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最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通用10篇)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通用10篇)

时间:2023-09-30 09:06:13 作者:琴心月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通用10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篇一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五年级的同学对于他们来说,乐理知识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接触。

发声训练部分:

1、在气息控制下,力求做到声音位置的统一。

2、在扩展音域中,谨慎地扩展低声区音域。

3、在二声部合唱中,力求做到咬字、吐字的连贯、流畅,音色的丰满、圆润,声部的和谐、统一。

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读谱知识:

认识升记号,降记号。认识波音记号、倚音、滑音记号,学习其唱(奏)法。

2、视唱部分:

复习所学过的音阶及音程练习。独立或半独立视唱单声部歌曲。视唱二声部歌曲片段及有临时变音记号的单声部歌曲。

3、练耳部分:

听记二拍子或三拍子的4~8小节单旋律。听记2~4小节节奏;听记和声音程。听辨和声音程在协和与不协和程度上的差异。听辨歌(乐)曲的力度和速度并作标记。

欣赏部分:

要求学生对各种音乐表现手段(包括和声、调式、调性)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有进一步的体会或认识。能感觉和声、调式、调性在音乐中表现情绪、气氛和感情的效果。能对作品中的旋律、节奏等特点作简单的分析。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第一课西部风情

1、唱歌拉萨谣。

2、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3、唱歌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第二课古诗新唱

4、唱歌梅花。

5、唱歌静夜思。

6、活动古诗朗诵演唱会。

第三课美丽的草原

7、欣赏天堂。

8、欣赏牧民的一天。

9、唱歌美丽的夏牧场。

第四课欢快的舞步

10、欣赏大河之舞。

11、活动稍息立正站好。

12、欣赏大家一起来。

第五课绿色畅想

12、唱歌手拉手,地球村。

13、唱歌绿色的歌谣。

14、欣赏森林狂想曲。

第六课欢乐的鼓声

15、龙腾虎跃。

16、唱歌木谷歌。

17、活动鼓声传情。

第七课音乐中的故事

18、欣赏彼得与狼。

第八课美好的祝福

19、唱歌平安夜。

20、欣赏花好月圆。

21、唱歌难忘今宵。

22、活动新年音乐会。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篇二

通过本册教材的的学习,不断获得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以及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艺术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整和发展。

各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使学生从艺术的角度,桥的造型、桥的历史、桥的不同建筑风格、表现桥的歌曲和绘画等,引起对桥的观察、了解和表现。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美,体验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科学的关联。教材中有对各式风格桥的展示和桥的摄影、绘画作品欣赏、学唱歌曲和有关桥的学生游戏活动和学生的制作。结合着“乐谱也是我们通向音乐学习的一座桥”的提出,引导学生练习读谱视唱。

第二单元

欣赏埙吹奏的《楚歌》,学习《泥娃娃》,让孩子们理解,乐器是表达人们情感、有生命的东西,培养孩子们用真心去感受艺术和生活。

第三单元

引导学生探讨人们为什么对月亮寄托那么多美好的情感。通过欣赏不同艺术家采用的写实的、抽象的、古代的、现代派的对月的描绘,和学生自己的创作,感受和体验各种艺术形式的表现力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

第四单元

通过欣赏施特劳斯的《无穷动》,感受音乐的多次反复、循环;欣赏肖邦《小狗圆舞曲》乐曲分析运用了哪些音乐要素和手法表现小狗的旋转;了解、感受杜卡《小巫师》的奇妙构思;欣赏《动物狂欢节》中用了哪些“错位”的方法把另一位作曲家描写仙女小精灵舞蹈、轻盈缥缈的音乐变成了大象的形象等,使学生在有兴趣的学习中积累对于艺术通感、关联的感受和理解。

第五单元

通过感天动地的故事、诗歌、舞剧、歌曲、音乐欣赏、表演等,以多种艺术形式充分感染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体验悲伤、沉重、深刻的情感,培养孩子们的美好心灵和人格,理解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要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第六单元

通过“采茶舞曲”“小茶壶的世界”知晓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中国是世界上产茶、饮茶最早的国家。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茶是交往礼节的重要内容,茶文化还是民族文化精品的部分,了解艺术如何表现生活与文化。

第七单元

运用艺术形式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和日益成长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具有健全人格。引导学生理解生活中有时感到的烦恼、孤独等情绪也是正常的心理,应该学会对心理压力的自我调节和释放,学习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表达情绪,了解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表现。

第八单元

教材分析

教材采用以人文主题统领的“双主题”单元形式组织课程和教学内容。教材和课程设计中,从和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单元主题,达到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的培养目标。

小学艺术五年级上册包括八个单元:

1、“架起沟通的桥”;包括三个课题:“高高低低的桥”“小桥流水”“我心中的桥”。桥使天堑变通途,桥也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展现,表达了人们的理想追求。不同风格、材料、造型各异的桥还体现了人们的审美观念。

2、“泥火传情”;包括两个课题:“化土成器”“泥儿生花”,与第一学段“好玩的泥土”相呼应。通过对民间陶艺的欣赏、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增进对陶艺的了解、兴趣和动手能力。在音乐能力方面,欣赏埙吹奏的《楚歌》,对《泥娃娃》的歌曲进行变奏手法的创作练习。

3、“明月寄深情”;包括三个课题:“对月亮的情怀”“月亮的遐想”“月亮颂”,引导学生探讨人们为什么对月亮寄托那么多美好的情感。通过欣赏不同艺术家采用的写实的、抽象的、古代的、现代派的对月的描绘,和学生自己的创作,感受和体验各种艺术形式的表现力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结合着欣赏诗词和绘画,提出:“水调歌头是苏轼对月抒怀的著名诗篇,如果要为这首词的朗读选配音乐做背景,你认为选择什么样的音乐更合适?”

4、“美妙的创造”;包括有三个课题:“神奇的洞洞、舞动的圈圈”“川剧的变脸、多彩的面具”“创意无极限、快乐大错位”。

5、“啊,人类的朋友”;包括三个课题:“沙漠之舟”“藏羚羊跪拜”“我们该怎样对待你”。是以前各册教材中的“我们的动物朋友”“森林里的故事”“十二生肖”“小小建筑师”的延续和发展,继续引导学生理解人类与动物需要建立和谐共处的生态关系并提出对生命的思考。

6、“茶香飘飘”;包括两个课题:“茶乡歌舞”“小茶壶的世界”。

7、“哭泣不是错”;包括三个课题:“一只流浪的猫”“怎么哭了”“对着镜子笑起来”。

8、“艺术家的故事”本单元运用艺术形式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和日益成长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具有健全人格。

1、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兴趣就容易接受外界新鲜的事物,形成开放系统,这样就能抗拒外界干扰,提高接受效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音乐教学的内驱力,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音乐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我要积极的,创造性的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让课堂教学变成激发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变成激活学生想象力的及时雨。

2、在唱歌教学中,采用听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完整的欣赏乐曲,合理的安排范唱,首先根据歌曲的难易程度决定范唱的次数和时机,在一般情况下,第一次范唱可以放在分析歌曲之后,这时学生对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有表情的为学生进行范唱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另外在处理歌曲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再范唱,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受到启发达到更好的学习歌曲的目的。

3、在学习节奏的时候,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充分挖掘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因为只有从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事情入手,才最有说服力,比如从注意同学走路从无音乐到有音乐伴奏发生了什么变化等。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篇三

a、声乐方面:能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唱歌。合唱的歌曲声音协和、节奏准确、并带一定的感情,部分学生声音嘹亮、悦耳。

b、器乐方面:能辨清中国民族乐器的名称、种类、外形特点、演奏姿势、音色。个别学生在演奏方面较突出。

c、欣赏方面:能说出演奏乐器的乐器名称、构造、音色特点;节奏上、力度上、速度上的变化发展;能讲出曲调的结构、情绪等。

d、表演方面:能精心设计编排一组动作,表演时认真持久,效果较好

e、视唱、节奏练习方面:能按一定的步骤,准备视唱或节奏练习的内容,有些同学稍作准备,便能准确的.表达出来,部分学生还借用指挥来进行练习。

f、存在的问题:

a、音准还不够要求,有些同学音符间的关系尚未明确,唱歌时很白,无感情。

b、完成作业不及时,字迹较差。课本没好好爱护。

(一)、读谱知识

1、认识:保持音记号、上滑音、下滑音记号、切分音节奏、弱起小节、6/8拍子的含义及基本的强弱规律。

2、认识:上波音、下波音记号、前倚音、后倚音记号。

(二)、音乐常识

1、了解民族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及其作品。

2、了解我国著名音乐家刘天华生平及作品

3、知道怎样挥四拍子的指挥图式

4、知道抄写简谱

5、了解民族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及民族乐队舞台演出常见排列图式

6、了解我国著名儿童歌曲作曲家生平及主要作品

(一)、听

1、听辨八度以内c1__c2基本音阶的各音

2、培养主音感

3、听辩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和声音程

4、听记2——4小节旋律

(二)、唱

1、用气息支持唱歌,学习顿音唱法

2、视唱2/4、3/4、4/4、3/8、6/8拍和包括已学过知识在内的四小节旋律

3、学习二、三拍子的指挥图式,有感情地背唱歌曲6——8首

(三)、动

1、律动综合练习

2、继续学习简易乐器的演出法,能演奏简单乐曲2——4首

通过对健康音乐的接触,培养对音乐,特别是对祖国的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乐于参加健康活泼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性趣和完美的人格。

略。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篇四

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精神,培养同学一定的音乐技能,尤其注重培养同学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认谱、识谱的能力。更要使一局部同学转变思想(认为学习音乐无用,认为音乐课是副课),切切实实提高同学的音乐素质。

五年级共有同学100人左右,这些同学大都来自于居峪村,一少局部转于其他乡镇学校,他们都是少先队员。这些同学都很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学习乐理知识,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而且这些歌曲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现在流行的。还有的同学讨厌教师教谱,一唱谱就想睡觉的感觉。再加上五年级时期的学习阶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同学将巩固并自身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学期学习的知识又为今后几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如一个升号的调,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等,使同学学习起来确实不容易,但它又为今后的五线谱学习做好了伏笔。总统上来看,五(1)班学习态度认真,学习风气浓厚,学习歌曲的速度较快,五(2)班学习风气不够浓厚,学习态度不够认真,故学习效率不和五(1)班。针对这种现状,教师须进行大量的思想教育,因材施教。

(一)、唱歌局部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同学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和时进行教正。

5、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使同学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局部:

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示;唱坚持音时,声音要丰满;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局部: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示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同学上好课做好充沛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同学。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同学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同学能够充沛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溢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和扮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同学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5、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同学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二月份第一课

三月份第二、三课

四月份第四、五课

五月份第六课筹备文艺节目

六月份第七课期末复习考试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篇五

五年级的教材中已经有一些要求复习的内容了,但是这个阶段又要学习不少的内容,所以,学习任务是繁重的。要处理好新旧知识的学习、复习、掌握。本学期要学习的每首都有一定的意义。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另外,有的学生开始变声,要注意对嗓子的保护。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篇六

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精神,培养同学一定的音乐技能,尤其注重培养同学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认谱、识谱的能力。更要使一局部同学转变思想(认为学习音乐无用,认为音乐课是副课),切切实实提高同学的音乐素质。

五年级同学已是高年级同学,有相对的自制能力,课堂纪律总体不错,音乐基础相对较弱,但接受能力不错,有一小局部同学音乐素养不错,乐理知识的掌握,唱歌的状态,音色、乐感都可圈可点。中等生的人数占多数,大约是50%—55%,这批同学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同学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有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乐观。这些同学在班级中的人数不多,但他们对全班同学的影响很大,给班级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这些同学上课时乱叫,音不准,做小动作等。但我相信,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后,他们一定会有所改善。

(一)、唱歌局部

1、紧扣教材、课程规范,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没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同学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同学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老师和时教正。

5、有学习有记载,使同学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局部: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音高;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示;唱时坚持音高,声音要丰满;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局部:综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反思工作,为能使同学上好课做好充沛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同学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同学能够充沛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溢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和扮演性。

限度的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5、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同学开阔眼界。

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篇七

一、教学目标和任务:

语音训练部分:

1、在气息的控制下,力求达到音位的统一。

2、在扩大音域的时候,小心的扩大低音区的音域。

3、在两部分的合唱中,我们努力实现发音和清晰度的连贯和流畅,音色的饱满和圆润,声音的和谐和统一。

二、视唱练耳、知识和耳朵训练:

1、阅读光谱知识:

知道上升标记和下降标记;了解波音标记,学习音符和滑音,学习他们的唱(弹)法。

2、视唱练耳:

复习所学的音阶练习。独立或半独立视唱练耳。视唱两首歌曲片段及其存在带有时变音调标记的单声部歌曲。

3、耳朵训练:

听一听,记住第二遍或第三遍的4 ~ 8小节单曲旋律。

听2 ~ 4小节的节奏;听一听,记住和声的音程。

听听和谐与不和谐的区别。

听,标注歌曲(音乐)的力度和速度。

第三,欣赏部分:

要求学生对音乐作品中各种音乐表现手段(包括和声、调式、调性)的表现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我能感受到和声、调式、调性在音乐中表达情感、氛围、感受的效果。可以对作品中的旋律、节奏等特点进行简单分析。

四、教学分析:

五年级的课本上已经有一些内容需要复习,但是这个阶段要学的内容很多,所以学习任务很艰巨。要处理好新旧知识的学习、复习和掌握。这学期要学的每一个资本都有一定的意义。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另外,有些同学开始变声了,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声音。

五、学生情况分析:

因为学生现在处于转型期,年纪大了,不是孩子,是大孩子。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避免学生的厌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热爱和想学习。音乐知识的讲解要尽量避免枯燥,要用多种教学方法辅助教学。

不及物动词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准备和恢复,为学生上好一堂课做好充分准备。备课时注意与新课程标准的结合,注意备课学生。

2、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注意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发展。

3、设计每节课的介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的设计是多样的,充满知识、兴趣、探索、挑战和表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到极限。并使他们在有限的程度上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创新能力。

5、积极与其他学科交流,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实施,开阔学生视野。老师从中总结经验。

七、教学进展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篇八

本班共有学生62名,其中男生31人,女生31人。通过几天的教学,我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本届五年级学生,经过四年的音乐教学,已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如:乐理、识谱、视唱等。演唱的技巧和声音都日趋完整。并有一定的竖笛吹奏能力。能够自觉的聆听音乐。整体素质不错,但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有待纠正。其中对音乐这一学科缺乏兴趣的学生有:钟大勇、钟砚菊、王宏洋、钟雅各、韩振、郑文浩、吴艳辉、吴振雪等几位同学。其中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充满兴趣的有:吕兆亮、吴晓迪、郑文海、于江宁、郑晓莹、于晓、张璇、张昭华、秦龙娇。这些同学学习认真刻苦,对任何事情都感兴趣,能歌善舞,各方面表现都很积极,要鼓励他们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将精力用在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上,更快更广的提高自己的乐理知识能力。鼓励他们在自己进步的同时,也能对同学有所帮助。

在教材大致可以分聆听欣赏、歌曲演唱、创编活动三个方面。在聆听欣赏方面:全册共有聆听欣赏曲18首,其中外国作品5首,中国作品13首;器乐作品2首,声乐作品16首(其中包括一课的京剧相关内容)。跟以往的欣赏教材相比,本册的欣赏曲中国作品增加了,特别是民族音乐。编创活动方面:编创活动渗透在聆听欣赏和学唱表演中,主要涉及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听辨乐曲的力度、速度、音区、音色、情绪及演奏乐器,区分乐曲段落,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或图形来表示乐曲的情绪。第二方面是选择或编创节奏,用打击乐给歌曲伴奏或作情景表演。第三方面是随着音乐边唱边舞,做歌表演。第四方面是运用人声、自制乐器及其他乐器创作命题音响小品。

第五方面是视唱旋律,改编不同节拍的旋律。在歌曲演唱方面:在本册教材中共安排了七个单元的两声部歌唱教学。共有学唱歌曲16首,其中单声部歌曲8首,合唱歌曲8首。在本册合唱歌曲有了明显的增加,随着合唱歌曲的增加,也说明了音乐新课程实施以来,对多声部教学也逐渐重视起来了。这个也是很多音乐老师都很关注都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2.基本上掌握教材所规定的乐理知识、视谱、视唱能力有较大的提高;通过学习能正确的完整的表现歌曲、理解、欣赏曲目的主要内容。

3.认真完成课后的综合训练,通过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创作旋律、填写旋律的能力。

4.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一定的音乐技巧,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曲谱的能力,并且能够自学能力;通过本册学习,认识一些乐器及其演奏方法;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提高演奏能力,学习表达不同情感的乐曲。

教学重点:

1.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1.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

2.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3.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6.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7.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参与耳、眼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生活,开拓音乐视野。

10.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参与程度纳入考查范围。

11.认真备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12.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多鼓励,少批评。

13.鼓励学生课外学习音乐。

14.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从视觉听觉多方位感受音乐。

课文学习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课《春光好》

演唱《小鸟,小鸟》唱一唱《春风与布谷鸟》听赏《xx之春》

第二课《校园里》

演唱《在我和你之间》活动《我们学校亚克西》听赏与跟唱《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第三课《鄂豫皖小曲》

听赏《湖北小调》听赏与读谱《凤阳花鼓》演唱《编花篮》演唱与活动《手拿碟儿敲起来》

第四课《沙漠之旅》

演唱《我跟阿爹拉骆驼》听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唱一唱《美丽的黄昏》

第五课《彼得与狼》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众人合伙力量强》

演唱《一根竹竿容易弯》活动《给下载的音乐存档》听赏与跟唱《团结就是力量》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篇九

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技能,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认谱、识谱的能力。更要使一部分学生转变思想(认为学习音乐无用,认为音乐课是副课),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我担任五年级5个班级的教学,其中五(6)班转于村小。这些学生都很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学习乐理知识,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而且这些歌曲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现在流行的。还有的同学讨厌教师教谱,一唱谱就想睡觉的感觉。再加上五年级时期的.学习阶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学期学习的知识又为今后几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如一个升号的调,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等,使学生学习起来确实不容易,但它又为今后的五线谱学习做好了伏笔。总统上来看,五(1)(2)(3)(6)班学习态度认真,学习风气浓厚,学习歌曲的速度较快,五(4)班学习风气不够浓厚,学习态度不够认真。针对这种现状,教师须进行大量的思想教育,因材施教。

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后面还有选唱选听的歌曲共四首。每一课都有一个主题,每课都包含“演唱”、“聆听”“创编活动”等内容。在教材中还增加了读谱唱歌、二声部合唱比例增大,难度提升了许多。在本册中,歌曲难度、篇幅相对加大,歌曲内容较广,让学生体会不同的生活,感受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音乐风格。通过学习合唱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相互合作的能力。音乐常识有:节拍的学习,小节、小节线、终止线、反复记号的学习,以及了解音乐家贺绿汀的故事。教材中的音乐童话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展现的机会,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整册教材展现了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音乐特色,使学生感受各种不同的魅力,更加热爱民族文化。

1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提高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3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

4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5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

1唱歌:

(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齐唱或合唱。

(2)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3)能够体会歌曲的风格特点,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

2演奏

能够用竖笛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3听赏:

(1)不断的给学生接触国内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来扩大音乐视野。

(2)通过欣赏把歌曲、乐曲描写的情景展开想象、联想,分析乐曲的艺术处理等。

4识谱:

(1)学习各种节拍,掌握其强弱规律。

(2)学习小节、小节线、终止线、反复记号等。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现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篇十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为七个单元:《春景》、《欢乐的村寨》、《飞翔的梦》、《你好!大自然》、《京韵》、《百花园》、《爱满人间》,包括了人文、地理、风景等各方面的内容。本册歌曲难度、篇幅相对加大,歌曲内容较广,学生能充分感受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音乐风格,增强了审美体验。

第一课《朝夕》由歌曲《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器乐曲《致春天》、《春到沂河》四首作品组成,通过聆听,体验音乐所表现的不同情绪,感受人们对春天的期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歌曲的学唱,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表现和创造中,丰富情感体验,培养他们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第二课《欢乐的村寨》由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打起手鼓唱起歌》和歌曲《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四首作品组成。主要让学生继续感受、体验和了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各具特色且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及民族风情,是以往学习“幸福的歌”“美丽家园”“新疆好”以及“草原等主题的延续”。

第三课《飞翔的梦》由歌曲《小白船》、《真善美的小世界》和聆听曲《飞越彩虹》、《飞翔的女武神》四首作品组成,目的是通过充满梦幻意境和梦想色彩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演唱、聆听和编创活动中,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四课《你好!大自然》选编了歌曲《田野在召唤》和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溪边景色》,让学生在学唱与聆听中感受音乐两种不一样的田园景色;而《铃儿响叮当》《铃儿响丁当的变迁》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则让学生领略到冬季雪地上的狂欢情景。合唱曲《铃儿响叮当的变迁》的选编,让学生在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铃儿响叮当》,体验歌曲尾声三声部的合唱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以此旋律为主题的多风格变化,加深对高水平的合唱艺术感受。四首作品都充满了大自然的气息。

第五课《京韵》安排了四首作品,现代京剧唱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及京韵浓郁的笛子与乐队演奏的《京调》、学唱歌曲《我是中国人》和《京调》。通过聆听与学唱、编创与活动等学习方式,来感受和体验京剧的韵味,培养学生对京剧国粹艺术的兴趣与喜爱。同时也体现“课标”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

第六课《百花园》内容有歌曲《采花》、《编花篮》和聆听曲《花之歌》、《对花》四首作品,让学生在音乐中享受百花的“花容、花姿、花香、花语”,体验音乐中描绘大自然百花之美的奇妙,体现“音乐与自然”“音乐与生活”的人文内涵。

第七课《爱满人间》通过聆听、演唱、编创、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与体验音乐作品所表达出的人间的“爱”,培养学生乐于奉献、互助互爱、和平共处的道德情操。本课内容包括演唱歌曲《爱的人间》《地球是个美丽的圆》和聆听曲《爱的奉献》《大爱无疆》。

二、教学目标:

1、保持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2、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呼吸方法、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参与演唱,能对指挥动作做出恰当反应。

3、能利用音乐材料,独立编创2——4小节的节奏或旋律。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正确的呼吸,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一是在歌唱实践中掌握、巩固所学知识,二是感受音乐要素的变化所带来的不同体验。

四、教学措施:

1、本学期,依旧担任五年级1——4班的音乐教学工作,学生本身已经形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将继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引导学生能运用音色、力度等要素的变化,积极、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在唱好歌曲的同时,继续关注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3、教学中注重创设情境,运用启发性语言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运用对比、反复等方式感知音乐要素的变化带来的不同体验。

4、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得到伸展及拓宽,从而让他们更好的感受音乐,提高学习兴趣。

五、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第一周

1、聆听《致春天》

2、聆听《春到沂河》

第二周

1、演唱《小鸟小鸟》

2、演唱《春雨蒙蒙地下》

第三周

1、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

2、演唱《巴塘连北京》

第四周

1、演唱《迷人的火塘》

2、欣赏《打起手鼓唱起歌》演唱《小白船》

第五周

1、演唱《真善美的小世界》

2、聆听《飞越彩虹》

第六周

1、聆听《飞翔的女武神》

2、演唱《田野在召唤》

第七周

1、演唱《铃儿响叮当》聆听《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2、聆听《溪边景色》

第八周

1、期中复习

2、活页练习

第九周

1、聆听《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2、聆听、演唱《京调》

第十周

1、演唱《我是中国人》

2、演唱《京调》

第十一周

1、聆听《对花》

2、聆听《花之歌》

第十二周

1、演唱《编花篮》

2、演唱《采花》

第十三周

1、演唱《爱的人间》

2、聆听《爱的奉献》

第十四周

1、演唱《地球是个美丽的圆》

2、活页练习

第十五周

期末复习

第十六周

检测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