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思想汇报>2023年小学数学规律题 找规律数学教案(汇总11篇)

2023年小学数学规律题 找规律数学教案(汇总11篇)

时间:2023-10-13 09:29:05 作者:影墨 2023年小学数学规律题 找规律数学教案(汇总11篇)

通过辩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思考如何找到最合理的解决方案。怎样进行论据和证据的有效运用?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辩论案例,希望对大家在辩论中起到一些参考和借鉴作用。

小学数学规律题篇一

2、现在,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小白兔看望蜈蚣阿姨”的故事。

3、在讲完第一段时问:你们发现蜈蚣阿姨哪些脚穿错了吗?你可以帮小白兔按它的要求把蜈蚣阿姨穿上正确的袜子吗?(请个别幼儿回答并操作,集体检验结果)

4、小白兔说:真棒!谢谢你们了。穿好袜子后……

小学数学规律题篇二

1、初步感知规律,尝试按2种元素进行规律排序。

2、通过游戏,进一步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智慧盒、课件、鼓和小锣、录音带

1、请幼儿听着《挥动翅膀的女孩》音乐,做小鸟的`动作飞进教室,并坐下。

2、(1)【图案】感知、猜测、操作

导入:“今天,小动物也排着队伍来了,请看它们是谁?”(放课件:动物逐一出示5个小动物)(幼儿集体答:白熊、黑猫)

师引导:“1只黑猫1只白熊,又来了1只黑猫,1只小熊

(幼儿表述:一只黑猫一只白熊……)

猜测:师:“猜猜,接下来会是谁呢?”(幼儿回答)“我们看看对吗?”

操作:“我们也拿出黑猫和白熊棋子,把它们摆在第1行,顺序要和上面的一样。”

(2)【图案】感知、猜测、操作】

观看课件(2只蜜蜂2只小鸟)师:“看看谁又来了?”(蜜蜂、小鸟)“

师:“他们又是怎么样排队伍的呢?”(幼儿表述:2只蜜蜂2只小鸟)

幼儿操作:“他们的队伍真齐呀,我们也来试试”。“请小朋友把智慧盒打开,拿出蜜蜂和小鸟棋子在第2行摆出和老师一样的队伍。”(教师检查指导)

自己检查:(幼儿表述一只黑猫,一只白熊……;两只蜜蜂两只小鸟……)然后,收回图案棋子。

(3)【声音】感知,操作、表现:请幼儿拿出红黄两组棋子摆在第9行和第10行。(准备)

老师交代玩法:“老师敲一下鼓,你就拿一个的棋子放在第1行第1个,我敲一下锣,你就拿一个黄色的棋子放在棋子的后面。”(试拿一次,再摆。)

第1行:(1红、1绿、1红、1绿……)

第3行:(2红、2绿、2红、2绿)

第5行:(1红、2绿、1红、2绿1红、2绿)

请爸妈们一起检查并改正。

小结:“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学会了好几种排队的方法。下面我们还要学一个更难的游戏。”

3、【游戏】感知体验

亲子互动游戏:《九宫格》

请小朋友站到前面一排,爸妈站在后面一排。

老师用棋子摆好九宫格,讲玩法:指棋子,每人自拍手,指黄色棋子两人互相拍肩。

听音乐《桃花朵朵开》进行游戏:第1次,1、1、1、1……

第2次,1、2、1、2、……

请幼儿拉着爸妈的手,走出教室。

小学数学规律题篇三

代数中的规律“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例1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___。”分析: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给出的数:0,3,8,15,24,……。序列号:1,2,3,4,5,……。

平面图形中的规律:图形变化也是经常出现的。作这种数学规律的题目,都会涉及到一个或者几个变化的量。所谓找规律,多数情况下,是指变量的变化规律。所以,抓住了变量,就等于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小学数学规律题篇四

2,5,10,17,26,·····

0,6,16,30,48······

(1)第一组有什么规律?

(2)第二、三组分别跟第一组有什么关系?

(3)取每组的第7个数,求这三个数的和?

2、观察下面两行数2,4,8,16,32,64,...(1)

5,7,11,19,35,67...(2)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取每行第十个数,求得他们的和.(要求写出最后的计算结果和详细解题过程.)

五、对于数表

1、先看行的规律,然后,以列为单位用数列找规律方法找规律

2、看看有没有一个数是上面两数或下面两数的和或差

小学数学规律题篇五

1、培养幼儿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创造力。

2、在探索寻找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序。

1、各种排列规律的卡片。

2、各种颜色的木块、几何图形、贴绒图案若干。

3、操作卡片每人一份。

一、自由探索。

1、以游戏:“寻宝”引入活动。

让幼儿寻找藏在“草地”上的卡片,打开卡片看看上面有些什么?

2、讨论卡片上不同的变化,说说它们的排列规律。

二、发现规律。

1、观察卡片上物体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学习按颜色、几何图形、图案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补规律。找出卡片上物体的规律,想想接着应该排什么?

3、幼儿动手操作,把缺的补上去,将规律补完整,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补。

三、尝试自由排列。

1、介绍各组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第一组:按颜色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颜色的木块进行间隔排列。

第二组:按几何图形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几何图形进行间隔排列。

第三组:按图案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图案进行间隔排列。

2、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尝试进行有规律排列。

3、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小学数学规律题篇六

苏霍姆林斯墓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极深带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如何适应并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是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在《找规律》这节课教学中我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前,大胆的放手让学生探求新知,促进课堂教育效果显著提高。而且这节课我充分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游戏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2、学习方式改变,强调合作与交流。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找规律的内容具有活动性和探究性,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趣味性,“找规律”的内容不能用“对或错”来简单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而是要听学生介绍“找的规律”有无道理,这样就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充分地展开交流,注意倾听其他同学讲的有无道理,联系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做出判断,不断地、及时地优化自己的数学知识,在合作交流中获得发展。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的作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掌握初步的规律之后,从自己的身边着手,寻找生活中的规律现象,让学生在举例中初步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和无所不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小学数学规律题篇七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探索,掌握物体的递增或递减排列规律。

2.能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各种物体排列的规律。

3.初步培养观察、推理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画册、串珠若干、各色圆珠若干。

活动过程:

1.链接已有经验。

(教师身带一根有规律的项链)师:我脖子上带了一根有规律的项链,你们找找这根项链有什么规律呢?幼儿说出规律,如灰、红、灰、红。

(出示黑板)师:我这里还有一条有规律的项链,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有什么样的规律。

请你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地方是有规律的呢?

师:你们想不想穿一条有规律的项链呢?请你用你们桌子上的材料穿一根项链。

2.幼儿自主探索物体递增、递减的排列规律。

(1)师介绍材料,提探索要求:

教师介绍材料。

穿项链的时候要保持安静,玩好之后,把小椅子转过来坐坐好。

(2)幼儿分组探索递增、递减的规律。(提供三组不同材料)

教师介绍递增、递减的规律。

3.讨论交流探索结果,学习递增、递减规律。

(1)引导发现递增递减规律

小结:像这种一个比一个增多的,就是递增。

这跟项链是按递增规律排列的。

小结:像这种一个比一个减少的,就是递减规律。

尝试通过提供的层次性材料,自主学习和运用递增、递减规律。

4.评价幼儿操作情况,学习自查、互查方式。

小学数学规律题篇八

1、能根据物体排列的规律排序,体验同一种规律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2、能仔细地观察、分析,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活动准备 : 

1.幼儿每人一小筐玩具。

2. 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卡片

3.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教学图片、轻音乐,教师自制项链。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导入:

二、            出示教具两条项链,发现有规律的项链。

2、教师请幼儿自主选择并讲述。

三、            出示不完整项链,请幼儿发现规律,并排列

2、出示不完整的有规律的两条项链,请幼儿观察。

4、幼儿观察,讲述。

8、请幼儿到前面黑板进行操作,完成项链。

四、            幼儿探索发现这两条项链的规律。

五、            教师小结

六、            幼儿完成我的数学

七、            教师点评,总结

小学数学规律题篇九

1、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帮助学生理解“有规律的排列”,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简单的排列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简单的排列规律。

照片、联欢会入场券、图形卡片。

一、欣赏中感知。

1、欣赏图片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些美丽的照片,一起来欣赏欣赏吧!(图片展示)

2、感知规律

这些图片美吗?美在哪?师小节,引出课题。

二、第一次探究发现

出示未布置完联欢会会场,找找同学们布置会场的规律,想想如果继续布置的话,该怎样布置?下面我们就帮他们布置完吧!

三、第二次探究发现,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找规律》。

1、展示布置完的会场,学生汇报交流。

四、活动中利用新知创造

1、出示入场券。

只要按入场券上的要求涂对了,画对了,就能参加联欢会。

2、参加联欢会

(1)第一个节目是“请你跟我做一做”

a:跟着老师做一串有规律的动作。

b:跟着一名学生做。

(2)第二个节目是“请你跟我摆一摆”。

(3)第三个节目——“变一变”。

五、教学总结。

联欢会结束了,通过今天的联欢会,大家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规律题篇十

初中所学的三角函数有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它们实际是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比值,可以把两个字用/隔开,再用下面的.

一句话记定义:

一位不高明的厨子教徒弟杀鱼,说了这么一句话:“正对鱼磷(余邻)直刀切。

”正:正弦或正切,对:对边即正是对;余:余弦或余弦,邻:邻边即余是邻;切是直角边。

小学数学规律题篇十一

(师创设故事情境,出示课本主题图)

(生汇报:手帕与夹子、兔子与蘑菇、木桩与篱笆)

师:这些一一间隔排列到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是否隐藏着什么规律?下面我们就四人小组合作,观察这几组一一间隔排列,完成你们手中的工作表。

(生汇报)谁来展示一下?

师:你们的发现是不是也一样?

我们继续看图:

(生答,师板书:两端相同)

生:中间物体。

生:两端物体个数比中间物体个数多1。

(板书:两端的物体个数-1=中间物体个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