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中学生劳动心得 中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心得体会(通用5篇)

中学生劳动心得 中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心得体会(通用5篇)

时间:2023-09-26 17:09:20 作者:BW笔侠 中学生劳动心得 中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心得体会(通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中学生劳动心得篇一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x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近期通过认真研读和学习,浅谈几点个人的收获和思考。

一、把握“新定位”

当前,很多中小学生包括部分大学生、甚至90后都存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六畜不识”的现状,究其原因,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更多的是基于学校、围绕书本进行学习的,以看听学习居多,脱离实际劳动,缺乏生产生活知识。本次课改,劳动课程的独立设置,赋予了劳动教育新的起点,提升了劳动教育新的高度,凸显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无疑具有革新劳动观念、顺应时代变化的重要意义。在劳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牢牢把握“新定位”,明确指导思想以及课程性质,即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落实“新目标”

新课标中提出,劳动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劳动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由此可见,我们要落实的劳动课程的“新目标”,是从劳动观念到劳动能力到劳动习惯和品质,再到劳动精神,体现的是层层递进式的目标结构。

新课标发布以后,在网络上引起各种话题热议。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做饭、洗衣服、清洁等家居劳动,但是劳动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家庭劳动,培养的也不仅仅只是学生的劳动能力,而是通过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形式丰富的劳动内容,由浅入深逐步落实“新目标”。例如,课程内容可以注重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能力,选择日常生活劳动内容;也可以注重从时令特点和区域产业特色出发,选择工农业生产劳动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现代服务业劳动内容;注重选择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的手工劳动内容,适当引入体现新形态、新技术、新工艺等的现代劳动内容。

另外,新课标还根据学生年级制定了学段目标,助力劳动课程教学科学规范的实施。

三、研究“新教学”

新课标中,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其中,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实施“新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任务群,设置教学内容与结构;也可以依托城市文化以及学校特色,研究开发新的劳动项目,丰富教学内容;或者开展项目化教学、跨学科教学,尝试从单一学科中跳脱出来,使劳动教育融入到其他学科教育中,真正实现“五育融合”的目标。

四、探索“新评价”

现阶段,纸笔考试仍是主要评价方式。对于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劳动课程来说,仅纸笔考试进行评价是不够完善的。新课标明确提到,劳动课程评价要遵循基本的原则,注重平时表现评价和阶段综合评价。因此,新的劳动课程,需要“新评价”,即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优化细化出多方面的评价指标,全面客观的记录学生课内外劳动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过程表现”加“任务达成”,加强对实际劳动技能的考核以及对劳动观念、能力、习惯、精神等方面的追踪检测,体现出多元化综合评价的方式,发挥评价在劳动教育过程的关键驱动作用,有效地指导劳动教育向前发展。

9月份新课程实施在即,但是也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上海市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劳动课程的实施有无进一步的指导意见;是否会发布统编教材或是统一的课程结构设置;劳技中心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中的定位与作用;劳动技术课程与劳动课程之间的关系;具体劳动项目开发过程中如何进行资源整合;劳动课程教师的师资培训等等,都是下一步值得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当前,在疫情期间,也充分体现出劳动教育推进的迫切和重要意义。劳动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汇聚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合力,相信在共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全面落实双减任务的背景下,劳动教育一定会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亮点。

中学生劳动心得篇二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x年版)》。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并将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

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其中,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我想,新课标的研制是为了解决当前义务教育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挖掘劳动课程的育人本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

1、提出了将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作为劳动素养的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不仅要求劳动课程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习惯与品质等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更是体现了劳动课程对学生设计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养的培养。

2、新课标提出了学段课程目标,各学段目标之间体现了连续性、顺序性和进阶性。

比如,在烹饪方面:

第一学段(1-2年级),要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如择菜、洗菜等;

第四学段(7-9年级),能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等。

在农业生产劳动方面:

第一学段(1-2年级),种植和养护1-2种植物或饲养1-2种小动物;

第二学段(3-4年级),体验种植蔬菜、饲养家禽等;

第四学段(7-9年级),体验当地常见的种植、养殖等生产劳动,开展组合盆栽、农副产品保鲜与加工、水产养殖、稻田养殖等劳动实践等。

3、新课标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注重动手实践、手脑并用、知行合一。避免了之前将劳动教育仅仅认为是上课的问题。新课标强化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制作、试验、探究等方式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习得劳动技能和知识,感悟劳动价值,培育劳动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我们深信,只有通过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劳动教育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动手能力,必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中学生劳动心得篇三

盼望已久的“五·一”劳动节三天假期到了,爸爸带我到公园去玩。

路过一家工地,看到好多工人伯伯在工地上忙来忙去,一刻也不停歇,我不解地问爸爸:“今天不是劳动节吗?很多人都放假,他们干嘛不休息?”爸爸说:“因为工人伯伯要赶时间,争取早日完工,所以就放弃了假日,工人伯伯辛苦吧,也很伟大!不光是工人伯伯,还有警察叔叔、医院里的叔叔阿姨们,他们在节目里也放弃了休息,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呢。”

原来是这样,我终于明白了,并不是所有的人在节日里都放假休息,还有那么多的叔叔阿姨在本该属于自己的假日里,还在忘我的工作着。他们是平凡的人,但他们又是多么的高尚啊!我不禁向他们投去了敬佩的目光!向节日里还在辛苦工作的叔叔阿姨们致敬!

【篇二】中学生劳动节心得体会

五一三天假,终于可以回老家喽!我为什么那么兴奋呢?原来,我身在老家的奶奶有一门拿手绝活儿——做锅巴粥。那味道可香了!带着一股淳朴、简约的气息,有一股大自然的芬芳。只有农家架在灶上的大土锅才能做出那样好吃的锅巴粥。

瞧!因为我的回家,奶奶又抛弃了方便的电饭煲,重新拾起大锅铲,在厨房里叮叮当当地忙活起来了。首先,她拿出来一个大筛子,将自家种的绝对“纯天然无公害”大米撒在上面,按顺时针顺序摇晃转动,筛掉糠皮;接着将颗粒晶莹的大米细细淘洗干净;再接着将米倒入锅中,并用农村特有的沉重的“加长版铁钳子”往灶中填入一捆一捆的干柴。在我焦急地等待中,一股股香气渐渐袅袅升起,弥漫了整个老屋子。哈哈,米饭做熟喽!外婆掀开锅盖,将上层的米饭小心地铲到一个大盆中,一定要小心,不要铲到底层的脆锅巴哦!关键的时刻到了,只见奶奶往锅中倒入一种乳白色的带着米香的神秘清汤,将清汤和捣碎的锅巴拌好,一锅喷香诱人的锅巴粥就大功告成喽!

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那个香哟!

【篇三】中学生劳动节心得体会

五一的到来,有那么几分匆忙。只想起去年的五一还是在舟山度过的。几度朝夕。一晃,又是一年。

几个小时的车程,一个又一个的弯,随着盘山公路如银蛇一般在山际乱舞,车外的景色仿佛都是千篇一律。每一个路口仿佛都是似曾相识。

幽静的大山中,只有几处破落的房屋还有远处山顶的几条黄色这里,留下的只有时间的痕迹。无论何时,自然地力量总是碾压着文明。转过几个弯便是一些梯田。工业文明的兴起导致着这里的没落。杂草肆无忌惮地生长着,腐烂的竹竿暗示着这里往日也有着健全的灌溉系统。田埂上少了些黑呼呼的黏土多了几分黄色的沙石。田中也只有水草在耀武扬威的炫耀着这里是它的领地。

下田前,遇到了几位老人坐在石头上聊着天。他们的头发上衣服上腿上都是泥渣。显然,他们还在辛勤劳动着,可就凭他们那风烛残年的力量又怎能改变这里的没落的趋势呢。

不久,便和老爸在田间摸索起来。双腿在田间飞舞,留下只有刷刷的水花声和泥渣落田的吧吧声。父亲看我那么急。笑骂道:干这些活,要慢一些,心思要平静一些,不然会错过很多的。听着我尝试着放宽心,在水坑中慢慢摸索。渐渐的,我放慢了速度。回想着,自己是那么傻,学校里家里被琐事所迷茫,被虚假所蒙蔽,被情绪所折磨。这一切,又何苦呢。干嘛要那么急呢,放宽心来。谁都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不是伟人,无需困扰在天下苍生的问题前,我们又不必须是君子。又何必一副道高德重的样子。一切本有所谓只有合适的放肆心灵,才能让心灵得到升华,不需要伪装,不需要敷衍,需要的仅仅是做自己。

渐渐,手间多了些田螺。一晃,只剩夕阳。


中学生劳动心得篇四

第一段:引言(150字)

田间劳动是培养中学生劳动意识和乐于奉献精神的有效途径。最近,我校组织了一次田间劳动活动,让同学们亲自到农田里插秧、浇水、除草并体验农民的辛勤劳作。通过这次田间劳动,我有了很多心得体会。

第二段:劳动锻炼的重要性(200字)

田间劳动不仅能让中学生身体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我插秧的过程中,我发现每棵秧苗都需要精确地安放到土壤中,并要保证其稳定生长。这需要我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感。此外,由于田间劳作需要团队合作,同学们需要相互配合以完成任务。只有每个人履行自己的职责并顺利地完成任务,才能取得最好的成果。

第三段:感受到农民辛勤劳作(250字)

通过亲身体验农田劳动,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农民朋友的辛勤劳作。每天从早到晚,他们都忙碌于田间,兢兢业业地为了家人和社会生产粮食。他们的辛勤努力是我们平日里所享受到的蔬菜水果、大米和谷物的来源。与农民们一同劳动,我体会到了农活的繁重和耐力的考验。这种体验让我理解到农民是一个伟大的职业,也让我珍惜生活中的每一粒米饭和每一根蔬菜。

第四段:田间劳动的意义和价值(300字)

田间劳动不仅仅是一次锻炼和体验,更是对我们成长的一种熏陶。这种劳动灌输了我们敬重劳动、尊重他人劳动的观念,让我们明白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田间劳动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更是为了使我们明白人类社会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的大家庭。只有认识到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只有彼此尊重和互助,我们才能共同实现美好的生活。

第五段:个人成长和感悟(300字)

通过田间劳动,我不仅培养了耐心和细致的品质,而且更加懂得珍惜生活,感恩父母和社会的付出。我意识到学校的公共食堂对于我们的辛劳是极度的暖心,这种日子并非每个人都有幸享受。同时,这次田间劳动也让我学会了农民朋友的坚韧和毅力,他们的努力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前行的动力。通过这次田间劳动,我变得更加成熟,也对劳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

总结:(100字)

田间劳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懂得尊重他人劳动的价值,培养了自己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劳动,我们意识到劳动是一种美德,是我们实现自己价值的重要途径。尽管这次田间劳动辛苦,但是它给我们带来了成长和收获,让我们从中学会劳动、感恩和奉献。

中学生劳动心得篇五

中学生田间劳动是指在学生课程之外,安排学生参加农田劳动活动,让他们亲手体验农田劳作的艰辛和美好。其中的心得体会是对中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总结和反思。本文将从了解农民劳动的必要性开始,谈谈在田间劳动中收获的亲身体验和改变。

第二段:了解农民劳动的必要性

农民每天默默耕耘在土地上,是我们城市居民生活的翻版,但我们并未真正理解过他们的辛劳。中学生田间劳动不仅让我们亲身走入农田,还触及了实际的农耕劳作。在劳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农民需要面对的各种困难,如恶劣的天气,体力劳动的沉重以及长时间的劳作等。这让我们明白农民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同时体会到自己生活的幸福以及对农业生产的依赖性。

第三段:田间劳动中的亲身体验

田间劳动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次实践和锻炼自我的机会。在劳作中,我们感受到了烈阳下的热浪,领悟到了农民身穿的劳动服之重,也体验到了种地时的辛劳和努力。我们亲身体会到了田间劳作的艰辛和细致,体验到种植农作物所需的耐心和付出,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农民在农田中为我们付出的努力。这样的体验使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重他人的辛勤劳动。

第四段:田间劳动的心理变化

田间劳动不仅让中学生体验到了肢体的疲惫,还有心理层面上的变化。在田间劳动过程中,我们对自己的价值观和成长有更深入的思考。我们明白到自己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责任,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并且更加注重劳动的细致和质量。通过这种经历,我们建立了对劳动的尊重和勤劳的态度,增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五段:田间劳动的意义与启示

中学生田间劳动不仅仅是一种体力的锻炼,更是一种思想的启示。这种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明白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养成勤劳踏实、热爱劳动的态度。在今天物质丰富的社会,劳动教育带给中学生的意义尤为重要。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们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劳动给予他们的成长、改变和希望。这也表明了中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未来价值观的塑造的积极作用。

总结:

中学生田间劳动是一次宝贵的机会,让我们亲身体验到农民的辛劳和努力。通过这次劳动,我们不仅仅学会了如何耕种、如何合作,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劳动的重要性以及劳动带给我们的成长和改变。这是一次机会,让我们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勤劳踏实的态度,为将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通过中学生田间劳动,我们的劳动意识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也能够更加尊重和感恩他人的劳动。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