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文成公主进藏读后感(模板13篇)

文成公主进藏读后感(模板13篇)

时间:2023-12-26 03:53:31 作者:薇儿

读后感是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和对话,从而形成的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

文成公主进藏读后感

西藏当时叫吐蕃,当时有个年轻的首领,叫松赞干布,他听说唐朝有个皇帝的女儿叫文成公主,既聪明又能干,松赞干布十分喜欢她,就派了个使臣去求婚。

唐朝皇帝接见了使臣,要考考他的智慧。可无论唐朝皇帝怎么刁难他,他也能克服,皇帝心甘情愿的把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公主带了青稞、豌豆、油菜、小麦、荞麦等植物的种子,并带了许多铁匠、木匠、石匠一起进藏。

公主在路途中,碰到了很多困难:

一个叫路纳的地方遇到一条河,于是公主便用一根树干横在河上面。所以,当地人就把这座桥叫“内地桥”。

走了不久,公主又遇到了沼泽地,一只小鸟飞过来:“公主,公主,这是一片沼泽地,不好走。”公主听了,剪了一片羊毛铺在上面,走了过去。

公主到达尤龙真这个地方时,碰到了可恶的乌鸦,它说:“松赞干布已经死了。公主还去干嘛?”公主听了非常伤心,头发散了也不管。

后来,文成公主又碰到了神鸟天鹅,天鹅说松赞干布没有死,让公主快去,公主去了之后,松赞干布隆重地迎接了她。于是她们就结了婚。

文成公主进藏后,密切了西藏和内地的联系,把内地的先进文化知识带到了西藏地区,作用好大哦。

《文成公主进藏》读后感

藏族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其中一个传说故事是这么说的: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求婚。当时前往长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

第一个难题是将500匹小马放在中间,500匹母马拴在四周。让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无法辨认,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么也不敢近母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饱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于是5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的解答了这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相尽办法都未能穿成。最后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办法倒也简单,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道理。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来。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藏王使者的聪明才智使皇帝很惊讶,也很喜欢他。

但是,皇帝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在300个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这7位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要认出来谈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认,结果都认错了。藏王使者从一伴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经常引着飞蝶在头上飞。藏王使者根据老妇这一指点,从3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

藏王使者见了公主说:"你去西藏的时候,别的东西都不必带,只要带些五谷种籽、锄犁和工匠就行,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西藏种植更多更好的庄稼。"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籽、100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爬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不照则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

原来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气,把宝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称之为日月山。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哩!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1、会自己列提纲简要复述课文。

2、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3、懂得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要为促进民族团结作贡献。

理解文成公主以民族团结为重的精神,自己列提纲复述课文。难点:自己列提纲复述课文。

课件。

1、西藏大昭寺内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1、检查生字。

拉萨大昭寺松赞干布吐蕃仰慕唐太宗嫁遥远陌生依恋书籍牦牛。

2、查词语,质疑解释。

3、读课文。

1、指名说说课文大意。

2、学生独立分段,说段意。

3、交流评议。

一(1)为了纪念文成公主进藏的事迹,西藏大昭寺内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二(2、3)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文成公主接受松赞干布的求婚,乐意进藏。

四(7)文成公主为建设西藏做出贡献,藏族人民永远怀念她。

(1)文成公主为什么愿意嫁到遥远而又陌生的西藏?因为当时西藏首领松赞干布“仰慕唐朝文化,想和唐朝加强友好往来”于是“到长安向唐朝皇帝唐太宗求亲”,文成公主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所以。

(2)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了什么?(理解所带的人、物都是为了促进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是为了个人享用。)。

(3)西藏人民是怎样欢迎文成公主的?先写(),接着写()再写(),最后写()写作顺序——由远到近。

(4)西藏人民为什么热爱文成公主?(根据课文最后一段回答)质疑问难。

1、西藏大昭寺内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1、各自准备。

2、指名复述,评议。

3、同桌复述。

《文成公主进藏》说课稿

今天老师让我们预习第三十课《文成公主进藏》,这篇文章讲的是松赞干布派人去向文成公主求婚,文成公主千里迢迢去西藏和亲的故事。松赞干布派使者去提亲,唐朝皇帝为了考验使者的智力,出了两道难题,都被使者聪明的解答了。所以皇帝就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出发去吐蕃,在路上她遇到了一条河‘沼泽地’乌鸦的阴谋‘乃巴山等一系列的难题,都被文成公主凭着自己的聪明和朋友的帮助一一化解。

最后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结为夫妻了。就是在这个时候,西藏和内地的来往更加密切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西藏有了五谷,老百姓学会了耕种和其他技能。所以说文成公主起到了很大作用。这篇文章我很喜欢,这里面有文成公主的机智,使者的聪明,神鸟天鹅的帮助。文成公主的善良’智慧;聪明,勇敢,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为中国有这样的公主而骄傲。

《文成公主进藏》阅读答案

文成公主出发到吐蕃去了。她带去了各种庄稼的种子,带去了牛羊和鸡鸭,还带去了许多工匠。传说临行时,唐朝皇帝怕文成公主到那里后想念家乡,便叫工匠制作了两面能照见内地风光的日月宝镜,送给公主。文成公主来到了青海,前方是广阔的草原,帐篷点点,牛羊成群。她取出日月宝镜一看,镜子里出现了长安的热闹情景,她伤心地哭了。但是她又想到自己的使命是伟大而神圣的`,于是毅然将日月宝镜扔到草原上,向西进入了吐蕃。据说,日月宝镜很快变成了两座大山,就是现在的日月山。

就这样,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了一条条大河,翻过了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了拉萨。

1.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2分)。

使命:

毅然:

2.文成公主来到了青海,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用原文回答)(2分)。

4.文成公主为什么要扔掉日月宝镜?你能想象一下她当时的心情吗?(3分)。

《文成公主进藏》课后反思

教学时,我紧扣教学目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放手让学生自读,重点引导的方式来进行。

本节课的教学,我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首先出示西藏的图片,配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了解西藏,了解西藏民间传说的兴趣。其次,运用多媒体出示的填空和提纲复述课文。最后,运用视频了解文成公主为藏族地区做出的贡献。

我认为这节课最成功的地方是,引导学生复述了课文。教学伊始,先学习字词。然后,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求婚——接见使臣考验智慧——允婚——进藏、完婚——不朽功绩。并板书出来,便于学生理解。接着先让学生自读感悟进藏之路的艰辛,文成公主的善良、智慧,以及故事的神奇;指导复述进藏的过程。接下来复述考验智慧,然后分组准备整篇文章的复述,最后抽一名学生上台展示,大家一起提建议,之后再请2个学生上来合作复述。他们复述得很好,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样就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通过这节课,我得出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复述故事并不难,可以分几个部分来复述,先指导复述复杂的,再自己复述简单的,最后整篇一起复述。

二、分部分复述时要掌握好时间,我这节课第一部分用时稍长。

三、板书要利于学生复述,把整个课文的框架列出来。

当然,课堂是生成的,预设得再好,也难免会有缺点,尤其是对于刚刚接触“指导——自主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我,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1、学生和我都刚接触这种教学模式,因此我还是有点担心他们“研读”不到“重点”,不大敢放手,唯恐学生理解不到位,扶得太多,导得太多。使学生的个性阅读未能充分展开。

2、朗读指导还不够到位,因为个性阅读未能充分展开,使部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深度不够,感情没有达到共鸣。

3、时间的安排上,研读文本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复述故事时间不够。“自读自悟”这一环节如果课前让他们预习的好的话,课堂上就不用花这么多时间,直接把重点放在“交流汇报阅读收获”这一环节,这样一来,后面的复述故事的时间也就够了。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交流资料。

关于文成公主,你都知道些什么?

师述:文成公主知书达理,不畏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藏族人民热爱美丽的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二、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提出自己的疑问。

三、交流汇报阅读收获。

1、汇报朗读。要求:用讲故事的语气读,要读出吐蕃使者的智慧和文成公主的神奇。

请学生分部分朗读课文,通过师生评价,把课文读好。

2、交流疑问。

a.为什么“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引导: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警示了真假公主;公主和其他什么人都一样,只有头上花不一样,这也是唯一能看出区别的地方;鲜花配公主,更显其高雅、美丽。

b.公主怎能背得动乃巴山呢?

引导:为什么人们要这样说呢?在他们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样的人?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美妙的小故事,你能找到吗?引导学生找到“建桥、撒羊毛、、跟鸟说话、树木变化”等地方,感受民间故事的丰富想象力。

四、练习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2、自己练习讲述。

3指名讲述,进行评价。

评价中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答应求婚---进藏途中---贡献。要重点讲进藏途中发生的几件小事。

五、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文成公主的其他民间故事。

教学反思: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文课程。本课教学努力体现这一教学理想。以读为本,以“动人”为主,开展研究性阅读。引导学生在探究阅读中实现情感升华,在探究阅读中发展学生个性,并教会学生学法:自渎理解--体会想象--交流体会--朗读展示。引导学生课内外紧密结合,感受文成公主的“动人”。通过初读、研读、交流,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达到共鸣。让生领悟到所有的动人都是因为文成公主,因为她为了人类的和平、民族团结进步而自我牺牲精神,从而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提升,实现认知的构建。

《文成公主进藏》说课稿

唐朝的时候,吐蕃的首领松赞干布,听说唐朝皇帝有个既漂亮又聪明的女儿文成公主,就派大臣去求婚。

唐朝皇帝想考考这位使臣的智慧。他让使臣辨认一匹小马是哪一匹母马生的。使臣先把它们分开过夜,第二天早上让母马逐匹认出自己的小马。

第二天,唐朝皇帝又让五百个穿着同样服装的姑娘,让使臣辨认哪一个是文成公主。使臣仔细一看,只有一个姑娘的头上戴着鲜花,断定这个姑娘就是文成公主。

唐皇见这些都难不住使臣,想使臣也这么能干,就更何况首领了,于是就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请求。

文成公主出发去吐蕃了,她带上了五谷等种子和各种耕种技术,还有许多能工巧匠。路上,文成公主遇到了一条河,就用树干横在上面,搭成了一座桥。老百姓把这桥叫做“内地桥”。走着走着,树上的`小鸟对公主说,“前面是沼泽地”,公主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所以这地方牛羊长得肥又壮。

不久,文成公主到了尤龙镇,乌鸦来说坏话了,它问公主要去哪里,公主说要去找松赞干布。乌鸦说:“哎呀,松赞干布已经死了,你还去干什么?”公主很难过,就在那里修了一座石屋,住了下来,并在石壁上写下了血书。她没有心思梳妆,右边的头发也散了一地。因此,这个地方北岸的树木稀疏,南岸的树木茂密。

文成公主想去看看松赞干布,神鸟天鹅对公主说:“松赞干布在拉萨,身体很健康。”于是公主又上路了。可是乃巴山把路挡住了,公主就把它背到了旁边。现在,乃巴山上还留着那公主的脚印。就这样,文成公主和随从们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了夫妻。

从此,西藏和内地的往来更加密切了,西藏有了五谷,老百姓也学会了耕种和其他技艺。

《文成公主进藏》说课稿

距今13前的唐朝,常与边疆民族产生争战,为了消弭战争问题,于是和亲政策就此出现,唐代文成公主身负所谓和亲重任,从此离乡背景,扎根于异域,未曾再返回中原的家。一生扮演了和平大使与汉文化传播代言人。

文成公主从小冰雪聪明:长相清秀,当唐太宗选和亲的适婚人选时,气质与智能兼具的她,担任了重任。当踏上长约三千公里远途时,她望着山头看到大大小小的村落;听着宛转的鸟叫声,想到将无法轻易见到家乡景色,汨汨流下眼泪。文成公主和夫婿松赞干布鹣鲽情深,促使大唐与吐番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和平,她带着佛经三百六十卷与书籍,让西藏变成佛教文化兴盛圣地,她带去的纺织和刺绣工匠,改变了人民穿衣方式,以牧立国的吐番因唐朝蓄牧人员教导下学会新的农业技术,整个吐番出现不同文化融合。如今现在西藏有文成公主庙、公主柳、小昭寺等象征性纪念,也让世人了解文成公主在藏人心中的景仰与怀念。

知书达礼的文成公主不避艰险;远嫁吐番,在如此漫长的岁月中,早已将自己融入异域文化且甘之如饴的安身立命,也为促进唐番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的亲密友好做出历史性贡献。她的伟大无私的贡献和那坚忍不拔的精神,令我深深敬佩与学习。从文成公主故事中发现原来人的未来有无限可能,只要勇敢面对困境;接受变化万千的挑战;应用智慧与包容处理逆境;相信任何事物将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文成公主进藏》练习题

这篇课文主要写文成公主进西藏时的动人故事。文章语言清新明快,情节动人,深受学生喜欢,通过读文学生感受到文成公主为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的自我牺牲精神,懂得要为民族团结作贡献。但本文是一篇历史故事,学生学习时需要足够地背景材料,以便能更好地理解文成公主伟大的品质。

[学情分析]学生对本文涉及的历史很感兴趣味,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不多。同时,作为五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研究性阅读和上网等多种收集材料的能力。

[设计意图]。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本教学设计就力图体现这一教学理念,整个教学过程以情为主线,(感知——感受——探究——想象——感悟)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以读为根本,以“动人”为研读专题,开展研究性阅读,采用板块式设计,从整体感知形成专题、深入研读、推理想象到拓展延伸,从整体入手(初步整体感受)——部分(抓住重点、难点、特点研读)——整体(感受和领悟写法、学法的升华),体现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程序。另外,通过研究性阅读这一载体,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个性,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的同时,促使学生“收集资料——推理假设——对照验证”等科学方法论的初步形成。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能正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探究阅读,体会故事的“动人”,初步培养探究、推理的能力。

3、感受文成公主为促进民族团结和交流的自我牺牲精神,懂得要为民族团结作贡献。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体会故事的“动人”,感受文成公主的自我牺牲精神。

[课前准备]  投影片,中国地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初读理解,感知“动人”

今天,我们一起用心来感受一位伟大的女性——文成公主。

齐读课题。

我们要去感受她,了解她,那该怎么做呢?(认真读课文,读了一遍就举手,带拼音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选择性检查:

1、读一句你觉得最难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2、读一句你觉得最重要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3、读一句你认为读得最棒的句子,好在哪?

4、读一句你不理解的句子,说说哪里不懂?

二、建立专题,感受“动人”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呀?(动人)。

三、研读专题,探究“动人”

那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这故事的动人呢?请再读课文,用横线划出,用序号标出。划好地请先去读一读,体会它的动人。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汇报。(1、2、3、4、)。

请自己选择一动人之处进行研究。

(自读理解—体会想象—交流体会—朗读展示)。

板书:乐意远嫁他乡  历尽千辛万苦  受到热情欢迎  。

(勤劳建设西藏)。

四、推理扩充,想象“动人”

本文重点只是讲了进西藏时的动人故事,她在西藏生活了四十多年,和西藏人民一道建设西藏,肯定还发生许许多多的动人故事。请根据课本提供和你自己掌握的信息,推想一个动人的场面,并用笔写下来。

五、升华拓展,感悟“动人”

(为了人类的和平,民族团结进步的自我牺牲精神)。

——诺贝尔和平奖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外交家。

让我们再一次感受文成公主的“动人”吧,再读课文。

2、根据已有的资料,(课文和已收集的)再上网或查资料,写一篇以《中国伟大的外交家——文成公主》为题写一篇文章。

乐意远嫁他乡。

自读理解—体会想象—交流体会—朗读展示。

《文成公主进藏》练习题

拿到赛题前不久刚听过盛老师所执教的这节课。整节课以教给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为主线,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跟她以往的课一样,板块清晰,框架大气,已经深深地烙上盛老师的标记。好吧,我虽只是一介普通教师,可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我的课怎么也要烙上“何氏”的标记吧。

有“我”与无“我”的纠结。

在403班试教之后,甚是懊恼,整节课设计四个版块,竟然在下课铃响时只上了不到三个版块!究其原因,应该是403的孩子发言积极,多请了几个孩子复述故事造成的。再到401班试试,又在创编故事这一环节卡壳了。咬咬牙,到602班再试试。整节课,我钻在自己早已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和环节中出不来,满脑子想的是,这里少叫几个同学发言,这里不能超时,这里要把学生的回答引到我设计好的环节里去……没有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没有留意到学生需要纠正的句式,没有跟学生思维的碰撞和理解的共鸣……课堂上,我只想到“我”。

三节相同的课,是烙上了“何氏”的烙印,不错,“表演者何氏”。蓦然想到,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舞台上的主角应是孩子们。

如何“授人以渔”的纠结。

李老师听了我在602班的试教课后指出:应该有学法的指导。怎么授?明确的?隐含的?想起自己听其他老师课的感受。换位思考,就算现在的我去听四年级的课,我也需要老师明确地告诉我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完成学习。

就这样,在反复的纠结中,我为这节课搭起了“明确传授学习方法”的框架的楼房,让孩子们自己来设计装修,烙上了405班的烙印。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有关于文成公主的民间故事很多,课文所选的这个民间故事以历史真实为依托,却又与历史有所出入,反映了百姓对文成公主的崇拜和爱戴。故事首先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原因,接着重点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途中一系列的故事——搭桥、铺路、遇到恶乌鸦和神鸟天鹅、移山等;最后点名了文成公主进藏的不朽功绩。

学生从民间故事中,了解百姓传诵的文成为民族团结和西藏繁荣昌盛做出的贡献;如果能自读课文时抓住课文主要内容,能简要的讲述故事,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1.认识7个生字。读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通过读、讲、听、编故事等一系列言语实践活动,积累、运用语言,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4、在阅读中重塑文成公主形象,感受文成公主与藏族人民间的深情厚意。

5、宣传《民族团结条例》,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一、

1.图片欣赏,了解西藏风情。(定格布达拉宫画面,引出古文)。

2.古文欣赏,了解历史。

从这段古文中,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布达拉宫图引起学生的关注,然后引出文成公主,并自然地走进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要求:欣赏图片,了解并介绍西藏风情。

1.知道什么叫民间传说吗?

2、检查预习情况:通过预习,你们学到了什么?

3.复述故事。

1)同桌合作简单讲故事。(每人讲一件)。

2)指名学生讲故事。(教师适时评价)。

4.交流:同学们,听了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你们觉得她进藏容易吗?

设计意图:自由读文,扫清生字词障碍,培养自学能力。边读边做必要的批注,锻炼有目的阅读、自读自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词语的学习习惯。

要求:小组合作,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一)在藏族百姓的.心目中,文成公主就是这么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但我们知道,她不是神,而只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那么作为一个人,真实的进藏情形又是怎样的不容易呢?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历史学家提供的信息吧。

1.出示文字: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忍痛辞别了家乡亲人,带着一批能工巧匠,马队驮着农作物的种子、生产工具和各类书籍,行进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唐蕃古道全长3000多公里,其中有100多公里是高寒无人区,一路上气候恶劣,道路艰险,高原上空气稀薄,还会引起强烈的高原反应。文成公主历尽千辛万苦,长途跋涉两年多,终于来到了吐蕃首府——拉萨。

2.同学们,你们听了刚才的故事,了解到文成公主在进藏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生交流。)为了帮助大家想象,老师给大家提供几条信息。

(二)展开想象,根据提示扩段训练。

1.让我们尽情地发挥我们的想象,选择其中一条信息扩写成一段话好吗?出示:文成公主进藏多么艰辛啊!

2.学生扩段、交流。

3.回读课文“就这样,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大河,翻过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了西藏。”

设计意图: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自己认为最神奇的小故事,可以锻炼组织语言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要求:学生读课文,扩充内容。

既然文成公主是个人,为什么在老百姓口中却成了神了呢?

1.课文最后一段。“往来更密切了”有多密切?(师补充:在文成公主和亲后200多年间,藏汉两族人民没有发生战争,为藏汉两族人民的团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宣传《民族团结条例》。

3.“其他技术”还有哪些技术?(师补充:她在雪域高原传播汉族文明,使藏族人民学会了医药、历法、种植、纺织等技术,在藏族人民心中,她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无所不能的神圣的观音菩萨,被称为“绿度母”。所以,在人民的心中,她可不是个普通的人,而是个神。(板:神)。

二)读懂人民对公主的情感。

1.你们能从文中哪些字里行间读懂人民对她有着深厚的情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找。

师解说:藏族人民把身边的一切都与公主联系起来,还有这公主柳、公主庙、各种寺庙、唐卡上的公主塑像等等,人们用各种方式怀念她。有关公主的传说就像高原上的格桑花,开遍了整个雪域高原。(配以图片、青藏高原音乐)。

小结:人们就把这种对公主的朴素而真挚的情感化成这朴素的文字,一代代流传下来,这也是民间故事的特点。

2.播放录像(如果能下载下来的话可以放放),升华情感。

文成公主入藏,虽然在史书中只留下了34个字,但却永久地留在人民的心坎里。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可以让学生进一步领略民间故事的神奇和美妙。

要求:用心欣赏音乐,感受民族文化。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一、课文的题目是《文成公主进藏》,谁能说说那些部分具体写文成公主进藏?

师简要讲述“文成公主入吐蕃的”历史事件。

二、请快速浏览课文这一部分,你能简要说说文成公主进藏中发生了几件事吗?

四件事。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她找了一段树干搭了一座桥;在沼泽地上撒了一把羊毛,就走过去了;遇见恶乌鸦,以为松赞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头房子纪念他;把乃巴山背走;遇见神鸟天鹅这件事。

三、抽学生简要概括。

师:我发现你们概括得都很简洁。如果把这部分的内容简要地讲述,你想怎么讲呢?

1.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河,翻过一座座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

2.文成公主向西藏出发,一路上,她搭桥、铺路、遇到恶乌鸦和神鸟天鹅、移走乃巴山,终于来到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

五、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六、关于考验智慧一段,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一些?

“两个难题”就概括了,这样就简洁了。

七、我们来看课文最后一段,能用一句话说说它的意思吗?这件事仅仅是对西藏有好处吗?再读读第一句话。

八、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

第一部分是求婚成功,第二部分是文成公主进藏,第三部分是文成公主的贡献。

九、把故事简要地与同桌交流一下,抽学生复述。

十、学生交流自己读过的民间传说故事。

十一、回家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教后记: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相关范文推荐
  • 12-26 经销商年会供应商发言稿(精选23篇)
    发言稿的撰写需要多次修改和完善,确保言之有物、条理清晰。以下是一些优秀发言稿的摘录,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情感,非常值得一读。尊敬的各位经理,尊敬的经销商朋友们
  • 12-26 大学读书交流会主持词(汇总19篇)
    作为主持人,我将竭尽全力,确保今天的活动进行顺利、精彩。接下来,我们将展示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文,相信对大家的写作会有所帮助。合:大家晚上好。女:伏尔泰曾说,拜读名
  • 12-26 六年级山雨课文原文(精选22篇)
    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优秀的写作示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要领。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经典的总结范例,希望能给大家写作带来一些帮助。来得突然----
  • 12-26 技术员每周工作总结(优秀17篇)
    技术工作总结能够帮助我们规划和制定更加明确和可行的技术目标。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精彩的技术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公司领导:20xx年,在
  • 12-26 无常读后感(模板16篇)
    读后感是对所读作品进行客观分析和主观感受的综合体现。请看以下几篇读后感,或许你能从中找到一些触动和共鸣。无常,也就是鬼的意思。每逢迎神赛就会有不同的人来扮演大大
  • 12-26 幼儿园主班老师述职报告(汇总22篇)
    这是一份详尽记录工作表现和成果的报告,用于向领导和团队展示个人工作情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成功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工作,从而
  • 12-26 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新浪博客(模板24篇)
    个人总结是对个人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材料。小编整理了一些精美的个人总结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 12-26 新教师成长心得体会总结(优质19篇)
    教师心得体会呈现了教师的教育思考和教学经验,对于组织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师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作为一名新教师
  • 12-26 乡村振兴创建方案(精选18篇)
    计划书要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能过于虚泛或过于具体,要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执行。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推荐一些针对不同领域和目标的计划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
  • 12-26 高三学生打架检讨书(优秀16篇)
    优秀学生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技巧,能够高效安排学习和课余活动。以下是一些优秀学生写作中的经典句子,感受他们的独特视角和思考方式。尊敬的学校政教处老师:非常抱歉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