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最新城市规划例子(大全10篇)

最新城市规划例子(大全10篇)

时间:2023-09-25 05:22:27 作者:灵魂曲 最新城市规划例子(大全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城市规划例子篇一

1、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1.1空气污染

城市空气悬浮物平均浓度达到309微克每立方米,二氧化硫也达到了平均83微克每立方米的浓度,且北方城市受污染程度较南方城市重。污染主要因为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消耗能源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而且许多不良企业将包含粉尘、臭氧、硫氧化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等的废气直接排放进大气层,严重地污染了城市空气。除此之外,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常常不能将各部门的建设工作协调一致,导致路、水、电、热、排污、通讯等整修工程接连不断,分别开挖路面,使得城市长时间处于破路挖坑的尴尬局面,严重阻碍了居民生活的畅通,施工所造成的灰尘等悬浮物也污染了空气。

1.2水污染

与空气污染常常联系起来的就是水污染,水污染也是城市化建设中必须重点研究的课题。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扩张,人口、工厂不断增加,相关用水量也随之增加。由于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监管工作的缺陷存在,比如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中,严重地污染了城市及周边的水环境。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城镇平均每天将至少一吨的污水直接排放进水体中,我国七大水系十万多条河流中已经有将近一半的水源受到了污染,将近四成水源已不能被饮用,五成的城镇水源低于饮用水标准,九成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我国水污染局面非常严峻。

1.3城市垃圾

我国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国家之一,其中城市垃圾首当其冲。城市垃圾主要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家庭生活垃圾、厨房垃圾、公共场所垃圾及部分建筑垃圾等。据统计,我国目前历年来城市垃圾堆放总量高达70亿吨,且每年以约9%的速度递增,垃圾堆放总面积已达五亿平方米,更有甚者,我国约有七成城市被垃圾包围,这就是所谓的“垃圾包围城市”。我国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也很低,仅将近七成的垃圾被处理,其中,符合无害化处理标准的不足两成,没有被处理的垃圾数量极大。从以上数据可以充分了解到我国城市垃圾污染之重,垃圾处理的任务之艰巨。

1.4环保意识不强

我国城市现今面临的污染情况大多归于以前片面强调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在我国大多城市的规划与发展中只重视经济,严重忽视了生态保护方面,使我国经济很难想可持续性发展转变。且部分官员环保意识不强,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经常实施短期高利润但对环境破坏很大的项目。

2、城市规划建设采取的.环境保护策略

如何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做好环境保护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在城市的实际建设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经济效益、居民生活便利性、政府各部门的协调性等。本文则主要基于以上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就相关的环境保护策略进行探讨。

2.1做好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良好的城市规划应因地制宜,以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为导向,科学合理性为基准,全面的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进行环境保护。在规划之前,应掌握该城市的基本情况,包括环境类:该城市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和生态环境情况等;该城市的人文情况:主要是社会和经济情况,如人口、化工厂的数量等。除此之外,也应该进行实时调研,避免信息错误、遗漏等情况。而且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尽量协调各建设部门,做到相关工程一次到位,避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总之,只有良好的城市规划,才能在使用最少资源的情况下,最大地避免污染,保护环境。

2.2严格控制大气污染

控制大气污染首先应做到规划大气排放。规划大气排放应明确目标,在充分了解该城市大气质量现状的情况下,制定科学、可行性强的目标,符合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当前情况。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划分不同的功能区,由目标制定出个功能区最大排放限度,进行合理的大气排放规划。就目前情况而言,改善城市大气污染具有可行性的方法还有改变使用的能源,与传统低效的燃煤方式相比,尽量使用燃烧效率高、污染性小的能源,比如天然气、风能、地热等,在这方面上应注意因地制宜,选择能使当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的能源。其次,应做好城市绿化,保护自然环境不被人为破坏。

2.3严格控制水污染

就当前国情来讲,控制水污染关键是提高净水技术、完善污水处理方式、降低净水成本。只有低成本,企业才可能主动进行污水处理,避免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但技术问题实现时间较长,在此之前,我们可以通过加大监管力度、限制污水排出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办法辅助治疗水污染问题。2.4合理处理城市垃圾现在的垃圾处理主要有四种方法:回收利用、堆肥处理、焚烧处理及填满处理。对于垃圾,我们提倡尽可能地回收处理,以提高资源的重复使用率。其次是堆肥处理,采用生物降解的方式对有机物进行回收处理,这两种都是绿色的垃圾回收方法,但是难度较大,适用范围较窄。现在大多数还是大多使用焚烧处理和填满处理,但这两种对环境都有一定的破坏,应尽量较少使用。其次就是垃圾处理设施的选址问题,由于垃圾处理存在占用面积较大,需要较远的防护距离,对于周边居民的影响也较大等多种不良因素,所以选址时思考长远发展道路,协调处理城市规划和环境卫生规划的相关工作。

2.5培养城市居民的环保素质

加强环保知识普及,宣传生态意识,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价值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素质的培养不仅仅应该是包括各个阶层等的全民环保素质提高,只有这样,人们才会主动保护环境,拒绝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3、结语

上文的介绍与分析大体地探讨了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我们已经了解到,环境保护是现阶段我国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建设的重要部分,在城市规划中,应制定合理的内部环境保护策略,不断落实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实现。

城市规划例子篇二

[摘要]:城市规划任务艰巨而纷繁,城市一直在不停的发展,城市问题也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而相继产生,但规划师们必将运用更加广泛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城市规划科学。城市规划工作从最初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起,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物建设上,形成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正文]:城市规划指预测城市的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以指导已建环境的设计与开发。传统的城市规划多注意城市地区的实体特征,现代城市规划则试图研究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土地使用模式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制订反映这种相互作用的规划。

历史背景

前人理论

一、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简析

城市规划是一个巨大的系统,仅凭感性认识是不适宜的,要运用理论和理性思维,并加以科学地预测城市的未来发展,使其保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有机疏散理论:将城市分解成为一个既统一又分散的城市有机整体,各部分形成相对半独立的单元,并用绿化地带隔离开来,以高速交通相联系。新城的理念,它是指形成职能健全的相对独立的城市,成为城镇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对涌人大城市的人口起到截流作用。

2、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城市集中发展理论的基础为经济活动的聚集。城市聚集区是群密集的、连续的聚居地所形成的轮廓线包围的人口居住区,包括一个以上的城市;城市的集中发展是一种城市现象,使其形成大城市、世界城市,城市带等。

二、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1. 《雅典宪章》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发表《雅典宪章》,当时在20世纪上半叶,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追随现代建筑运动而展开。它的思想基础为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环境,可自动地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2. 《马丘比丘宪章》

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考虑,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城市规划争论焦点

在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中,出现很多争论焦点,不同派别、专家持不同的观念和态度,主要有质疑的为以下几点:

1、遭到质疑的传统的城市发展规模控制理论

2、

紧缩城市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控制城市的规模和土地开发强度,使得城市的建筑和人口达到一个合理的密度。理论的支持者认为,保持紧缩的城市形态有助于减少对机动车交通的依赖,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空气污染,同时有利于形成城市的生动的社会生活。持反对意见者则认为紧缩城市会导致本来就已经拥挤的城市环境更加恶化,这种用牺牲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代价换取的对总体环境的好处微不足道。

3、

城市规划现状

处于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使当代城市规划面临的形势为:

1、经济全球化与城镇体系的结构重组。

经济全球化使发展资源包括信息、技术、资金和人力进行跨国的流动。在工业经济时代,产业的管理与控制、研究与开发和制造与装配三个层面集中在同一城镇;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三个层面的聚集向不同城镇分化,经济空间结构重组表现为制造与装配层面的空间扩散--众多的制造与装配基地、管理与控制层面的空间集聚--少量的经济中心城市。

2、信息化社会和城镇的空间结构变化

知识传播的信息化缩短了从知识产生到应用的周期,促进了知识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而信息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如亲近大自然、家庭内工作、中心区娱乐等,从而影响到城市规划的发展。

3、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发布《全球21世纪议程》,提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纲领,使城市规划在以后的发展中要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发展前景

一、从环境保护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想

20世纪70年代,保护环境从一般的社会呼吁逐步在城市规划界称为思想共识和一种操作模式,而在80年代环境保护的规划思想又逐步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到了90年代,在国际城市规划界出现了大量反映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论的文献。

二、全球城和全球化理论

全球城和全球化理论是对城市发展新趋势的讨论,目前国际间交流日益频繁,跨国合作更是日趋成熟,在此基础上,国际大都市将会增加,并且形成全球城。

三、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

1、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2、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3、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4、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

个人见解

发展下去,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学科参与到城市规划的领域。地理信息系统、电子计算机遥感等新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使城市规划在资料信息收集处理,预测评价方面更加便捷、准确,大大提高了城市规划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城市规划任务艰巨而纷繁,城市一直在不停的发展,城市问题也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而相继产生,但规划师们必将运用更加广泛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城市规划科学。城市规划工作从最初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起,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物建设上,形成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当代西方城市可持续发展空间理论研究热点和争论,卜雪d

[2]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例子篇三

一、概念的提出

城市规划的前瞻性及经济性:是指城市的规划应超越城市的发展实际,在不脱离城市实际的情况下,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构画出资源合理配置的空间,且不对子孙后代的资源利用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的关系

1、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相互联系的关系

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是相互联系的,只有规划具有了适度的前瞻性,才是最经济与最合理的,也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只能适得其反。有的地方认为规划应量入而出,所以不应超越经济的发展水平,但从近年来的实践看,过分强调眼前局部利益,忽视长远与全局利益,才是资源的最大浪费和规划的最大失败。某一个地级城市二十年前在建设市中心主干道时,过分强调地方财力和当时交通需求,规划在市中心建设一条二十八米宽的主干道,忽视了个别人提出的建设六十米宽的道路的意见,结果时隔二十年,这条道路已经无法满足现在交通的需求,只能推到重来。浪费了数十倍于当时建设这条路的财力和物力,所以,适度的规划的前瞻性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规划的发展,使规划有条件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对城市的发展构画出绚丽的图画,使规划更具前瞻性。

2、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互为前提的关系

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是互为前提的,规划的前瞻性是规划的经济性的前提与先决条件,离开规划的前瞻性,规划的经济性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规划的经济性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而规划的经济性要求规划具有适度的前瞻性,给城市未来的发展留有弹性与空间。离开了规划的经济性,规划的前瞻性就会变得盲目而失去规划对城市发展的统筹和指导意义。规划的前瞻性也就没有了立足点和契入点,失去了规划应有的价值和地位。

3、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协调一致的关系

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是协调一致的关系。规划的适度前瞻性使得规划能最大限度地节约城市资源,实现城市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规划的经济性要求又使得规划必须考虑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定位城市功能,科学配置城市资源,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高屋建瓴,适度超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必须协调一致,才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4、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相互制约的关系

规划的前瞻性与经济性是相互制约的,规划的前瞻性制约和影响着规划的经济性,规划脱离实际的盲目的前瞻性,必然造成事实上的不经济性;而规划的经济性又反过来制约着规划的前瞻性,使规划的前瞻性符合城市发展的实际。

城市规划例子篇四

摘要: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单位为城市的规划发展提供各类信息资料,服务城市规划和科技发展,只有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满足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需要,才能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并使城市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更好地服务于城市规划和创新发展。本文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论述入手,深入分析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提出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城市规划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单位作为我国城市规划、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广大城市发展提供信息资料的重要任务,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单位的工作内容和服务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客观上也需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断创新。

一、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对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单位而言,人力资源是指掌握城市建筑规划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服务城市发展能力的综合素质或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背景知识的工作人员,通常称作研究员。他们是城市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具备较强的能动性、稀缺性、个体独立性和可控制性,这就需要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单位管理者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以使各建筑规划研究员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实现城市自身创新发展的目标。

1、创新人力资源管理适应城市时代发展的需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城市中的所有企事业单位对信息的需求日益提高,为满足服务对象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将城市的信息保障功能发挥到位,客观上要求各研究员必须以用为中心,全面掌握城市发展中所有单位的个性化需求,主动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这样才能使城市应有的价值得到发挥,才能提高城市的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这一角度不难看出,创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十分必要。

2、创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是确保人才稳定的有效手段。新形势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单位已从传统的管理手段过渡到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管理手段,所有的工作人员作为城市规划工作的主体,是知识和智力的载体,对于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不断创新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使广大城市员主动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并积极参与到城市的各项管理工作中。这也是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单位留住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有效手段,从而确保人员的.稳定性。

3、创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是提升工作水平的现实需要。新形势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单位的服务模式和服务功能定位在提供专业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加工上,作为专业人才,只有得到充分的激励,并使成就需求、求知需求和尊重需求得到满足,才能使他们立足于城市的职能发挥和未来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知识和专业技能,积极参与各种教育培训,多种渠道提升自己,这样才能使城市的未来功能得要有效发挥,并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创造条件。

二、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为适应新形势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单位发展的现实需要,管理层开始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所以在内部引入了相应的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目前很多建筑设计研究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缺乏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由于目前很多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单位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引进和配置规划,导致人员引进存在着随意性,人员配置的不科学性。此外,目前,很多单位工作人员的专业集中在文科,学历集中在专科或本科,性别集中在女性,这就暴露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单位研究人员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和性别结构的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一类研究单位职能的发挥和未来的持续发展。

2、缺乏科学合理的岗位配置机制。目前,很多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单位缺乏对岗位设置的研究,未充分考虑具体岗位的业务需求与能力需求是否匹配,更未考虑到城市未来发展的长远需求。

3、缺乏完善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单位作为事业单位,应推行绩效工资,通过有效的考核,来发挥绩效工资的杠杆调节作用,但是,由于长时间保持着“大锅饭”的分配方式,使得绩效工资的推行一度停留在表面。具体体现在缺乏科学的考核办法,无法对每位研究人员进行量化考核,奖励性绩效工资自然也未能按劳分配、按贡献分配。所以,很多研究人员抱着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想法,缺乏工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工作大打折扣。

三、创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分析

1、科学规划人才引进和岗位配置。要着眼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单位的未来发展,科学地对人才需求和岗位配置情况进行规划,要注重人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的合理,注重知识性人才、创新性人才的引进。并根据岗位特点和人才综合素质情况合理进行岗位配置,确保人才素质满足岗位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的长远需要。

2、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应该是重绩效、轻资历,促使员工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潜能运用到为组织增效的实际活动中去。这就要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单位在进行评估考核体系设计时,把考勤情况,岗位工作情况、目标完成情况以及德能勤绩廉的现实表现全部纳入考核评估项目之中,在此基础上,设定公平合理的考核评价办法,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励性绩效工作分配,这样才能通过杠杆调节作用调动研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这是确保城市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更好地服务教学科研,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唐代盛,李敏,边慧敏.中国社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困境与制度策略[j].中国行政管理,(01).

[2]张琼英.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02).

[3]唐贵瑶,魏立群,贾建锋.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04)

[4]陶宇.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绩效评价与对策——基于人力资源审核模型[j].企业经济.2013(03)

城市规划例子篇五

摘要:

城市规划是通过规划方案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控制,对城市空间布局、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活和生产环境,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手段。而房地产开发是把多种原材料组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各种用途建筑物的活动,是一个把土地开发,或转变成房屋的过程。

关键词: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内在联系。

城市规划是通过规划方案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控制,对城市空间布局、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活和生产环境,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手段。而房地产开发是把多种原材料组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各种用途建筑物的活动,是一个把土地开发,或转变成房屋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两者是城市建设的不同阶段,其共同目的是为城市服务、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以满足人们需要。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房地产开发的“龙头”,它指导和制约着城市房地产开发,而城市规划所绘制的城市发展蓝图要依靠房地产开发来实现,并针对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而作出调整和补充,两者关系密不可分。

房地产业是一种城市形态的产业。房地产业的兴起、发展都离不开城市地域,它是在人群聚居的城市地区中,随着工业化、城市代的发展而发展,并形成的独立产业。而房地产业在社会经济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也主要是在城市形态中体现也来的。可见,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但我国的房地产业在实际运作中,由于起步晚、基础差,因此与城市的发展存在着不协调之处。首先是长期的滞后,随后出现了短期的过热,即使在经过调整后的今天,仍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其中,城市规划与房地产业的不协调性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该如何采取措施,才能促使形成房地产业这一地域性很强的产业的发展与城市规划发展的良性互动,使房地产业这一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更好地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作用。文章试图就这一问题,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二、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特点。

城市规划是一种政府干预行为,规划方案多由政府部门组织编制,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政策性,考虑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房地产开发多是企业或个人的经济行为,以谋求最大利润为目的,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这决定了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不同特点。

1、城市规划的整体最优和房地产开发的个体最优。

城市规划考虑整个城市甚至更大区域范围内用地的合理组织,以求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具有全局性的特点。它寻求城市发展的整体最优模式,对某一特定地段,某一特定行业的发展往往不是最优,甚至可能是极为不利。房地产开发是个体经济行为。开发商从自身利益出发,总是选择区位条件最好的地段,采用收益最大的开发方式,要求更高的容积率。如果缺乏规划管理,其开发活动很可能造成交通拥塞、环境污染、缺少公共设施等问题。

2、城市规划的长远利益和房地产开发的短期行为。

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的年限一般为,即城市规划最终形式表达为20年以后的城市物质形态,城市长期发展利益为其重要依据。而对城市土地投资者和开发商最为重要的是如何使投入资金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利润,短期行为目标成为衡量项目可行性的重要依据。城市开发建设要协调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使城市规划的宏伟蓝图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房地产开发的短期活动来实现,城市得到稳步、协调的发展。如果过份强调长远利益,会失去经济发展的机会;过分强调短期效益,则可能加重未来城市的负担和损害城市公众利益。

3、城市规划的相对稳定性和房地产开发的突发性。

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工作需较长时间,完成后具有法律效应,实施若干年后,才加以修订,它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在具备竞争机制的市场体制下,房地产开发要抓住时机和注重开发后的收益,往往会出现出乎规划管理人员预想的突发行为。城市房地产开发的突发性对现有城市规划冲击很大。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开发项目甚至导致政府决策与规划目标相悖,使整个规划构思被打破,城市发展格局完全打乱,原有规划失去意义。

三、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关系。

1、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开发起到必要的管制作用。

我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城市建设用地的性质、位置、面积、建设工程的外观、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都必须接受规划管理。由于房地产开发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受市场经济规律影响,若没有规划干预容易产生过度开发,随意开发和忽视公众利益等问题,通过规划手段对其进行管制是十分必要的。

2、城市规划指导和促进房地产开发。

建立在详细调查和科学论证基础上的城市规划,为开发商提供了大量信息和开发依据,房地产开发的地段选择,开发方案选取,价格评估等都能从城市规划中获得指导。合理的`城市规划也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促进房地产开发的发展和形成一批开发“热点”。

3、城市规划设计也是房地产成片开发的必经阶段和必要手段。

房地产成片开发必须经过总体的规划设计才能进行工程建设,合理的规划设计能够节省投资、降低成本,在较 高层 次规划许可的范围内,获得数量更多、用途更广的物业,从而使开发者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多快好省地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

总之,地产开发必须接受城市规划的统一管理,同时也能从城市规划中得到指导和促进。且规划设计也是房地产开发谋求合理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这些都要求房地产开发经营者增强城市规划意识,了解物业开发所在城市的规划情况,掌握一定的规划知识和技术,做到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更有效地从事开发工作。

四、我国房地产开发与城市规划不协调发展的表现。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仍存在着房地产开发背离城市规划的现象。

1、过度开发。

在追求收益的经营目标驱动下,往往会造成一些地段内的进度的开发见的是居住片区的开发或改建过程中,开发部门为提高出房率,对住宅间距 一压再压,尽可能增大建筑密度,简单的行列式密集排列,往往导致居住区面貌单调,日照不足,居住环境质量下降等。

2、开发的随意性。

在城市开发活动中,不同用途的土地进行开发时其收益水平也不同,导致开发部门的开发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的随意性。

3、对公共开发的冷落。

公共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前提,为社会的利益服务。但以市政设施、绿化、道路等公用设施为主体的公共开发,由于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因而没有开发部门主动进行投资。

我国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协调发展采取的措施城市规划对房地产业发展调控的作用最直接,最具体,也最有影响,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基本依据。而房地产开发又是城市规划的落脚点和得以实施的执行者。因此,只有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规划的城市规划才能有效控制房地产发展。同时,由于房地产开发具有短期行为和突发性等特点,也给现有城市规划体制带来很大冲击,要求城市规划在新形势下作必要的调整。

1、市规划应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的管理。

首先,必须增强规划的超前意识。城市规超前不仅能使房地产开发部门有一定的时间和思想、物质准备按照规划进行开发建设,而且能影响房地产开发的投资方向、策略,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其次,必须增强全民法制意识。各城市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以市场经济为前提,以《城市规划法》为依据,制定《城市规划法》实施细则、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范等地方法规,使城市规划的法律效力对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起到重要的宏观制约作用。

第三,必须增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意识。许多城市的实践证明,新形势下规划管理权必须高度集中,不宜下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还应加强对开发区的规划管理。

2、规划要充分考虑开发者的利益,增强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

在市场经济中,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始终不具有开发的决定权,而只具有否决权,因此城市规划要加强对房地产经济的研究,做到以规划为“龙头”,带动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以使规划设想付诸实施。另外,我国现有的城市规划体制仍以终极式理想规划方式占主导地位,难以面对现实中的冲突。今后应增强城市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针对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中出现的新的情况和问题,要对规划不断作出调整和补充,逐步实现“滚动规划”。

3、与房地产开发管理相适应的新的规划方法。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我国近年来在西方国家区划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适应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和房地产开发管理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规划层次,在上海、温州、广州等城市已有成功经验。它一般规定8—9项控制指标(用地界线、建筑性质、容积率、建筑高度、出入口等)来控制划定地块的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和建筑形态。为了吸引投资,让投资者在选址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同时又符合规划要求,控制性详规的各项控制指标应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甚至可以使用奖励容积率等手段。

五、结论。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可以理解为城市建设的不同阶段,计划与实施的关系,两者共同为建设城市服务,从这一点看,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低一个层次来看,开发投资者和规划管理者追求的目标又是不一致的,导致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之间产生冲突。房地产开发要服从城市规划,同时将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反馈给城市规划部门;城市规划要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的管理,适应房地产开发的发展,使规划易于实施。总之,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要相互了解,协调互动,以实现城市开发建设的良性循环。

城市规划例子篇六

-------周围景观的调出分析

摘要:“间经常感到失望,是因为我们期望它们会与锡耶纳或巴塞罗那的城市空间一样经典。但却不一定是我们所得到的”。

关键词:梦想、徽元素、氛围、元素

关于艺术系馆的景观分析以及问题的总结

现一些问题的原因吧,可能是平时我们很受有机会或是去注意一个区域的平面图,当然你不知道一个东西的真正面目是什么当然不会知道他的问题所在。

后来仔细观察了一下艺术系馆的景观,发现总是缺少那么一些灵气,没有一个艺术氛围或者说是一种艺术元素。

就像中国美院,她是一所纯艺术为主的院校,整个校园里到处可见艺术品般的景观,而我觉得最具特色的是他校园里种的油菜花和小麦等一些农作物,让人的心情很舒畅、在里面很放松,还有清华校园里到处可见的雕塑作品等等,像这样的环境才能让学生们静下心来进行艺术的创作。

对该景观的绿化不满意,20℅的人对这里的垃圾桶设计以及摆放不满意,还有40℅的人对灯饰和座椅不满意。

对此我做了一些改进的方案,针对垃圾桶的问题,我在环境设施改造的作业中所做的就是来改进垃圾桶,我在设计中将垃圾桶设计成具有徽元素的,使它与校园文化有所联系,色彩是采用的黑白相配的白墙黑瓦的形式,采用五月朝天的模式做了顶部,借鉴贝聿铭先生的框线方法,使其在一个空间当中不仅仅是在这一个空间,还要在整个意向当中体现,我们应该做到“空间仿古,装饰现代”。

而且我们在设计的过程当当中应该更加多的注重人性化的设计,例如:

“.置应在潜在使用者易于接近并能看到的位置。

.明确的传达该场所可以被使用,该场所就是为了让人使用的信息。

.空间的内部或外部都应美观、具有吸引力。

.在适合的地点,向人们提供缓解城市压

力的调剂方式,有利于使用者的审议健康和情绪安宁。

.尽量满足有可能使用该场合的群体的需求。

.维护应简单、经济,控制在个空间类型的一般限度之内。

.计中,对于视觉艺术表达和社会环境要求应给以相同的关注。过于重视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会造就失衡的或不健康的空间。”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正对绿化这一块我也做了一些方案,就是将原先整个景观中间靠北的绿化改成一个浅水池,使校园里不至于那么单调,连个小水池也没有,古人曾所过“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重,而其中以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此等。”

------《葬经》

参考文献:《城市广场的梦想(dreaming of urban plazas)》罗伯特·詹森(robert jensen)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城市规划例子篇七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明确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若干意见》出台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xx年的56.1%,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备,城市各项功能日趋健全,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我国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城市持续健康发展。比如, 城市规划前瞻性、严肃性、强制性和公开性不够,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丛生,特色缺失,文化传承堪忧;城市建设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节约集约程度不高;依法治理城市力度不够,违法建设、大拆大建问题突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蔓延加重。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弥补城市发展短板,提高城市发展现代化水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29个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重点突破,研究起草了《若干意见》。经党中央、国务院讨论通过,近日《若干意见》正式印发。

《若干意见》出台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开创城市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若干意见》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着眼于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了科学的顶层设计,这必将对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开创城市现代化建设崭新局面发挥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有利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若干意见》描绘了未来的城市发展蓝图,这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宏伟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落实《若干意见》,推进城市科学发展,必将会带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三)有利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若干意见》强调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这些举措对于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提高城镇化质量、释放城镇化潜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若干意见》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着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着力创新城市管理服务,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

(五)有利于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若干意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与人民切身相关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作为核心,着力破解制约城市科学发展深层次问题,推动治理“城市病”和化解社会突出矛盾,让城市更安全、更高效、更和谐,使人民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

《若干意见》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若干意见》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强化城市规划工作。依法加强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增强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严格依法执行规划,凡是违反规划的行为都要严肃追究责任。

(二)塑造城市特色风貌。鼓励开展城市设计工作。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恢复老城区功能和活力,延续历史文脉。

(三)提升城市建筑水平。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五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和建筑安全监管,实施工程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建立安全预警及应急控制机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

(四)推进节能城市建设。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全面推进区域热电联产、政府机构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工程。

(五)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到20xx年,基本完成现有的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积极推行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逐步推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以社区级设施为基础,市、区级设施衔接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

(六)营造城市宜居环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制定并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作方案。提高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七)创新城市治理方式。积极转变城市管理理念,形成政府、社会、市民等多方主体参与、良性互动的现代城市管理格局。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若干意见》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敢于担当,勇往直前,雷厉风行,务求实效,全面贯彻落实《若干意见》。

(一)坚持党的领导。农村工作和城市工作是各级党委工作的两大阵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充分认识城市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城市党委和政府是城市工作的责任主体,要依据国家、省(区、市)确定的目标和要求,制定本市现代化行动方案,明确总体要求、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要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带动社区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强化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二)推进改革创新。实现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制度环境、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要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要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完成部、省主管部门的机构设置和市、县城管领域的大部门制改革,加强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要推动建筑业改革发展,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全面覆盖的建筑市场体系。

(三)实行依法治市。实现城市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下大力气抓依法治市。科学立法方面,要加快制定、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形成覆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执法方面,要研究推动城乡规划法与刑法衔接,严厉惩处规划建设管理违法行为,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文明守法方面,要推进城市管理者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城市;增强市民法治意识,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四)注重人才培养。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关键在人。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入,稳固城市发展的智力支撑。要培养高素质的城市干部队伍,做到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去规划、建设、管理城市。要加快培育一批高水平的规划院、建筑师事务所,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民族自信的建筑师,建立培育城市设计队伍。

(五)提高市民素质。要以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推动城市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实践,促进市民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社会风尚,提高企业、社会组织和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意识和能力。

(六)加强组织协调。要建立城市工作协调机制,加大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支持力度。定期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定期组织新任市委书记、市长培训,不断提高城市主要领导规划建设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七)落实工作责任。各地要围绕中央提出的总目标,确定本地区城市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难点问题。要实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监督考核制度,确定考核指标体系,定期通报考核结果,并作为城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

《若干意见》的出台为我们做好新时期的城市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把《若干意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城市规划例子篇八

1. 选题意义

选择“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与空间布局研究”为题,主要原因在于最近所参与的“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涉及到对长沙市公共文化设施体系的研究。通过对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级配体系和空间布局的研究,结合长沙市中心城区现状,对其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出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功能在空间上的发展规律,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环节,促进薄弱地区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出改善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优化策略建议,进而引导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合理布局以及文化功能的合理定位。

2. 研究价值

本次研究结合城市规划空间研究的学科特长,拟将空间分析概念以及空间数据分析引入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研究中,希望能以此作为拓展区域城市规划研究方法的一种有益尝试,为相关地区的同类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从“文化政策”到“文化规划”的进展研究

20世纪中叶,由于西方国家陆续开始了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许多城市面貌显露出了许多衰败的迹象——荒废的工业区、破败的港口区、废弃的老城区,并由此给西方城市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文化因素在规划理论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西方社会认为,要使得城市的发展在全球经济秩序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能够取得突破,城市就必须塑造高品质的文化环境和优越的生活环境来吸引高层次人才,进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让城市开始重新展现活力。正是基于西方城市的发展背景和现实问题的驱使,西方社会开始了“文化规划”,并在北美、欧洲及澳大利亚等地区掀起了热潮。

mereer指出当时西方的文化政策在集中鼓励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通过专辟文化产业区,建设高档的文化设施项目等将城市营造成一个强调体验和参与性的文化消费的天堂。但由于产生的文化设施活力只是建筑在高档消费空间和消费阶层之上的假象,结果是破坏了原有的社区文化根底,没有所谓体现了当地文化生活的个性特征。因此,在这种现实问题的驱使下,西方开始重视文化规划。mills等()指出城市规划中,要将文化融入到城市整体的发展思考当中,进而制定出综合的规划,需要进行扎实的研究。规划思想要从制“定文化政策”提升到“文化规划”的层面,从城市侧重于简单的建设大型文化设施发展到注重城市软环境的建设,完善设施的网络化建设,owlin()指出盲目的迎合文化消费产业的大规模设施复兴建设,给城市带来的是短暂的繁荣,却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进一步加剧,甚至还破坏了原有社区的文化根基perlo harveyst()指出“文化规划”应该将城市文化特征的塑造同居民的文化需求联系起来,结合城市设计,通过对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城市区域的更新发展、公众对文化规划的参与,将规划设计艺术同人们的文化需求结合起来。

(2)城市公共文化的多用途开发

西方文化设施的多用途开发与建设最早出现于美国对文化设施的综合性布局与开发。斯内德科夫()在他所著的书中介绍了世界各地文化设施综合性开发的成功案例。例如纽约市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开发模式是通过将文化设施与办公室、零售、餐饮、娱乐整合,通过商业收入可以维持自身的运转,这类建筑综合体的出现可以提升城市整体的环境。同时,也可以结合房地产开发将图书馆、音乐厅、展览馆等与其他设施整合在一个屋檐下,向基层社区阐述文化艺术的重要性。

书中还指出文化设施综合布局与开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开发过程,由于规模大,设计相关设施较多,各种用途之间需要相互协调,这就意味着开发风险更大。但作为城市经营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可以兼顾各方利益,促进一个区域的繁荣。

综上所述,西方国家对文化设施的开发与建设非常注重保护本国的名族文化和社区居民的文化根基,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事业。政府出台大量政策保证大型文化设施的建设,激发城市的活力,实现城市的复兴。同时也会尽力丰富基层民众的文化艺术活动设施,使整个社会充满文化艺术气息。对于西方国家100多年来对城市文化设施规划布局与建设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本论文对本国文化设施布局规划的研究。

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l)侧重于现状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特别是大城市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张秋景 ()着重分析北京市文化设施建设布局现状,将北京城市文化功能演进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从解放初期的50年代至7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至90年代、90年代以后至今。通过研究发现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在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并指出北京城市文化功能空间布局上存在着如下问题,包括政治文化功能突出,南北城布局失衡以及缺少表现城市文化功能的主轴线,同时对优化文化设施布局提出合理的建议。魏宗财()等通过利用arcgis和spss专业分析软件,针对文化设施布局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目的是得出深圳市文化设施的分布特征,结果认为区际差异大,总体上呈现以特区内为核心,特区外为边缘地带的分布格局是其主要特征,进一步分析得出区域经济、人口分布、交通区位、政策等主要方面是造成现有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最终得出了深圳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结论。段成荣()主要通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即参照国内和国外同类城市及相类似城市比较有价值的城市经验,指导宁波城市新区公共文化设施规划。论文主要选取了国内外较具代表性的大城市,分析城市中文化设施的建筑密度,最终构建出宁波市新区文化设施的配套指标。

(2)侧重于特定类型文化设施的空间布局研究,例如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

于绍璐、张景秋()通过对北京市博物馆、体育馆和展览馆空间分布现状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并利用excel和maphifo作为主要研究工具,指出北京市这三类文化设施的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南北、内外和城区间差异。这些空间因素影响了文化设施的利用,同时还提出了非空间影响因素的概念,这两类因素共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同地区居民在享受文化设施过程中的不平等性,以及较为明显的供求不匹配现象。在此分析基础上,对北京市文化设施布局与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李国新等()系统的研究了公共图书馆的规划布局与建设,从公共图书馆规划与建设标准的编制背景与主要作用、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基本原则、公共图书馆的规模分级和分级指标、公共图书馆的布局与选址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布局发挥了科学的指导作用。

(3)与文化设施布局相关的理论也日益受到相关领域专家的深入探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文化产业改革日益深化。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当下文化产业的物质载体,受到文化产业布局的影响。王伟年()运用地理学、文化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城市文化产业的区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探讨了城市文化产业的地域组织问题。刘展展()以深圳市特区内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在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识别了深圳市特区内文化产业在城市空间分布的特征主要包括:沿城市主要道路分布的趋势明显,与文化设施分布密切相关,区际差异显著,向商业中心集聚。在文中的最后得出影响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因素、文化设施因素、多样性因素、市场需求因素、交通因素、集聚因素及技术因素。

三、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 研究思路

(略)

2. 研究内容

1 研究目的

借鉴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并确定适合长沙市中心城区的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并进行设施需求预测,对其进行空间优化布局,探讨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模式,已指导城市各层次规划编制中对公共文化设施的落实。

2 研究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方法

1.4研究对象

1.5论文内容与框架

1.6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相关理论研究

2.1相关概念辨析

2.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章 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构建

3.1现行设置标准

3.2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的基本原则

3.3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分类体系的确立

3.4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分级体系的确立

3.5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构建

第四章 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需求分析

4.1总体目标

4.2设施需求分析

第五章 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5.1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现状

5.2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现状成因分析

5.3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原则与方法

5.4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优化

第六章 结论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之处

6.3 不足及可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四、课题在学术方面的创新和预期成果

1. 创新点

1)不仅在宏观层面,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符合城市总体战略要求,在微观层面,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的用地布局模式,易于公共文化设施在规划中的控制与落实。

2)探索出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公共文化设施的设置方法和布局方法,并与用地结合,对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中关于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和布局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2. 预期成果

2.1 阶段成果

1)对国内外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理清脉络,界定公共文化设施的相关概念,形成对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理论研究的文字。

2)分析长沙市公共文化设施现状,结合相关标准和理论研究形成关于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与空间布局的研究性文字。

3)分析《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过程中的一些阶段性材料和结论,形成以公共文化设施为基础的关于长沙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研究。

4)制作调查问卷,并实地考察、探访,并完成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2.2 最终成果通过整合以上各个阶段性成果,征询导师的指导意见,形成《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与空间布局研究》论文。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措施和进度安排

1. 研究方法及措施

1)调查方法

查阅文献。广泛查阅有关设施空间分布理论实践的相关资料及各类文献,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资料调查。调查长沙市规划局、文广新局以及相关部门的相关统计资料。 交流访谈。与城市规划建设、经济区划等学科方面的专家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听取建议并指导。

2)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运用数学或统计学的方法对文化设施进行量化评估,通过建立量化指标进行分析,主要通过spss16.0软件运用相关性分析来分析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与经济、人口的相互关系。

空间分析法。基于地理对象空间布局的地理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发现隐藏在空间数据之后的重要信息或一般规律,获取科学地描述和认知空间数据理解。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法。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对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和有效管理,达到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模拟和预测的目的,同时运用arcgis软件绘制简单的示意图。

2. 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

时间: xx年 9 月— 年12 月 内容:文献资料收集、分析和完成开题报告

2) 第二阶段

时间: 年 1 月— 年6 月 内容:完成调查问卷及其分析,完成论文初稿

3) 第三阶段

时间: 年7 月—10 月 内容:论文修改定稿

4) 第四阶段

时间: 年 11 月 内容:打印上缴论文

5) 第五阶段

时间: 年 12 月 内容:论文答辩

六、已有基础(分与本项目有关的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途径)

1. 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

在实习期间参与完成《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并获得长沙规划管理局审批通过,成为相关地区控规修编的参考性资料。

2. 已具备条件

1)在实习期间,接触了许多长沙市区的项目,了解了长沙市发展的动态和趋势,熟悉了相关规划设计的规范和城市设计方面的优秀方案,阅读了一些相关资料和专业书籍。

2)x公司能拥有丰富的关于公共文化设施相关资料来支持完成这篇研究性论文。

3)《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中参与完成的图纸和文字。

3. 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途径

1)缺乏一些世界性的、全国性的数据,这个将通过咨询有关部门、查阅相关书籍并利用网络来解决。

2)缺乏对公共文化设施用地兼容性的系统知识,这个将通过认真阅读相关书籍和案例加以解决。

七、经费预算

八、指导和辅导、论文撰写(试验)的教师

九、指导教师意见:

十、教研室(科研所)审查意见:(对选题报告作出评价,提出是否通过的建议)

十一、学院(系、所)审核意见:

十二、备注:

城市规划例子篇九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方法

1.4研究对象

1.5论文内容与框架

1.6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相关理论研究

2.1相关概念辨析

2.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章 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构建

3.1现行设置标准

3.2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的基本原则

3.3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分类体系的确立

3.4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分级体系的确立

3.5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构建

第四章 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需求分析

4.1总体目标

4.2设施需求分析

第五章 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5.1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现状

5.2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现状成因分析

5.3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原则与方法

5.4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优化

第六章 结论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之处

6.3 不足及可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四、课题在学术方面的创新和预期成果

1. 创新点

1)不仅在宏观层面,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符合城市总体战略要求,在微观层面,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的用地布局模式,易于公共文化设施在规划中的控制与落实。

2)探索出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公共文化设施的设置方法和布局方法,并与用地结合,对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中关于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和布局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2. 预期成果

2.1 阶段成果

1)对国内外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理清脉络,界定公共文化设施的相关概念,形成对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理论研究的文字。

2)分析长沙市公共文化设施现状,结合相关标准和理论研究形成关于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与空间布局的研究性文字。

3)分析《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过程中的一些阶段性材料和结论,形成以公共文化设施为基础的关于长沙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研究。

4)制作调查问卷,并实地考察、探访,并完成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2.2 最终成果通过整合以上各个阶段性成果,征询导师的指导意见,形成《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与空间布局研究》论文。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措施和进度安排

1. 研究方法及措施

1)调查方法

查阅文献。广泛查阅有关设施空间分布理论实践的相关资料及各类文献,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资料调查。调查长沙市规划局、文广新局以及相关部门的相关统计资料。 交流访谈。与城市规划建设、经济区划等学科方面的专家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听取建议并指导。

2)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运用数学或统计学的方法对文化设施进行量化评估,通过建立量化指标进行分析,主要通过spss16.0软件运用相关性分析来分析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与经济、人口的相互关系。

空间分析法。基于地理对象空间布局的地理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发现隐藏在空间数据之后的重要信息或一般规律,获取科学地描述和认知空间数据理解。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法。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对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和有效管理,达到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模拟和预测的目的,同时运用arcgis软件绘制简单的示意图。

2. 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

时间: 9 月― 年12 月 内容:文献资料收集、分析和完成开题报告

2) 第二阶段

3) 第三阶段

时间: 2013 年7 月―10 月 内容:论文修改定稿

4) 第四阶段

时间: 2013 年 11 月 内容:打印上缴论文

5) 第五阶段

时间:2013 年 12 月 内容:论文答辩

城市规划例子篇十

古树名木是我国的活文物,比一般的观赏树木价值高,为一般树木所不可比拟的。但由于树龄大、树体生长势逐渐衰弱、根生长力减退、死枝数目增多、抗逆性差、极易遭受不良因素的影响,或遭受人为破坏直至死亡,导致古树名木数量急剧减少。为此,对古树名木的管理工作要认真细致,为古树名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1 保护古树名木的措施

1.1 保护生态环境 古树一般在某一环境生活了千百年,适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不要随便搬迁,也不应在古树周围修建房屋、挖土、倾倒垃圾、污水等。

1.2 抵御自然灾害 古树一般树身高大,雷雨时极易遭雷击,因此,在较高大的古树上要安装避雷针,以免雷电击伤树木。对树木空朽、树冠生长不均衡、有偏重现象的树木,应在树干一定部位撑三角架进行保护。此外,应定期检查树木的生长情况,及时截去枯枝,保持树冠的完整性。

1.3 广泛宣传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性 由于古树名木分布广泛、树种多,光靠业务部门的保护和管理是不够的,应大力宣传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性,大力宣传古树名木的生态、科研、旅游、观赏和文化价值,提高公众爱护、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对古树名木进行监管和保护。提高广大群众对古树名木的知情权、监督权和保护权,使保护古树、珍爱绿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1.4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古树名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务院《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及全国绿化委员会《关于加强保护古树名木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因地制宜制定本地的有关古树名木的规章制度。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古树名木的违法活动,使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1.5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支持 保护古树名木是一项社会性公益事业,各级公共财政应当把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管理等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或设立古树名木保护专项基金,吸纳民间和社会公众资金,作为保护古树名木的有关费用。同时,鼓励单位和个人认养古树名木和资助古树名木的养护以及开展冠名保护等活动。

1.6 普查建档 管理部门要查清当地的古树名木,实行编号挂牌,时时对号巡查古树名木的有关情况。

1.7 设立栅栏 为了防止人为撞伤和刻伤树皮,保持土壤的疏松透气性,在古树周围应设立栅栏隔离游人,避免践踏,同时在古树周围一定范围内不得铺水泥路面。

2 古树名木的复壮措施

2.1 去枯弱枝、促发新壮枝 对萌芽力和成枝力强的树种,当树冠外围枝条衰弱枯梢时,用回缩修剪截去枯弱枝更新,修剪后应加强肥水管理,以促发新壮枝,形成茂盛的树冠。对于萌蘖能力强的树种,当树木地上部分死亡后,根颈处仍能萌发健壮的根蘖枝时,可对死亡或濒临死亡而无法抢救的古树干截除,由根蘖枝进行更新。

2.2 桥接 对树势衰弱的古树,可采用桥接法使之恢复生机。具体做法:在需桥接的古树周围均匀种植2~3株同种幼树,幼树生长旺盛后,将幼树枝条桥接在古树树干上,即将树干一定高度处皮部切开,将幼树枝削成楔形插入古树皮部,用绳子扎紧,愈合后,由于幼树根系的吸收作用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古树体内的水分和养分状况,对恢复古树的长势有较好的效果。

2.3 松土、培土 在生长季节进行多次中耕松土,冬季进行深翻,施有机肥料,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及透气性。即对树冠投影范围内进行40 cm以上的中耕松土,不能深耕的,通过松土结合客土(可用沙土、腐叶土、大粪、锯末等和少量化肥均匀混合)覆盖保护根系。对树木根基水土流失地域用种植土填埋,厚度40 cm以上,以树根全部埋入土中为准,填土范围一般不少于树冠投影面积,并在四周建挡土墙。同时用活力素或生根粉配水浇根部,加快新根系萌发和生长。

2.4 加强肥水管理 由于古树年老,生长势弱,根系吸收能力差,故施肥时不能施大肥、浓肥;同时应开设盲沟排除积水,以保持土壤中有适当的空气含量。或在树冠投影范围的缓坡地带挖水平沟,筑成截留雨水的土坝,遇天旱要进行人工担水入沟,以满足古树名木对水分的需要。

相关范文推荐
  • 09-25 小学三年组教研计划表 小学三年级组教研计划(优秀5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计划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欢迎大
  • 09-25 最新转正自我描述 新员工转正的自我介绍(汇总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
  • 09-25 最新小学三年级音乐计划 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模板8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
  • 09-25 最新施工组织管理方案(优秀5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
  • 09-25 2023年一年级读书报告(大全5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报告帮助人们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
  • 09-25 狼的教学反思不足 七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大全10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
  • 09-25 幼儿园国庆节国旗下讲话稿(大全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 09-25 著作权转让协议啥意思 著作权转让合同(大全6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 09-25 2023年餐饮行业财务工作计划书(优质5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 09-25 2023年幼儿园中班元旦活动方案 幼儿园中班庆元旦活动方案(优质7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的利用、时间的安排以及风险的评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