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讲话稿>赤壁教学设计及反思(实用18篇)

赤壁教学设计及反思(实用18篇)

时间:2023-12-16 19:40:29 作者:紫衣梦

每一次教学反思都是一个宝贵的机会,可以让我们不断提高自己。教学反思让我认识到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赤壁教学设计

文赋是介于散文和赋之间的一种文体。一篇好的文赋语言摇曳多姿,情感浓郁,哲理丰富。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对话中探讨了人生哲理的意蕴。因此学习本文必须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我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而朗读比默读更能有效地刺激大脑皮层,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感。一个学生对一篇文言文理解到什么程度是可以从他能否在节奏和语调上读好这篇文言文中看出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做到了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背诵前两段的内容。

另外如何既做到文言文阅读字字落实,又能对作品文化内涵的'理解与发掘呢?对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如让学生在充分自我预习的基础上互相就文章的字词质疑、释疑,教师只需对一些过难的字句进行必要的解释。在这一过程中,我让学生充分提问并让学生自主解决,教师仅作补充和引导。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撬起来。”所以我们教师千万不要小觑学生的学习潜能,只要对他们提出一定要求,让他们掌握一定方法,他们就可以学得更好更高效。对于书下有着详尽解释的文言文,确实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精力时间由老师逐字逐句串讲或者是让学生站起来一人一句翻译。学生之所以觉得上文言文枯燥想睡觉是因为他们觉得授课方式单调。而分小组合作学习则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而且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程度好的同学可以临时充当小老师的角色,于是一些简单的字词问题就可以由学生自行解答了,至于大家都不理解的字句则由老师来讲解回答,这也正是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但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有不少,如部分学生惰性很强,完全依赖小组其他成员,课前预习不充分,以至于上课时提不出任何问题,这不是都懂了,而是不懂得地方太多了的缘故。如何调动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知人论世”是读懂文章的必要方法,所以让学生掌握好这把钥匙是尤为重要的。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对写作背景作了充分介绍,所以学生在理解文章思想内涵时显得不是很困难。

赤壁教学设计

随着下课铃声响起,我的公开课《念奴娇赤壁怀古》落下帷幕,可是这节课并没有结束,因为它留给我的思考延续至今。苏轼在他的人生中反省着,升华了,而对于我而言,又何尝不是呢?套用现今流行的一本小说名字,我的教学反思也叫《双生》。

教研室周老师提出了本次公开课的要求,我和另外一位老师在我校一起来各上一节课,课型要体现诗歌必修和诗歌选修的不同。所以针对高一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力图对诗歌必修课模式有一个较为全面而实用的挖掘,让学生真正领悟诗歌,学到诗歌鉴赏的方法。在课堂中我采用情境导入法、诵读指导法、探究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特别是在复杂情感的体会方面设计了一些活动,以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有一些收获,也有一些有待商榷之处。

收获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以诗歌诵读法贯穿课堂。

琅琅的读书声应该一直是萦绕在语文课堂上的。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一优良的传统模糊了,甚至要消失殆尽了。暑期的全省教师培训,各位专家的讲座引起了我的注意。使得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语文课堂,发现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淡化了学生的诵读热情。而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在必修一讲解《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对于这样一篇经典的老课文,我采取了和以前不同的处理方法,不去按部就班的讲解文章结构,归纳主旨,而是采用诵读法,让学生充分理解马克思与恩格斯深厚的友谊,以读代讲,以读促讲,效果很好。所以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设计上,我也采用了诵读法。

收获之二:在教学过程中,突显学生对话参与意识。

一直以来,好像语文的工具性发挥到了极致,诱使了教学中的简单化。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语文世界中诗意的美、丰富的内涵,几乎被抛之一边。语文世界被收缩于抽象的考试说明之中,很多时候我们不得已只能把语文课上成应考训练课。新课标要求学生应该有主体参与意识,训练表达能力,提高鉴赏评价能力。

课堂上要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思维训练,课堂上要给予学生思考的话题和时间,让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所以在课堂上对于苏轼和周瑜两位大英雄的见面,我们设计了对话环节。刚开始设计时候是有四个小环节,一是苏轼对周瑜说,二是周瑜对苏轼说,三是周瑜苏轼两个人的对话,四是我对苏轼说。在后来的试讲过程中和周老师讨论,觉得这四个环节其实有些是重合的,不需要面面俱到,所以进行了删减。保留了第一个环节苏轼对周瑜说一句话,第二三环节删掉了,把第四环节换成了填空“我看到了一个------的苏轼”形式,提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在对话中自然就提到了苏轼对于年轻有为的周瑜的羡慕和崇拜,对于自己生不逢时、老而无成的感慨,对于自己悲惨境遇的失落、惆怅。也就为下一个环节把握情感奠定了基础。

收获之三:导语和结束语的精心设计。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更应该追求教学过程的诗意设计。导入的表达是为了在第一时间营造一个诗意的意境,以渲染诗歌学习的气氛。

我用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巧妙引出,--------。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奏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为课堂提供了一种惊心动魄引人入胜的开端。

结尾以诗化的语句作结-------。

“苏轼在寂寞中反省过去,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哗,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回归于青纯和空灵,习惯于淡薄和宁静,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伴随着射向黄州的那道神秘的天光,一个伟大的苏轼就此诞生”。

然后让学生背诵“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是为了让学生能把《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相勾连,把两篇课文的精神内涵融入到一起。通过教师高层次的点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苏轼情怀,激发学生对意义人生的探求愿望,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教师有自己独到的感悟,体现了教师也是文本的学习者。同时表达教师对生命和生活的理解,言传身教,引领学生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与感悟。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管我的设计力求完美,但实施过程还是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争议之一:在讲解到“多情应笑我”时,我是这样处理的。我给学生讲有的版本是说苏轼在自我解嘲,还有的版本是说周瑜应“笑”我,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周瑜“笑”苏轼,那么是嘲笑吗?学生回答不是,应该是理解、安慰、关心等。

有的老师提出来说,关于“笑”这个问题有争议,是不是不要给学生定论。而我认为在课上给学生提供几种版本,然后采用假设法来引导加以运用,是完全可以的。因为我要给学生的不是探讨究竟谁“笑”,谁对谁错,而是通过这样一个中介跳板让学生顺理成章的明白苏轼此时的复杂的心情。事实上,我认为课堂上达到了目的。

争议之二:在最后讨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环节时候,在讨论之前我给学生时间讨论了在《苏东坡突围》中所涉及到的苏轼的经历,让学生讨论在文章中都写了苏轼经历了哪些变故。

有的老师提出异议说这样会不会打断学生把握情感的思路,让学生思维有一个短暂的停顿。

而我的本意是让学生知人论世,在更深刻的了解背景的基础上,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因为在《赤壁赋》中已经对苏轼有了了解,所以我想没有必要把作者简介、背景知识在郑重其事的放在课堂开始,在讨论把握情感这一环节前加上,只是作为回忆和补充,为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作为铺垫。所以我认为这一环节应该是紧扣课堂环节来进行的,因为后来学生的讨论回答,正是基于这些回顾的背景知识和《苏东坡突围》中所涉及的经历有感而发的。

当然就我自身而言,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过分考虑教学模式的完整性,自己发挥的空间受到了一定限制。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时,教师引导需要加强,而且老师讲的内容还是有些多,语言还需要锤炼,应该完全可以做到再精要些。最后拖延了下课时间。

与苏轼的相遇结束了,但是我觉得与诗人的对话并没有结束。他曾经豪情满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吟唱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经历了那么多挫折之后“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及至最后苏子豁然开朗“吾与子之所共适“的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苏轼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失意面前,没有沉沦,而是在大自然中探索实现人生价值实现永恒的方式。我们古代很多失意的知识分子不也正是这样吗?所以儒道佛集于一身的苏轼是历代文人的人生典范。

于是,我释然。

公开课已经结束,不管经验也罢,不足也罢,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我曾经全心全意投入的思考的过程。现在我要做的,是好好总结、好好享受它带给我的思考。当我认识到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时候,是不是也说明我正在进步呢?虽然不能说我经历了一次涅槃,可是它的确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一次再生。

希望我的学生们今后在他们的生涯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坦然,也能在苏轼精神的召唤下,“一蓑烟雨任平生”。

赤壁教学设计

理解苏东坡的情感矛盾。

课型多媒体。

导入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展示赤壁风景图及苏轼原作,进入主页面。)。

朗读全文。

一位同学读,正音。

齐读,感受文章。

疏通词语。

千古:长远的年代。

风流:有文采有功绩。

樯橹:樯,桅杆;橹,浆。这里指北军的战船。

灰飞烟灭:像灰烟那样消失。

华发:白头发。

酹:以酒洒地,用以祭祀。

课文分析。

说说你自己对这首词的感受。

回答下列问题:

上阙。

描写景色的有哪些句子?

字词特点角度修辞基调。

乱险怪形夸张。

豪迈奔放。

穿高峭惊汹涌声比拟拍水石相击卷狂澜奔腾形。

比喻。

雪水色纯白色。

(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怒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格调高昂。)。

c、对活动在这里的英雄人物,作者又是具有怎样的情感呢?

大江滔滔,犹如历史长河,英雄人物的业绩,被淘洗变淡。这些英雄人物现在又在何方呢?不尽的怀念从中可见。“故垒”句具体话怀古的时、地、人。

d、上阙末句有何作用?

承上启下。

(是啊,“江山如此都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锦绣河山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的英雄人物,而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猛张飞一声断喝长板陂上,俊吕布方天画戟无人能敌,诸葛亮运筹帷幄世所难当。〈展示人物脸谱〉在诸多英雄中,作者选择了谁作为咏诵的对象?)。

下阙。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基调怎样?

作者自身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基调怎样?

(补充: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同他一齐攻取皖城。周瑜娶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后。)。

项目周瑜苏轼。

年龄24岁47岁。

婚姻幸福美满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

职位东吴都督团练副使。

际遇功成名就功业未就。

基调感奋感伤。

怎样理解这一矛盾(感奋与感伤)?

(结合苏轼的生平思想来看: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眉山人。二十岁中进士,力图有所作为。他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希望能抵制外辱,立功疆场。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写诗讽刺。结果被新派官员弹劾诽谤朝廷,捕之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一度迁为翰林学士。又贬惠州,远徙琼州。终逝于常州。)。

对周瑜的'追述表现的是一种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种现实,感情基调的矛盾实际反映的是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作者又是如何解决这种矛盾的?

(“逝者如斯夫”,人生美好却短暂,于是有人叹息不已,“人生苦短”;有人及时行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有人借酒消愁,“与尔同消万古愁”;也有人玩世不恭,“一场游戏一场梦”。那么,苏轼又是如何对待的呢?)。

“人生如梦”,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又何必执着?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动作中现出一种超脱与旷达。

总结全文。

内容:感怀写景咏史抒情。

基调:昂扬感奋感伤超脱。

比较阅读。

展示《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归结这两首词的共同特征,即豪放词的特征。

角度特点。

思想积极、乐观。

意境高远、壮阔。

风格奔放、洒脱。

课堂检测。

1、名称:词的全名为,又称、、长短句、琴趣、乐章等。

2、分类:按字数分有、、长调(92字)。按节数分有、、三叠、四叠。

3、流派及代表词人: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代表词人、、

本教案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

《赤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3.熟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ppt课件)电教法。

课时安排:一个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自唐敬宗宝历元年至哀帝天佑四年(825—907)年,共计八十三年,文学史上一般称为晚唐时期。这个时期,宦官专权,朋党交争,大唐帝国日益衰微,江河日下,藩镇势力日益强大,杜牧死后仅二十二年便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诗人杜牧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晚唐时期。他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等地做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很不得志。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贬为黄州、池州等地剌史。在晚唐诗坛上,他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后李杜”,人称“小杜”,其诗多感慨时事,抒写性情,诗风俊朗雄丽。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三)解题。

赤壁,地名,东汉献帝十三年(208年)周瑜大败曹操处,现在湖北省赤壁西北长江南岸。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3、这是诗人杜牧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自己的议论,是一首明显带有史论特色的咏史作品。

(四)了解诗的内容。

1、词义解释。

折戟:指残破的兵器。折,折断。戟,古代一种兵器。

销:锈蚀。

将:把,拿。

前朝:以前的年代。

东风:春风。周郎:吴国的将领周瑜。

铜雀:即铜雀台。

二乔:乔公二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诗句的含义: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

这是一首很著名的七言绝句。前两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意思是说,折断的画戟沉没在泥沙中未被销蚀,磨洗一番,可见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诗人从江边泥沙中发现了一柄折断了的剑,经过磨洗后辨认出是三国时的遗物。这两句看是平淡的叙事,但是,诗人从平淡的叙事中表现出了不平,为后面抒发“怀古之幽情”而奠定了基础。这里,诗人采用了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这也是唐代诗人写诗作文常用的手法,这就好像写当朝的人或事而假借于汉代人和事,以汉代唐一样。现在杜牧所在地是黄州,虽然有赤壁矶,并不是东吴周瑜打破曹操之处,所以无论是“赤壁”或者“折戟”是真是假,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以此引出对古代这一著名的战争,从而借此抒发心头之感。

接着写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相对前两句来说是议论。意思是说,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那么铜雀高台会深深锁住二乔,江东二乔也就沦为曹公之妾了。这里是指赤壁大战中周瑜侥幸战胜曹操一战。对于曹操来说,也是雄心大志的,他那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就表明了曹操要像当年周公那样维护国家统一。据记载,当时曹操进攻东吴,因北方士兵不习水性,曹操便把战船用铁链连成一片,以免摇晃。当时正是东南风,周瑜采用黄盖之计,用数十艘船载着油脂干柴乘东南风驶向曹营,诈称投降,等到快接近时,点燃油脂和干柴,一举烧毁了曹军战船。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的关键一战,也是古代著名的战争之一。这对于极为精通战争思想的诗人杜牧来说,对这一战事过程及其结果是十分清楚的,因而采用逆向思维方式,提出了“东风不与周郎便”的设想。虽然是一个设想,客观的历史现状当然不可改变,但思维方式改变,对于这场战争来说,胜败双方就要改变,历史也就要重新改写。

(五)思考并提示: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沉沙之折戟。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

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供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虽是史论,却赋予具体形象,可见诗人创作之高明。

5、诗歌的主旨?

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

三、课文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其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出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作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最后二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最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四、齐读并背诵这首诗。

引导学生边齐读边思考:

1、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情景?(烽火硝烟)。

2、你眼前会出现哪些人物?他们都是怎样的形象?(曹操:若胜则横槊赋诗于长江,弦歌艳舞于铜雀,藏娇之缠绵,凯旋之得意。二乔,艳压群芳,顾盼生情。东吴领袖:指挥若定,风流儒雅)。

3、你还看到了谁?(杜牧性格: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他自负知兵,常以武略自诩,诗中对周瑜侥幸成功的议论,正是他军事上自负之情的流露,大有阮籍“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感慨。)。

4、当所有风流人物都淡出历史的画卷时,杜牧这位风流才俊在慨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自负的脸上写满了抑郁不平。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比较阅读。

咏史·赤壁。

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2)、杜牧诗前两句写了什么?与胡曾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如果你是史学评论家,你如何评价“周郎”?

文档为doc格式。

《赤壁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学习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3、熟读并背诵课文。

学习重难点:

1、重点: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

2、难点: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学法指导:朗读法、质疑探究法。

知识链接:

1、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人称“一门三父子,娥眉共比高。”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2、关于“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3、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赤壁》教学设计

赤壁,是个地名,赤壁这个地方为人们所熟知是因为三国时期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恶战,这场恶战是——赤壁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作者杜牧对发生于几百年前的赤壁之战的评论,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我们知道诗歌的题材一般有送别诗、边塞诗、哲理诗、怀古诗、咏史诗等)那么这首诗的题材是——咏史诗。(咏史诗指借吟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来抒发情怀、讽刺时事。一般咏史诗的写作手法都是借古讽今、咏古抒怀。)。

1、请学生朗诵,纠正字音。

2、播放课文录音。

诗句的含义: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

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

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

1、作者为什么要从一只折断的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这是一首咏史诗,所谓的咏史诗是指,借吟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来抒发情怀的诗。折戟与古代的战争有关,而作者又是在赤壁这个地方发现的这只折戟,把它洗干净辨认之后,是三国时的遗物,很自然的就让作者联想起几百年前曾在此处发生过的那场战争,从而(作用)引起作者下文对历史的咏叹,为下文对赤壁之战的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

教师:齐读前两句诗。这前两句是叙事,写其兴感之由。

教师:作者由叙事转入议论,请看三、四句。

教师: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由此使我们联想到《赤壁之战》——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军的典故。

教师: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将重写。

教师: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

(铜雀春深锁二乔)。

教师:作者说,如果不是东风相助周瑜,美丽的大乔和小乔早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

教师:大乔小乔分别是东吴掌权者孙权和周瑜的妻子,铜雀台是曹操的后宫,里面有他从全国各地网罗而来的美女或歌伎,供他寻欢作乐。

教师:什么情况下大乔小乔会被锁近曹操的铜雀台呢?

(东吴战败)。

(没有)。

教师:作者认为之所以赤壁之战中东吴没有灭亡时因为什么?

明确:(东风)。

(机遇)。

教师:好,从这里我们可以分析得出,本文的作者是如何评价“赤壁之战”的?

明确:不以成败论英雄,赤壁之战中吴蜀联军的胜利,不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实力,而是偶然的机遇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当时没有东风,没有那一次机遇,周瑜的火攻之计就不会大显神威,那么,东吴政权就必然为曹操所灭。

教师:把诗歌的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

明确:不好,这样写就太直白了,而诗是讲究意境和含蓄的。本来的“铜雀春深锁二乔”,就很含蓄地表达出如果没有东风相助,东吴就灭亡了的意思,因为二乔一个是孙权哥哥孙策的老婆,一个是周瑜的老婆,这两个人都被曹操所供养在铜雀台,东吴自然是灭亡了。

教师:同学们,关于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结果,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历史学家都是对吴蜀持赞赏态度,对曹操则贬低得太多,说曹操骄傲轻敌,赤壁一战的失败是必然的,大快人心的。

明确:联系作者自身经历。

明确: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作者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板书)。

同学们我们纵观全诗,讨论本诗的两个亮点。

1、以小见大、构思巧妙:

教师:一把折戟,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动乱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题咏历史重大题材,却从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写起。)。

教师: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

2、用典,借古讽今。

教师:以小见大,别出心裁,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成了千古名句。

主题思想。

这首咏史诗,写的是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作者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同时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1.《赤壁》中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赤壁》中抒发历史感慨,以小见大的句子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杜牧在《赤壁》中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赤壁》中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想像的诗句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主,在读中悟情。

2、让学生用现代的观念审视作品,帮其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

3、增加学生的文言积累,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体会其中蕴涵的精神,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

2、以诵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字、词、句。

3、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手段。

1、学生网络收集相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展示授课过程。

3、配乐朗读。

四、教学方法。

1、情境设置法2、美读法3、启发法4、点拨法5、对比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故事导入:宋神宗元丰三年二月,一日,天刚蒙蒙亮,一群带着四川口音和北方口音的异乡人在一位气宇不凡但有稍显忧郁的中年男子的带领下,悄悄走小城黄州,在料峭的春寒中,住进了城东南一所叫定惠院的小院子。这位男子便是在“乌台诗案”中差点丢掉性命的苏轼。经过一个多月的风餐露宿,苏轼一行人终于到达了他的贬谪地——黄州,开始了他近四年的黄州生涯。其间,他便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赤壁赋》。诗人政治上的不幸,却成了文学上的大幸。历史,便是如此令人费解。今天我们便要走近这段历史,了解他的心境。

设计该环节是想通过情境再现,调动学生情绪,提前进入课文的背景氛围。

(二)、作家作品。

检查课前预习的效果:有关苏轼的搜集整理,让学生谈谈对苏轼的印象。

教师归纳:

1、词坛上“苏辛”豪放派、“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长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2、有关“乌台诗案”的介绍。

3、本文写作原因介绍。

设计此环节,检查预习情况,鼓励学生课前“多动手”,课堂“多动口”。

(三)、初读全文。

1、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读全文。

2、分小组读、全班齐读,在读中悟情。

3、听朗读录音,把握朗读的语气变化。

教师点拨:从课文中找蕴含情感变化的关键词,归纳朗读的语气变化:第一段读出赤壁美景的欢快语气,第二段是乐极生悲的凄凉语气,第三段读出人生无常的悲怆感,第四段表述人生观的雄辩语气,第五段由悲转喜。

无论怎样鉴赏一篇文章,其前提都离不开一个“读”字,“读”是学好文言文的一个有效途径,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在读的方式上也要做些灵活的调整,可以听录音朗读,可配乐朗读,可全班齐读,也可以单个同学朗读等。

设计此环节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这一课的最大特点是人物感情起伏很大,悲喜交错变化,所以我们在朗读时要抓住语气的变化,读出作者的情,更要读出情中包含的理。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疏通字词句,归纳整理。(教师投影以下知识点)(此处为略写)。

(1)通假字“属”、“凭”;

(2)一词多义:固、适、逝、苛、虽;

(3)词类适用:东、西、侣、友、舞、泣;

(4)特殊句式: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设计该环节是要突出语文工具性的性质,培养学生热爱祖**语的情操。至于文中字词句的具体涵义,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之上,结合课文注释,已经能够独立找出,教师稍做点拨即可。

2、结合前面分析的语气变化,理清文章的思路。

(1)月夜泛舟的陶醉;

(2)悲凉箫声的伤感;

(3)人生失意的悲情;

(4)随缘而安的态度;

(5)忘情尘世的洒脱。

教师点拨:扣住每段的写景主体或叙事、议论内容来归纳整合。

设计此环节意在训练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五)、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1、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道:(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教师点拨:全文通过主客对答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设计此问题是为了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加情感体验,提高理性分析的能力。

2、如何面对人生中的挫折,苏轼提出的寻找快乐的良方对现代人是否可行?

设计此问题目的是让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从而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处世观。

六、拓展练习。

鉴赏同是被贬黄州后的作品《定**》一词,分析词的主题、情感。

定**。

苏轼。

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设计此练习目的是作一个对比阅读,结合课文的思想感情,来解读《定**》的主题情感。

赤壁教学设计

1、了解有关杜牧的文学常识;背诵和默写全诗。

2、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运用合作探究赏析的方法,理解诗的含意。

3、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赤壁》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时,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二、整体感知:

1、《赤壁》作者杜牧(803——约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人),他与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作品有《樊川文集》。杜牧游览赤壁,有感于三国时代吴蜀联军大败曹兵的历史,抚今追昔,写下怀古咏怀之作。

2、赤壁之战是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曹军,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杜牧此诗虽以地名为题,实则是借题发挥,怀古咏史。

三、细读品味:

1、前两句是第一层,交代兴感之由。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2、后两句是议论,是第二层,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是通过写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这种变迁。

四、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五、教师小结:

这是一首咏史诗,写的是三国赤壁之战,诗人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讽嘲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得胜的侥幸,对历史兴亡成败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兴感之由(借物)——议论感慨(咏叹)。

————借古讽今。

《赤壁赋》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这类文章借对山水风物的描绘,往往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本文是苏轼的代表作,在语言和思想情感上都是上上之作。对这类作品的解读往往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我的设计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体会为主,让学生了解本文诞生的背景,了解苏轼这位“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物;重在启发、引导,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蕴含在文字里的感情,从喜欢这篇文章开始,喜欢苏轼。思考苦难、坎坷给生命带来的价值;思考当有一天世界以痛吻我时,我该以何相报。

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很注重学生自主的学习,合作的探究,独立的表现,课后的延伸,我想把一颗种子埋进学生的心里,可能现在看不见他们的不同,但也许在他们成长的路上,这颗种子就会生出根,发出芽,甚至长出一棵参天的大树。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文体知识,督促学生读懂本文的字词句含义,并自主对内容进行梳理。

2、启发、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并表现本文的情感变化和思想意蕴。

赤壁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请问: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是谁?(苏洵、苏轼、苏辙)。

“一代苏长公,四海名未已。投荒忘岁月,积毁高城垒。”

再请问:这首诗中的“苏长公”又是谁?(苏轼)。

不错,是苏轼。我们今天就学苏东坡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正是苏东坡在“投荒的岁月”里写的,词人苏东坡因为被贬湖北黄岗,当时叫黄州的地方。一般说来,被贬职总归有点不太舒服,但是我们现在反过来审视这件事情,我们倒还觉得苏东坡的贬职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正是由于贬职,使他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使他真正开始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前赤壁赋》和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初读《浪涛沙赤壁怀古》:

古诗词学习的第一目标就是“熟读成诵”。下面同学们齐读这首词。

(学生读词)。

读的应该说很不错,但是有些地方感情把握还不够。请听读录音,比较有什么不同?

(学生畅所欲言,及时试读,老师予以肯定)。

分别找一个男生、女生读词的上阕、下阕,进行比赛。

三、品读《浪涛沙赤壁怀古》:

明确:当然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齐读词的第一句)。

学生答:大。

学生答:尽。

老师追问:淘了多少时间?

学生答:千古。

老师继续追问:都淘些什么人物?

学生答:风流人物。

老师总结:可想而知,这种江的伟力,它的时空效应,它的整体感,以及流动的一种意象,所以把它定位于豪放毫无愧色。

(是周瑜)。

老师问:不错,是周瑜。那么作者可以怀的内容千千万万,为什么他单单要怀念周瑜呢?或者说首先他是从什么角度来形容周瑜的?我们一起先把有关周瑜的词句捕捉一下。

首先请一位同学描写周瑜的`几句读一读。

老师问:下面我们考虑一个问题,他是从哪些角度来形容周瑜的?

板书小结:

年龄――小乔初嫁了――(初24岁,实际34岁)――美女衬英雄,潇洒的英姿。

姿态――雄姿英发――英俊潇洒,有气魄。

装束――羽扇纶巾――儒雅的将军。(文绉绉的――文将?东吴的大都督――武将?――能文能武)。

气魄――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大智大勇(曹操80万大军,周瑜谈笑间就把他们消灭了)。

3、请问:现在我们该用一个什么样的称呼才配得上周瑜呢?

明确:风流人物。

齐读“乱石穿空”一句,讨论。

板书小结:

“乱”“穿”――石壁陡峭。

“惊”“拍”“卷”“千堆雪”――气势磅礴。

“景语皆情语”――寥寥数语,便勾画出了它的雄伟壮丽,会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从而为下片追怀周瑜渲染环境氛围。

讨论一下。多角度思考,想得越多越好。要求各抒己见。

赤壁教学设计

故事,来抒发情怀、讽刺时事。一般咏史诗的写作手法都是借古讽今、咏古抒怀。

二、作者。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和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齐名,并称“小李杜”。

三、请学生朗诵,纠正字音。

四、释义。

一截折断了的铁戟沉没于水底沙中还没有完全腐蚀。

我把它擦洗干净认出是三国赤壁的遗物。

如果不是东风相助周瑜,

美丽的大乔和小乔早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

1、诗的第一句告诉我们什么,作者为什么要从一只折断的戟写起?

因为这是一首咏史诗,所谓的咏史诗是指,借吟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

故事,来抒发情怀的诗。折戟与古代的战争有关,而作者又是在赤壁这个地方发现的这只折戟,把它洗干净辨认之后,很自然的就让作者联想起几百年前曾在此处发生过的那场战争,从而引起作者下文对历史的感叹,为下文对赤壁之战的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

在诗的第三句,东风不与周郎便”这个句子中,“东风”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还含有一个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军的典故。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典故是怎么回事,播放视频。

作者说,如果不是东风相助周瑜,美丽的大乔和小乔早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大乔小乔分别是东吴掌权者孙权和周瑜的妻子,铜雀台是曹操的后宫,里面有他从全国各地网罗而来的美女或歌伎,供他寻欢作乐,什么情况下大乔小乔会被锁近曹操的铜雀台呢,对,假设赤壁之战中东吴灭亡了,孙策和周瑜的妻子,这两个大美女,就可能会被曹操掳走,所以,大乔小乔的命运其实是暗示了东吴的命运,作者说美丽的大乔和小乔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其实意思是说东吴也灭亡了,那么事实上东吴在赤壁之战中东吴灭亡了吗,作者认为之所以赤壁之战中东吴没有灭亡时因为什么?东风帮助了周瑜火烧战船,大败曹军,也就是说,作者认为,东风的到来为吴蜀联军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提供了一次什么?机遇!好,从这里我们可以分析得出,本文的作者认为,赤壁之战中吴蜀联军的胜利,不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实力,而是机遇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当时没有东风,没有那一次机遇,周瑜的火攻之计就不会大显神威,那么,东吴政权就必然为曹操所灭。

联系作者自身经历。

要想获得成功也要靠机遇阿,这句话不仅是说周瑜,其实也是在借说周瑜来说自己,因为他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除此之外,诗人好像还想告诉我们: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身上一种逼人的豪气与自信。

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

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殆尽,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片铁戟,诗人无法平静,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这两句为下文的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

一、体裁七言绝句。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片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1)这首诗以地名为题,实为怀古咏史之作。诗人借一把沉沙的折戟发表对赤壁之战的看法:当时周瑜如不得东风之助,战争的胜败,吴国政权的存亡都会成为未知数。诗人讥嘲周瑜在赤壁之战中胜得侥幸,对历史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了独特而戏谑的议论。

(2)这一片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但这两句的主要作用并不在此,它本身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殆尽,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片铁戟,诗人无法平静,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这两句为下文的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

(3)史学家们在论赤壁之战这场关系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大事件时,基本的政治倾向常常是同情吴蜀,杜牧一反传统的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从不被人怀疑的地方提出疑问,发表议论,反映他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见识。首先,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战争的一方——曹操提出了有异于史家的评价。其次,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豪气与自信。

杜牧出生于诗书之家,虽不是钟鸣鼎食般的生活,但未受过半点穷。祖父杜佑不仅官至宰相,而且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者,著有二百卷的《通典》。这给了自幼好学的杜牧以深厚的家学功底,早在他参加科举考试之际,就曾以一篇《阿房宫赋》传诵于文士之间。太学博士吴武陵击掌称好,甚至跑去向主考官登门直荐。杜牧确实有才华,而且政治才华出众。他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

可惜杜牧有相才,而无相器,又生不逢时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盛唐气息已一去不返,诸帝才庸,边事不断,宦官专权,党争延续,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如蚁穴溃堤,大唐之舟外渗内漏。杜牧死后不过数年,农民起义便如风起云涌,再过五十年,江山易帜。“请数击虏事,谁其为我听”,杜牧的才能,湮没于茫茫人海之中。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周瑜。诗人题咏“赤壁之战”这一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却从一件“折戟”写起,这是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两句,这两句以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别出心裁。抒发了诗人慨叹时势造英雄和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拓展。

《赤壁》中杜牧的观点是对是错?

杜牧观点: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也就是说杜牧认为,如果周瑜没有得到东风的相助,就会败北。二乔也会被曹操掠到铜雀台中。其实这句诗是杜牧以史言志之作,杜牧向来关注历史兴替成败,对兵法颇有研究。这首诗借三国故事感慨自己怀才不遇。

评价:

我们认为,赤壁之战虽然有偶然性,但曹操失败也有某种必然性。江东三世基业,不易撼动,西蜀也是诸葛亮和少数民族关系处理得当。三分天下才是大势所趋,所以不赞同杜牧的想法。

赤壁之战曹操的失误:

(1)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关西军一直是曹操的威胁。

(2)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曹操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希望的是用荆州水军对抗吴军,可惜他错了,赤壁之战前那场接触战证明了一切。所以曹操才会索战船,只不过正是因为这样才被敌人火攻。说到底还是水军不济造成的。张辽在庾信的《哀江南赋》中提到:“张辽临于赤壁,王濬下于巴丘”。曹操的主力部队悉数开赴赤壁了。他希望以荆州水军为主力,进而利用绝对的兵力优势渡江,只是他高估了荆州水军,低估了吴军和长江。

(3)又今盛寒,马无藁草;《三国志·孙权传》记载: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可见战马没有草料,人也好不到哪去,饥饿与瘟疫是困扰曹军的两大难题。这样的部队即使数量多也很难取胜。

(4)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三国志·曹操传》: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李友松的《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一文,指出曹操赤壁之战兵败的原因是“疾病”—急性血吸虫病。赤壁之战的战场恰恰是当时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而且时间又是血吸虫病的感染季节。赤壁之战是在冬天开始的,但曹军在转徙、训练时间是在秋天。曹操水军在赤壁之战战前染上血吸虫病,经过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就发病了,致使大战时疲病交加,不堪一击。而刘、孙军队长期在血吸虫流行的疫区中从事生产、生活,士兵体内或多或少已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是这个观点也有缺陷,曹操水军主要来自荆州水军,这些士兵对血吸虫的免疫力应跟孙刘联军应该差别不大,所以该是其他疫病。

赤壁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及豪放词的特点。

能力目标:

(1)抓关键语句,提高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表达能力。

(2)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在理解词的内容的基础上诵读和背诵。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在词中寄托的情感,感悟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审美目标:领悟、感受到苏词豪放旷达的特点并作出简评。

教学重点:

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一、导入新课。

古代诗歌的学习,关键在于品味出诗歌之美最根本的办法是读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二、朗读课文,学生整体把握全词内容。

看注释,叙情形:长江向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军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如画,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健、英气勃发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上阙:描写了赤壁奇景。

下阕:怀念周瑜,抒发感慨。

三、品读重点语句,探究有关问题: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分析:“大”有气势“淘”淘汰、湮没。

风流人物无数出色的人才。

2、赤壁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如何描写的?

明确:气势磅礴。

(乱石)穿空险峻雄伟。

(惊涛)拍(岸)――巨浪冲击岩石。

卷起千堆雪声势浩大。

千堆雪比喻巨浪。

这几句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描写赤壁雄伟壮丽的奇景。

作者特意把周瑜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写,显得气势豪迈。

五、归纳:

2、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六、评价《赤壁怀古》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味豪放派词人苏轼词作的整体风格。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音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赤壁赋》教学设计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3、熟读并背诵课文。

1、重点: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

2、难点: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朗读法、质疑探究法。

1、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 人称“一门三父子,娥眉共比高。”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2、关于“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3、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赤壁赋》教学设计

师:现在进行朗读测评。请生1朗读《赤壁赋》前两节。

(因为要打分,学生1比较有感情的朗读。)。

师:亮出你们的分数。

(全体学生高举右手,满分为五分,伸出三根手指的人较多,评四分的较少。生1给自己评一分。)。

师:放下。生1,你怎么只给自己一分?

生1:我本来我是可以读得更好,但开始没进入状态,还读错一个“顷”。读到萧声时才有感觉。

(师读)。

生2:分两层,第一层到“而今安在哉”。

师:有不同看法吗?

生3:这段是一问一答,第一层应该在“何为其然也”。

(多数学生点头示意有道理)。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见没有)我要说两个同学说的都有道理,生3是在大层次上切分的,生2是从小层次来切分的?是不是听得有点迷惑了?换句话说,生4划分的层次没有错,但是第二层是不是还有些长?还需要作进一步切分。这就需要我们再分小层。只有学会从不同层面由大到小来理清文段的结构层次,才有真正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

师:客人的回答内容分这两层,大家同意么?

生:同意。

师:“同意”也得说说理由。你说——。

生4:前面说的主要是古代的事,举了曹操的例子。后面回到眼前,写“吾与子”了。

生5:“况”是个连词,表示另有一层。以前你说《陈情表》的时候,就说了“况”“且”“但”三个连词,表示三层的。

生6:韵脚有“鹿”“属”“粟”“穷”“终”“风”。不一样。

师:那就是换韵了。想想作者为什么要换韵?是不是和层次也有关系?

(学生思考)。

生7:我猜想前三个韵写的是个人在自然面前的现实,后面写的是由此生发的感想。

师:说的好。我个人就是想把客人的话分三层,并且是三次对比。

(板书:古——今;个人——自然;理想——现实。)。

(学生交流)。

生8:写曹操是英雄是为了和“吾与子”对比,英雄都消失了,我们又算什么,所以写出了悲伤。

生9:曹操是客人心中的榜样,写榜样的失败,更能表达客人的悲伤。

生10:因为是十六晚上游玩了,他们看到月亮,自然想到月亮的诗,而曹操也写过《短歌行》,“月明星稀”与眼前的景象是相似的。

师:引这么两句,还有别的用意吗,结合曹操当时的心境来看。

生11:这两句是说,人才都流失到刘备、孙权那里去了,曹操内心是渴望得到人才的。苏轼写这两句,大概是说自己也是人才,没人赏识吧。跟第二段中引用的诗句作用差不多。

师:好。几位说的都很好。在写曹操的内容上,不仅写了他渴慕贤才,还写他的失败,“山川相缪”借地形缠绕写困窘之状,照理说,应该把这位伟人的英雄本色写出来,像第三个文句一样,在浩荡的军队中凸显文能赋诗,武能横槊的形象,为什么用第二个文句来写他的失意呢?(无人答)我想,在“客”的心目中,不管是失意的英雄,还是霸气的英雄,何尝不“浪淘尽”呢?巨大的失败也罢,辉煌的胜利也罢,他们都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而今安在哉”才是让人神伤的感喟。

(生模拟作斟酒状)。

师:这个词的本意是滤,过滤酒中的杂质,显然此刻的曹操不会在这里做仆从做的事情。我个人想,还是把它解释为“洒”,(模拟“洒”状)来祈求上天保佑自己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师:第二个问题——客想得到什么?

生12:长生不老,还有和朋友在一起喝酒,与鱼虾、麋鹿友好相处。

生13:还有想和仙人一起遨游,抱着明月一同……。

师:“长终”,什么意思。

生13:长久的结束,就是死吧。

(其他人笑)。

生14:概括一下,客就是想要生命长一些,最好和仙人一样,这样就可以更长久与自然相处了。

生:悲风。

师:自己把这这段读一读,体会体会。

师:看第四节,苏轼是怎么劝解“客“的?苏轼的话可以分几层?

生15:两层。在“且夫”前,“且夫”是标志。

生16:我想第一个文句是一层。不管苏轼怎么解释,“水与月”,下面两层都写到,起引起下文作用。

生17:你错了。水与月是第一层,第二层是风与月。

生:世界观。

师:我想称为宇宙观。好,这节大家再读读,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生18:“盖将”的“将”是什么意思?

师:书本上说“盖”标假设,我认为“盖”是表示解释的连词“因为”,而“将”才是“如果”。

师:好,第五节大家应该能看懂并且会品味,我不再多说了。最后我提一个问题,大家可以在课后辩论,文中的“客”是具体的一个人,还是就是苏轼的另一个自我?下课。

赤壁教学设计

学习《浣溪沙》。

1、指名朗读。

2、作者简介。

--苏轼,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苏辙兄。嘉佑进士。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3、《浣溪沙》上阙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画面有何特点?

--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在啼叫。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4、下阙转入抒怀,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5、作者写此词时,正是在政治上失意,生活处于逆境之时,能有如此积极的人生观,豁达的胸怀,实在难能可贵。

6、齐读并背诵这首词。

学习《赤壁》。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简介作者并解题。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进士,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但杜牧所咏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3、《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与古代战争联系起来,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但是,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涵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暗寓岁月流逝而物存人非之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踪迹地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地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就像这铁戟一样沉沦埋没,但又常因偶然的'机会被人记起,或引起怀念,或勾起深思。正由于发现了这片折戟,使诗人心绪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因此,“认前朝”又进一步勃发了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二句论史抒怀做了铺垫。

4、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两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诗人发表议论,“东风”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而是含有建功立业各种条件和因素。曲折的反映出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似乎又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5、齐读、背诵。

四、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对对子。

出:白对:黑出:来对:去出:美对:丑出:是对:非出:蓝天对:白云。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词。

2、完成课后练习四作者邮箱:3l_lu@。

赤壁教学设计

1、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能疏通诗歌的基本内容。

2、能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3、能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4、熟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熟读。

2、准备多媒体教学。

一、导入新课。

以苏轼的《赤壁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展示思维导图)。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生活在晚唐时期。这个时期,宦官专权,朋党交争,大唐帝国日益衰微,江河日下,藩镇势力日益强大,杜牧死后仅二十二年便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诗人杜牧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晚唐时期。他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等地做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很不得志。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贬为黄州、池州等地刺史。在晚唐诗坛上,他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后李杜”,人称“小杜”,其诗多感慨时事,抒写性情,诗风俊朗雄丽。

(二)朗读诗歌(播放音频)。

1、老师播放范读音频,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指名读。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解题。

赤壁,地名,东汉献帝十三年(2)周瑜大败曹操处,现在湖北省赤壁西北长江南岸。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3、这是诗人杜牧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自己的议论,是一首明显带有史论特色的咏史作品。

(四)解读诗歌。

1、词义解释。

折戟:指残破的兵器。折,折断。戟,古代一种兵器。

销:锈蚀。

将:把,拿。

前朝:以前的年代。

东风:春风。

周郎:吴国的将领周瑜。

铜雀:即铜雀台。

二乔:乔公二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诗句的含义: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

3。品析诗歌。

(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诗人从江边泥沙中发现了一柄折断了的剑,经过磨洗后辨认出是三国时的遗物。这两句看是平淡的叙事,但是,诗人从平淡的叙事中表现出了不平,为后面抒发“怀古之幽情”而奠定了基础。这里,诗人采用了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这也是唐代诗人写诗作文常用的手法,这就好像写当朝的人或事而假借于汉代人和事,以汉代唐一样。现在杜牧所在地是黄州,虽然有赤壁矶,并不是东吴周瑜打破曹操之处,所以无论是“赤壁”或者“折戟”是真是假,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以此引出对古代这一著名的战争,从而借此抒发心头之感。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相对前两句来说是议论。意思是说,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那么铜雀高台会深深锁住二乔,江东二乔也就沦为曹公之妾了。这里是指赤壁大战中周瑜侥幸战胜曹操一战。对于曹操来说,也是雄心大志的,他那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就表明了曹操要像当年周公那样维护国家统一。据记载,当时曹操进攻东吴,因北方士兵不习水性,曹操便把战船用铁链连成一片,以免摇晃。当时正是东南风,周瑜采用黄盖之计,用数十艘船载着油脂干柴乘东南风驶向曹营,诈称投降,等到快接近时,点燃油脂和干柴,一举烧毁了曹军战船。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的关键一战,也是古代著名的战争之一。这对于极为精通战争思想的诗人杜牧来说,对这一战事过程及其结果是十分清楚的,因而采用逆向思维方式,提出了“东风不与周郎便”的设想。虽然是一个设想,客观的历史现状当然不可改变,但思维方式改变,对于这场战争来说,胜败双方就要改变,历史也就要重新改写。

(五)分析诗歌。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沉沙之折戟。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

就会有相反的结果。

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供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虽是史论,却赋予具体形象,可见诗人创作之高明。

4、前后各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

5、诗歌的主旨?

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

三、课文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其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出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作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最后二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最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四、齐读并背诵这首诗。

引导学生边齐读边思考:(展示图片)。

1、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情景?(烽火硝烟)。

2、你眼前会出现哪些人物?他们都是怎样的形象?

(曹操:若胜则横槊赋诗于长江,弦歌艳舞于铜雀,藏娇之缠绵,凯旋之得意。二乔,艳压群芳,顾盼生情。东吴领袖:指挥若定,风流儒雅。)。

3、你还看到了谁?

(杜牧性格: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他自负知兵,常以武略自诩,诗中对周瑜侥幸成功的议论,正是他军事上自负之情的流露,大有阮籍“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感慨。)。

4、当所有风流人物都淡出历史的画卷时,杜牧这位风流才俊在慨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自负的脸上写满了抑郁不平。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比较阅读。

咏史・赤壁。

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2)杜牧诗前两句写了什么?与胡曾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如果你是史学评论家,你如何评价“周郎”

(这首诗热烈地赞美了周瑜在这场决定性战役中的不朽功绩,并且通过战争场面的描写,使周瑜英雄形象跃然纸上。胡曾是直接陈述历史,表达对英雄的热情赞颂。称颂周瑜巧用火攻大破敌人的智慧。)。

《赤壁赋》教学设计

1.掌握文章中文言字词,如通假字“属”,状语后置句式如“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给文章划分段落,明确每个部分的大意。

2.学生通过诵读法、以读促悟法品味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自主理解与交流合作相结合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体会本文中情、景、理交融的写作手法。

3.感受文中逝者如斯的哲学理念,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习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有关知识,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及语言运用的妙处,体会作者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运用的妙处,感受作者文笔背后的人生态度和哲学理念。

诵读法、指导阅读、点拨法、圈点勾画法。

(一)课前准备,自行预习

1.利用学习小组交流合作,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着重看被贬谪黄州这段经历,了解赤壁的历史常识,以及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外,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难点,配合文章注释归纳新知识点。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三)初读课文,以读促悟

1.听录音朗诵,并齐读课文,练习朗诵。

(2)了解句式,如状语后置句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画面,展示了诗情画意的美好境界。

第二段:作者饮酒放歌,心情欢乐;客人吹箫,倍感悲凉,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三段:客人感悟人生短促,情绪悲观。

第四段:作者畅谈人生感悟,豁然开朗。

第五段: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谈,兴尽入睡。

(四)研读问题,深入讨论

1.以变化和不变化作为探讨,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找出表明变化和不变化的词语。

2.文中人物的情感又是如何随着变化?

第一段感受美好的画面,主客二人以喜悦为主,接着客人吹箫,喜悦的感情慢慢被冲淡,感叹到人生短暂,怀古伤今,情绪悲观,接着作者畅谈对人生的感悟,乐观旷达,让客人豁然开朗,最后转悲为喜,兴尽而睡。

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说一说自己体会到的作者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

(1)形象优美,善用修辞。

文章之美在于语言运用之美,文章语言隽永,形象优美。

老师提问:本文语言美在哪里?引导学生使用圈点勾画法,找出一些语句,如在描写客人吹箫的时候中对萧声的描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继续提问他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让你觉得文段优美,使人动容。

学生回答出连用六个比喻,充分的渲染了箫声悲凉,抽象的笛声变得若隐若现,如在眼前,在江上与寒夜中显得更加凄凉动容。

(2)“情、景、理”融合的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的合理运用让文章读起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诗有情但却理,词有景却多情,在赋当中,由于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使文章显得不会太过强说愁;而景色的描绘,又让整篇课文氛围优美,整体和谐,在文中最后,又加入了说理的成分,可以发现说理的成分并不是强加上的,而是有逻辑,有层次的将说理部分层层托出。

不管是抒情,还是述理,全文都离不开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3)结合本篇文章,谈谈你对作者的人生态度的理解。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人生、失败、感受”几字,让同学们用黑板上几个关键词进行造句,其中需要包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提问学生,你认为的失败是什么?失败以后你会怎么做?在今天学完了《赤壁赋》之后,你认为苏轼是一个失败后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人生的人呢?并随机请同学起来作答,让他们对苏轼进行一个深入的理解,并说出自己和苏轼在面对失败后有何不同。

(五)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回顾本文的艺术手法,学会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整理归纳课文中归纳的实词,把握文章整体的脉络,任选一画面进行拓展描绘。

本篇课文着重引导学生以读促悟、和朗诵法,知识点涵盖多,内容丰富,应当注意后期的教学反馈,督促学生理解掌握。上课时应多引导学生去了解作者的生平等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做到知人论世。

赤壁教学设计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3.熟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ppt课件)电教法。

课时安排:一个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自唐敬宗宝历元年至哀帝天佑四年(825—907)年,共计八十三年,文学史上一般称为晚唐时期。这个时期,宦官专权,朋党交争,大唐帝国日益衰微,江河日下,藩镇势力日益强大,杜牧死后仅二十二年便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诗人杜牧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晚唐时期。他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等地做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很不得志。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贬为黄州、池州等地剌史。在晚唐诗坛上,他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后李杜”,人称“小杜”,其诗多感慨时事,抒写性情,诗风俊朗雄丽。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三)解题。

1、赤壁简介:

赤壁,地名,东汉献帝十三年(2)周瑜大败曹操处,现在湖北省赤壁西北长江南岸。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2、赤壁之战: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3、这是诗人杜牧对历史上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自己的议论,是一首明显带有史论特色的咏史作品。

(四)了解诗的内容。

1、词义解释。

折戟:指残破的兵器。折,折断。戟,古代一种兵器。

销:锈蚀。

将:把,拿。

前朝:以前的年代。

东风:春风。周郎:吴国的将领周瑜。

铜雀:即铜雀台。

二乔:乔公二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诗句的含义: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

这是一首很著名的七言绝句。前两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意思是说,折断的`画戟沉没在泥沙中未被销蚀,磨洗一番,可见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诗人从江边泥沙中发现了一柄折断了的剑,经过磨洗后辨认出是三国时的遗物。这两句看是平淡的叙事,但是,诗人从平淡的叙事中表现出了不平,为后面抒发“怀古之幽情”而奠定了基础。这里,诗人采用了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这也是唐代诗人写诗作文常用的手法,这就好像写当朝的人或事而假借于汉代人和事,以汉代唐一样。现在杜牧所在地是黄州,虽然有赤壁矶,并不是东吴周瑜打破曹操之处,所以无论是“赤壁”或者“折戟”是真是假,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以此引出对古代这一著名的战争,从而借此抒发心头之感。

接着写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相对前两句来说是议论。意思是说,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那么铜雀高台会深深锁住二乔,江东二乔也就沦为曹公之妾了。这里是指赤壁大战中周瑜侥幸战胜曹操一战。对于曹操来说,也是雄心大志的,他那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就表明了曹操要像当年周公那样维护国家统一。据记载,当时曹操进攻东吴,因北方士兵不习水性,曹操便把战船用铁链连成一片,以免摇晃。当时正是东南风,周瑜采用黄盖之计,用数十艘船载着油脂干柴乘东南风驶向曹营,诈称投降,等到快接近时,点燃油脂和干柴,一举烧毁了曹军战船。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的关键一战,也是古代著名的战争之一。这对于极为精通战争思想的诗人杜牧来说,对这一战事过程及其结果是十分清楚的,因而采用逆向思维方式,提出了“东风不与周郎便”的设想。虽然是一个设想,客观的历史现状当然不可改变,但思维方式改变,对于这场战争来说,胜败双方就要改变,历史也就要重新改写。

(五)思考并提示: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沉沙之折戟。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

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供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虽是史论,却赋予具体形象,可见诗人创作之高明。

5、诗歌的主旨?

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

三、课文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其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出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作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最后二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最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四、齐读并背诵这首诗。

引导学生边齐读边思考:

1、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情景?(烽火硝烟)。

2、你眼前会出现哪些人物?他们都是怎样的形象?(曹操:若胜则横槊赋诗于长江,弦歌艳舞于铜雀,藏娇之缠绵,凯旋之得意。二乔,艳压群芳,顾盼生情。东吴领袖:指挥若定,风流儒雅)。

3、你还看到了谁?(杜牧性格: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他自负知兵,常以武略自诩,诗中对周瑜侥幸成功的议论,正是他军事上自负之情的流露,大有阮籍“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感慨。)。

4、当所有风流人物都淡出历史的画卷时,杜牧这位风流才俊在慨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自负的脸上写满了抑郁不平。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比较阅读。

咏史·赤壁。

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2)、杜牧诗前两句写了什么?与胡曾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如果你是史学评论家,你如何评价“周郎”?

相关范文推荐
  • 12-16 离骚课课堂实录(模板19篇)
    范文范本可以为我们提供写作思路和构思方法,让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范文范本是在写作上的灵感和启发,使之更具独特性和思想深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
  • 12-16 有限公司清算报告(专业14篇)
    公司应该注重客户的满意度,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品质,以赢得市场份额。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公司总结样例,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如何撰写出具有说服力的总结。第十九条企业坚持同
  • 12-16 学校禁毒工作管理制度(优质18篇)
    学校的使命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助力他们实现个人梦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学校图书馆资源,欢迎大家前往查阅。以办人民群众满意教育为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
  • 12-16 电影营销心得体会(实用17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提高自我认知和进步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阅读他人的心得体会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知。随着电影工业的发展,
  • 12-16 孝敬亲长心得体会大全(18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深入地反思和理解自己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接下来是一些值得参考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素材。孝敬亲长一直是中华民族传
  • 12-16 禁毒教育高中(汇总12篇)
    优秀作文能够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丰富文章表达方式,使其更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几篇优秀作文的片段,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写作的水平和技巧。
  • 12-16 冬令营开营仪式致辞(热门22篇)
    通过讲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致辞可以激励听众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好的未来。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著名人物的致辞,值得我们学习和品味。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x年的盛夏,你们选
  • 12-16 防疫不力心得体会(热门20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编整理了一些精彩的心得体会范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自2020年初以来,全球范围内不断爆
  • 12-16 幼儿园小朋友清明节国旗下讲话稿(通用23篇)
    在国旗面前讲话,是对国家的赞美和热爱的表达,也是对自身责任和使命的思考和认知。请大家共同阅读以下国旗下讲话稿范文,一起思考如何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热情。
  • 12-16 日记的题目大全(19篇)
    日记是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我们的思想、行为和态度,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接下来是一些写得很棒的日记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1.小明拿了一百元去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