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李将军列传读后感(优秀5篇)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优秀5篇)

时间:2023-10-09 01:00:10 作者:MJ笔神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优秀5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篇一

有一种感情叫爱国,有一种巍峨叫坚守,有一种坚毅叫不屈,有一种永恒叫勇敢。当一个人迷茫,当一群人迷途,当一个民族迷失,来探求将军李广,来找寻丢失的民族脊梁,补充坚强的钙质。

李广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在司马迁的《李将军列传》中有些对李广近乎神化的描述:“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等等。先不管司马迁作为一个史官是否真正地按照史学家谨严负责的态度去记录李将军的事迹,这些事都反映了司马迁乃至全部民众对李广英勇善战的崇敬。盛唐诗人王昌龄有诗提到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也间接反映了飞将军李广的勇猛。

现在,中国仍面临着国内国际各种严峻形势的挑战。中国人,不能再一味的低头忍让了,要团结一心,为了国家发展,为了生活安康,为了仍有尊严地活着,要重拾民族勇敢的脊梁。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篇二

《李将军列传》是史记中耳熟能详的名篇,主角是名垂千古的李广将军。司马迁以饱含深情的笔触,详尽刻画了李广及李家命运的跌宕起伏和悲惨的结局,感慨世事难料与命运的不公,读罢无不令人扼腕叹息。

司马迁最漂亮的是结尾处的评论: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乡之。”一句话,李广老实人一个,功劳很多但命运多舛,虽未封侯但也被后人所惦记。

一、名为赞誉,实是无声的感叹和无理天问。

细读《史记》,太史公对悲剧人物都有非常高的赞誉,有的甚至言过其实,如后人也有人说,其实李广的功和才能被司马迁夸大了。司马迁有着浓重的悲剧英雄情结。在《史记》中司马迁写了大大小小一共120个悲剧人物。比如英勇无比的楚霸王,命运多舛的李广,怀才不遇投江自尽的屈原,等等。

司马迁为何对悲剧人物会如此情有独衷?我想,这应该从更宽阔的视角去思考,去找答案。

对于悲剧,阿里士多得曾说,“它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之情和恐惧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所以至少在西方文艺界中,悲剧是非常重要的题材,最著名的如希腊悲剧。很多人看来,悲剧的重要性远超喜剧。原因是喜剧隐瞒不幸,悲剧让人直面苦难,而人类总体上是悲大于喜。即使在当今社会,科技如此发达,而面对自然灾害等,人类很多时候还是感到无能无力,就遑论古代了。苦难远远多于欢乐,而有时我自己也在想,快乐其实是不存在的,而苦难往往却是乐观事实。

不仅如此,人类看重悲剧,是因为大家看到悲剧的主角其实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恐惧和忧伤。悲剧凸显的是命运对人的操纵和玩弄,但更是人类对命运不桀的抗争。在看到人类的共同命运出现以后,人们就比较不会与别人斤斤计较了。这是悲剧的力量!

同样,太史公在悲剧中表现了崇高的人对于命运的抗争。即使命运不可战胜,但人的意志同样是不可屈服的,需要通过主观努力来抗争。李广就是这样一位典型,尽管结果未隧人愿。李广早年赋闲在家无所事事,也不忘时常练习武艺,随时准备披甲上阵,为国分忧。一旦有机会,就会努力去争取。虽然未能功成名就,但却败犹荣啊,犹为值得尊敬。鲁迅先生说“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大概说的就是这样一些人物。

二、李广难封缘数奇?

成功=才能+命运。才能是必要条件,命好是充分因素。一般而言,人生的四种结局:1)才能和机会都俱备。功成名就,衣锦还乡。2)有才能与机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3)没才能过才能一般,但贼多机会。也能成功。而史记中的很多人,虽然才能平平,但命很好,最后得以封侯,位列九卿。如前面提到的张丞相、周昌、申屠嘉等人,还有公孙弘,司马迁说“行义虽修,然亦遇时”。4)没才能又没机会,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却是很多芸芸众生的现实。

唐代诗人王维说“卫青不败由天命,李广难封缘数奇。”所谓数奇,就是俗称的命不好。纵观李的一生,并非没有机会,但总是事与愿违,无功而返,与成功擦肩而过。

李将军的悲,提到最多的恰恰在于“不遇时”。从汉文帝十四年至汉武帝元狩四年,李广历经三朝,从军四十七年,大小七十余。文帝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文帝真是一语成谶啊。第二次,漠北之战前,李广曾主动请战于汉武帝,武帝以为他命运不好没有同意。但是在李广的再三请求下武帝才勉强同意。而武帝之所以认为李广“数奇”,也是由于李广战绩之不堪所导致的。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大的偶然性。

第三次,汉武帝元光六年,四路大军出塞。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各帅一路,每军一万人。本来这次出塞,四个人都有机会靠优异的成绩获得主帅的位置。但是运气和个人素质让四个人遇到了不同的情况。公孙贺在塞外旅游一圈,无功而返。公孙敖遇到匈奴一部主力,损兵七千。李广最倒霉,遇上了更大的匈奴单于主力,不仅兵败而且被俘。后来靠个人的机智和勇武才逃脱。卫青的运气和战略眼光都很好,长途奔袭,端了基本不设防的匈奴圣地龙城。所以有人认为,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并不是指李广,而是指卫青。

李广参加的最后一次大战役,卫青已经是主帅了。因为受武帝嘱咐不能用李广为先锋,也为了给新失侯的好友一个立功机会,卫青拒绝了李广担任前锋的要求,而令其侧路袭击。但是李广的坏运气再次发生作用,他居然迷路了。这时的李广已经六十多岁了,自己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参加大型战役了。不仅没立成功封成侯,还要面对军法处那些笔杆子的羞辱。绝望加羞耻,致使他引刀自刭,一代悲情名将就此陨落。

但细想一下,李广在与匈奴对阵时,很多时候都阴差阳错,未能立功,但在追逐射雕手、被俘后设计逃脱等方面并非数奇,只不过谢谢场景都与立功无关,很多的是体现李广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

三、究竟是什么导致李广难封?

除了数奇这个因素,究竟还有哪些因素,导致李广难封?

第一,功不够。西汉封侯标准有以下几点:1)捕斩敌军重要首领:如王、相、将军、阏氏等;2)斩敌千级以上;3)在战斗中为夺取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4)父亲在战斗中做出重大贡献,儿子可以获封侯。所以说卫青儿子身在襁褓得以封侯,是沾了父亲战功赫赫的光;而霍去病17岁获封冠军侯,更是因其一战成名,仅首战就斩敌2028人,还多次俘虏匈奴的王、相、将军。所以说他们获封都是符合西汉的封侯标准的,而非是倚仗外戚的身份和汉武帝的偏爱。再以李广的平生战绩对照此标准:李广在文景两朝主要负责的是对匈的防守工作,而武帝时的五次主动出击战中却以三次未遇敌和二次覆没告终。纵观李广在七十余战中的表现,虽然是英勇无双,对敌人有极大的震慑作用,但均是歼敌不够,也未能俘获敌方重要首领,甚至还有不少败绩,没有封侯达到资格。

而汉高祖刘邦曾与群臣杀白马盟誓“非刘不王,非功不侯”,这对整个汉朝历史的约束是极大的,司马迁与李广相似的人生经历,使他对李广极为同情,为他单独列传,突出了李广的英勇善战,才华横溢,然而对战功却大多用“杀首虏多”等模糊语言表述,而李广无有大功,是终其一生不得封侯的重要原因。

第二、上错船。景帝时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当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从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了敌人的军旗,立功扬名。这本是李广封侯的最佳机会,可是李广却私自接受梁孝王的将军印信,回朝后,朝廷没有对他进行封赏。梁孝王是汉景帝的政治竞争对手,梁孝王甚至一度通过窦太后逼文帝传位于他,要不是窦婴及时阻止,文帝很难下台阶。梁孝王此举不过是希望李广能支持他争夺帝位,李广竟糊涂到接受他的将军印信,汉景帝不处罚他实已十分仁慈了。

第三、不迎上。汉武帝希望开疆拓土,本身更喜爱青年将领担当大任。汉武帝前中期很喜欢卫青,封他做大将军,为军政最高统帅,而当霍去病涌现出来后,卫青就被汉武帝冷落了。而李广多次出战匈奴无有胜绩,还有全军覆没被生擒的历史,以至于最后每次有人向汉武帝举荐李广,汉武帝都不确信李广的能力。

第四、气度窄。李广在家闲居时,曾有一天外出打猎,和别人一起在田野间饮酒。回来时走到霸陵亭,霸陵尉喝醉了,禁止李广通行。李广的随从说:“这是前任李将军。”亭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许通行,何况是前任呢!”便扣留了李广,让他停宿在霸陵亭下。没过多久,匈奴入侵。于是天子就召见李广,任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随即请求派霸陵尉一起赴任,到了军中就把他杀了。

我们不清楚李广要杀霸陵令的理由,因为客观上人家是忠于职守,虽然主观上可能有趋炎附势的心态,但也不至于要诛杀的地步。在这一点上李广与韩安国和韩信相比,都差太多。

话说一次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蒙县的狱吏田甲侮辱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要是再燃烧就撒一泡尿浇灭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从囚徒中起家担任二千石级的官员。田甲弃官逃跑了。韩安国说:“田甲不回来就任,我就要夷灭你的宗族。”田甲便脱衣露胸前去谢罪。韩安国笑着说:“你可以撒尿了!像你们这些人值得我惩办吗?”最后友好地对待他。宰相肚里能撑船啊!

即使同为武将,韩信也无李广不同。韩信落魄时,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后来韩信召见曾经让自己受胯下之辱的年轻人,任用他做了中尉。

第五、爱冒险。李广武艺超群,英勇过人,却爱逞匹夫之勇,做为将军,经常一个人冲上去与敌人拼杀,置大军于不顾,经常与部下失去联络,另外,李广带兵习惯率性而为,军纪不严,对作战没有策略和部署,只是一味冲杀,所以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多次看到李广在战役中凭借自身的好武艺和好箭法击退敌人,却看不到他统领军队集体作战的描述。比如,李广射箭的确无人能及,但他的办法是,见到敌人逼近,不在几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不发,一发箭敌人立即应弦倒下。因此,他带兵出击多次被围困受辱,射猛虎也被虎扑伤。

李广非常自负。他在镇守陇西时,公孙昆讶向皇帝哭诉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所以,无论是逞勇退匈奴神雕能手,还是射石博虎,或是被俘后夺骑逃脱,都是如此。作为一名军人,李广无疑是杰出的,但作为统帅,或许是不够优秀的。

第六、杀已降。有一次,李广曾与星座大师王朔谈及自己未能封侯的原因,李广自己说:“我过去做陇西太守时,羌人曾经反叛,我诱降了他们,投降的有八百多人,我用歁诈的方法在一天里把他们杀死了。直到现在最悔恨的只有这一件事。”王朔说:“罪祸没有比杀投降的人再大的了,这就是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

第七、不转型。无法适应从被动防御到主动进攻的转变:文景时期,李广正值能征惯战的年岁,经常打出以少胜多的漂亮战役,但当时西汉的国力尚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的对匈奴作战,所以李广的用兵主要是以防守为主,难以建功。而到了武帝时期,西汉历兵秣马主动进攻匈奴时,李广难以适应大规模骑兵作战,习惯了阵地战的李广也难以适应长途奔袭,伺机杀敌的新型战法,所以败多胜少。在最后一次漠北大战中竟然迷路,说明李广不适合草原作战,而同期的卫青、霍去病多次出击匈奴从无迷路,而且每次都有战功,差别显而易见。

四、爱兵如子,带军有方,却败多胜少。

大家怀念李广,其中一个因素是李广爱兵和别具一格的带兵方法。

比如,李广很廉洁,得到赏赐常常分给部下,饮食与士卒在一起。李广一生到死,任俸禄两千石的官四十余年,家里没有剩余的钱财。李广带兵,每到缺粮缺水的地方,士卒不全喝过水,他不到水边去;士卒不全吃过饭,他不吃饭。他待人宽厚不苛刻,士卒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出力。

另外,李广带兵自有一套。他和程不识从前都任边郡太守并兼管军队驻防,到出兵攻打匈奴的时侯,李广行军无严格队列、阵势,靠近水草丰盛的地方驻扎军队,停宿的地方人人都感到便利,晚上也不打更自卫,幕府简化各种文书簿册,但他远远地布置了哨兵,所以不曾遭到过危险。程不识对队伍编制、行军队列驻营阵势要求很严格,夜里打更,文书军吏处理考绩等公文簿册毫不含糊,甚至通宵达旦,军队得不到休息,但也不曾遇到危险。

程不识说:“李广治军简便易行,然而敌人如果突然进犯,他就无法阻挡了。而他的士卒倒也安逸快乐,都甘心为他拼命。我的军队虽军务繁忙,但敌人也不敢侵犯我。”那时,李广、程不识都是汉朝边郡名将,但匈奴害怕李广的谋略,士兵也大多愿跟随李广,而以跟随程不识为苦。

但是,结果却正如司马光评论的那样,“效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作为一名军人,如果最终无法取胜,也是最大的悲哀。人说“慈不带兵”,李广的确做到了,但却也没有给下属创造很多升官加爵的机会。但不论如何,在封建时代,将军能够如此体惜和平等地对待士兵,是难言可贵的啊!

五、封与不封,其实结果都一样。

如果说难封是李广一个人的不幸,而他们李家有的封侯,结果还不如李广。李广大儿子、二儿子都比李广死的早,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李广经历过。李广弟弟李蔡才能声望不及他,但靠自己努力,也终于挤进丞相行列,只是后来犯罪,被责令自杀。李广自己难封,也被迫自杀。

小儿子李敢,为父报仇,打伤卫青,虽未被卫青追究,但却被霍去病故意设计射死,汉武帝也没有追究,仅作为一桩“鹿撞死事故”草草息事宁人。孙子李陵跟随貳师将军李广利进攻匈奴。敌不寡众,弹尽粮绝,被俘。单于爱才,将女儿嫁给李陵。结果被当朝视为“汉奸”。满门抄斬,李家声名自此败坏。过去凡在李家门下做过宾客的,都为李陵事感到羞耻。司马迁为李陵说一句公正话,也惨遭宫刑。

但其实,李家精忠,不亚岳武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不信,后来唐朝李渊和李世民都追李广李敢为先祖,此为后话。

封侯者,未必善终,未丰者,却活在历史中。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篇三

今我读了《史记》李将军列传,感受颇深。

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就是说桃子和李子都不会说自己有多么好吃,但人们却都来采摘食用,在树下踩出一条路来。此言虽小,却可以谕大也。

李广,世代为将,其祖先李信是秦时追获燕国太子丹的大将。李家世代授受弓法,精于射箭。李广更是善于骑马射箭,在战场上以力战闻名,被匈奴称为“飞将军”。只要他出现在敌人军阵前,敌人便闻风丧胆、抱头鼠窜。汉文帝感叹地说:“可惜啊,你没有遇上时机,如果你赶上高皇帝的时代,封为万户候,那还用说吗?”他带兵打仗,对待士兵宽厚温和而不刻,与士兵共患难、同享乐。李广死后,全国上下老百姓都为他流泪。

太史公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本身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本身行为不端正,虽然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李广就是此言所说的前者,他为人忠实诚信,打仗沉着勇敢。他虽然诚恳质朴像个乡下人,又不善言辞,但士兵们都愿意随他行军打仗,乐于听他的指挥。李广“其身正,不令而行”。

西楚霸王项羽他脾气暴躁,不纳忠言,后来他在阴陵迷了路,向一耕田老者问路,大声喊着:“老头,路往哪走?”老者见他没礼貌,骗他说,往左走。项羽便率领残余的骑兵向左骑去,后陷入了沼泽地,被汉王派来的大军团团包围,项羽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自杀。此乃“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

我们学习历史,要像嚼泡泡糖似的,读懂《史记》,要像李广那样做一个“其身正,不令而行”的人。谚语日: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即:能实际去做的人未必能高谈阔论,能高谈阔论的人未必能实际去做。此言非虚言也,人要有真才实料,不要枉有虚言。

《李将军列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篇四

文帝十四年,一位满腔热血的青年参军抗击匈奴,他的心里秉承着无数人们从古自今的梦想—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可造化弄人,世事无常。汉文帝的一次评价"可惜你生不逢时,如果在汉高祖时期,万户侯岂在话下!”这无意之语就如同魔咒一样伴随了李广的一生。但历史同样给了我们一个活灵活现的李广,一个兼并传奇与悲剧的人生。

他有勇有谋,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沉着应对,准确地揣摩到了敌人的心思,慑退敌人。辗转于各边郡间,任太守一职,守卫大汉王朝边境长达四十余年,作战勇猛,连匈奴都不敢来侵犯。花甲之年,仍能飞身夺胡儿马匹与弓箭,真是令人敬佩!

他体恤将士,深受将士爱戴。赏赐通通分给部下,士兵不全喝到水,他就不喝。士兵没全吃到饭,他就不吃。他对将士宽厚和气不苛刻,让许多将士乐于效命。

他箭术高超,生于射箭世家,自幼学箭,臂长如猿,平日以射箭为消遣。世皆惊叹—李广为将,才气无双。世世受射,射无不当。射箭有射虎之威,入石之效。

但他也心胸狭隘,酒醉过陵亭,路有都尉阻,扣留陵亭下。天子招李广,任其为太守,都尉随其去,谁知招杀手。

他性情高傲,置身于沙场中,对朝廷于不闻不顾。这也是李广难封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期李蔡、卫青、乃至霍去病都渐渐得赏地封侯,可他,过错没人保,苦功不相成。

终究李广是一个不完美的人,但不完美方显真实。四十余年的光阴逝去了,曾今意气风发的青年也变成壮志未酬的老年人。四十余年让百姓免遭涂炭,四十余年使国土免遭践踏,难哉!难哉!他这一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统治者却不理不睬。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等他逝去了,百姓和将士们的泪水方能体现他的功勋卓著,只有人民才能给予最公正的评价。

历史是公平的,只有时间才能丈量李广的伟大。后代的帝王们有的奉他为先祖,有的为他修寺庙等等。至今他的形象仍活跃于文字上,他的英姿浮也仍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篇五

李广其人,功有之,过亦有之,在汉代的几百年历史上,他以一种极其微妙的经历存在,与匈奴作战七十余场,爱士卒,轻权贵,骁勇善战精骑射,然,万般才华亦被弃。

人的一生太长,故事却太短,经历太传奇,描述却太平淡。司马子长用几页的字句汇聚他的一生,将英雄辗转指尖,我们仅来得及了解他起起落落的生平,在字里行间感受他鲜血溅沙场,却在朝堂上处处掣肘的无奈,同是保家卫国,部下青云直上,他却因种种缘由官途滞留不前。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在一个战争频发的时代,人的命运是自己的奋斗,在一个君主制下,人的命运是上位者的爱才之心,在一个复杂的官僚机构下,人的命运是关系的错综复杂,李广得以以足够高的身份驰骋沙场,在生命的最后却依旧只能以一个这样的身份自刎谢罪,不过可叹一句:时耶?命耶?史上人物入朝堂,封侯拜相,摆不脱皇室的亲近或疏远,无论是汉室或是任何一个朝代,纵是千古一帝亦有个人喜好,站在人类顶尖的他们,满足的只是大局上的成功与仁爱,他们为人间百姓而忙碌或担忧,却不会至始至终总为某一个人而停留,江山代有才人出,只要有合适的时候,总会有另一个合适的人物在这段故事中粉墨登场,然后让后世反复揣摩。我们慢慢咀嚼历史,品尝历史上的一切带给我们的心酸或感怀,感慨帝王意,不可猜,玩味权臣和英雄们的意气风发,看着他们一个一个微笑或苦涩地谢幕,让历史这本书翻过一页又一页,然后终于到了留下他们的名字的时候,李广不过是这其中一个,带着他的家族慢慢没落,而岁月后的我们慢慢重温他们的故事和光年,得到点点不知道算不算教训和道理的教训和道理,然后期待这些或许能举一反三在我们如今的世界上演,其实,我们只是多了点故事可说而已。

历史上的功与过,我们仅见九牛一毛,我们从千年后的今天对他们大肆批评或代他们遗憾,不得不有些片面,今天夜晚的月亮或许曾照耀过他们某个孤寂或是得意的夜晚,但是谁又知道今晚的月亮还是不是千年前的那轮圆月。时间在日升日落中流逝,生命在人来人往中换了一代又一代,也许”江湖"流传的故事很美,但我们只是想让历史上的人物与故事来为我们的没有道理的生活增添道理,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罢了。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想要告诉李广,只是望和他共饮一壶酒,一祝沙场骋驰,壮志难掩,二敬心系山河,暮年辗转,三四似见,月下独酌,愁绪难挽,五念含恨终了,一生望断,六感后世难忘,书中重演,七八唯愿,世间再见,无忌从前。

相关范文推荐
  • 10-09 乖摸摸头读后感(实用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
  • 10-09 2023年荀子读后感(汇总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 10-09 最新我能行读后感(通用5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
  • 10-09 最新白痴读后感(通用7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 10-09 2023年读者读后感悟 通天树心得体会读后感(汇总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感悟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感悟,可是却无从下
  • 10-09 最新现场力读后感心得超市 现场改善读后感(汇总5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
  • 10-09 2023年夜的读后感(实用6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10-09 2023年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大全8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
  • 10-09 2023年理想点亮人生 理想点亮人生读后感(优秀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理想点
  • 10-09 小学生读后感级(实用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