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人的性别遗传的教案(热门12篇)

人的性别遗传的教案(热门12篇)

时间:2023-11-25 15:00:42 作者:文锋 人的性别遗传的教案(热门12篇)

教学工作计划还可以作为教师与学校、家长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工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几个教学工作计划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取灵感,制定出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不仅是对教学活动的把握和规划,更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备工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人的性别遗传》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利用男女染色体排序图,让学生认识性染色体。通过观察对比,区分男女性染色体的不同,进而明确生男生女的道理。学情分析:学生对性别问题很感兴趣。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典型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增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教学目标:1、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2、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3、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1、男女染色体的差异人的第23对染色体被称为性染色体。男为xy染色体女为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1条;精子有2种,卵细胞有1种。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3、情感教育正确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激情、质疑激发兴趣表述交流看书思考分析讨论表述交流得出结论分析思考表述交流归纳整理得出结论帮助老师完成游戏明确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道理进一步明确巩固新知创设情景:小品《产房门前》,让我们看到了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较为普遍。那么,生男生女到底是怎么回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看书辨认人的性染色体质疑:男女的性染色体一样吗?指导学生完成此表(温故知新)xyxyxxy女男组织学生帮助老师完成小游戏。白球代表含有x的精子或卵细胞;黄球代表含有y的精子。知识回顾感悟与收获达标检测:瞭望角进一步探究布置作业课后记:应该充分利用课本三幅图片进行讲解,学生很容易掌握性染色体的特点,男女性染色体的区别,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但是发现学生做练习仍然出错较多,教师每次都应重点强调体细胞内染色体(成堆)数目=受精卵内染色体(成对)数目=2*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内染色体(单个)数目。另外填图较容易掌握,但是让学生图解生男生女的奥秘,情况不那么令人乐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的性别遗传》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从知识的难易程度上看,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展示等环节,让学生自己获得新知识。特别是在评价过程中,我采用让学生互评的方式:抽取小组中学习较好的学生对另一组的书面展示进行口头点评,并根据常规的“三分制”标准,给小组打分。同时,其他小组在点评后若有质疑,可以积极提出,教师酌情奖励小组1-2分。运用这样的评价方式,让小组间可以展开激烈的竞争,同时也促进了个人的积极参与和组内的协调配合。

通过本节的教学,我发现,让学生自己点评的时候,教师应该适时地介入,指导学生合理的对各小组进行打分。比如,导学案的“合作探究|”中例1的第3题与其他几道题相比,问法更灵活一些,其答案无法从课本文字中直接找到,要靠学生根据有关图片进行观察、比较。而且有关“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区别”从图形上看,不仅有大小上的不同点,而且有的小组在展示的时候写到:“x染色体形状像x,y染色体形状像一个大黑点。”学生这样的回答与我们的正确答案有一定的出入,但是实际上,后者的回答并没有错,学生是将看到的如实描述出来。所以,教师在这个时候应指导点评的小组打分,并说明原因:“这是人工整理后的染色体排序图,实际上在人体的体细胞内,性染色体成立体结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会有些不同,所以说x染色体与y染色体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大小上。但该小组能通过合作讨论,对图片上的染色体进行了认真的比较,他们也是将看到的进行了总结、归纳,所以该小组展示答案得满分。”这样做,既让学生客观的理解、掌握了知识,还激励和刺激了小组内的合作。

因此,在学生进行点评时,教师应该随时关注学生的点评情况,从学生自身水平出发,给小组进行合理的打分,而并不是仅凭正确的答案才能给满分,我们在评价时应注重学生合作探究、思考问题的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正确答案。这一点我们在让学生进行点评时,也应该强调到。

人的性别遗传

教材分析:利用男女染色体排序图,让学生认识性染色体。通过观察对比,区分男女性染色体的不同,进而明确生男生女的道理。学情分析:学生对性别问题很感兴趣。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典型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增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教学目标:1、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2、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3、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1、男女染色体的差异人的第23对染色体被称为性染色体。男为xy染色体女为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1条;精子有2种,卵细胞有1种。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3、情感教育正确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激情、质疑激发兴趣表述交流看书思考分析讨论表述交流得出结论分析思考表述交流归纳整理得出结论帮助老师完成游戏明确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道理进一步明确巩固新知创设情景:小品《产房门前》,让我们看到了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较为普遍。那么,生男生女到底是怎么回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看书辨认人的性染色体质疑:男女的性染色体一样吗?指导学生完成此表(温故知新)xyxyxxy女男组织学生帮助老师完成小游戏。白球代表含有x的精子或卵细胞;黄球代表含有y的精子。知识回顾感悟与收获达标检测:瞭望角进一步探究布置作业课后记:应该充分利用课本三幅图片进行讲解,学生很容易掌握性染色体的特点,男女性染色体的区别,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但是发现学生做练习仍然出错较多,教师每次都应重点强调体细胞内染色体(成堆)数目=受精卵内染色体(成对)数目=2*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内染色体(单个)数目。另外填图较容易掌握,但是让学生图解生男生女的奥秘,情况不那么令人乐观。

《人的性别遗传》教学反思

我在讲“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问题中,采用了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教材中的图示,在黑板上分析,生男生女的道理,得出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结论?一种是按照本教学设计中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探究,统计结果,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结果,我发现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反应截然不同。第一种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不高,而且学生明显地表现出不十分理解的`样子。第二种教学方式,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有明确的分工,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积极思考,并且通过讨论很快得出结论,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课堂气氛明显活跃。

分析其中的原因,不难发现第一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完全是被动的,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师的讲解比较抽象,学生在问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只能进行机械记忆,所以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第二种教学方式中做到了“做中学,乐中学”,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兴趣高,并且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科学的思想观念,所以,教师的教学设计主要不是放在如何“教”,而重点放在如何指导学生“学”,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乐学”。

这两种方式的对比也显示出了我校课改的生命力所在。

《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   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使用围棋子(或硬币)探究生男生女几率,学会模拟实验。

三、情感目标。

确立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摒弃重男轻女的不良风气。

教学重点。

1、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课前准备。

围棋子、印制统计表格,制作幻灯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和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提出问题:咱班里这些同学可以根据什么进行分类。

说出分类的方式。

引起学生对性别差异的注意。

揭发一些重男轻女的不良风气,请学生思考:这样做有效吗?符合科学规律吗?

学生深思。

激起对新知识的兴趣。

男女的某些性状有所差异,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那男女细胞中遗传因素会有差异吗?

回答。

奠定学习新知的基础。

【新课活动】。

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指导阅读课文p37第一段,了解科学家的发现。

独自阅读,合作归纳。

开展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

体细胞中。

男:22对+xy。

女:22对+。

请学生归纳出男女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合特点。

表达交流。

检查阅读归纳活动效果。

观察,讨论,推断,形成结论。

合作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组织学生表达。

小组派代表发表结论和理由。

检查合作学习效果。

体细胞中异同点。

同:22对常染色体、x染色体。

异:男xy,女。

总结。

领会。

形成系统知识结构。

提出问题: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合会是什么样?

思考。

旧知往新知的迁移。

简要复习旧知识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知识分析。

作答,交流。

【课堂操练】。

展示练习题幻灯片。

思考,作答。

检查学习效果。

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

精子:22条+x或22条+y;

卵细胞:22条+x。

总结,引入新知识点。

思考。

强化重点知识,并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课堂操练】。

1、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组织学生先独立完成填充各自书中p38图解。

填图,小组内交流。

自主合作学习,为模拟实验做铺垫。

【课堂操练】。

2、生男生女是由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精子的类型决定。

组织完成p39练习题1。

练习。

运用填图时获得知识。

【科学探究】。

模拟实验:提出实验要求和实验辅导。

听讲,观察,用心体会。

确保各组有序开展实验。

请组长领取实验材料并按要求分工。

分工。

提高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

巡视,纠正,辅导。

合作探究,记录数据。

用科学态度理解生男生女的随机性。

收集各组数据。

汇总数据报送。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堂操练】。

总结实验结果,结合p39练习题2引导学生加深对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理解。

在引导下对各范围数据进行分析。

树立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科学态度。

提出问题:当性别比例失调时,会产生什么后果?

小组讨论。

教育摒弃重男轻女的不良风气。

请学生发表观点。

代表发言。

总结,结合39练习3。

【课堂总结】。

提问。

回答。

检查课堂学习效果,形成系统知识体系,便于理解掌握。

设疑:人的性别决定是否只与性染色体有关?

产生求知欲。

激发学生拓宽知识。

指导学生阅读p39最后一段。

阅读。

【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知识,完成练习册。

2、有条件通过有关途径获得性别遗传的更多知识。

3、预习第五节。

引导健康上网等。

板书设计。

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在体细胞中。

男:22对+xy。

女:22对+。

2、在生殖细胞中。

精子:22条+x或22条+y;

卵细胞:22条+x。

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1、机会均等。

2、是由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精子的类型决定。

《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

2、以身边的事例引入,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学生也能猜测出是因为父亲重男轻女,导入很顺利。

3、开展合作小组学习:学生观察经整理后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学生围绕课本的讨论题进行讨论,其中前三题学生都能得出很正确的答案,只有第四题有不同的答案。第四题比较难,因而在后面的环节再次学习这部分内容,达到巩固的目的。

5、在生男生女机会是否均等这个环节中,我引入学生的调查,并与学生分享了老师的调查数据,以数据来说明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调查是我们学习中的一种方法。

6、探究实验:模拟受精过程。这个探究实验的引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在自己的探究过程得出结论,有的合作小组在汇报中提到:最后代表卵细胞的染色体这一袋不用摸,因为他们知道,那一袋摸出来都是同一个颜色,学生很自然得出生男生女的主要原因是在y染色体。合作小组的自评互评也巩固平时的合作学习的成果。

8、几个不足:语调还不够生动。语言仍不够流畅,对学生的数据还可以进一步分析与指导。

《人的性别决定》生物教案

・it行业的男人生女孩的多,主要是因为电脑辐射,这些人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呆在电脑前,显示器的辐射最可怕,它能减低男人精子的'活力。

男人精子,大家都知道有两种,一种是含y染色体,一种是含x染色体。而y染色体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就是男孩,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是女孩。

直接进入子宫。那么活力强的y精子就能先声夺人,迅速与卵子结合。x精子慢腾腾的落在后面,没有机会了。

分析:精子存活时间是胎儿性别关键。

y精子的存活时间是一天,x精子存活时间是两天。如果精子只停留在宫颈内,慢慢地移到子宫,存活时间长的x精子就有了优势,那生女孩的几率就高了。

资料。

所以,it行业的男人生女孩多。

发现:孕妇职业也影响孩子的性别。

新研究表明,从事如工程师或会计之类的男性化职业,将大大增加孕妇生产男孩的几率。同样道理,如果从事教师或护士等女性化职业,那么婴儿的性别很可能就是女性。

《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说,据统计,目前英国出生的男孩与女孩人数比例为105比100。

伦敦经济学院通过对不同行业的3000人进行调查,得到了这一结论,并刊登在《理论生物杂志》上。

这项研究的带头人、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的心理学家萨托西-卡纳扎瓦发现,在从事工程师等男性化职业的人群中,生男生女的比例为140比100。在从事护士等女性化职业的人群中,这一比例变为100比135。

《人的性别遗传》教学反思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材处理与学法指导、课堂教学设计等四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做以下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前三节介绍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以及基因传递和显隐性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人的性别遗传》,这节课主要是运用前三节的知识,解释学生关注的人的性别遗传问题,可以说是遗传知识的扩展。从本节课的前后联系来看,教材内容体现了经典与最新科技发展的统一,它将人人关心的性别问题转化为染色体的组合,最终落脚于基因上,正是基因的差异,导致染色体的不同,结果产生男女有别。

教材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注意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创设的情境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自主获得知识、技能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如通过让学生观察男、女成对染色体的排序图和生男生女图解,引导学生深入讨论,男、女性染色体有哪些不同,不同染色体在组合中,会有什么结果出现?并归纳得出结论“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同时教材也注意了科学与社会,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指出所谓的“转胎丸”并不能决定生男生女,而是人体生殖细胞中卵细胞是否与含有x染色体或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决定的。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男女染色体图片,知道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难点:通过模拟随机受精活动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依据: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标的核心,这是我确定本课重点的依据;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男孩女孩都一样,从遗传的角度分析,生男生女机会均等,这是我确定本课难点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本地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能力目标。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三、教学方法。

1、说教法。

在教法上,我采用了本校的“差异适应性教学”新教学模式,在“独学”“对学”“群学”三个方面,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了的设计。我设计了以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运用比较法发现“人的性别差异与第23对染色体有关”;运用实验法探究生男生女的几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始终主动地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2、说学法。

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在学生中总是存在着一种神秘感,因此本节课自然会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本节课的关键是一方面是让学生明白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

首先,我播放了前一段时间新闻中播出的《产子秘方—“转胎丸”》,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提出一个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转胎丸”真的能决定生男生女吗?”

引入新课。

一、独学。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36~p39内容,勾画男女染色体差别及生男生女机会角等的原因,并完成教材助读中的问题。

1、人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

2、是谁发现了性染色体?如何发现的?

3、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和斯特蒂文特是如何进一步给男女的性染色体命名的?

4、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女人在两次月经之间会排出一个含___染色体的卵细胞。男人在一次生殖活动中可排出上亿的精子,从含有的性染色体来说有___种,一种是含___染色体的,一种是含__染色体的。

二、对学。

自读完毕后,小对子相互交流,质疑在阅读教材和教材助读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相互检测后,共同解决p38页的讨论题,让学生们在观察与思考中知道男女有别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互助和归纳的能力。

三、群学。

在这一环节中,要组织好同学间的讨论。如x与y染色体两者有什么差异?对于生男生女图解,我让学生借助模拟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实验活动来完成,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四、情感目标的提升。

通过学生们分析我国人口比例失调的原因?让学生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五、学生。

六、拓展运用。

运用本节课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双胞胎”、“龙凤胎”各是怎么一回事吗?

从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附:板书设计如下。

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x、y染色体的随机组合使得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人的性别遗传》教学反思

内容从知识的难易程度上看,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通过、等环节,让学生自己获得新知识。特别是在评价过程中,我采用让学生互评的方式:抽取中较好的学生对另一组的书面展示进行口头,并根据常规的“三分制”标准,给小组。同时,其他小组在点评后若有质疑,可以积极提出,教师酌情奖励小组1-2分。运用这样的评价方式,让小组间可以展开激烈的竞争,同时也促进了个人的积极参与和组内的协调配合。

通过本节的教学,我发现,让学生自己点评的时候,教师应该适时地介入,指导学生合理的对各小组进行打分。比如,导学案的“合作探究|”中例1的第3题与其他几道题相比,问法更灵活一些,其答案无法从课本文字中直接找到,要靠学生根据有关图片进行观察、比较。而且有关“x和y染色体的区别”从图形上看,不仅有大小上的不同点,而且有的小组在展示的时候写到:“x染色体形状像x,y染色体形状像一个大黑点。”学生这样的`回答与我们的正确答案有一定的出入,但是实际上,后者的回答并没有错,学生是将看到的如实描述出来。所以,教师在这个时候应指导点评的小组打分,并说明原因:“这是人工整理后的染色体排序图,实际上在人体的体细胞内,性染色体成立体结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会有些不同,所以说x染色体与y染色体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大小上。但该小组能通过合作讨论,对图片上的染色体进行了认真的比较,他们也是将看到的进行了总结、归纳,所以该小组展示答案得满分。”这样做,既让学生客观的理解、掌握了知识,还激励和刺激了小组内的合作。

因此,在学生进行点评时,教师应该随时关注学生的点评情况,从学生自身水平出发,给小组进行合理的打分,而并不是仅凭正确的答案才能给满分,我们在评价时应注重学生合作探究、思考问题的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正确答案。这一点我们在让学生进行点评时,也应该强调到。

八年级生物下《人的性别遗传》教学反思

a.基因b.性染色体d.性腺。

2.珍珍是一个正常的女孩子,她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为[]。

b.22+xxc.44+xxd.46+xx。

3.在正常情况下,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a.xb.yc.22+xd.22+y。

4.一对夫妇第一胎生育了一个女孩,那么他们第二胎生育男孩的可能性为[]。

a.100%b.75%c.50%d.25%。

5.人类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________,能产生________种精子。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________,能产生________种卵细胞。因此后代的性别是由________(父亲、母亲)决定的。

6.填写出下面性别决定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性别决定遗传图解。

问:后代生男生女的比例为________。

答案:

1.b2.c3.d4.c。

2xx1父亲。

6.后代生男生女的比例为1∶1。

中考生物知识点“人的性别遗传”

这是你体细胞核里染色体的真实排列图。科学家为了观察研究方便将其逐个整理,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出来,得到这二幅图形。

生:各小组对它们进行观察并交流从中获得的信息。

师:引导小组交流。

小组发言:我们小组数了体细胞中一共有染色体23对,基本上都能找到与其相同的另一条,它们可以配对。

小组发言:我们小组观察到从第一对到第二十二对的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基本相似,这二幅图形是一样的。

小组发言:我们小组认为它们与人的性别无关,这样的染色体称为常染色体。

小组发言:我们观察到,最后一对染色体二幅图不同,我们认为它与人的性别有关,称它为性染色体。

生:(x染色体较大像字母x,y染色体较小,上端像v字,下面还有小尾巴,整体看像字母y)。

师:那么女性的那二条是如何来命名的呢?

生:女性的体细胞中一对是一样的,与男性中那条较大的染色体相似,称为x染色体。

师:观察男女的这一对性染色体,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决定男性性别的染色体是否是那一条小的,y染色体?

小组发言:男女性染色体中有三条是相似的,只有一条小的不同,所以我们推测到它们与男性性别有关,大的与女性性别有关。

师:你的推测已经被科学家证实了,完全合理。科学家又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到了2003年,美国的大卫、佩奇教授,完成了对y染色体的基因测序,发现在y染色体上有决定睾丸的形成的基因。最近科学家又发现了x染色体上与女性性别有关的基因。

基因测序的完成,进一步确定了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师:现在你知道自己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我们体细胞中有常染色体22对,性染色体只有一对。)。

现在请同学写出自己的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女:22对+xx,男:22对+xy。

(生:如果一对夫妇的体细胞都有23对染色体,那他们的孩子体内会不会变成46对呢?)。

(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的,它的染色体会不会加倍呢?)。

《人的性别遗传》教学反思

在本章中,本节内容相对来讲比较好讲,只要有了前面的铺垫,这节内容就有了顺利成章的味道。

第一个内容,关于男女性染色体的认识,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图片就可以得出结论,老师只需引导。而关于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问题,就需要老师出示图解,帮助学生理解。

第二个内容“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问题,首先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明白性别是在什么时候决定的,而且这样在自然情况下生男生女机会是均等的。然后再让他们更进一步理解,这样就更透彻。接着再让他们自己填生男生女图解,从理论上分析出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在这一点内容的'讲解中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参与到探究活动中,积极思考,并且通过讨论很快得出结论,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课堂气氛明显活跃。

最后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生男生女的奥秘,认识科学,识破迷信。在情感上要他们明确了生男生女对这个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范文推荐
  • 11-25 任务对标心得(专业17篇)
    心得体会是一个反思和总结过去的机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们在写心得体会时运用了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希望能够给大
  • 11-25 教学常规展评心得(汇总22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经历和感悟的总结,有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下面这些心得体会范文,或许能够让我们对学习和工作有更深入的认识
  • 11-25 个人向银行抵押贷款申请书(优质18篇)
    银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血液循环系统,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是银行业的目标,以下是一些银行数字化服务的实践案例。xx市小额贷款担保中心:我叫张
  • 11-25 这次疫情期间的心得(模板16篇)
    每一个心得体会都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提炼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和借鉴。
  • 11-25 铁路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实用21篇)
    通过事迹材料的宣传和传播,可以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行列中来。下面是一些精选的事迹材料范文,供大家阅读和学习,希望能够激发大家
  • 11-25 皇帝祭祖心得体会大全(14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整理和总结的重要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素质和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和借鉴。
  • 11-25 药剂中专自我总结范文(19篇)
    通过总结范文可以了解如何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些写作总结的经典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本人性格热情开朗,待人友好,为人诚实谦虚。工作
  • 11-25 我的寒假英语带翻译(实用15篇)
    英语是许多学术领域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我们的学术研究。这篇文章总结了一些英语学习的常见困惑和解决方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我有多么的高兴。昨天我很快完成了所有的工作
  • 11-25 个人协议合同填写(实用18篇)
    合同协议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双方的权益,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合同协议的范文提供了一种参照标准,但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根据《中华人民
  • 11-25 贝多芬传阅读心得(通用18篇)
    心得体会是对于某个经历或学习过程的反思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最后,希望以下这些心得体会范文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和指导。最近正在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