术教学的精神享受却不如茶艺教学。因此,可将两者取长补短,结合发展,开发出功“茶+武”的.系统教学机构。在开发初期,进行送课模式的营销宣传。学武送茶艺课,学茶文化送武术文化研究课程等。通过试课送课,培养潜在顾客和受众群体。在教学机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将茶类课程和武类课程,根据其功能性作用的不同进行分类结合,例如“茶道+太极拳”,“茶艺+剑舞”等形式。在课程结合的过程中,摸索出上课的教学体系,打造独一无二的传统文化结合式教学。

3.3教学研销一体商化。

教学必须与商业相结合,才能够进行可持续性的发展。首先,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即教师不仅仅是要教学,还要学习研究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核和文化,甚至商业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学习,将研究成果付诸在教学当中,促进教学的发展。其次,将教研与营销一体化。营销不仅仅指课程的营销,还包括培训机构配套练习设施的售卖,以及传统同类文化产品的销售。例如,茶学课程可以结合茶叶产品、茶具捆绑销售,而武术课程可以结合武术周边产品进行营销宣传。在教研和经销一体化的过程中,教学通过商业包装,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盈利;而盈利所得资本又可以扩展教学场地和师资力量,促进传统教育行业的良性循环。

4、结论。

在茶文化与武术文化的结合发展中,喜爱茶叶的人群与喜爱武术的人群开始有机融合,扩展了人们对不同传统文化的受众程度。通过茶学与武学培训机构的建立以及教育、研究、经销的一体化,茶文化与传统武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找准自身定位,实现了二次繁荣和可持续性的发展。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武术的成功结合,也为我国其他传统文化的结合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以及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3]乔凤杰.文化及其相关概念——一个“体育·武术”人的哲学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8(02):1-2+4.

[4]姬瑞敏,张建新.从文化视角看中国传统武术在跨文化传播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搏击(武术科学),2010,7(02):9-11+26.

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研究论文的职业教育

摘要:构建一个合理的、高水平的高校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有利于促进高校间的合作交流和人才的全方面培养,是解决目前高校仪器设备资源利用率不高的关键所在。在分析概括目前高校仪器设备资源使用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构建高校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构建高校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中要重点开展的几项工作,从而达到合理利用高校仪器设备资源的目的。

1引言。

高校仪器设备资源是衡量高校实验室装备条件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教学和科研实力的象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不断加大了对高校的教育投入,高校拥有的仪器设备资源也是逐年在增加,这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高质量、高水平的仪器设备资源,也就培养不出高水平、高质量的高层次人才,更不会有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但是,随着近几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部分高校原有底子薄弱,加上国家的经费投入有限,造成仪器设备落后、陈旧以及数量不足;而部分高校却普遍存在着仪器设备使用率低、出现重复购置等资源浪费现象。因此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如何更合理地利用高校仪器设备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使用率,最大限度的为教学科研服务,已经成为目前高校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构建一个合理的、高水平的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是解决以上矛盾的关键。

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设计研究论文

要扭转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制度建设不均衡、农村职业教育制度滞后的局面,有效的制度设计非常必要。制度作为一门科学,在其设计过程中要遵循自身的规律和原则,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设计同样也要依照这一原则。“政府本质上是一个安排者或提供者,是一种社会工具”,其主要职能是“决定什么应该通过集体去做,为谁而做,做到什么程度或什么水平,怎样付费等问题”[8]。这就要求政府必须秉承公平正义、和谐的原则,并通过建立一套系统、合理的制度体系,对公共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合理安排。

1.公平原则。

任何制度的设计都承载着一定的道德和伦理价值,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罗尔斯在其著作《正义论》中写道:“在制度设计中首要价值就是公平正义,犹如真理是思想折射的首要价值一样。”[9]众所周知,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没有教育公平,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公平。然而,我国城乡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受到效率优先政策的影响,并且这种效率优先政策逐步被放大,其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教育领域也深受影响,使得原本就薄弱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城市职业教育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要改善这一局面,对职业教育的制度变革势在必行。一方面,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能够保障城乡居民平等接受教育,保证公民的受教育权益和自我发展机会;另一方面,统筹城乡职业教育也能为农村居民以及妇女等弱势群体提供继续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机会。从国外的教育和社会发展经验来看,职业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以及给予人们受教育权利和机会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制度设计时,要牢牢抓住制度设计的公平性,把公平原则作为教育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和最终落脚点,保证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

2.和谐原则。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辩证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以及共同发展的关系。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制度必须遵守和谐原则,这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制度环境的基本准则。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应以和谐社会的价值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城乡职业教育交叉融合和均衡协调发展,增强城乡职业教育的区域服务能力。与此同时,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制度设计的目的还在于尽快改变我国城乡教育之间的制度性落差[10],加快和谐教育制度格局的构建。

3.系统原则。

设计并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仅要求政府与职业学校之间的沟通配合,还要充分把握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历史节点。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制度的设计不是孤立存在的,关起门搞制度设计不仅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城乡职业教育制度设计时要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进行综合分析,切实将城乡的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以及内外部条件结合起来[11]。同时,也要求在理论视野上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制度的系统性,并且在实践层面遵循系统性原则进行制度设计。制度系统涵盖理念、对象、规则和载体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在制度设计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缺一不可[12]。制度设计中的理念要素代表的是对所设计出的制度进行的价值期许和定位,不同价值理念定位下所创设的制度体现出不同的性质。对象是指在制度设计过程中对制度进行的范围指向,也是对制度所涉及的范围、领域进行界定和划分。规则代表的是制度的具体内容,由一系列的.准则、标准和规范等组成。载体指的是制度的实现形式,其形式主要有法律条文、规章以及正式制度。这四个要素在制度设计中是相互联系的一体化系统,各要素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因此,为了更好地建设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需要对制度要素进行系统性把握,以保证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法国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在其巨著《社会契约论》中写道:“基本公约不仅没有摧毁自然的平等,反而以道德的法律的平等来代替自然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身体上的不平等。”[13]制度作为公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制度设计,最根本的目的是保证城乡居民平等享受职业教育服务的机会和权利,改变我国职业教育城乡失衡现状,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在对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制度进行设计时,要明确城乡职业教育目标的一致性,着眼于为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服务[14]。明确了制度设计的目标方向后,就要以区域统筹为重点,着手建立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框架结构。首先,国家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以及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树立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全域理念,在统筹城乡职教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全面、综合地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其次,在市域范围内,要切实根据中央教育部门制定的制度建设架构,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城乡职业教育进行统筹管理,落实对城乡职业教育管理的政策一致性。最后,在县域范围内,要畅通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互动通道,以农村职业教育为重点,完善补偿性政策所对应的制度安排,实现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基层制度设计目标。

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制度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利益间的协调性,这里所说利益协调性主要是指设计出的制度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要能够很好地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社会制度是各种利益的集合体,同时也是调节各方利益关系的准绳,职业教育制度也不例外,其设计也包含了一定利益阶层的利益,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其中的两大组成部分。因此,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制度设计中,在强调公共教育利益的同时,还应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这里的各方利益关系主要包括城乡之间、城乡职业院校之间、职业院校与师生之间以及职业院校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具体来说,城乡之间以及城乡职业院校之间的利益关系主要涉及到国家对教育投资以及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职业院校与师生间的利益关系主要是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和教学运行过程中各种利益的协调;职业院校和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包括学校的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所需之间的关系。总而言之,如果这些基本利益关系在制度设计中处理不好,必将影响制度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也不利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因此,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制度设计中必须注重利益主体间的协调性,同时也要加强职业教育制度设计能力建设。

这里的双向性是指职业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具体包括师资、教学资源、信息以及资金等要素在城乡职校间的流动。目前,城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城乡教育资源的二元化,即城市与农村教育基础设施配置以及师资资源的不均等化。具体到教育类别角度,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在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中也表现出不公平性,主要体现在城市职业教育学校规模优于农村,城市职业教育师资配备以及教学基础设施优于农村,使得城市职业教育教学资源整体上都优于农村。而要改变这一现状,地方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城市与农村统一协调发展,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设计中,要注重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过程的双向性,在这个过程中,要增强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双向流动,可以适当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制度倾斜。在前期阶段,职业教育要素的流动以从城市到农村为主,当城乡差距缩小到一定程度时,双向交流就进入正常、有序、均衡、互补的质态,使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形成有机的统一体,真正实现“城乡共建、城乡互补、城乡共享”。

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存在很大差距是一个公认的事实,由于长期受到原有重城轻农政策的影响,城乡职业教育在发展速度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城市职业教育发展速度远快于农村,如在制度层面不加以干涉,这种差距还会持续加大。因此,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设计中要注重二者发展的协同性,推进城乡职业教育协同化发展。这里所说的协同化发展,不是暂停城市职业教育的发展,等待农村职业教育的追赶,当然也不是单一地理解为城市支持农村或者说农村依附于城市。相反,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追求的是一种协调的发展和动态的均衡,是城乡职校携手共同发展、共生共荣。同时,也要认识到城乡职业院校在原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平衡,这就要求在发展中还需要适当的差别对待。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很大原因是过去几十年间重城轻农的历史“欠账”问题,所以要加快完善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补偿性制度,弥合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差距。

总之,职业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是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政策制度设计是价值层面最为根本的保障。与此同时,充足的公共财政资金投入是实现城乡职业教育协调统一发展的重要物质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在制度设计向农村倾斜的基础上,还要适当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设计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要逐步消除阻碍其发展的制度和体制壁垒,构建一个城乡职业教育和谐共生的制度环境。

高职高专职业教育与生产实际结合研究论文

新加坡以国际化发展为战略,以低成本与高效率的投资环境为依托,吸引跨国公司与人才,弥补其资源与技术的不足;同时透过各种奖励政策,鼓励民间创新、劳动力升级,经济发展迅速。职业教育方面,新加坡目前有1/4的学生选择工艺教育学院,青年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堪称世界上最成功的职业教育系统之一,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本文旨在介绍新加坡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状,并探讨新加坡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特色。

一、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现状。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发展与其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进入21世纪,新加坡已经实现了从“早期工业化”向“新工业化”的过渡,经济的全球化和多元化程度非常高。与此相适应,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也进行了一系列革新。

1.推行“工读双轨计划”

随着新加坡经济发展和转型,新兴产业不断出现,这对劳动者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提高在职人员的技能,新加坡理工学院于1991年7月开始推行“工读双轨计划”。学生利用一天工作时间、一个晚上以及周六上午在学院上课,其余时间则在公司一边工作一边接受培训。学生必须完成4年的课程才能获得理工学院文凭。“工读双轨计划”促进了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的多样化,扩大了办学规模。

2.国家工艺教育学院代替了工业与职业培训局。

1992年4月1日新加坡教育部宣布,工业与职业培训局改组为“工艺教育学院”,隶属于工业与职业培训局的职业专科学校改组为“国家工艺教育学院”。国家工艺教育学院具有五项新职能:第一,对学生进行就业前培训,扩大较高层次的培训课程范围和设计新的课程内容。第二,为在职工人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第三,鼓励和协助更多公司设立内部训练中心。第四,颁发证书,认证新的技术和技能,尤其是与服务业有关的技术。第五,为雇主提供员工培训的咨询服务。

3.推行“产业培训计划”

80年代初,南洋理工学院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在职业与工艺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教学工厂”的新教学模式。随后,南洋理工学院制定了“产业培训计划”,把在职培训和学习有效结合。学生从第2年起,必须在校内的教学工厂、企业中完成校内实习计划,然后到不同的企业进行3~5个月的实习。这一计划已经在新加坡的各个职业院校中推行。

4.实行“混合型学徒计划”

1992年7月开始实施的“混合型学徒计划”规定,私人企业的学徒必须先到国家工艺教育学院接受3~6个月的集中培训后方可进入公司学习,每周还要接受一天学院培训。对学徒的集中培训,一方面可以节约教育成本,另一方面有助于短时间内提高学徒的技能。工作与学习相互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学徒对工作实践和理论知识的对照理解。

5.推广“见习生计划”

“见习生计划”由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提供。企业选送新聘员工到学院接受为期3~6个月的集中培训,再回到企业进行“半工半读”:每周在企业工作4天,到学院学习1天。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从企业聘请培训员,并且要求企业安排见习生到不同岗位轮转学习,由培训员负责见习生在企业工作过程中接受系统化的实务训练。学院也定期派教师到企业检查见习生的学习情况,并与企业培训员一起就见习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

二、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色。

新加坡以国家战略的高度,全面考量劳工、雇主、政府三方利益,形成共识,快速建立完善的成人继续教育与就业培训体制,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对人力资源变化的挑战。其教育制度设计的原则是精英教育与全民教育并重,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具有良好的就业技能。

1.以战略高度看待职业教育发展问题。

新加坡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战略,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机制,逐渐改变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态度。包括设立负责全国职业培训工作的专门机构、规定中学课程应学习职业课程、以立法方式使职前培训制度化。实行全国统一的行业职业技能证书制度,使其与个人就业、收入、晋升紧密联系。设立全国技能发展基金、建立专门人才评估制度、对教育的投资,尤其是对职业教育的投资逐年增加。

2.以先进的理念指导职业教育发展。

新加坡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发展的支撑,特别是以职业教育优先发展为其基础。新加坡政府一贯秉持的教育理念科学务实,不仅要能培养科学家,也要能培养技术工人,这是其职业教育发展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职业教育中的实务训练,其目标就在于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企业创造效益。因此,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为学校提供最新型的专业教学设备,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最先进的技术。

3.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现代双元制职教模式。

新加坡充分借鉴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职业院校广泛采用“教学工厂”的教学模式,即学校按工厂模式办,工厂按学校模式办,这是新加坡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核心要素,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工厂环境中展开学习活动。学校、教学工厂、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使企业实习、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对企业工作岗位的`适应力更强。

4.建立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互通衔接。

新加坡从1981年即开始在中学实行分流机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形成“双轨”,但与此配套的是普教与职教之间的互通和衔接机制,丝毫不影响学生向上的学业晋升路径。理工学院或艺术学院毕业生可以报考新加坡及国外大学的本科;工艺教育学院的优秀学生可转入理工学院研修文凭课程;初级学院或高中与职业学(院)校的学生也可以双向流动。许多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职业成就,高中后选择先进入理工学院学习一项技艺,之后再进入大学深造。

5.建立了教育学历与资格证书的对应机制。

新加坡的资格证书系统是与其继续教育与培训系统相适应的,目的在于构建新型的产业职能,学历与资格证书相互对应,激励员工参与培训,提高技能与学识。例如,员工的初次工资是以学历为基础而确定的。国家还规定,国家三级公务员证书、三级技工证书、一年或二年的职业培训证书和其它培训课程毕业证书都相当于初中毕业证书。国家二级公务员证书、一级技工证书则相当于大学毕业水平。这样就使持有职业技术资格的员工也可以获得相应的起始工资。

6.建立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培养形式。

从承担主体而言,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主要有四种类型:第一,各级政府承办的成人职前培训。第二,政府和企业或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的职业技术培训,政府和企业分担培训成本。第三,海外培训,包括外资或合资企业新进员工到投资国或技术先进国家进行培训,以及政府选拔青年员工进入跨国公司见习或岗位学习。第四,政府与别国的跨国公司举办的国际联合培训,培养高级职员和技术人员,比如前面提到的与法国、德国合办的法新技术学院和德新技术培训中心。

7.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新加坡的职业院校非常重视培养专业教师团队,聘请的教师一般都要求具有3~5年企业工作经历。同时,对教师的培训已经常态化,以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专业能力,保证职业教育的高质量。例如,南洋理工学院就持续提供机会和经费,要求教师每年有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学习进修,可以到企业学习,也可以海外带薪深造。

8.成立专门机构推动职业教育。

新加坡政府主管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机构几经变迁,但核心职能都是推动职前教育和在职员工的教育与培训。除此以外,新加坡还成立了其他的培训机构,比如,公务员培训学院、教育学院、劳工研究学院,分别负责培训公务员、中小学教师及行政部门工会领导等。目前,新加坡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别,职前与职后并重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网络。

9.设置了职业教育技能发展基金。

政府通过征收技能发展税,建立全国性的技能发展基金,由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负责基金的管理与使用。基金一方面能够为职工培训提供经费来源,使雇员获得培训机会,随着技能的提升,雇员的收入也可能随之增长;另一方面,技能发展税对雇主也会形成倒逼机制,促进雇主对低技能员工进行培训,客观上适应了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升级的需求。

三、对新加坡职业教育政策的思考。

新加坡成功地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有力地促进了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在总结其成功经验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必要的批判性思考。

1.如何确定分流的时机。

新加坡教育体制的设计,原先基本参照德国,学生在小学四年级(10岁左右)即要按照双元学制的要求进行分流,这在新加坡国内也一直存在争议,后来进行了调整,小学前4年均为基础阶段,此后2年为定向阶段,但六年级毕业时仍然要进行分流,选择进入“普教”和“职教”双轨中的一轨。虽然此后在每个阶段都提供了相互融通的桥梁,但是,这种单纯依据考试成绩进行未来发展路径的强制分流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考虑到儿童个体发展早晚的差异,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多元发展,仍需要进行探讨和观察。

2.如何建立长效的职业生涯辅助机制。

职业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为职业生涯做准备。新加坡建立了小学后“职教”与“普教”的分流机制,以及配套的“普教”与“职教”的转换和衔接政策。这样就造成学生及家长在整个学习阶段的不同时期,都面临着关系到升学、就业、再学习,以及职业或岗位转换的选择问题。因此,如何协调学生和家长在分流、转换、职业生涯发展等关键问题上做出正确的决策,建立起实时的、长效性的辅导与协助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3.如何弥合职业教育与就业之间的“缝隙”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直接目标是为产业界培养高级技术工人,除了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形式以外,职业教育院校内部也以“教学工厂”的形式,以使实际企业环境与教学环境融为一体。然而,教学环境终究不是企业环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德国也面临着企业提供的培训机会逐年下降、学徒素质不佳,以及精细分工导致的过度专门化和缺乏弹性等问题。这样的问题,新加坡也同样会面临,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或许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再思考和再创造。

4.如何在职业能力与全面素质之间寻求平衡。

新加坡虽然实行的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流的“双轨制”,但由于两者间可以实现弹性互换,从而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紧密结合。2011年发表的wolf报告曾经指出,学生过早分流容易造成年轻人的母语和数学等基础能力不足的情况。然而,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国际排名,新加坡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等学科的表现优异。那么,新加坡是如何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保持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值得更加深入地,尤其是在微观教育与教学层面的分析和探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艺术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研究论文

药学职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发展、具有药学知识和技术的实用型人才。在药学职业教育中,模拟药房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药学职业教育中应用模拟药房,能够有效提升实训教学效果,有利于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方法和转变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理念,提升职业素养,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

1模拟药房建设。

职业院校在建设模拟药房过程中,应将满足公众安全合理用药需求作为前提和基础,将与实践岗位接轨作为目标,包括医药商品选购、销售、储存与养护、药学服务等。在建设模拟药房时,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为学生建立仿真零售药店,设置区域包括药品仓库和营业场所。

对药品仓库实施模拟色标管理,针对药品大包装盒进行分区,并且将药品分开存放。在药品仓库中,学生可以实施药品出库管理、入库管理、贮存养护、模拟验收等实践操作。模拟药房中的营业场所包括中药调配区域、非处方药区域、处方药区域、药师咨询区域以及收银区域,并且对以上区域进行标示。中药调配区域设置陈列柜以及药斗,陈列柜用于展示配方操作和常用饮片,依据“斗谱”将不同饮片有序、合理放置在药斗内。学生在此区域模拟中西药处方的调配和销售活动,实施问病荐药以及用药指导等技能训练。非处方药运用货架进行陈列,处方药运用柜台进行陈列,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按照药物用途、药物剂型、药物规格、药物品种等对药物进行分类摆放。收银区域配备收银机和计算机,在计算机中安装药品经营系统的软件,软件要具备gsp管理功能,通过对计算机进行操作,学生能够模拟建立药品购进记录、价格管理记录以及品种审核记录等。

在营业场所悬挂仿真的执业人员执业证明、营业执照以及经营许可证,在非处方药区与处方药区张贴忠告语和警告语,将监督电话公布于众,将服务公约张贴在墙上。学生通过在模拟药房开展实训,明确药房的服务流程,感受真实的氛围,消除毕业后对工作岗位的陌生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我国职业院校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在当前形势下,各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以及制药企业十分需要应用型药学人才。应用型药学人才必须具备销售、质控、服务、制剂生产、调配处方等能力。此外,各用人单位均希望毕业生能尽快熟悉工作岗位。但相关研究表明,药学专业毕业生所具有的技能和综合素质无法满足药品使用、药品经营和药品生产要求。为了满足就业市场需求,使毕业生更好地服务于工作岗位,药学职业教育要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将提升学生职业岗位技能作为根本。在药学职业教育中应用模拟药房‘能满足这一需求。模拟药房作为实践训练基地,可对学生进行岗位实训;模拟药房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场所,为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能力的有效渠道。

高职高专职业教育与生产实际结合研究论文

摘要:众所周知,思想品德学科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课程价值的直接体现。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也为了确保思想品德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更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作为新时期的思想品德教师,要认清课程教育与德育教学之间的关系,并有意识的从多角度、多方面入手来展现思想品德课程的魅力,同时,也促使学生在多种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道德素养。

关键词:思想品德;德育;影响因素;教学活动。

德育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入实施,德育教育越来越被各界所重视,目的就是要为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做好保障工作。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内容,要通过分析当前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该如何借助思想品德教学进行德育教育进行论述,以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高效思想品德课程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同时,也为学生健康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影响思想品德课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因素。

(一)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理念都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形成的,甚至有些已经根深蒂固,尤其是在“考试”这一点上。也就是说,在当前的思想品德课中,我们的应试成分过重,学生依旧是在“死记硬背”中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去应对考试,而这样的过程并不利于思想品德课程价值的真正实现,也不利于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所以,应试教育的影响直接影响着思想品德课程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也不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以及德育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思想品德学科对育人的局限性。

育人是思想品德课程存在的价值之一,但是,在一些因素的局限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比如: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内容受到限制。我们常说,教材本身是有限制的,从内容容量上来说,一本书就只有百十来页,所承载的内容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所以,如果教师仅是按照教材内容搬到课堂上,是不利于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展的,也是不利于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的。再者,教材内容、案例的选择比较陈旧。虽然课程教材在不断的改版,但是,很多案例还是比较陈旧,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德育教育质量的提高。总之,要想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要想有效的将思想品德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在一起,首先就要弄清楚是什么因素影响着两者的结合,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才能促使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二、如何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入实施,我们要在认清影响思想品德课程教育与德育教学相结合的因素后,通过多种活动来真正的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以促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同时,也确保高效思想品德课程顺利实现。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组织以下几种教学活动来有效的将德育教育与思想品德教学糅合在一起。

(一)借助辩论活动的组织有效的将思想品德课程与德育教育结合在一起。

辩论活动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常常会组织的一种教学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互相交换意见,互相交流中掌握基本的思想品德知识,同时,也能使学生在无形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而且,这样的课堂也有助于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对学生健全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时,为了让学生懂得尊重是相互的,也为了让学生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被尊重,更为了确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最大化实现,也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在本节课的教学时,我组织学生以“尊重别人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尊重吗?”这一主题进行正反方的辩论,鼓励每个学生在课下自主搜集资料来重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尊重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的价值,而且,还能促使学生中学会尊重、尊重他人,进而,在展现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的同时,也能为学生良好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二)借助生活情境的创设有效的将思想品德课程与德育教育结合在一起。

情境教学是课改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该方式的目的就是要借助相关的资料、图片或者是视频等辅助工具来将学生带入一定的场景之中,一来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二来能够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给课堂注入生机。所以,在渗透德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样可以借助相关的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同时,也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德育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难报三春晖》时,为了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珍惜亲情,更为了让学生学会回报父母,在本节课的教学时,我创设来生活情境,首先,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行为,比如:向家长发脾气、嫌弃家长、不赡养父母等现象,同时,我还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公益广告“妈妈洗脚”等视频,这样一来能够让学生思考自己平时对待父母、长辈的态度,二来能够将抽象的课堂形象化,之后,组织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难报三春晖”?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而,帮助学生真正懂得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亲情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需要我们一线教师长久的进行渗透。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的将德育教育与思想品德教学结合起来,以促使学生在主动求知、自主体验中真正形成健康的思想和正确的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1]孙照兴.初中思想品德德育渗透教学策略研究[j].赤子(上中旬),02期.

职业教育背景下高校职称改革研究论文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也是新时期促进高校稳定的.重要着力点.本文阐述了我国在实施“和平发展”战略时期,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与时代要求,剖析了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依此提出新时期高校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方遒潘理权吴凯之徐冬梅作者单位: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安徽,合肥刊名:陕西教育(高教)英文刊名:shaanxijiaoyu(gaojiao)年,卷(期):“”(11)分类号:g64关键词:中国崛起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研究论文的职业教育

高校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有利于促进高校间的交流合作和创新型人才的全方位培养,有利于高校仪器资源的有效利用,是解决目前高校仪器设备资源使用率不高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讲:。

(1)有利于减小高校仪器资源的浪费。中央已经明确提出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要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共享平台的建设符合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2)有利于高校间、高校企业间的交流合作。由于国家经费投入有限,使得高校间、学科间、地区间存在着严重的投入不均匀,国家在985、211高校投入的比较多,而在下面的学校投入的资源比较少。通过共享平台,可以促进下面高校与985、211高校间的合作交流,避免设备的重复购置。另外,随着产业结构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必须提高自身的研发实力,而企业对检测设备投入是有限的,因此通过共享平台可以促进高校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有助于提高高校科研成果迅速实现产业化。

(3)有利于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研工作的需要。精密、先进、全面的实验设备装备是培养全方面创新型人才和获得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前提条件。

职业教育背景下高校职称改革研究论文

所谓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成果为基础的新型经济。知识经济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传统图书馆资源从各个方面都要有所突破,如内容、呈现的载体形式。图书馆员的工作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借书还书,还应包括更深层次、全方位的服务,比如指导阅读、参考咨询、数字图书馆等。青年图书馆员则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未来与希望,因此,青年馆员的素质建设已成为许多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1图书馆青年馆员的优缺点分析。

青年是社会的未来与希望,青年馆员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未来与希望。青年馆员由于社会环境、学习经历以及家庭环境的不同而使其自身又具有优缺点。

1.1优点。

(1)学历层次高由于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青年馆员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有较高的文化基础。目前,国际化的发展对于图书馆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新概念、新名词不断涌现。读者对于图书馆的服务要求也更高。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馆员对于这些新鲜事物的学习、掌握更快、更强,能及时把所学应用到工作当中去,取得不错成效。(2)有较强的信息捕捉能力图书馆是处理各种文献信息的重要的场所,较强的信息捕捉能力对于完成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青年馆员的好奇心强,思想灵活,熟悉计算机,更容易获取到最新的资讯和信息。(3)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大多数馆员认为图书馆的工作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激情,一度陷入机械重复中,满足现状,不思进取。青年馆员是带着梦想与激情走上图书馆的岗位,思维活跃,在工作中勇于挑战和创新。这种不怕失败的创新精神推动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4)自我价值的实现要求强烈青年馆员有着较强的自我价值实现愿望,期望得到社会及他人的认可,勇于接受有挑战的工作。以此,通过这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使自己得到锻炼、提高、发展,成为本领域内的拔尖人才。

1.2缺点。

(1)心态浮躁青年馆员在工作中一向是激情有余,踏实不足,心态浮躁。图书馆的工作大多是重复性的,平淡无奇,这对于青年馆员来说,缺少刺激,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浮躁的心态,影响工作质量。(2)缺乏奉献精神图书馆事业本身就是一项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奉献精神。然而,青年馆员往往贪图安逸、享受,缺乏奉献精神,不愿意在工作上花费过多的心血,以完成分内任务为最高要求。(3)缺乏工作经验对于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馆员来说,最缺乏的就是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尤其缺乏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专业实践经验,于是在处理工作中就会有心有余力不足的现象[1]。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处理不当甚至激化矛盾,给工作带来不便。

2知识经济时代对青年馆员的素质要求。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发展动力的经济。知识和高素质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在这一背景下,也对青年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思想素质方面。

青年馆员应该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青年馆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其政治思想素质在工作岗位上的直接表现。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是图书管理员做好图书馆工作的前提条件,它影响着文献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影响着为读者服务的水平和质量[2]。做为一名青年馆员,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无私奉献给图书馆事业,不计个人得失,在平凡的工作中任劳任怨。

2.2业务素质方面。

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青年馆员大多数并没有受过图书馆学专业方面的课程教育,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将不能胜任图书馆工作,相关的业务素质缺陷也将暴露出来。(1)具备广博的知识作为一名合格的图书馆员,具备基本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知识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做好相关工作的前提。在知识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图书馆服务也日益数字化、网络化,青年馆员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这就要求青年馆员不仅要精通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拓宽自己知识范围的同时,了解本专业的行情和动态,学会利用专业知识分析、判断信息质量及其利用价值,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3]。(2)较强的外语表达水平知识经济时代,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外国留学生人数也增多,他们来图书馆借阅图书,如果馆员不具备与他们沟通的语言,工作将很难开展。全球信息化、知识全球化、学术国际化是这一时代的特征,图书馆作为情报资料的中心,汇集了各个国家的各种语言文字的文献资料,要想把这些图书、情报等文献资料进行深度分析、加工,挖掘其潜在价值,这就要求青年馆员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和汉语表达能力。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把有价值的情报编译出来,使之转化为生产力,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3)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技能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成为社会的资源,掌握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已成为青年馆员的必备素质之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新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图书馆,青年馆员不但要为读者提供信息检索和咨询服务,还要指导读者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新技术进行书籍的查询、借阅。(4)具备良好的公共关系能力知识经济背景下,为了顺应形势的发展,图书馆的服务业务已经不仅仅在本校、本馆内进行了,馆与馆之间的协作、共享资源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趋势,这样更有利于为教学科研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另外,图书馆员深入基层教学科研一线进行公共关系活动,让领导、师生对图书馆有更深的了解,正确使用图书馆,支持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可见,公共关系与图书馆工作密切联系,知识经济时代的青年馆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公共关系技能,才能适应新的服务形式(5)具备超前的创新精神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是图书馆进步的灵魂。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创新人才。因此,图书馆员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料,在获得前任积累知识的同时,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开辟新途径,不断注入自己的新观点,新理念,创造新成果[4]。作为具备较高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青年馆员应该发挥自身的有点,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和发展道路,从而促进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2.3心理素质方面。

在知识经济时代,青年馆员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态和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图书馆是一个服务的窗口,通过与读者进行沟通、服务,实现其价值。这就要求青年馆员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读者,了解不同读者的阅读期望,为读者提供宽松、愉悦的服务环境。因此,青年馆员要加强心理学方面知识的学习,缩短与读者的距离,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始终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贯彻到工作当中去。

3提高青年馆员素质建设的有效途径。

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在于青年馆员素质的建设,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要求馆领导不仅要抓队伍建设,还应该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高素质人才培训计划。

3.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青年馆员素质的重要环节。在平时的工作中,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正确的理论武装自己。图书馆的工作是一个服务性的工作,青年馆员要热爱图书馆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

3.2建立健全竞争机制。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图书馆也顺应社会大发展,参与到经济竞争中来,打破“铁饭碗”的思想,引入竞争机制,赏罚分明。树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激励机制,激发青年馆员的强烈进取心和竞争意识,充分发挥馆员的潜能。馆领导应该着重从水平、能力和业绩上对青年馆员进行考核,重用那些积极努力进取、乐于奉献的人,而对于一些对工作不负责,拈轻怕重、叫苦怕累的人,应该制定一定的惩罚措施,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最佳的人才竞争机制,从而推动图书馆的发展。

3.3加强学习,提升业务水平。

知识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使很多青年馆员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趋于陈旧,对新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的需求日益提高。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青年馆员必须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和技能。鼓励青年馆员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和学历水平。同时,鼓励和支持青年馆员积极参加图书馆学方面的学术会议和讲座,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启发思路,提高青年馆员对现代图书馆的认识,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

3.4重视身体心理素质在激烈的竞争机制体制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对身心健康的要求也更高。图书馆的工作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种类,这就要求馆员不仅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使青年馆员在工作中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甘守清苦,勇于奉献。

4结语。

“服务”是图书馆的第一要务,青年官员的素质是图书馆服务水平的直接体现。作为图书馆的未来与希望,年轻馆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为图书馆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杜玉红.浅谈青年馆员的素质培养[j].贵图学刊,2010(1).。

相关范文推荐
  • 01-26 增加电梯的申请报告(热门15篇)
    撰写报告范文是提升自己学术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阅读范文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扩充知识储备,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写作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
  • 01-26 水库扩建心得体会(通用12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经验的沉淀和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重复犯错。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在现代化工业领域中,厂房扩建是一个十
  • 01-26 主任行政工作总结(优质18篇)
    撰写月工作总结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成功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20__年行政部在公司领导的
  • 01-26 上学的心得和感受范文(20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一种方式。小编为大家精心选取了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本人通过xx年的法
  • 01-26 个人下半年工作计划与安排范文(14篇)
    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提前预估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发生。以下是一些写作优秀的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本学期我们语文组,以上级教科研
  • 01-26 学生请假外出心得体会(热门19篇)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写出更高质量的总结。尊敬的老师:我是学院法学专业级班学生
  • 01-26 政府单位入职心得体会(专业23篇)
    心得体会不仅仅局限于学术领域,也可以涉及到生活、工作、旅行等方方面面。下面是一些关于学习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随着我国政府改革的不断深
  • 01-26 志愿公益心得体会和方法(模板22篇)
    我在努力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意识到了自己的潜力和能力,这让我更加有自信去面对未来的挑战。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案例,从中了解如何写出一篇出色的心
  • 01-26 勤勉踏实的演讲稿(优秀21篇)
    演讲稿需要注重语言的精准和效果,避免使用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词句,以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写好一篇演讲稿范文需要时间和经验,希望大家能够坚持不懈地改进和提高自己
  • 01-26 ui课程体会心得(汇总20篇)
    8.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经验和感悟的深刻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触发改进机制。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经历的真心表达和思考,以下是一些精选的范文,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