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最新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实用10篇)

最新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实用10篇)

时间:2023-10-02 01:20:41 作者:文锋 最新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实用10篇)

心得体会是对所经历的事物的理解和领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反思和总结。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篇一

近几年,体育教育在我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质和智力,教育部最近出台了新的体育新课标。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参与了新课标的研讨和学习,并通过实际教学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我将就读体育新课标的心得体会从学生需求、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以及评价方式四个方面展开阐述。

首先,新课标更注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经常被要求按照统一的模板和标准去进行体育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往往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和创造。而新课标则突破了这种传统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发展。例如,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并根据他们的特长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这样,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

其次,新课标强调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多样性。以往的体育课程往往只注重某一方面的技能训练,而缺乏对综合素质的培养。然而,新课标明确指出体育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涵盖了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我将不同课程的内容融入到每一节课中,例如,基础体能训练、技能练习、体育游戏、团队合作等等。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能够获得专业技能的提升,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第三,新课标提倡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往的体育课往往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指导和训练。新课标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更多地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自己探索和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新课标改变了评价方式,从传统的考试评价转变为综合评价。过去的体育课常常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而忽略了学生的运动和创新能力。而新课标则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在我的课堂中,我采用了多种评价方法,例如观察记录、实地调研、小组讨论等。这样一来,我可以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发展情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和指导。

综上所述,读体育新课标让我深刻认识到体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主性和综合素质。通过学生需求、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变,新课标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多样化和全面化的教育路径。作为一名教师,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教育服务。

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篇二

20__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在“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中提倡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练。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要实现“从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真正转变,将过分关注传授知识与技能转变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创设故事情境,促进学练激兴趣

教师应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在兴趣的带领下专注于课堂知识的学习。例如障碍跑一课,可设计一个“消防员战士”的情境,所有同学都是“消防员,只有快速通过重重障碍,才能救出被困者,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

巧设问题情境,提升思维促探究

新课标中要求体育与健康教学要实现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真正转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觉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恰当的问题能够带领学生找出正确答案,对学生具有引导作用。因此,在设计体育情境教学模式时,体育教师应该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鼓励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落实因材施教,关注差异共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高度关注对所有学生进行激励与指导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身体条件,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因材施教。高度关注对所有学生进行激励与指导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运动基础、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并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方式,促进每一位学生产生良好的学练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好发展。

妙用合作学习,生生互动共进步

合作学习是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群体合作与创新意识。在合作学习中可以进行任务分配,人人有角色,人人有事做,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小裁判,促进生生互动、生生交流,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新课标,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是方向,也是挑战,更是机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根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和学习进度等方面,结合学生的运动基础、兴趣爱好等特点,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篇三

体育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课作为学校课程之一,也一直备受关注。而关于体育课的教学标准,一直是教师和家长们广泛讨论的话题。近来,国务院印发了《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育课标”,对于教师和家长而言,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在实践中,我们对体育课标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梳理,总结了一些心得和体会,供大家参考。

第二段:体育课标解读指南

体育课标作为中小学体育课程教育的指导文件,它的出台既是一个标志,也是一个里程碑。体育课标涉及到关于体育课程的核心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学练结合、课程评价、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等方面的内容,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全面成长。在解读体育课标时,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深刻理解体育课程教育现代化核心思想和核心价值观。这是首先要做的,我们要深入理解体育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进而明确教育的目的和方向。

第二,合理安排体育课程设置。体育课标中虽然规定了各年级、各学科体育课的学时,但是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程设置。

第三,注重学练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只是一方面,教师还应该结合课外训练,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第四,重视课程评价。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五,注意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体育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交素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适当的培养。

第三段: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对体育课标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刻,一些教师还是停留在术业有专攻的阶段,对体育课标的理解还没有根本上解读,还是停留在表面层面。其次是教师的教学思想不够贯彻到实际操作上。并且一些学校对于教师的培训、评价、考核等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完善,这也影响了教师在实践中的教学效果。

第四段:提出建议与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首先,我们建议教师们加强对体育课标的学习和理解,根据自己所教学科及年级,合理安排每门课程的时间、内容和教学重点。其次是教师们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尝试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课堂实践增加教育实效。其次,学校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促使教师了解新一轮体育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和改革措施,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第五段:结语

研究体育课标的意义不仅仅是理解文件本身,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去落实这些要求,把理论变成现实。我们相信,随着更多的教师加入到这一关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行列中,我们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越。

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篇四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__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于今年4月正式由教育部发布,对推进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作。新课标明确在基本理念中提出,落实“教会、勤练、参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其中,“教会”是实施勤练和开展常赛的基础,“勤练”是掌握技能和增强体质的过程,“常赛”是运用技能和培养品德的有效手段。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依存。下面将谈谈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教会”——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教会”是指体育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发展特点,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学生通过积极的课内外学练,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且能在特定的环境中快速、准确地做出反应,运用所学的知识、技战术,在行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学科素养。每个水平段“教会”的标准不尽相同,应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呈现,最终达到学生在日常生活或比赛场景中灵活自如的运用。

“勤练”——质量兼并,寓练于乐

“勤练”是指尽可能地多练、经常练,时间是前提,主动性是关键。体育课是“勤练”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练时间的重要性,要多法并举地为学生赢得足够的课堂学练时间。不过,“勤练”也不只是量的积累,还要注重质的保障。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学练积极性,综合各种教学要素,有效设计教学,确保课堂具有吸引力,寓练于乐,乐不知疲。新课标强调采用游戏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不同数量、时间、形式、场景,以及个人与小组间的各种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练习环境中体验运动的乐趣,让学生爱上体育与健康课,能够真正了解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

“常赛”——赛中检验,赛中成长

“常赛”是指通过比赛对学生运动技能掌握程度和体能发展水平进行实战性检验。它能展示学生的运动风采,给学生带来荣誉感和自豪感,让学生对体育运动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爱上运动。同时,竞赛还是实现体育特殊育人价值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遵守规则、责任担当等良好体育品德发挥积极作用。我们可以利用体育课组织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竞赛活动,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与魅力,有助于学生学习、巩固和运用运动技能,还能促进学生体育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教会、勤练、常赛”是对体育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与当下的社会发展形势相适应,是新时代的发展新要求,同时反映出国家对体育教育事业的重视,以及未来体育工作的重点方向和工作特征。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我们更应该将“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教学新模式落实到位。

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篇五

体育课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学期都会有不同的体育课程要求。为了更好地理解体育课标的内容,我们需要对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和研究。本文将围绕“体育课标解读指南心得体会”这个主题展开讨论,从五个方面来分析体育课标的内容对我们的启示和建议。

第一段:理性看待体育课标

体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体育课标是规范体育课教学的基础,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都与此密切相关。但是,我们需要理性看待课程标准,不能片面追求成绩,或过度强调课程目标。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并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第二段:做好体能测试

体育课标中要求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基础数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是衡量体育课教学成效的重要指标,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的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测试结果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但是,测试仅是衡量体能水平的一个方面,不能片面评价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表现。我们应该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提高身体素质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得到更多的收获。

第三段:注重体育精神的培养

体育课标中强调了体育精神的培养,包括团队合作、竞争意识和自我超越等方面。这些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胸怀广阔的人生观。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精神。我们应该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让他们懂得团队合作和相互支持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注重个人的自我超越,让学生不断挑战自己,提高自己的体育能力,培养出无畏前行,勇往直前的坚韧精神。

第四段:关注多元化体育活动

体育课标并不是单一的体育课程,也包含了很多不同的体育活动,比如篮球、足球、田径等。教师应该注重体育课程的多样性,让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多元体育活动能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学习,让课程更加有趣,也能打破固有的框架,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同时,学生在不同的体育活动中也可以体验到不同的体能训练和智力训练,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第五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体育课标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通过体育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同时,通过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运动技巧,帮助学生自如地掌握运动技能,为他们成为一个具有健康意识、健康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人打下基础。

总之,体育课标的解读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通过合理的教学和管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构建健康、和谐、向上的教育环境。

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篇六

体育课是学生们体验快乐、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品质的重要课程之一,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课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因此,对体育课标解读指南的深入解读,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第二段:深入解读体育课标解读指南

体育课标解读指南是指引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标杆,主要包括课程大纲、学科核心素养、统编教材等内容。其中,课程大纲是体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具有指导教与学、规范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等重要作用。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教育的目标和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理念,在身体和社交、认知、情感、审美等方面的全面素养。统编教材是推动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要工具,其编写贯彻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等特点,使得体育教育更加和谐、绿色、阳光。

第三段:指南中的两个关键要素

在体育课标解读指南中,我认为两个要素尤为关键。一是素养的培养,二是课程大纲的升级。首先,素养的培养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更应该在思想、情感、社会等方面进行培养。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道德观念以及团队协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其次,课程大纲的升级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改革。升级后的新大纲采取强化器重、避免过度、遵循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思想,不仅使课程更加科学、完整、稳定,也更有利于学生成为自我管理者、自我教育者和自我实现者。

第四段:指南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体育课标解读指南的制定和更新,需要教师们进行深入解读,并在实际教学中切实落实,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在指导学生素养发展方面,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情感世界,让他们在练习运动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成就感,形成坚定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课程大纲的实施中,要求教师们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更新教学思路和方法,逐步摒弃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机械应用的模式,更多地积极互动、引导思考、启发发挥,促进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

第五段:结语

总之,在体育课标解读指南中,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发展理念和科学性,是班级、学校和区域体育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必备工具。教师们必须深入学习、领悟、践行指南的内容和精神,进一步提高体育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做好学生身心健康、素质全面提升的引路人和塑造者。

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篇七

体育新课标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旨在培养学生健康、活力、勇敢的品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通过读书,大家可以更好地理解体育新课标的理念和目标,这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十分重要。在我阅读了相关的书籍之后,我深有感触,认为体育新课标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份课程改革,更是一次对生命和成长的思考。

在书中,我了解到体育新课标以“美、健康、快乐”为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素养。体育并非只是运动,而是体验生活、塑造人格的绝佳途径。通过体育,学生们可以发展自己的身体能力,培养合作和竞争意识,培养自信和勇气。同时,体育的快乐体验也可以带给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愉悦感。

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许多学生疲于学习,忽略了自己身体的健康。然而,体育新课标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锻炼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保持健康的体魄。通过体育,学生们可以检验自己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能水平。更重要的是,体育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在团队中实现互助互利、分工协作,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和社会环境。

而体育的重要性并不仅限于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对于修养品质的提升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通过体育活动,学生们可以积极向上、勇往直前,在与其他人的竞争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勇气。并且,体育也是培养学生品德的一种途径。在比赛中遵守规则,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体现了体育和道德之间的紧密联系。体育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考核运动技能;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体育新课标的实施困难同样不可忽视。一方面,学校和老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支持体育教学。另一方面,学生们必须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需要更加的自律和坚持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使得体育新课标更具意义。通过克服困难,学生们可以收获更多的成长和进步。而学校和教师也需要自我反思和改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综上所述,体育新课标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美、健康、快乐中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通过体育,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能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通过体育,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集体意识和个人品质。虽然体育新课标的实施存在一些困难,但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并且相信,体育新课标将为学生和教师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改变。

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篇八

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__版)》,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的目的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从“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从“单一技术导向”向“结构化知识和技能导向”转变。帮助学生从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获得健康的身心、强健的体魄和全面的发展。

整体设计,落实体育核心素养培育

大单元教学设计就是强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理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整体统筹安排单元的教学目标、内容结构、学习方式、资源体系、作业系统及评价方式。让学生通过大单元的学习,能对某个运动项目内容有一个整体化的学习、认识与掌握。核心素养中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在一节课或一个小单元的教学中是无法实现的,需要时间上的积淀,大单元的提出正是针对这个问题,让学科核心素养以运动技能教学为载体,在18个课时以上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渗透,逐步形成素养。

兴趣导向,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理念

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理念是实现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的有效途径。大单元教学有效地将学校“教会、勤练、常赛”理念融入教学当中。通过专项大单元的教学,“教会”学生。通过创新、趣味性的练习进行技能的巩固和强化,让学生在“勤练”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通过课课赛、小赛季、专项运动会等,让学生在“常赛”中享受乐趣。通过大单元教学进行“学练赛”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激发学生学练兴趣,帮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以生为本,落实核心素养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的引领下,展开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与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不同情境的自主学习者,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方式。大单元教学可以实现深度学习,让学生深入掌握知识技能与学练方法,并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同时,大单元教学,可以推动体育教师改变“教师为中心”的体育学习方式,从而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感受体育学科特有的价值,最终实现体育的育人价值。

大单元教学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开展大单元教学有利于课标倡导的新知识观的贯彻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落地。新时代体育教学深度变革需要体育学科专家的引领,更需要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落地课堂,基层体育教师要具备新的知识观,从知识的结构化来考虑单元的建构。坚持不懈不断尝试、探索,用每一节课来践行大单元教学。让学生真正在体育课堂上“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篇九

县中小学体育学科素养提升培训班于20__年11月18日——20日在县学校如期举行,非常荣幸自己是本期培训班的学员之一。

本次的培训活动,内容丰富,有专家引领的讲座,有新教师的教学汇报课,还有优秀教师的展示课,有榜样的成长经历讲述,有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还有名师的课堂点评、诊断,真可谓是精彩丰呈。

一、专家讲座引领我们成长。

1、周晓明老师“实践、梳理、甄别”——准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基本要意和常理的专业知识讲座给了我诸多的感悟,为我对课堂教学的诸多理解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周老师从课程名称的改变、原课程目标、新课程目标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进行比较,从中发现课程的变化,差异,这些都是作为体育老师的我们所需要了解的。

其次周老师着重从体育课的基本特征,体育教学目标如何制定,体育教学内容如何选编,怎样教授动作技术与技能,体育课如何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着力点,逐一进行梳理,通过周老师的梳理,我明白了好的体育课有哪些要求,不好的体育课又是怎么样的,当前的体育课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

如:好的初中体育课的基本特征有学习动作技术的环节清晰,效果明显(以常见运动项目的动作为主体),学练中结合体能科学练习(身体素质均衡发展),结合动作技术学习渗透有知识和原理的传授(突出概念、并与青春期教育结合),积极创设和谐、欢乐的上课气氛(紧张和活泼),在学练中有体育行为规范的渗透、提醒和教育,偶尔可以有“主题”,不宜再有“情景”和“故事”等等这些都是好的体育课的表现。

又比如:不好的体育课的基本特征又表现为动作技术学习不正确、不明显或太短暂,单元计划和课的位置不清晰(新课和复习课),小学痕迹很浓的课(语言、情景),没有结合动作技术学习的体能练习,没有基本的运动量,没有知识和原理的传授和安全教育,没有品德、行为教育等等。

这些好课与不好的课的基本特征,基本比较都是平时我们所需要提高进步的,也正是因为有了周老师的点拨,我才能更加清楚的理解,更加直观的接受这样的知识。对自己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

最后,周老师向我们强调,作为体育老师,我们上课要有底气,只有有了底气、上的课才会更有灵气,也才能上出更大气的课。底气从何而来呢?从学习中来,从实践中来,从反思中来,这就提醒我们,要不断的去学习,去接受新知识,同时不断的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促进自己提高,增强自己上课的底气。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体育教师,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并能飞的更高,走的更远。

2、包老师体育教学方法选用技巧与案例分析的讲座,从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入手,对各个具体的教学方法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让我们最为直接的理解各个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在运用中该注意的事项。如:运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时,要遵循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

(2)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并富有感染力;

(3)要多用设问和解疑;

(4)结合挂图等进行讲授和讨论。

通过包老师的讲座,让我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平时对诸多教学方法运用中存在的困惑,瞬间解决,让自己豁然开朗。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专家引路!

二、精彩丰呈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本次的培训,课堂教学展示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本次的教学展示有新教师的汇报课,也有骨干教师的展示课,可以说是你方唱罢,我登台,每一节课都给我不一样的感受,都对自己有着不一样的冲击,也正是通过听这些老师的课堂教学,去与自己的课堂教学去做对比,及时吸取各位老师的精华,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希望通过以后的教学工作之中不断的去改进自己,最终能让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同时,作为小学体育教师的我,在本次活动中,听到的几节初中的体育课,对我的感触特深,通过对比,我发现了小学和初中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不同,引起自己的思考,初中体育课教学的一些形式,一些方法在我们小学的课堂中也适用不等,这就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去试验得结论了。

三、榜样、激励着我前行

包达品:我们一线一名普普通通的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的路上已经走过了三十二年的风雨历程,他头上顶着诸多的光环,这即让我羡慕,又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我不经的问自己,通过我自己的努力,若干年后我能达到包老师的高度吗,甚至去超越包老师呢?可以说包老师,成为了我的一个标杆,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那种高尚品质,激励着自己前行,在体育教学的这条路上前行,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前行,在做人做事的道路上前行。

每一次的学习都是对自己思想的一次洗礼,一次冲撞,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提高,我相信只要我在体育教学的这条路上继续前行,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反思,不断总结,那么最终一定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之路,在这条路上散发着属于我的光芒!

体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篇十

20xx年4月21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正式发布。此次教育部门针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做出多处调整,全面提升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的比例,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结合线上学习,线下仔细研读新课标,我发现《课程标准》较之以往的课程标准变化明显,其中,“体育与健康”课占总课时比例10%—11%,超越外语和理化生、科学,成为小、初阶段仅次于语文和数学的第三大主科。与此同时,新课标还明确学校需充分利用课后服务开展体育锻炼等,发展学生的特长。

新版《课标》主要有以下几个变化:

1、完善了培养目标;

2、优化了课程设置;

3、细化了实施要求;

4、强化了育人导向;

5、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

6、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

7、增强了指导性;

8、加强了学段衔接性。

如何才能将新课标更好的与日常教学相融合,这是每一个一线教师都应深思的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新课标浅薄的认识。

第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20xx年版课标坚持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强调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主要目的是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课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重视把体育锻炼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决“学生未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问题。重点关切学生身心健康,特别是体质健康状况。

第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新课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规律,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学定教,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出发,根据学生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结合课程内容整体设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围绕核心素养制订学习目标。20xx年版课标强调教师结合学校与学生实际,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制订与细化学习目标,并根据学习目标确定达到不同水平的内容要求与学业要求,设计适宜的教学活动与情境。教师要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机渗透到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跨学科主题、专项运动技能学习的学习目标中。为此,体育教师要明确核心素养内涵,尽可能的丰富自身知识、提升自身能力、优化教学态度,提升教学专业素养,以满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需要。

第四,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实现“学、练、赛、评”一体化新课堂。体育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由教师的教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主,保证学生课堂练习时间和练习质量。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建构“学、练、赛”一体的课堂教学体系,真正“教会”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让课堂成为比赛的常态,在比赛中增强运动能力,提升学生抗挫折和情绪调节能力。

鉴于以上的学习和思考,我感受到作为一名体育老师肩上的责任重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时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建构“学、练、赛”一体的课堂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学习,不断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把最好的体育课呈现给我的学生,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乐”。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培养他们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