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教育就是唤醒读书心得体会(通用22篇)

教育就是唤醒读书心得体会(通用22篇)

时间:2024-05-03 14:04:02 作者:碧墨

心得体会是对自身优劣势的反思,可以提高自我提升的效果。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写出更优秀的文章。

《教育就是唤醒》的读书心得

重读这本书,依然受益匪浅,正如书中开篇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是的,教育就是“唤醒”,一词用的十分贴切,教育就是唤醒人们心灵最美好的东西,唤醒人们自主创新意识,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也唤醒我们对教育的思索,对今后工作的思索。

教师要首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做好榜样,用美德占据孩子的心灵。教师的师德要在爱中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教师要具有无私的爱,必须高度重视个人修养,端正教学思想,更新知识结构,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宝贝,在过去许多年的小学教育工作中,我对自己的学生也如同对自己的女儿那样,这使我深深体会到,情系学生,像母亲一般热忱地爱每个孩子,孩子才会亲近你,这样你才会感到人生有意义,学生身体健康,快乐,学习进步,你就感觉到工作的快乐。

教师要宽容的对待每一位孩子,当然也要严宽适度。对学生的承诺要兑现,讲诚信,懂得感恩。总之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才会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楷模,才能谈及教育。

作为小学教师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更要注意孩子的习惯养成。一个人成长过程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这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续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教师一定做好学生的在校习惯养成教育,并且与家长共同,使之积极配合做好其他的教育工作。

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问,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更要教会他们思考,教会拥有知识的方法;不仅要有一颗慈母之心,将自己所有的爱都奉献给我们的学生,还要用自己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仅要不断鼓励每一位学生,给予他们自信,还要不断发现学生进步的轨迹,肯定他们努力的结果……让我们给孩子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打击,那么你的宽容、关爱、欣赏就会浇灌出一片生机和葱绿,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

做老师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记住,更不是为了让学生感谢,但让学生终身难忘的好老师,就是对从事这份职业的最高奖赏。教师的工作是寂寞的,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在灯下面对洁白的四壁,静静地守候寂寞,扑去心灵的尘土去守望教育,构筑教育的理想;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在黑夜里瞑思苦想,悄悄地等待成长,挥去眼前挡住我们前进的细沙,追求教育的真谛。

我就是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优秀的教育者,读书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断学习、探索,才能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我的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读书是教育者的必由之路。在这些年的学习和实践中,我总结归纳出了一些读书心得和体会,我想用这篇文章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阅读需要用心去做。

读书并不是为了消磨时间而存在,它是教育者提高自身素养和教育水平的必经过程。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心去做。不但要全神贯注地读下去,还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使所读书籍对自己的教育实践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但要养成阅读习惯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在读书过程中,需要有时间规划、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先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寻找相关的书籍,再制定一个详细的阅读计划,日积月累,形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通过不断地阅读和实践,就能逐渐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思想。

三、理解是关键。

读书的目的是要吸收新的知识和经验,但是光有信息的输入,并不能真正的产生收获。真正的学习需要不断的思考、理解、归纳、总结等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只有真正理解了所读书籍的思想和理论,才能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创造更好的教育效果。

四、多角度思考。

阅读的对象和范围必须越来越广泛,不仅要读自己所专业的领域的书籍,也要涉猎到其他领域的书籍。多角度思考,增强不同领域的知识交融,拓宽自身的视野,激发教育思想的创新。

五、教育必须为人先。

教育者的阅读要以为人为先,因为教育关乎人的成长和发展。教育需要人性化、关爱生命、尊重人的尊严。所以,我们在阅读有关教育的书籍时,一定要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以人类发展为出发点,而非纯粹地从知识和技能入手。

总之,读书是教育者必由之路,是提高教育素质的重要途径。不断地读书并注重实践,能够给我们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让我们在教育事业中全面提高自身素养,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读书心得体会

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形成一个观点,建立一个信念,养成一个习惯,都需要经过反复的教育和训练;矫正一个不良习惯,纠正一个错误观念,更需要长期的、耐心的教育。所以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长期抓,切不可“前松后紧”、“一暴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耐性,要不怕反复,要持之以恒。“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家庭教育的好办法很多,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如果没有耐心,动不动就发火,结果只会是功亏一篑。

二、考试是检验学习进度的指标,而不是决定一个孩子学习成绩的全部。

考试不仅仅是考查知识,更是考查习惯。因此,不能把在考试中出错简单的归结为不认真、不努力。家长应和老师一起给孩子寻找原因:听课时否认真?不懂能否发问?平时书写是否整洁有序?学习方法不当还是不够用功?孩子上课不认真,请与老师一起分析:是会了?听不懂?还是没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服教育或补课。只有他想学才能学好,否则,只能是大家痛苦。

三、适度引导避免失去学习兴趣。

在教育过程中不可过多进行督促。老在别人的被人监督下才去学习,会使孩子变的非常被动,慢慢会失去学习主动性。恰如其分的提醒和督促是必要的,是为了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而做的措施。因此,要注意讲究方法,提醒孩子注意当天的作业必须在几点前完成,尽早安排能让自己有更多自主的时间。家长不要按自己的意愿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以免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另外家长应学会长话短说,不必要的话不说。

四、鼓励为主,批评为辅。

表扬是促进孩子成材的关键,要善于肯定孩子的成绩。如果你的孩子取得了好成绩,请给他一个拥抱、祝贺,买一本书或一套衣服作为奖励。淡忘孩子以前的不足,多看进步,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建立良好的心态,并且鼓励他做到信念永存、脚踏实地,这样,你的孩子一定能获得成功。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让我充分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提醒从细微处着手,从小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把出现诸多问题的“要我学”变成由良好习惯支撑的“我要学”,即由被动变为主动。

人的一生是终身学习不断充实的一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不断汲取知识,丰富体验。

我就是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

“我就是教育”的作者杨绛是我非常敬爱的女士,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教育的深思熟虑,提出了许多对我有启发的教育观点,让我受益匪浅。在我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教育是一种艰辛而细致的工作,它并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更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需要有复杂而深刻的理解,才能真正做到。

二、理解教育的意义。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只要把知识传达给学生就行了的层面,但通过阅读“我就是教育”,我认识到教育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除了传递知识之外,教育还需要帮助学生发展综合素质,如人格、品德、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素养。只有在这些方面的培养完备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知识,更是为了让学生拥有全面的人生能力和素养,成为优秀的人。

三、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

“我就是教育”一书强调了对学生个性特点的重视。以往的教育方式大部分都是一刀切,学生们的个性特点与情感需求往往被忽略。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而作为一名教育者,必须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符合其需求和特点的教育方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四、不断学习和努力提高。

教育这个领域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在这个领域里,知识的更新换代非常快,每个时代都会有新的方法和理念。因此,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教育工作也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摸索,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和尝试中,我们教育者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必须对教育的事业保有热情和责任心。他们需要把学生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不断尝试新的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和精神导师。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时刻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心,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六、结语。

“我就是教育”这本书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我对教育事业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全面。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理解教育的真正意义,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保持对教育业的热爱和责任心,从而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我相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让更多的学生成为优秀的人。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读书心得体会

自打上了大学后,每天都被各种有的没的活动或被观众充斥着我的大学生活,我就再没有像高中那样拾起一本书在某个角落细细品味的习惯,总感觉生活上缺少了什么,直到老师用作业的形式要求我们看书,我才又重新奔返在图书馆里,捧起那久违的书本,开始在书海里遨游的生活,弥补我空虚的心灵。

这次我读的是一本既和教育学有关也和心理学专业课有关的书―《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这本书一共有十四章,每一章都有条不絮地向我们讲述不一样的内容,环环相扣,让人看的过程中深思,联系,受益匪浅。

书本的第一章就向我们强调了有良好的习惯才会有良好素质的重要性。从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主要目标这四个方面拉开本书的序幕。

第二章引古据今,概述了古代、近现代和现代思想家,教育家关于习惯的思想、论述的研究。

第三第四章主要讲述了当前少年儿童的一些主要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

第五章讲到了习惯培养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健康人格。

第六章:习惯养成要符合自身特点。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第七章,环境对习惯的重要性。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

第八第九章为结论章,论述了习惯培养的四个重要原则和习惯与发展的四队关系。

第十章为实践建议篇,也是我最喜欢的几章。详细了向我们讲述了儿童行为习惯的塑造与矫正的12个方法,感觉都很实用和切合实际。

第十一章,给学生父母的17条建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这17条建议值得父母们好好接纳。

第十二章,是与我们教育学最密切相关的一章,因为它列出了给教师的11条建议,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公正、不要忽略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学会互相欣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营造良好的环境等等。

第十三章和十四章则是从社会环境方面进行讨论和小结。全书完。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我们用爱去培养才能健长。习惯的重要性是巨大的,习惯是人格特质所体现出来的自动化了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特征。它是组成人格特质的重要基础。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终身受用,成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不进步的动力源泉,不良习惯会禁锢人的进步,甚至使其受害一生。所以儿童教育在我看来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而拓展在其他方面的能力才能成为一个有用出色人。孩子的教育离不开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忽略一些细节,而这些细节而往往会对孩子的行为习惯造成影响。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本书中对每一个观点都会列举适当的例子说明,使文章的可读性和生动性变得更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因忙于生计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就想我的外甥,今年5岁了,因为父母平时上班都比较忙,很少有时间陪他玩,所以一有空跟他玩的时候为了使他开心,父母们都会尽满足他的要求,尽管有些要求是不合理的,我觉得这样做是不好的,会让孩子形成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对他的纵容和娇惯使得孩子现在的脾气越来越暴躁,稍有点不满意就会发脾气,让人很是头疼。父母既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也要有自己的原则。在细节中爱每一个孩子,也要从自身做好榜样作用,保持言行的一致性,奖罚分明,和孩子打成一片也要树立该有的威信。

尽管本专业以后出来当老师的几率不大,但这本书李给老师的建议也让为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比如说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孩子们有时候出的一些在你看来是“不可思议”的错误行为或许只是出于一种童真的爱心。我还记得去年三下乡在一所小学支教的时候,一个小男孩居然在一棵树木旁边小便,我很生气,走上去跟他说:“你怎么能够随便小便呢?”小男孩听后疑惑地看着我:“姐姐,我只是想给小树一点有营养的水,让它可以更健康地成长起来・・・”听完,我就呆住了,原来他只是出于一种爱心,而我却・・・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要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行为的动机,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沟通,让心灵靠得更近!

以爱为素材,用心去编写,给孩子们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读书心得体会

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用多年时间进行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科学实验,并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我国第一本养成教育系统著作――《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书中针对道德习惯培养;学习习惯培养;思维习惯培养;生活习惯培养等方面阐述学生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并阐述了习惯培养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他认为在幼儿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效率最高,过了幼儿期,则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特别是如果已经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惯,则要花成倍的时间来矫正。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遵循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书中还特别强调习惯培养的一致性,学校、家庭和社会(大千世界)的行为习惯要一致;家庭中父母、学校中老师自身的言行要一致,教育者的方式不一致会使教育者失去教育的权威性;培养儿童自身言行的一致性。习惯培养首先要考虑的是人的心理过程的知、情、意、行的整体性;要考虑儿童学习、生活的整体性,要考虑把对儿童良好行为的培养和不良行为的矫正相结合。并给教师提出许多建议,例如:.尊重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孩子的感情;要有一颗公正之心;培养好习惯不能改变孩子天性;引导孩子相互欣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等等。

通过读书,让我明白了“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的行为,它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是的,一旦“习惯成了自然”,当然是好习惯,那会使一个人终身受益啊!由此让我很高兴自己在平时教育孩子和学生时总是有意识地教给他们正确的语言、行为和思维,特别是每逢家长会或平日里与家长交流或家访时总要求家长多鼓励孩子自己来学习、劳动等。一年级上学时就告诉所有的家长从小应该让孩子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千万别以为孩子小,吃饭穿衣都要帮着做,孩子上了小学还整天帮着理书包,削铅笔……久而久之,孩子的习惯丝毫没有养成,还滋长了他对父母的过分依赖,变成了只会“张口吃饭,伸手穿衣”的“小废人”,懒散、不孝顺等等不好的品行就随之而来,而造成这一严重后遗症的就是――为人父母、师长的不放手,没有没有为孩子创造习惯养成的条件,试问,一颗小树,不经历风雨怎会长大呢!何况这是一个人应该且必须的行为习惯,怎能总是父母师长包干代替呢!

以前总认为“教育”不就是教育孩子们如何为人处事,如何学习各方面的文化知识吗?读罢此书,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我很幸运,这本书改变了我的观念,从小要注重培养学生是养成习惯。有了这本书,让我们的教育又有了可参照的一面镜子。只重视孩子智育的发展,想必要培养一个杰出的人才,那也是难事!因为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教育就是唤醒读书心得体会

寒假里我认真地阅读了彭兴顺的《教育就是唤醒》这本书,读后让我感触颇深。正如书中开篇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是的,教育就是“唤醒”,一词用的十分贴切,教育就是唤醒人们心灵最美好的东西,唤醒人们自主创新意识,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也唤醒我们对教育的思索,对今后工作的思索。

教师要首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做好榜样,用美德占据孩子的心灵。教师的师德要在爱中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教师要具有无私的爱,必须高度重视个人修养,端正教学思想,更新知识结构,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宝贝,在过去许多年的小学教育工作中,我对自己的学生也如同对自己的女儿那样,这使我深深体会到,情系学生,像母亲一般热忱地爱每个孩子,孩子才会亲近你,这样你才会感到人生有意义,学生身体健康,快乐,学习进步,你就感觉到工作的快乐。

教师要宽容的对待每一位孩子,当然也要严宽适度。对学生的承诺要兑现,讲诚信,懂得感恩。总之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才会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楷模,才能谈及教育。

作为小学教师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更要注意孩子的习惯养成。一个人成长过程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这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续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教师一定做好学生的在校习惯养成教育,并且与家长共同,使之积极配合做好其他的教育工作。

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问,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更要教会他们思考,教会拥有知识的方法;不仅要有一颗慈母之心,将自己所有的爱都奉献给我们的学生,还要用自己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仅要不断鼓励每一位学生,给予他们自信,还要不断发现学生进步的轨迹,肯定他们努力的结果……让我们给孩子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打击,那么你的宽容、关爱、欣赏就会浇灌出一片生机和葱绿,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

做老师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记住,更不是为了让学生感谢,但让学生终身难忘的好老师,就是对从事这份职业的最高奖赏。教师的工作是寂寞的,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在灯下面对洁白的四壁,静静地守候寂寞,扑去心灵的尘土去守望教育,构筑教育的理想;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在黑夜里瞑思苦想,悄悄地等待成长,挥去眼前挡住我们前进的细沙,追求教育的真谛。

我就是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阅读则是受到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的活动。阅读的过程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还可以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认为读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也一直秉持着“我就是教育”的理念,致力于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第一段: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它能够让我们了解世界,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与此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与各种各样的思想和观点交流,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这些能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必须的。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和素养也直接影响到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因此,我们应该在早期的教育中就注重阅读教育,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增强阅读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段: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是至关重要的。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常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阅读活动,例如图书馆参观、读书分享会等等,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魅力。此外,教室的环境和布置也要尽可能地体现阅读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和学习的动力。

第三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的教学中,我通常会鼓励学生每天读写日记,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同时,我也会建议学生制定每个星期的读书计划,每天坚持阅读固定的时间,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这些方式,慢慢地让学生从不自觉地阅读中获得乐趣,从而形成主动阅读的习惯。

第四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去接受阅读的挑战。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采用多种方法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选取有趣的故事或者实事进行讲解,或者使用小组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在竞争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和收获。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自主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第五段:总结体会。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坚持着“我就是教育”的理念,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提高。阅读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获取信息的过程,更是对每个人人生价值的探寻和提高。通过阅读教育,我们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让他们在不断成长和进步中,在未来的道路上变得更加卓越。

教育就是唤醒读书心得体会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就是唤醒。学生学习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相互沟通,和课文的内容发生共鸣,从而寻求精神的家园。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准备的教育就是唤醒读书。

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即唤醒》是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灵江小学语文教师杨聪老师的教育手记。一位比我还小三岁的老师教育上却比我有思想的多。他觉得教育的乐趣来自对孩子的兴趣,教育的真正任务和目的,不是评判,而是唤醒,更是善的传递、爱的共鸣。

“问题学生”一直都是广大学校、家长所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我们这些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教师采用的教育态度,采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都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

著名的基层教学老师杨聪,摒弃了面对“问题学生”采取忽视、监管、批评等教育手段,而是在自身教育实践过程中,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与关注,尊重孩子幼小的心灵,重塑他们的自尊与自信,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和学校不再成为孩子的负担。

他用以朴实无华的文笔,记录了教师与孩子之间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故事与情况,一个个小故事《蒲公英的约定》《我的“雕虫小技”》《我让学生哭了》《小敏的课外书》……一个个最直接、最真实的教学案例,叩击心灵,引发思考。让我深受感动。在为我们这些身处基础教育前线的教师们道出更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的同时,也为“问题学生”指明了新的方向,让孩子回归最本真的情怀,解放孩子思想。

世界上有两种爱是最无私的:一是母爱,一是师爱,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师爱是一种情感与心灵的融化,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对于问题生的思想工作应做实做细,沟通要有艺术,那种以批评为主,教育为辅,以管代教,以堵代疏的做法会严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对于问题学生更是如此,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要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心里去,用充满感情的言辞去点燃学生的感情之火,与学生的交流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更是心与心的碰撞,用真挚的情感燃起学生的希望。

寒假里我认真地阅读了彭兴顺的《教育就是唤醒》这本书,读后让我感触颇深。正如书中开篇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是的,教育就是“唤醒”,一词用的十分贴切,教育就是唤醒人们心灵最美好的东西,唤醒人们自主创新意识,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也唤醒我们对教育的思索,对今后工作的思索。

教师要首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做好榜样,用美德占据孩子的心灵。教师的师德要在爱中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教师要具有无私的爱,必须高度重视个人修养,端正教学思想,更新知识结构,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宝贝,在过去许多年的小学教育工作中,我对自己的学生也如同对自己的女儿那样,这使我深深体会到,情系学生,像母亲一般热忱地爱每个孩子,孩子才会亲近你,这样你才会感到人生有意义,学生身体健康,快乐,学习进步,你就感觉到工作的快乐。

教师要宽容的对待每一位孩子,当然也要严宽适度。对学生的承诺要兑现,讲诚信,懂得感恩。总之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才会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楷模,才能谈及教育。

作为小学教师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更要注意孩子的习惯养成。一个人成长过程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这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续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教师一定做好学生的在校习惯养成教育,并且与家长共同,使之积极配合做好其他的教育工作。

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问,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更要教会他们思考,教会拥有知识的方法;不仅要有一颗慈母之心,将自己所有的爱都奉献给我们的学生,还要用自己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仅要不断鼓励每一位学生,给予他们自信,还要不断发现学生进步的轨迹,肯定他们努力的结果……让我们给孩子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打击,那么你的宽容、关爱、欣赏就会浇灌出一片生机和葱绿,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

做老师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记住,更不是为了让学生感谢,但让学生终身难忘的好老师,就是对从事这份职业的最高奖赏。教师的工作是寂寞的,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在灯下面对洁白的四壁,静静地守候寂寞,扑去心灵的尘土去守望教育,构筑教育的理想;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在黑夜里瞑思苦想,悄悄地等待成长,挥去眼前挡住我们前进的细沙,追求教育的真谛。

假期里我认真的阅读了彭兴顺《教育就是唤醒》这本书,这本书让自己感触颇深。正如书中开篇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是的,唤醒,一词用的十分贴切,教育就是唤醒人们心灵最美好的东西,唤醒人们自主创新意识,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也唤醒我们对教育的思索,对今后工作的思索。

教师要首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做好榜样,用美德占据孩子的心灵。教师的师德要在爱中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教师要具有无私的爱,必须高度重视个人修养,端正教学思想,更新知识结构,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常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宝贝,多年的小学教育工作中我也如同对自己的女儿那样对一切孩子,这就使我深深体会到,情系学生,像母亲一般热忱地爱每个孩子,这样你就会感到有意义,学生身体健康,快乐,学习进步,你就会喜悦,就能感觉到工作的快乐。

教师要宽容的对待每一位孩子,当然也要严宽适度。对学生的承诺要兑现,讲诚信,懂得感恩。总之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才会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楷模,才能谈及教育。

作为小学教师对学生的习惯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所以我们更要注意孩子的习惯养成。个人成长过程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这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续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教师一定做好学生的在校习惯教育,并且与家长共同,使之积极配合做好其他的教育工作。

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问,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更要教会他们思考,教会拥有知识的方法;不仅要一颗慈母之心,将自己所有的爱都奉献给我们的学生,还要用自己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仅要不断鼓励每一位学生,给予他们自信,还要不断发现学生进步的轨迹,肯定他们努力的结果……让我们给孩子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打击,那么你的宽容、关爱、欣赏就会浇灌出一片生机和葱绿,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

做老师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记住,更不是为了让学生感谢。但让学生终身难忘的好老师,就是对从事这份职业的最高奖赏。教师的工作是寂寞的,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在灯下面对洁白的四壁,静静地守候寂寞,扑去心灵的尘土去守望教育,构筑教育的理想,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在黑夜里瞑思苦想,悄悄地等待成长,挥去眼前挡住我们前进的细沙,追求教育的真谛。

读后这本书细细反思,正如书中自序所说,我感觉到教育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压力,更是一份动力。对每一位孩子不敢说放弃,也不能说放弃,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激励唤醒,让每一花蕾努力绽放,我们努力做好园丁。

《教育就是唤醒》心得体会

看完《教育就是唤醒》这本书,感觉收获很多。下面结合我在书中看到的经典的话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在了解孩子方面有着每一句话:在遇到孩子犯错时,应先问"是什么"、"为什么"、再问"怎么办".

看到这句话,我就进行了自我反思,作为班主任的我平时在班主任工作中有没有做到这些?现在学校的管理模式就是对班级进行量化管理,班内往往一天都会有多次违纪,几乎天天被通报,天天看着这些违纪刚开始还自我安慰:没事,孩子么终归是孩子,如果不说不闹天天闷在教师宿舍里那还叫孩子么?会原谅他们,细心地问问为什么违纪啊,以后不能在违纪了。可是,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一次两次,往往一个宿舍每天都有违纪,长期这样在好脾气的人也会急了。或许还有第二种可能,违纪就违纪,虱子多了不咬人,随他去吧。想想其实这两种选择都不可取,不过我们能怎么办呢?读完这本书,我有些想得开了,分和钱都没学生们的成长重要,还是多问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耐心地对孩子们进行教育,一切为了孩子。

2、在把孩子当孩子部分有这么一句话: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秩序,我们就会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儿童是有他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事情。"还有把孩子当孩子,孩子就意味着不成熟和不完善,只有不成熟才有成熟的需要,只有不完善才有完善的可能。丁玲说过:"调皮的男孩是好的,调皮的女孩是巧的。"是啊老人们也常说:小时不蹭,长大了没用。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一帮小孩子跑到干涸的河里摔跤、烧荒、偷地瓜烤地瓜吃,那时自己垒的土灶现在想想也不一定能垒出来。春天,自己扎风筝,用废旧的塑料布扎八角风筝;夏天,扛着梯子到处掏鸟窝;秋天,那是收获的季节,掰棒子,烧棒子吃;到了冬天,特别是过年的时候,鞭炮是放不起,我们自制洋火枪。虽然时时都伴随着危险,但童年却成为我最美好的回忆。

现在的孩子们没有童年,他们成长的太快,也成熟的太快。在没有到成熟的季节就已经成熟,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在最具创造性的年龄,错过了动手操作的好时机,陪伴他们的只有电视、电脑和作业。

3、把自己当孩子部分,陶行知说:"你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你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大,一块玩儿,一块儿做工,谁也不觉得你是先生,你便成了真正的先生。"

老师和学生不是警察和小偷,也不是猫和老鼠,而应该是长辈和晚辈,是朋友,是玩伴。看完书现在想想有时我会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到操场上去参加他们的体育课,和他们一块儿跑步,一块儿做操,一块儿做游戏。累了会躺在塑胶跑道上合眼休息一下,这是会有许多的孩子围拢过来,用假草皮叶子挠我的鼻子,我不会生气,因为那时我感觉我也变成了一个孩子。军训的时候我会和孩子们一块儿唱歌,拔河比赛时我会和孩子们一块儿努力,利用好课外的时间多和孩子们玩玩儿,我感觉有一颗童心不会变老。

4、在赏识孩子部分有这样一句话: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有哪一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是好孩子,又有哪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坏孩子呢?有时候我们不经意的一句鼓励性的话就可以让一个孩子高兴很久,甚至可以改变他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也有时候不经意的一句批评会刺痛他的心,或许他会记你很久。我有这样的记忆:高中时我因为一道物理题不会,满怀期望的去问物理老师,可是老师当着全体同学的面扇了我一巴掌,说:刚讲过的题还不会,你刚才在干嘛了?就是这一巴掌和这一句话让我在以后的物理学习中没有了兴趣,物理成为我高中学习的最大短板。

5、关注问题学生,发现他们的优势和特长,记得与学生交往中一些有意思的细节,往往都会令学生感动,从而亲近老师。

许广瑞是我班的一个问题学生,因为她的存在影响到了全班同学的学习。上一学期我们斗了很久,效果并不是很好,直到考试前的一周,因为他的一次错误,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我们谈了整整一节课。谈完以后我写了一篇博文《我努力,我改变,我优秀》下面分享一下:

班级内一个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困惑我一个学期了,他的名字叫许广瑞。在他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在新疆建立了一个工厂,这样,父亲常年在外很少有回家照顾孩子的机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缺少了父爱,父爱是严肃、刚强、博大精深的。()缺少了父爱孩子就会缺少责任心,缺少担当。许广瑞的小学是从贵族学校开始的,那里的学生比较少,老师对学生的管理相对比较放松,这样学生们就又少了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在小学四年级下半年,许广瑞转学到了市实验小学。在那里他生活的也不是很快乐,因为,他回忆说班里一有什么违纪或不好的事情,老师首先要找到他。在这种长期的重复强化下,许广瑞慢慢的也开始认为:我就是一个搞怪的孩子,我应该用这样的方式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现在想想我这一学期的做法是多么的愚蠢,其实我的各种惩罚同样是在对他错误的强化,让他更认为自己是一个不遵守纪律的调皮孩子。

其实,这个孩子的身上有很多的优点:头脑聪明,反应快,特别是数学学习非常优秀;在家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计划的规定好自己的时间,学习、练字、读书,他可以连续两小时沉浸在书中。练字的时候非常认真,这两点我很难做到;可以很耐心的照顾自己的妹妹,虽然有时候也缺乏耐心去教妹妹画画,但还是比较负责的;从小在母亲的督导下已经变得很优秀,我想只是在学校这样的环境中他还没有真正的适应。写到这里我有一种家访的冲动,真想去看看许广瑞的家,看看他生活的环境,或许他更适合在一个独处的环境中学习。

对许广瑞教育的改变是从上周六开始有计划的。周六我去了姑父家,他是一名政治老师同时担任学校的心理辅导师,我认真地请教了一下,大体说明了情况,从中了解到从小的生活环境让他缺少了责任感,担当的意识,这一个可以和他共同制定一个目标,慢慢的进行改变。

回想一下,其实许广瑞也不是那么不讨人喜欢,虽然和同学们相处的不是很融洽,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同学支持他。在以前的教育过程中我对他实行过惩罚,他从来没有和我顶过嘴,都是很认真的去完成没有怨言;我也认真的和他交流过,我们的谈心很愉快,有时候可以交流两节课;我还把他写的字贴到我的办公室,以此来鼓励他,让他知道老师很在意他;班里的板报我会征求他的意见,所有的大字板书都是由他完成,也给他很大的信心。多种的教育方式下,我们的关系一直很融洽。

昨天晚上自习课,许广瑞又违纪了我是带着火进的教室,但是见到他脸上、手上的墨水,画得像小猫一样,差点没笑出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发自内心的,我带他到我办公室用香皂和温水亲自给他洗干净,整个过程他都非常老实,任我摆弄。洗完以后让他照照镜子,慢慢的他笑了。或许已经有什么东西触动了他的心灵,我想是我的行为打动了他。我们共同练了两节课的字,最后我们认真的制订了寒假和下学期的目标,因为许广瑞写字认真好看,班里写奖状的任务我也交给了他。在写奖状的过程中,许广瑞轻轻地问我:老师,我可不可以有奖状?我说:现在不行,这不是施舍的来的,需要你付出努力,相信你如果按照自己制定的目标努力,下学期就可以赢得属于自己的奖状了。他肯定的点点头,我想这事成了,相信下学期用不了多少时间,我会见到一个不一样的许广瑞。

昨天晚上我就和许广瑞说:当你静下来的时候非常可爱。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只不过我们没有细心的去观察。当然,班里有这么多的孩子,我们不可能一个一个的去细心观察,总有遗漏的,可能更多的爱给了调皮的孩子,忽略了老实听话的孩子。每一级孩子毕业后留在老师印象中的往往是调皮的孩子和表现优秀的孩子,或许我们应该平均去分配我们的爱了,给每一个孩子。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读书心得体会

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孙云晓先生也一再强调培养习惯在孩子养成教育中的重要性,“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把他引到破产的地步。”的确,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甚至决定学生的未来命运。最近响应学校要求,认真拜读了孙云晓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养成教育的理论、内容、途径及方法,还例举了一些具体的事例向我们说明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我们所教育的学生正好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却又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足够的自控力,特别是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做人和做事,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与学生接触最多也是影响最大的班主任,身上就肩负着更多的`使命,那么作为班主任到底如何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呢?结合孙云晓先生的文章,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在孙云晓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的报告会上,现场有家长提出,自己的孩子坏习惯“屡教不改”,这个缺点怎么办?而孙云晓的回答很有意思,说“这是‘特点’而不是‘缺点’。这是儿童的特点。而儿童教育就是要反复。”可见学生身上存在一些不良习惯是很正常的事情。作为班主任,我们当然都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服从班级管理,其实学生自身也不想犯错误,他们也渴望能够不断进步,能够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他们之所以犯错就是存在一些“特点”,而这些“特点”是可以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双方合力来加以改正的,着名新闻工作者杨澜就说过这样意味深长的话:年轻,有资本犯错误。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认清这一点的话,在我们的教育中就会减少很多负面情绪,多一些理智的思考,从而避免犯难以挽回的错误,与学生关系也更为和谐些,也更有利于我们学生和自身健康人格的培养。

哲学上强调量变引起质变,要求我们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而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孙云晓认为,对孩子好习惯要明确规范,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的具体标准要清清楚楚。然后就是坚持,好的习惯只有坚持,才能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一件事坚持21天就会初步养成。而坚持90天后,就是一个成熟稳固的习惯。”孙云晓这段话给我们教育很好的启示,其实我们学校每天都在身体力行着,那就是注重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制约作用,他明确规范学生哪些可以去做,哪些不可以去做,就是所谓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我们班主任要做的就是不断从细微处引导和监督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然后逐渐由“有为”到“无为”,逐渐幻化成学生的内在自觉。譬如,光线良好的时候,不开教师用灯,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早读,晚自习,上课及时赶到,教育学生形成严格的作息习惯;即使在公共场合也不要乱扔垃圾,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就让我们从一点一滴、从细微处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吧!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孙云晓也在文章中强调:真正的教育都是潜移默化的。教师自觉地捡起一块垃圾、擦干净讲台、摆好教具等等,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会自觉模仿老师的行为—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比班主任三令五申地说教要强得多。还比如我们要求学生早读课6:45之前必须要过来,那么作为班主任就必须在这时间之前过来,要不然我们凭什么要求学生也守时呢?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是班主任要处处以身作则,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教育无处不在,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各自现有教育资源,结合各种教学活动,把“做人、做事”的正确习惯的培养融入平常的教学活动中,以正确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样的班级管理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万丈高楼平地起,这需要我们班主任不仅仅要细心,还需要足够的恒心和耐心。班主任要允许学生犯错,允许学生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认清这一点,我们才能平和地应对这个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师生双方合力解决,学生同时也要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一定会有成效的。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与孙云晓先生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对于父母和老师来说,你给了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未来。”我们和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有个幸福的未来,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个人的力量,一个小时就能解决的问题,他需要家庭、社会、学校三方合力,从小抓起、从细抓起、从现在抓起,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健康的人格,从而向着美的方向生长!

教育就是唤醒的读书笔记

寒假的时候读了彭兴顺老师的书《教育就是唤醒》里面的内容很丰富,包括如何发现教师职业之美,如何成为名师,如何培养孩子的习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等等。其中我记忆最深的是要让自己成为发展型教师成为教育活动的研究者,创造快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文中举了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的例子,介绍魏老师仅用六年成为特级教师的成功秘诀,就是“边学边研究”。

人们从事某项劳动大概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重复式,一种是科研式。重复式就是用同一种方式日复一日的做事情,没有思考和提高,虚度光阴。而科研式则是千方百计地想比昨天干得更好、更巧、劳动效率更高。这句话打动我的不是“千方百计地干得更好、更巧和劳动效率更高。”,而是“昨天”这一个词。虽然我是读师范的,但是毕业后的两年因为从事别的工作,而脱离了学校的环境氛围和老师的岗位。等我重新回到学校当老师,心里其实没有底气和自信,要做什么和怎么做,我很困惑也茫然失措。迫切地想让自己尽快的适应环境,让工作走上正轨,焦急地想要提高自己更方面能力好胜任这份工作。在很多书籍、网络文章或者讲座上面我都听过要努力奋斗要让自己更优秀更强大,当时看完听完的确会有一时的感概想要做点什么,可是总觉得以现在的状态,优秀离我好远,可望不可即,所以通常都是没有多久热情就冷却下来,要让自己变优秀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加上“昨天”这一个词之后瞬间就觉得只要比昨天更好,那我就有进步了,每一个今天比昨天有进步,那我岂不是在一天天一步步地在慢慢靠近优秀?要我一步登天很难,但是一天改变一点东西这是我可以做到的事情!我可以做到什么?今天讲课比昨天有新的突破,语言比昨天更吸引人、更有感染力;表情比昨天更使人愿意接受;姿态比昨天更自然;板书要比昨天更富启发性;学生的感情要比昨天融洽。我还可以今天比昨天多表扬一个学生,今天比昨天多跟一位家长沟通,今天比昨天我早一点备完课,今天比昨天我多指导一个学生……刚出来工作的时候我的座右铭是“每天进步一点点”,但是都给我慢慢地淡忘了,现在又看到这段话的时候,依然被感动了。想起以前的自己,再看看现在的自己,我进步了吗?在前进的时候,也需要偶尔回头看。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读书心得体会

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的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这也许将成为自己需要时时温习的功课。

写作不仅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于阅读和思考的强劲动力。因懂得这些,虽工作辛劳,文笔稚嫩,但我仍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让忙碌的我不断与宁静的我进行对话,让冲动的我不断接受理智我的批判,让实践的我不断接受理论的我的提升。

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是自己成长的最大敌人。“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也应成为我们为师的座右铭。我想对自己说的是,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

教师要学会爱,爱在细节,因为教育就是一堆细节。比如,对待生活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学生,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缺少的是教养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尤其对所谓的学习、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要学会做“寒里”和“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为学生在困难或痛苦中及时送去精神安慰的人。

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谁走在我的前面,谁就是我的老师,包括学生,尤其是那些老教师——敬业,博学,钻研,激情,严谨,刻苦等教育传家宝,已经成为我们“通向现在和未来美好教育境界的阶梯”,把我们引领到当今课程改革的风口浪尖上。我心中永远铭记他们,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时时记得向周围的教师学习。

如果说以前的成长靠的是个人奋斗,那么新的时代与环境,强调的却是团队的力量。尤其是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真正的合作。没有合作之心的人,内心是焦躁而绝望的,也不会取得什么真正的成功。你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处世方式;你有什么样的期许,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强调个人发展与竞争,一定要依靠环境和伙伴的合作——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同行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以减少由于孤立而导致的个人行为。

教育,不变的永远不会变,改变的必将会改变。创新不是推倒历史,更不是在沙漠上建设大厦。回顾过去是有益处的,如果我们对前人视而不见的话,我们身上的独创性不会很好地保存下来并取得快速的发展。教师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审视者、反思者、继承者,但应当永远把自己定位在是教育海洋中微不足道的一颗海星的角色——也许这是一种理性状态。

大量的阅读教育书籍,给了我很多教育实践中曾经历过,却未细细揣摩的教学真谛,我久久的徜徉在这片书海中,深深的懂得教书育人的不易,我们得时时反省自己,时时反思自己,才能将工作更落到实处。

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的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这也许将成为自己需要时时温习的功课。

教育就是唤醒的读书笔记摘抄

读完这本书后,细细想来,收获颇多。“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这两句话是第一层次,虽然是第一层次但却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这两句话强调了学生首先要相信自己能行,并且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才能达到“我能行”的境界。

由这两句话联想到我们现在的教育情况。众所周知目前我们的教育提倡的是素质教育,那么要求培养的学生也就是各方面都有良好素质的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是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朱永新教授说过,培养一个人就是培养他的自信,要摧毁一个人就是摧毁一个人的自信。一个有着良好的自我效能感的人,在任何一方面都是容易成功的,生活也更容易感到幸福。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即使是一些学习成绩优秀、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在面对挑战时也往往会缺乏信心。记得这次考试前,我跟班级里的部分后进生谈话,想让他们定一下期末考试的目标,这些孩子中有几个叫我不用担心他们,他们这次考试肯定会考好的,看起来十分有自信心,但是在考试成绩出来后,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连他们自己都觉得很差。这种现象在现在的学生中也十分普遍,表面看起来十分有信心,有着自己的目标,有所追求,这是成功的第一步,但是光想不练是没有用的,目标只停留在口头上,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实现的,一个自信心很强的人,必定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当然有些学生有目标,但是不去做,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缺乏自信心。我们要给予他们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要支持他们,尤其对于那些做了之后失败的学生,这种时候不应该去责备他们,而是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理由,不能让学生对自己丧失信心,要鼓励他重新再站起来,不要放弃,应该要相信自己。

那么当学生在受到鼓励之后,部分学生会燃起斗志,奋发图强努力去争取成功,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不管你怎么鼓励他,他嘴巴里说自己怎么怎么有信心,但是什么都不干,一点也不努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些学生以前也努力过,但是努力了之后还是失败,觉得努力跟不努力对自己而言根本没有什么分别,对于这样的学生首先应该鼓励他们,其次应该是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困难和挫折,让他们体验成功,在成功中树立自信的观念。不能小看这第一次的成功,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可能就是通过这次成功而重获新生,给予他们莫大的帮助。

自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是人格的核心,是做人的重要基础。只有自信的人才会百折不饶地去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克服困难,去争取成功。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应该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带领他们走上成功的道路。

教育就是唤醒的读书笔记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与唤醒。”教育的功能就是唤醒人们心灵当中最美好的东西,使人性发出灿烂的光辉,唤醒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蕴藏在人们脑中的巨大潜能得以开发,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使人们在创造生活中享受幸福人生。

通过读完本书我深有体会,深深地感悟到:唤醒孩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老师,我们要具备教师的职业道德,“业不精,人师之大忌;德不正,为人师之大害。”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始终敬畏道德规范,自觉践行师德规范,提升自我心理素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要做一个“爱教”、“会教”的好老师。

自古以来,作为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老师也一样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成才成功。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孩子们的差异参差不齐,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通过对本次的学习,让我明白了教育不仅仅需要爱,还需要爱的智慧,爱的科学和爱的艺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暂时没有教好的孩子!因此,用心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童心、责任心和信心。教育孩子的过程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要学会观察,善于倾听,及时做好家访,其次,要理解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最后要亲近孩子,“亲其师,信其道”,说明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再教育中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学生要做到关怀、宽容、关注和赏识。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所说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以说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对于孩子的教育过程,就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过程,导致孩子不良习惯养成的原因有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所以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家长、老师以及社会,都应该给孩子做好示范,以身作则,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并且在引导的道路上要讲究科学,循序渐进,多鼓励孩子,给孩子树立自信心,每一个孩子都是潜力股,老师应该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每一位孩子,善待孩子的优势智能,并去开发他的潜能,给孩子提供成功的动力,这不仅仅只是老师的任务,也需要家长的共同配合,引导孩子树立人生的目标,增强自信心理,激励孩子对自己的`目标付出实际行动,并一步一步为之奋斗,最终走向成功。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用美德去占据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勇于承担责任,装满宽容上路,始终守住诚信,还要教会孩子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孩子的心是一块奇怪的土地,需要老师、父母与社会去共同灌溉,让孩子的心灵沾满了美德。

因此,唤醒孩子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读书心得体会

我赞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的最佳选择,应当从习惯培养开始。而幼儿园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是一本好书。作者孙云晓教授在本书中阐述了“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等系列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生动、典型的教育案例,字里行间处处闪烁着一个教育专家独到的教育智慧。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说的简单一点,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本文从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展开了良好行为习惯实施内容我感觉很全面,即:1、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2、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3、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我想:作为一名新时代幼儿教师,必须学好这些理念,并能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适时的渗透一点,抓住孩子的每一次教育契机,给予有效的引导。它说: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有了某种能力,因此可以说,习惯养成得越多,人的能力就越强。这是一种积累的过程。

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的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将会加速他们的成长进步。养成一个好习惯,应当想方设法让孩子明确需要,与孩子一起经常讨论制定培养哪几个习惯,并结合科学的教育手段,我概括好习惯培养的步骤:一通过体验,认识习惯的重要性;二、进行形象的榜样教育;三、持之以恒地练习;四、及时而科学地评估引导;五、创造好环境,培养好风气。

愿我们将孩子的习惯培养放在每天的教育日程中来,当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的确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给孩子一生财富;纠正孩子一个坏习惯,给孩子一生幸福。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读书心得体会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说道:“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

确实,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每一个父母都需要高度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

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总是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教室的卫生每天都有值日的学生负责清洁打扫,但是地面上总还是存在纸屑;上课时反复强调的问题,到作业中还会有学生出现错误;经常教育学生上课应专心听讲,可是在课上还总是有学生要思想开小差;每次作业批改讲评后要求学生订正,可是还是有小部分学生不订正……为什么总是有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上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真的是他们的领悟能力有问题吗?答案很显然:不是。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教学生活当中,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习惯对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性。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习惯是人最主要的、最稳定的素质。任何一种能力都是养成好的习惯的结果。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人完整品德结构发展中质变的核心。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根,是成功人生之基。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野,来自不同的习惯,好习惯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良好的生活方式,良好的习惯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

孩子越小,习惯越容易养成,且不会觉得痛苦,大了以后反而难了。因为习惯是潜意识的自动功能,是行为的载体,一经形成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同样,习惯从孩子小时培养也许不到10次就行,等长大以后培养,一般都需要连续进行21天以上才行,但若要固定下来要90天左右,一般人很难做到。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醒悟——改变——反复——巩固——稳定的过程。

好的习惯能让人更聪明,或者帮助人更好地使用聪明。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基于良好习惯构成的日常行为规律。

都是一些良好行为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的人。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就成了习惯了。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世界有史以来十大文豪之一。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我们学生来讲,尤为重要。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同学平时不刻苦、不用功,考试常常得不到高分;我们也看到,有些同学双休日只顾玩,把作业压到星期日晚上才去做,其实,这完全是学习习惯和方法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使我们既学得有效率,又学得轻松自在。而如果你不能养成好的习惯,上课不注意听讲,不踊跃发言,不钻研难题,这些习惯不但不能提高效率,而且对你身心发展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学习时,最重要的是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益终身;”这样一来,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我认为要想学好首先要“乐学”。“乐学”,就是愉快地学习,把学习当作快乐的事去做。怎样使学习变成快乐,关键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能像刷牙、吃饭、做游戏一样,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养成早读的习惯,早上空气新鲜,大脑清新,我们可以读课文、背名篇;

4、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每天都要对未教的内容进行预习,把已教的内容复习好;

5、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学习只有靠问,才能成为学问。

习惯的养成要经过重复或多次的练习,所谓“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纠正不良习惯,“习非成是”就是说长久按错的去实践就会把非当成是了。所以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一方面要逐步养成好习惯,一方面纠正坏习惯,而且不要等到坏习惯形成了才来纠正。

一旦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都将有新的收获,那就将感到快乐无比。

教育就是唤醒的读书笔记

寒假里我认真地阅读了彭兴顺的《教育就是唤醒》这本书,读后让我感触颇深。正如书中开篇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是的,教育就是“唤醒”,一词用的十分贴切,教育就是唤醒人们心灵最美好的东西,唤醒人们自主创新意识,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也唤醒我们对教育的思索,对今后工作的思索。

教育的唤醒体现在教师的智慧,教学的智慧体现在教师对教材的真知灼见和独到见解,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不仅能够挖掘教材的深度,更能够用新见解、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等独创性思维的产物吸引学生,让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不断吸收成长。

智慧地与学生交流。师与生的交流,往往缺乏平等,生与师的对话常常有所保留,有的甚至会话到嘴边留半句。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智慧话出学生心声,产生共鸣,再抛砖引玉、取喻明理,使学生对问题心领神会,如人幽微之境,突见“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智慧地因材施教。我们常说“人最不缺乏的就是个性。”在一个班集体中,往往会有那么一两个个性特别鲜明的学生,他们可能不是成绩最差的,也不会是让人最操心的,但常常是令人最头疼的。对于这类孩子,除了必要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需要用耐心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恒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再以闪光点为突破口,用机智的话语放松孩子的心情,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辅以课后辅导,逐步实现因材施教。

作为教师,让我们以爱心为媒,给予学生温暖和明亮,从而搭建起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育就是唤醒的读书笔记摘抄

真爱是面对妈妈的唠叨,默默承受,因为那里有殷殷期盼;真爱是面对老师的批评,勇敢承担,因为那里有老师的谆谆教诲;真爱是面对弱小的深深同情,甚至是伸出援助之手;真爱是对自然的敬畏,甚至细心呵护花草;真爱是面对强盗的一声怒吼,那里包含着对正义的追求;真爱是面对虚伪的一声呐喊,那里蕴含着对真理的呼唤。

学会爱吧,可敬天下父母心;学会爱吧,回报老师的深情;学会爱吧,你的爱会让这个世界更美丽!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读书心得体会

阅读了《教育走向生本》后,我受益匪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与感受。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由郭思乐教授首先提出并倡导实施的,是针对过去教育教学中方便老师的教学或者说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从教材到教学方式、从教师到学生一整个体系颠覆了以往依靠老师、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倡导以学生为本,激扬生命的主旨。这一体系在全国范围已经实施了20年,而我校在20xx年在学校领导的倡导下开始实施。一开始对生本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在教学过程中根本无法放开手脚,怕学生这不懂那不懂,又怕学生不能接收,通过生本理论的一些培训和观摩成功老师所获得的经验,对生本教学的方式增强了信心,逐步的把生本教学的模式搬到自己的课堂中来。

以往所任教的同等类型的班级,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一直是困扰自己的一大课题。在对这届学生的生本实践中,通过课堂上让学生多动手,积极发言,到有的时候放手让学生来讲题,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以往所教的同等类型的班级,在一开始初一的时候,很多同学兴趣还是比较高的,可是随着学习难度的逐步深入,由于长期的被动接受,很大一部分同学的学习热情逐渐消失,特别是初二的'分化时期感到尤为头疼。而在本次生本实践的过程中,我欣喜的发现,学生不但顺利的渡过了分化期,而且很大一部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还有提高的趋势。课堂上,结合具体的题目,通过一些同学讲解,另外的一些同学纠错,老师通过真诚的表扬结合小组与个人的计分的方式,让学生兴趣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找出他人错误的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提高。一开始进校的时候,本班与同类班级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经过一年的实践,在及格人数上就基本持平,进入初二以来,在及格人数和平均分方面都成功的超越了同类班级,不过在优生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我相信,坚持不懈的运用生本教育教学的理念与方法,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努力,今后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我校的学生基本都来自于农村,淳朴是他们的优点,可是很大一部分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充分的放开自己的思维与活力,以往的课堂上,更多的是看到他们的拘谨、束手束脚,在很多孩子的理念里,课堂上专心听老师的讲解的学生绝对是好学生。可以看出很多学生也是以此为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导致学生逐步养成被动接受的习惯,当被动接受已经成为习惯,课堂上要再想他们专注的接受40分钟或者是45分钟,与心理学上的认知规律是相悖的。这直接导致学生成绩的下降,伴随着的就是学习上越来越没有信心,进入恶性循环。通过生本教学模式的引入,小组之间、组员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与沟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与途径拓宽了,老师把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了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说得更多了,做得更多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小组之间的竞争使他们更加大胆的投入到课堂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惊喜的发现,一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胆小的同学也能在课堂之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见解,特别是这个时候往往能够得到其他同学自发的掌声,让我感到,学生的可塑性其实是出乎了我的意料。反思以往的教学,保守的的确是自己而不是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学生之间产生了督促与帮助,事实证明,学生之间的督促有时比老师对学生的督促还要管用。课堂上,小组与小组的竞争、学生与学生的竞争,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使得学生的信心也得到了提高。这与新课标中要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完全是契合的。

当然,参与生本教育教学实践这条路应该还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我应该加强理论学习与大胆实践,相信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能有更多更大的收获。

教育就是唤醒的读书笔记摘抄

在我校读书月活动中,学校给每位教师购买了一本书——《教育就是唤醒》,从书名就能看出是一本很吸引人的书。我利用课余时间拜读了这本书,说心里话,确实学到了不少的教育理念,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也遇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看了这本书后,有些问题也就不算问题了。彭兴顺教授这本书共有八讲,主要是从教师和家庭两个环节阐述教育。其中我印象较深的是第二讲和第五讲的内容。

现在我就第二讲《发现教师职业之美》和第五讲《教育就是培养孩子习惯》的内容谈谈我的感想。第二讲开篇就问:我们做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教师?好教师的重要条件是什么?答案有爱心、能力、专业素质、责任感、亲和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等等。大家都说的不错,教师除了具有这些条件外,彭教授认为就是"爱教、会教"四个字。我也挺赞同教授的说法,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是爱学生,再就是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书中把教师分为几种类型:第一种,生存型教师——无奈的苦涯,看书中所举的例子,自己偷偷的笑呢,其实我在教学中也存在例子中的某些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较消极或被动教学,把教师的工作看成无可奈何的选择,我是不是要重新认识我的思想问题呢?改变一下我的思路呢?我能不能把这份工作看作是一种享受呢?第二种,享受型教师——吃苦也是享受。有时想老师应该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并在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教师快乐地与学生交往,欣赏地享受着自己教学中的成就。学生成长,教师快乐。我现在的教学中,基本能达到这种类型的教师,和学生们在一起很快乐。爱孩子、爱学校、爱事业——而当教师。

朱永新先生在他的《教育是一首诗》中说:"享受着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份快乐的心情……享受着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种生活的诗意;你能从平凡中品味出伟大,从失败中咀嚼出成就;你能读懂每一个孩子的脸庞,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房;你会惊奇地发现:幸福从此熙熙攘攘。"看完名人所说的,是不是真的感到幸福的多。第三种,发展型教师——创造的快乐。作为这一类型的教师,我们确实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教师的工作中,我们都应把教师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教师要从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步。如果教学没有反思,让自己的认识停留于知其然而不去探究其所以然,是不明智的教育观念。教师在教学中,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思想、新理论,更新自己的观念,自觉调整决策与行为,在提高认识水平的同时也争取实践的成功。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在《漫谈边教学边研究》一文中说:"他在教学中始终处于发现和创造的激情中,始终处于体验与享受教育教学的幸福与快乐中,职业道德更为坚定,专业精神也不断丰盈。"我们在工作中就缺少创造性及研究性教学的精神。

教育就是唤醒的读书笔记

读过此书后,感觉到这是一本好书,值得认真阅读的好书。

首先,我们应该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

一、科学的质量观:

1、追求可持续的质量——既要重视学习成绩,更要重视人格塑造、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2、追求整体的质量——面向每个孩子,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最好的发展。

3、追求和谐的质量——以人格教育为核心,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不一定是均衡发展的,但一定要协调发展。

二、多元的人才观:

语言智力、数理智力、节奏智力、空间智力、动觉智力、自省智力、交流智力等。有一首诗写到:骏马能历险,犁地不如牛;坚车能负重,渡河不如舟;生材贵适用,勿复多苛求。对于学生,不必强求。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

三、发展的智力: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我很喜欢书中写到的这个故事: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新泽西州市郊一座小镇,有一个家长、老师和学校几乎都要放弃了的班级里,一个叫菲拉的女老师接了这个班。新学年开始的第一天,菲拉出了一道选择题:

有三个候选人,他们分别是:

a、笃信巫医,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如命;

c、曾是国家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的习惯,不吸烟,偶尔喝点酒,但大都只是喝一点啤酒,年轻时从未做过违法的事。

正是菲拉的这番话,改变了26个孩子们的命运。许多孩子后来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这个故事适合讲给学生们听一听,特别是那些对自已、对学习丧失了信心的孩子们,也许这个故事真得可以改变一个或几个孩子的命运。

我们老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前途,对学生充满信心。学生是金子,老师要想方设法让他闪光;学生是矿石,就将他锻造成钢铁;学生是泥巴,就将他烧制成砖瓦。这样,在素质教育的园地里,就能实现让每一粒种子都破土发芽,让每一株小苗都茁壮成长,让每一朵鲜花都自由开放,让每一颗果实都吐露芬芳。能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就是教育最大的成功。

相关范文推荐
  • 05-03 深圳经济特区劳动合同条例大全(14篇)
    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规范用人单位行为的重要法律文件。接下来,我们将共同探讨如何理解和执行劳动合同中的条款。第一条为了建立健全实际居住人口登记制度,加强非深
  • 05-03 学校外出活动方案(热门22篇)
    活动方案还需要考虑到时间安排、人员分工、场地布置等方面的因素,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以下是一些回报率较高的活动方案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 05-03 小数乘小数说课稿一等奖范文(18篇)
    教案模板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来指导教学的一种工具和参考。在使用教案模板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拓展和改进。首先,我对本节课的教材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 05-03 大学班助工作规划(模板15篇)
    大学规划的核心目标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其职业生涯做好规划。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大学规划的内容,不妨看看下面的范文和学术研究。时光荏苒,高中生活
  • 05-03 纳新工作计划(专业17篇)
    工作计划书是在工作中对计划和目标进行详细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工作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 05-03 毕业证代拿申请书(优质16篇)
    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市场中,更多申请书可以帮助你突出个人优势,增加被录取或被雇佣的机会。以下是一份精心准备的工作申请书范文,希望对大家的职业发展有所启示。
  • 05-03 教研组自我评价范文(15篇)
    在自我评价中,我们可以将个人的努力、成绩和成长进行客观而全面的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自我评价范文,希望对大家进行自我评价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请大家结合自
  • 05-03 糖尿病讲座通知(通用15篇)
    在撰写通知时,我们需要明确主题,准确表达内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清晰度。请大家留意以下通知的内容和形式,以便更好地撰写自己的通知。亲爱的各位朋友,每年的11月1
  • 05-03 两分钟小学生演讲稿大全(16篇)
    演讲稿是小学生展示自己思想与才华的重要方式,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演讲的主题是环保,让我们一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 05-03 上海高考中国味(优秀12篇)
    人生是一场未知的旅行。也许我们会遇见孤立无援,只能独自忍受萧瑟的境遇;也许我们会受到萍水相逢,慷慨相助的感动;也许我们会陷入前路曲折,迷茫失措的悲伤;也许我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