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笑傲江湖读后感(大全5篇)

笑傲江湖读后感(大全5篇)

时间:2023-10-09 00:42:52 作者:影墨 笑傲江湖读后感(大全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笑傲江湖读后感篇一

大学里的最后一个寒假,过的还算惬意,走亲串友之余,把《笑傲江湖》看了一遍,又是半年一次读后感,有书可写,有感可发,就不必从网上苦心当下一份了。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横批越女剑,此十五部小说乃金大侠生平所书武侠小说之写照,如假包换,《笑傲江湖》排在下联之首,可见其价值之高、寓意之深,很值得读后一感。

《笑傲江湖》的内容,估计大家或多或少都了解,就算你没看过小说,也看过电影,就算没看过电影,也看过电视,就算没看过电视,也听别人说过,所以剧情概要我就不再赘述。

金大侠在此书的后记中写道:“这部小说通过书中一些人物,企图刻划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那么想来小说中的人物岂非都是“政客”。“政客”没有好坏、正反之分,只有权利拥有者、权利争夺者和对权利不感兴趣的三种,令狐冲正是第三种。金大侠说令狐冲是天生的“隐士”,是像陶潜那样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隐士,但不能说他是大侠,因为他没有郭靖那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气概。

但小说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第一种或者第二种,或者是这两种的组合,甚至是为权利不折手段、无法自拔,其实这也无可厚非,这是人家一生兴趣所在,但我姑且称他们这种行为叫作“阴险”。看武侠小说的人,喜欢对其中的人物、武器等论资排辈一番,古有百晓生之《兵器谱》,闻名遐迩,《笑傲江湖》中的小人也有一张《阴险榜》,昭然若揭,容在下一一道来。

榜上状元人物,非岳不群莫属,人称“君子剑”,我看真是“君子贱”,装的比谁都像,如果我没听闻过他的臭名,开头也会被他忽悠住,左冷禅和他相比就是个小孩子,处处被他抢得先机。岳不群就连亲手带大的令狐冲都不相信,还怪人家抢了他的风头,最后还真敢“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佩服啊佩服!可以说是阴险毒辣、小肚鸡肠、变态无耻、人神共愤,就是亏了宁女侠!

至于榜眼所属,当归任我行任教主了,他也算是料事如神、老谋胜算、老奸巨猾了。曾想《葵花宝典》那样绝世的武功他怎会传给东方不败?原来任我行早知这是一门害人功夫,当初便就没怀善意,故意授之,两人尔虞我诈,各怀机心,要不是他棋差一招,被东方不败困于西湖湖底,他也会先将东方不败给废了。

而说到探花人物,当真有些徘徊,因为我觉得左冷禅、东方不败和林平之都是不二人眩但想来,左冷禅败于岳不群,东方不败败于任我行(还是败了),唯独林平之混居虎穴,逃过一劫,而且还习得祖传的《辟邪剑谱》,可见其心机之深,不下岳不群,固有“小君子剑”之称,只是苦了岳灵珊!

《阴险榜》上的其他人物就暂不品评了,那都是麻绳提豆腐――提都别提了,小巫而已埃

由此可见,江湖凶险,果不其然,遇到这样的人,真是没辙,要我也归隐算了,如此江湖,谁能笑傲――原来《笑傲江湖》说的是反话罢了。要我说,别说笑傲江湖了,能笑傲大学就不错了,别说笑傲大学了,大学有的笑就算对得起自己了,哈哈!

笑傲江湖读后感篇二

也许是对金庸作品钦羡已久而至今才得以阅览的缘故,当买到这本书是心中波澜不已,一至仅用两天便看完了。阅览完毕,掩卷沉思,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几个字:心,志,际,爱,境。

心有个口袋,东西装的少时叫心灵,多一点时叫心眼,多时叫心计,很多时叫心机。在这本狭义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上述各种“心”的代言者,可以轻易得出在那个世事难料,人心叵测的时代保留一颗纯真、诚挚的心灵是多么难能可贵。

古人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由于他的倜傥不羁,令狐冲的志向并不容易总结。但随着作者的笔触凝思,似乎可以总结出那句“笑傲江湖“。试想:对承载了那许多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江湖之上一笑置之,确需要莫大的勇气与卓绝的志向。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的际遇为所谓武林正派众人所不嗤。那些个狰狞与人性面具之下的丑恶灵魂一旦脱下伪君子的外衣便令人猝不及防。由此交友要讲缘分,大可不必在意他人的想法。

作家王鼎均说:“爱情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千回百转与不舍昼夜。”《笑傲江湖》中对爱情的描述并不详实。而那些个朦朦胧胧、缠缠绵绵的情份或许本不应属于金庸、不属于令狐冲。看完之后忽然想问自己爱情与事业究竟孰轻孰重。还记得曾看过一部电影《再说一次我爱你》,它里面的主人公将爱情与事业的矛盾展现的淋漓尽致,直到今日心里还是挥洒不去那一抹悸动。

《笑傲江湖》中渲染的气氛只能用“美”来形容。试想那对经历了太多的人事变故,冲破多少羁绊才走到一起的知音,一人在山顶,一人在山腰,一人抚琴,一人吹箫,遥遥相望,共奏这一曲绝顶好听的《笑傲江湖》该是何等逍遥自在。

虽然只是粗览一遍,心中还是涌出许多莫名的感动,莫名的欣慰,莫名的钦佩。太多太多的境象宛如梦境一样于脑海中浮现,一时挥洒不去。真想经历那场若即若离,那场亦真亦幻。只是懂得做梦的人是幸福的,不过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梦醒了无路可走。

笑傲江湖读后感篇三

其实在先读那本书的时候一直纠结在《天龙》和《笑傲》之间,在下窃以为前者是金庸的巅峰,而令狐冲是我最喜欢的人物,所以还是先看的《笑傲》,照照自己的一副嘴脸而已。

接下来金老果然就按着林平之的线索开展故事了,合情合理的因为岳不群的关注,逃离了青城派的魔掌,因缘际遇竟然扮成了个假驼子,好了既然有贾宝玉就有甄宝玉,有假驼子当然也有真驼子,金老果然把情节安排的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所以再不说老金是个大师,那么基本就没人是大师了。说起了大师级人物,我以为写作的大师有四位,鲁迅,钱钟书,金庸,余秋雨。那位朋友觉得还有补充,洗耳恭听。

到这里岳不群的阴谋昭然若揭,《辟邪剑谱》不出现则已,出现了就志在必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余沧海是一点胜出的希望都没有的,即便找到了也不过是给别人做嫁衣而已,幸亏没有找到,否则余沧海的命估计早就交代了。

劳得诺此时是不是左冷禅的人,估计岳不群是没有把握,顶多也就是个猜测,但是他知道劳得诺绝对不是自己人,拜倒自己门下是有所图的。才让劳得诺办理此件事情,其实就是摸清楚劳得诺的后台,可谓一箭双雕。此时我们就应该看到岳不群的可怕了。江湖人称“君子剑”却如此工于心机,而掩饰的如此不留痕迹,玩政治绝对是一把好手。其实政治就是一门玩弄权术的学问,此道之中岳不群堪称大师啊,令我辈汗颜。

在第二章还有个人物出场了,莫大先生弹着胡琴唱着“小东人,闯下了,滔天大祸”然后为那些胡说八道的酱油男们露了一手,弹着苍凉的胡琴隐隐远去。莫大的出场首先表明刘正风金盆洗手并非门户之争;其次暗示洗手与音乐有关。也许就是这些吧,再有就是堵住悠悠胡说八道之口。完成了任务就下场了,金庸把结构安排的竟然如此细致,羡煞旁人啊!

金庸借着华山派众弟子之口,明说暗喻的把故事的起因交代了个清清楚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恒山派出场了,又是冲着我们可爱的主角而来,掳走了一个小尼姑,多么可笑的行径,定逸与华山派纠结一会找不到令狐冲,那么就掳走岳灵珊吧,一报还一报礼尚往来而已,不过此时却可表明定逸的有勇无谋,什么事情道听途说不调查清楚就开始发脾气,怎么玩政治,怎么混江湖。与华山派纠结一会被请去刘府,这个是故事正常的发展。

至于何三七在这里出场,为了神马?莫非表明各路豪杰都来凑热闹吗?还是金老爷子本打算以后还有他的戏呢?不过一切的一切都在林平之的眼中,因为此时他才是主角。

来到刘府后,发现我们的可爱的真正主角又闯祸了,奶奶的,屎盆尿罐都在老子头上扣吧,老子就是老子爱咋咋地,所以人生总有很多无奈,我是你也是。

这次干掉的是泰山派的,又一个有勇无谋之辈天门出场了,大呼小叫的要宰了令狐冲这小子,大家说说,什么是主角。想起了陈佩斯的小品,明明是主角却演了半天的配角。看来很多事情还是不以我们个人的意志而决定的,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意识到了令狐冲这小子原来才是主角啊,可是我们的主角正式出场还得等些日子。那么,金庸这种写作手法,不开门见山的叙述,先通过其他人物映衬出主角的轮廓,真的对写作的要求太高了。也成就了自己大师的地位。

接着我们可爱的小萝莉师太仪琳说呀说呀说说说,把令狐冲的侠义智谋狡诈讲述出来,可是说着说着把令狐冲说死了,定逸余沧海天门道人等人的嘴脸在依琳的讲述中刻画的清清楚,金老把余沧海跟两个有勇无谋的人物放在一起刻画,想想余沧海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还一心想着夺取《辟邪剑谱》练就绝世神功千秋万载一统江湖,春秋大梦而已。不是那块材料,就算练成了就能登峰造极吗?左冷禅岳不群之辈估计下俩套余沧海就得钻进去弄个万劫不复,当然就这种素质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在政治上玩到出人头地的。可是不自知者还是那飞蛾扑火,撞到头破血流,粉身碎骨,不能动弹,就此挂掉为止。

《笑傲江湖》的政治不就是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社会吗?所以我读书很多事情都是在反省自己,或者说是跟当下一些事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或者有更好的出路而已。《笑傲江湖》是武侠小说,可是在我看来他一不是简简单单的武侠,是本教科书,教我如何做人做事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书,如何行侠仗义追求人生的书,当然不只是《笑傲》,所有的经典之作无不是这样,所以我现在想说的是,读书,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可以不求甚解,但不可以娱乐一时浪费时光的为好,话说回来,每个人各不相同,所以就有了差别有了文明有了历史有了文化有了金庸有了《笑傲》,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悲呼乐呼,不求苟同也!

那么仪琳和岳灵珊谁是第一女配角,我的判断是谁离男主角越近谁是,那么任盈盈无疑是女主角,第一女配角当然是我们的仪琳小师妹了,哈哈哈,可惜的是电影版《笑傲江湖》竟无仪琳此人,叹叹!

现有的影视仪琳扮演者里我更喜欢何美钿版的,或许是因为我更喜欢96版电视剧的原因吧,仪琳估计是继小昭后又一个小萝莉吧,只不过是个小师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有救命之恩就一定要以身相许吗?只不过仪琳凡心未了,做了十几年的尼姑,初遇令狐大哥,哇塞阳光大男孩,侠义善良,更何况救命之恩哪,不禁春心萌动,相思成灾。蛇灰草线,伏延千里,邂逅不过只是一场有惊无险的灾难,却直接把令狐冲和恒山派联系起来,也才有了后来匪夷所思的逼婚迫娶,金庸如果我在不佩服你,可就真是有眼无珠了。

那么罪魁祸首当然是依琳自己长得太美了,自古红颜祸水,长那么好看,别说采花大盗田伯光,就算一个平常的糟老头子也得想入非非吧?所以长的漂亮对女孩来说并不一定是什么好事,我身边就有好几个女孩子,青春年少,姿色绝佳,却甘当二奶小三之类服侍四五十岁的老男人,不忍写下去了,五陵年少争缠头,可怜嫁做商人妇,漂亮是资本,却不能滥用,不然终会有后悔的一天,好像又跑题了,不好意思。

继续听仪琳小师妹给大家讲故事,此节令狐冲大战田伯光,色胆包天,贼心不改的田伯光出场就是快刀斩乱麻之势,抢了个美貌的小尼姑,却不料被侠义心肠,洒脱不羁,爱管闲事的令狐冲遇到,先是智取不成,变成硬斗,还不成软磨硬泡,开始坑蒙拐骗的行径,竟然在田伯光身上转到了便宜,哄的田伯光见到仪琳就得跑路,堂堂男子汉打赌输了不赖账,坏人也有自己的操守,这就是金庸对笔下每个人物的雕琢的观念。

那么就先说说田伯光吧,我就是个采花贼怎么了,那天我栽了那只能是点背,点背不能怨社会,老子的爱好就是采花别无其他,做着自己想做的,可以说是一个很牛逼的职业,关键还是有两把刷子,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咱不是赞美田伯光采花有理,主要是人家有自己的追求,看看如今有追求的,还付诸行动的人又有几个,都一个个是白日做梦的主,你别笑你也是。当然我也是。田伯光是社会中那类独来独往,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人,不受别人约束的,按着自己的想法活的人,这类人书中很多,不戒和尚,木高峰,桃谷六仙等,他们是不参与政治的,但是他们的存在却左右着政治,左右着江湖。

老金也是通过令狐冲跟田伯光的斗智斗勇,来表现令狐冲的浪荡不羁,随心所欲,胡说八道,侠义心肠,聪明智慧的,当然是通过仪琳小师妹的嘴巴让读者自己去感受,这种写作手法其实并不怎么高明,高明之处当然是金老的妙笔生花。

好了仪琳讲完了,我们可爱的主角还没出场,就已经让读者很是忘不了了不是。也解决了定逸天门对令狐冲的错怪问题,唯一不爽的又是余沧海,弟子罗仁杰又被令狐冲杀了。悲剧人物就是这样炼成的,没事不在青城山上泡老婆,非要下山抢《辟邪剑谱》,武功能力智谋素质不济也就罢了,关键是没有自知之明,可叹可叹。所以玩政治也好,做生意也好,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是没有什么大出息的,或者说迟早是要栽跟头的。

当然令狐冲是被仪琳说死了的,只是仪琳小师妹把尸体弄丢了,这这这个就有意外发生了,而且是肯定要发生了,要不小说还怎么写下去是吧,被魔教长老曲洋所救,这可好《笑傲江湖曲》有主了,只不过救得不彻底还得用恒山派的药,还得找仪琳,谁去,聪明不下于小黄蓉的曲非烟,这名字一听就是美人坯子,至于美不美,金老爷子知道,只是早早的把这么个小女孩写死了,真是不应该啊。

此时,林平之这个假主角假驼子终于跟真驼子碰面了,林平之不入华山派,假主角就得做下去,那么令狐冲就得憋着出来。那么老金就安排木高峰送他一场,好让真主角早点出来啊,木高峰出场或许也只有这么一个理由吧,非要在加上一个理由的话,那就是让故事丰满些让情节离奇点,最后再把林平之弄成个瞎子,任务完成过后果然就和余沧海一起挂了。所以说解铃还需系铃人,林平之与木高峰余沧海甚至岳不群的梁子就这样结下了,最后还得林平之收拾,只不过岳不群老奸巨猾,林平之收拾不了而已。林平之的故事估计到这里基本就完了,学武功报仇呗,还有什么别的吗?他的生命是被江湖左右了,并非他自己的选择,环境造就人物的命运,一点也不差。

笑傲江湖读后感篇四

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的后记中写道:“这不小说不拘于任何时代,只是通过书中的一些人物,企图刻画中国三千多年来的权力纷争,利益争夺。”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名门正派,也没有绝对的旁门左道,只是立场不同,心态不同,看法不同而已。江湖纷争看似繁杂,其实归根到底就是一曲《笑傲江湖曲》,只是时代不同,“掌门”不同而已。

小说围绕着一部《辟邪剑谱》展开,一本武功秘籍,使得江湖上各门各派明争暗斗,人与人之间相互猜忌,相互利用,相互残杀。书中将江湖分成所谓的“正派”与“邪教”。正派中有:少林派、武当派、五岳派、青城派等。而邪教当数日月神教。

在我看来,江湖其实就两派,一派是“权利野心派”,另一派是“隐退派”。首先,我解释一下两派的名字来由,再对两派中的部分江湖人物进行分析。

权力野心派顾名思义就是对权力有着极大的野心。梦想着有一天能一统江湖,并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年的那场思过崖上的剑气之争说起。一场比剑使得华山派的各位高手前辈丧命,因此,华山派的经典武学从那也就失传。当然华山派在江湖上地位也就一落千丈。五岳派的盟主地位自然就被嵩山派所得。这样一来,岳不群在华山派最不景气的时候临危受命,接管华山,肩负着光大华山派的使命。

那么要光大华山派的首要条件是什么呢?那当然是武功,只要你有绝世武功,那么别说光大门楣,就连统一江湖都不成问题。当时江湖上大概有这么些绝世武功,少林寺的易筋经,任我行的吸心大法,东方不败的葵花宝典,还有就是林远图的七十二路辟邪剑法。想得到前三种几乎不可能,那么就只有在辟邪剑法上打主意。

当余沧海公然地向福威镖局下手时,时机来了,于是岳不群派劳得诺和岳灵珊到福建接触林平之,在林震南夫妇死后,将无依无靠,仇气冲天的林平之收入门下,为夺得剑谱铺平了道路。终于在向阳老宅的佛堂下找到这本绝世武功剑谱,林平之也因此差点遭到岳不群的暗算。得到剑谱之后,我也不清楚当岳不群看到第一句时是怎样的心情。但结果是他成功的走出了第一步。练成之后,嵩山比武夺帅,成为五岳剑派掌门也是顺理成章的事。统一五岳派后自然就想与任我行决一雌雄。可悲的是大战还未开始,五岳派又一次相互残杀,当年威震武林的五岳派已名存实亡,岳不群最终的结局可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一代宗师因江湖权力之争而搞得臭名远扬。

岳派那都是明着来,不会从背后下手,江湖人士都能看出他的野心。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便是他不及岳不群之处。左冷禅所用的伎俩无非就是以金钱买通,买不通就杀。一切阻止他的人都得死,恒山派就因此多次着了他的毒手,刘正风也被他逼得家破人亡,对于左冷禅的权力野心,我想借用方正大师的一段话来总结:首先他得统一五岳派,和少林、武当形成三足鼎力之势共灭魔教,回过头来灭武当、除少林,一统江湖。可悲的是他精心策划的“政治蓝图”刚走出第一步就被岳不群窃取了,最后落得个双目失明,命丧思过崖的下场。权力野心派三号人物,日月神教圣教主任我行,任我行从西湖底脱困后,便迫不及待地去找东方不败报仇,杀了东方不败重掌神教。听着“日月神教、文成武德、千秋万代、一统江湖”这样气势宏伟的口号。我想没有几个人高高在上的听着几千人这样的朝贺,而不想真正的一统江湖。在岳不群当上五岳剑派掌门时,任我行就计划着趁五岳剑派还未成熟之时,就将其灭掉。可还没等他动手五岳剑派自相残杀不攻自破,五岳之中似乎就剩恒山派了。令狐冲拒接加盟日月神教,任我行便放出一个月后大举进攻恒山的话来,他要的是当少林、武当增援恒山,他却佯攻恒山,大军进攻少林、武当的效果。可叹啊!一个月未到,便死了,可谓善终。

权力野心派还有一些别的人物,比如:日月神教东方不败、青城派余沧海、塞北名驼木高峰等。这里我不在一一说明。

隐退派大概有退隐江湖、隐居山林、不问江湖恩怨那么个意思。在笑傲江湖中隐退派又可分隐退成功和隐退失败。

纵观全书我看隐退最成功当数令狐冲和任盈盈最终在西湖梅庄的“千秋万代,永结夫妇”退出江湖。令狐冲生来就桀骜不驯、不服管教、爱喝酒、喜欢打抱不平,可喜的是他有一颗狭义之心。因此结交了不少江湖豪杰,但他对权力却毫无兴趣,其实小说中他获得大权的机会最多,他做过恒山派掌门,方正大师也曾支持他做五岳剑派掌门。任我行也曾授予他副教主之位。但他都没为之动过心,寄情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之中。任大小姐是日月神教圣姑,掌握着几万人的生杀大权,可他最向往的还是能和她的令狐冲合奏《笑傲江湖曲》。因此将他俩归为隐退成功派,合情合理。

隐退不成功派当数刘正风、曲洋莫属。正所谓“朋友易交,知音难求”。他们有着门派之别,处于正邪不两立的江湖关系,但他们因音乐而相遇、相识、相交。一个被左冷禅逼得家破人亡,一个被日月神教追杀。他们想退隐江湖,江湖却不给金盆洗手的机会。但在生命的尽头,两人能合奏《笑傲江湖曲》,即使不能真正地退隐江湖,也算是个完美的结局。退隐不成功者,我觉得风清扬也得算一个,为什么呢?虽然他躲过了华山派的剑气之争,决定归隐山林,不问江湖恩怨。可他还有一件事放不下,那就是为独孤九剑寻找传人,这才有了思过崖授剑那一段。因为风清扬的归隐又重现,所以他应属于退隐不成功者。

归隐成了他们的梦想,可他们哪知道“人在江湖,生不由己”。权力这个东西,有多少人能看得开、放得下。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为了权力而搞得身败名裂,试问有谁没有统治他人的野心,能做到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呢?江湖上因权力而产生恩怨,因恩怨而产生厮杀,因厮杀而产生厌倦,因厌倦而产生归隐。然而就是有那么多人不会产生厌倦,因此江湖无论在哪朝哪代都动荡不安。或许这便是《笑傲江湖》不拘于任何时代却适用于任何时代的原因吧!

文档为doc格式

笑傲江湖读后感篇五

金庸的武侠写出来之后,就被各大导演争相拍成了电视剧,无论70版,还是80版或者现在的翻拍,每一版出来之后,都会引起巨大的反响,称赞、吐槽的皆有之,而每一版都各自有其侧重和优势,并且都带上了开拍导演、编剧自己的审美观和对作品的理解。众说纷纭。

读金庸的武侠原著亦如是。每个人对其作品的理解都不可避免的打上了自己思想、思维和理解上的烙印,这些源自于个人性格、成长经历、人生经验以及思维的高度、广度和宽度上的差异,反正是一千个读者心中一千个哈姆莱特。

我也看过几部金庸的武侠电视剧,看完后总觉得意犹未尽,终于在这个冬天下定决心仔细的研读他的武侠小说,透过文字为媒介来试着理解金庸在小说构思中的各种博大精深的内涵和隐射。

但看完了《笑傲江湖》原著,并没有站在他布局谋篇的角度去看待这部著作。可能还是个人思想上的局限和人生阅历不足,无法理解。但心中竟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之感。源自于结局的完满,皆大欢喜。“野心家”“伪君子”类的人物或死或伤或被囚禁,他们各自的结局与自己原先预想的截然相反,背道而驰,像岳不群,左冷禅,东方不败,林平之,劳德诺;正派人物要么最终得以位高权重之实,心愿得以实现,且善始善终,要么是自己心甘赴死,死时不留一丝遗憾(虽死无憾也算一种完满),像莫大先生,方证大师、冲虚道长、岳灵珊、刘正风;剩下的便是隐士之流的皆大欢喜,与爱人携手归隐山林,从此不问江湖事,就是令狐冲、任盈盈。

金庸先生在小说的后记中写到,因为想写的是一些普遍性格,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所以书中没有历史背景。而说到性格的话,我觉得本书中给我最大震撼的不是金庸想侧重的江湖武林,也不是政治性的阴谋诡计谋事布局,而是集英气、智慧、宽容、腼腆于一身的任盈盈。

张爱玲在遇到胡兰成之后写道:遇见之后,我便变得很低很低,低到了尘埃里去,却满心欢喜,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若男人懂得这女子一片痴心,把托付终身给自己的勇气,便该好好怜取眼前人,而不是明明身边有一颗明珠,却到处翻天滚地的寻找宝藏,又或者是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你要么不要她,若要了,从此便收起你的花花肠子,一心一意对她好跟她过细水长流的美满日子。其实再智慧的女人都是一样的,遇到爱情之后智商迅速降为零,不自觉间甘愿收起锋芒,收起所有之前自己觉得跟生命同步重要的骄傲、自尊和满心被父母宠惯的娇溺,为君洗手作羹汤,恨不得从此嫁做他人妇,一心守君长绵久。盈盈也如是。

于是便有了连自己性命也不顾背他只身赴少林的无畏,有了月夜陪伴他身边暗中保护小师妹的宽容,更有了从心里能懂得令狐冲是个放荡不羁却重情重义,不愿受世俗礼法束缚,只愿对酒当歌度日,对权力没多大兴趣的隐士,于是默默相伴,在他背后暗中相助,暗自授意桃谷六仙帮助,化装成虬髯大汗在人群中为他推波助澜,做了很多羸弱女子不敢也做不到的事。每一次她主导事件的成功不仅代表她在爱情上是主动地,勇敢地,内心没有自古以来中国女子对爱情的“被付出论”,也都从侧面证明了她的聪明和睿智。但从根本上说,我觉得她任盈盈跟令狐冲从本质上其实都是同一类人,这大概也是潜意识中能引起质朴共鸣的基础。当然,盈盈对令狐冲那种带有隐士性质的性格也是发自内心喜欢和认同的,这就很难得了,因为在那个时代的女性,一出生就受各方面强加给自己的名号、属性要被冠以贞洁烈女的要求,且在闺房中受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的熏陶,难免在选择夫君的时候要求找个尊礼重道,学富五车的翩翩君子来托付一生,像岳灵珊爱上的林平之那样,要斯文守礼,一袭白衣下显示出君子之风(虽然是装的),而令狐冲虽然重情重义,光明磊落,却只是个豪情的狂士或不羁的浪子,终究不像林平之表面上看上去那么儒雅。这在我觉得是很难得的,因为当时关于“择夫”的社会意识形态就是那样,盈盈对令狐冲的欣赏和喜欢、懂得是属于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不过两个人单独相处时,盈盈面对令狐冲油嘴滑舌的”赤裸裸调戏“时经常会流露出一种娇羞的神态,这样专属于女子娇滴滴的害羞是源自于盈盈腼腆的性格,这明显不是装出来的做作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希望令狐冲能够尊重自己两人遵循礼法的相处,还有“你死了,我也绝不独活”的坚决凛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现代女性都比不上的,甚至是现代女性面对爱情的态度上缺失的某种很重要的东西。

幸而的是,盈盈遇到的是令狐冲这个值得托付终身的男人,终究没像大多数女子那样被薄情男子所辜负。跟她一样缠绵痴情于一个男人的岳灵珊,最终的结果却是惨死在自己恋了一生不顾愿意倾尽所有为他付出的男人手中,这算是古今中外女人在爱情上遇人不淑的极致代表,张爱玲也只不过是遇到了花心滥情的胡兰成,爱情破裂后便各安天涯。

幸而遇到的是令狐冲,让盈盈能在最美丽的似花似春雨的年纪上跟他共同经历江湖上的腥风血雨,然后归隐山间,细水长流。纵使可能自己并不是他这一生中最爱的女子,但能在风景看遍大彻大悟后长相厮守至百岁无忧,从此青山绿水,岁月静好,一生相伴,哪里还能在意的了那么多呢。

相关范文推荐
  • 10-09 最新逊漂流记读后感五百字(通用7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 10-09 最新哈利波特读后感(优质6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
  • 10-09 名著好词好段读后感(优秀8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 10-09 读后感获奖作品(优秀8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 10-09 初中读物读后感(精选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
  • 10-09 最新狼与人读后感(模板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 10-09 突围读后感 黄州突围读后感(通用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
  • 10-09 最新笑猫日记之青蛙合唱团读后感(大全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
  • 10-09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汇总6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下面是我给
  • 10-09 最新牛和鹅的读后感(优秀6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