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2023年短时记忆的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实验报告(实用5篇)

2023年短时记忆的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实验报告(实用5篇)

时间:2023-10-08 13:08:11 作者:翰墨 2023年短时记忆的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实验报告(实用5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短时记忆的实验报告篇一

一、前言

短时记忆(shorttermmemory,stm)在两种记忆说或多存贮说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被看作信息通往长时记忆的一个中间环节或过渡阶段。与长时记忆相比,无论是在记忆容量、信息编码等方面,还是在信息提取或遗忘等方面,短时记忆都有其独特的一面。

miller通过总结大量的对线性刺激的绝对判断、速知、以及即时回忆广度的实验研究,发现被试的感觉通道容量或者回忆项目的数量,也就是记忆的容量在一个很小范围内波动,大概是7±2。但这个结论大多是在成人记忆语言文字材料的情况下得到的,未免过于笼统。而对语言文字材料以外的其它类型材料的研究还不多见。本实验正是记忆材料方面出发,对短时记忆容量的材料特点进行探索。

二、方法

(一)被试

实验课随机分组,本组的5人、以及旁边组的5人,共10人。男生4人,女生6人。

(二)仪器

jgw-b心理实验台速视器单元,背景卡片1张,记录用纸两套;

(三)材料

写有3—13位数字的卡片三组,每组11张,共33张;

写有3—13位英文字母的卡片三组,每组11张,共33张。

(四)程序

1、主试接通速视器电源,将开关选择“on”,调节a、b视场,使两个视场明度基本一致。“工作方式”a选择“定时”,b选择“定时”、选a—b顺序方式。“定时选择”a为1秒,b为5秒。然后b视场输入背景卡片1张。

2、被试坐在速视器观察窗前,面部紧贴观察窗,指导语:“我将呈现一组数字,要求你努力记住,当刺激消失后,立即将它默写下来。”主试在a视场逐个呈现3位数字卡片,每个卡片呈现1秒钟。要求被试在每个卡片呈现后5秒钟将刚看到的3个数字全部默写出来。

3、用上述方法将4位、5位、6位??数字依次进行实验,直至数字序列连续三次不能通过为止。

4、用上述程序测定英文字母的短时记忆广度。

三、结果

实验数据:

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

单因素t检验:

四、讨论

1、短时记忆的容量并不完全是处于7?2个单位中,有部分被试的数据是超出这个范围的,被试存在个体差异。

2、材料不同时短时记忆容量的大小不同:对数字材料的短时记忆容量显著大于英文字母材料的短时记忆容量;信息量小的材料的`短时记忆容量明显地大于信息量大的材料的短时记忆。

3、男生的短时记忆容量大于女生的短时记忆容量。

本研究的验证了短时记忆容量的理论,大部分数据符合短时记忆的理论。

但是,本研究中任存在许多的不足:

由于实验过程为多组同时进行,所以实验环境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造成了无关变量的干扰;

本研究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不具有外推生态效度,样本量太少,且男女比例不为1:1;

本研究没有将被试的知识经验,以往的记忆方式对实验的影响独立出来,造成了实验结果的混淆。

五、参考文献

[1.]彼得·哈里斯:心理实验的设计与报告,吴艳红等译。人们邮电出版社,.

[2.]戴维·埃尔姆斯:心理学研究方法,马剑虹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陈辉:短时记忆容量的年龄特点和材料特点,天津大学报,1988(4).

[4.]王晓丽、陈国鹏:短时记忆研究的新进展,心理科学,,25(5).

[5.]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刘旭峰、王小英、陈足怀等:不同刺激属性的短时记忆,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7,18(5).

短时记忆的实验报告篇二

一、前言

短时记忆(shorttermmemory,stm)在两种记忆说或多存贮说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被看作信息通往长时记忆的一个中间环节或过渡阶段。与长时记忆相比,无论是在记忆容量、信息编码等方面,还是在信息提取或遗忘等方面,短时记忆都有其独特的一面。

miller通过总结大量的对线性刺激的绝对判断、速知、以及即时回忆广度的实验研究,发现被试的感觉通道容量或者回忆项目的数量,也就是记忆的容量在一个很小范围内波动,大概是7±2。但这个结论大多是在成人记忆语言文字材料的情况下得到的,未免过于笼统。而对语言文字材料以外的其它类型材料的研究还不多见。本实验正是记忆材料方面出发,对短时记忆容量的材料特点进行探索。

二、方法

(一)被试

实验课随机分组,本组的5人、以及旁边组的5人,共10人。男生4人,女生6人。

(二)仪器

jgw-b心理实验台速视器单元,背景卡片1张,记录用纸两套;

(三)材料

写有3—13位数字的卡片三组,每组11张,共33张;

写有3—13位英文字母的卡片三组,每组11张,共33张。

(四)程序

1、主试接通速视器电源,将开关选择“on”,调节a、b视场,使两个视场明度基本一致。“工作方式”a选择“定时”,b选择“定时”、选a—b顺序方式。“定时选择”a为1秒,b为5秒。然后b视场输入背景卡片1张。

3、用上述方法将4位、5位、6位数字依次进行实验,直至数字序列连续三次不能通过为止。

4、用上述程序测定英文字母的短时记忆广度。

三、结果

实验数据:

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

单因素t检验:

四、讨论

1、短时记忆的容量并不完全是处于7?2个单位中,有部分被试的数据是超出这个范围的,被试存在个体差异。

2、材料不同时短时记忆容量的大小不同:对数字材料的短时记忆容量显著大于英文字母材料的短时记忆容量;信息量小的材料的短时记忆容量明显地大于信息量大的材料的短时记忆。

3、男生的短时记忆容量大于女生的短时记忆容量。

本研究的验证了短时记忆容量的理论,大部分数据符合短时记忆的理论。

但是,本研究中任存在许多的不足:

由于实验过程为多组同时进行,所以实验环境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造成了无关变量的干扰;

本研究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不具有外推生态效度,样本量太少,且男女比例不为1:1;

本研究没有将被试的知识经验,以往的记忆方式对实验的影响独立出来,造成了实验结果的混淆。

五、参考文献

[1.]彼得·哈里斯:心理实验的设计与报告,吴艳红等译。人们邮电出版社,20xx.

[2.]戴维·埃尔姆斯:心理学研究方法,马剑虹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3.]陈辉:短时记忆容量的年龄特点和材料特点,天津大学报,1988(4).

[4.]王晓丽、陈国鹏:短时记忆研究的新进展,心理科学,20xx,25(5).

[5.]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刘旭峰、王小英、陈足怀等:不同刺激属性的短时记忆,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8(5).

短时记忆的实验报告篇三

短时记忆(short-termmemory)简称stm,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的核心。

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以听觉编码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

斯滕伯格采用加法反应时,以记忆扫描实验证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是完全系列扫描方式进行的。

短时记忆的编码以听觉编码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

听觉编码

在短时记忆中,对刺激信息主要以听觉形式进行编码和储存,即使刺激信息已视觉方式呈现,个体对视觉刺激进行加工处理时也会把他们转换成听觉代码,那时记忆中会存在形—音转换的现象,视觉信息会以声音形式进行加工,然后存储。

视觉编码

posner用aa实验证明短时记忆中存在视觉编码

在短时记忆的最初阶段,存在视觉编码过程,然后才向听觉编码过渡。

短时记忆的实验报告篇四

1.教学设计大循环过程是,教师一经接受教学任务后,自己的长时记忆受到刺激,形成研究的动机进入短时记忆,再利用以有的认知工具,进入上级电大平台和环境中去探究,然后结合对媒体材料和学生情况的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同时设计出开放性的教学任务,以此创设学习情景,提供学习资源,设计出形成性过程评价标准等。

2.这是因为它还处于词汇学习的起始阶段,学习者对与该词汇相关的各种信息还不了解,还不能与已知信息建立起联系,在学习者的短时记忆中一个生词占据一个独立的记忆单位,而不是一个已成体系的记忆系统中的构成部分,要使该词进入长时记忆还需要一定的重复。

3.另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是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并非总是处在静止状态,它是随时变化的,随着信息不断地由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新信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与旧信息联系并组合起来,整个信息系统随之不断变化,人的知识不断得以丰富,认知能力不断提高。

4.对于听力理解来说,听者对话语的反应时间较短,因此,让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保持短时记忆和听力理解的协调是把握听力材料内容的关键,通过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把握听力的基本单位,掌握听力理解的节奏,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听力理解的水平。

5.比如,讲授横贯性脊髓病时,先给学生看一张桑兰或者张海迪的图片启动瞬时记忆,然后讲授脊髓损害后的运动症状,感觉症状,植物神经症状等,主要内容讲完后用表格形式列表总结,帮助形成短时记忆,最后结束前再复述一次所学内容帮助进入长时记忆。

6.课堂上所学的新知往往是以短时记忆的方式存储的,课后让学生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以形成一定的结论,并将其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最终将原有知识经验进行改造或重组,形成清晰准确的知识块,由课堂上的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7.新的知识尽量初次讲授时增加图像,影片等强化形象性,以形成较好的瞬时记忆,然后可以通过图表,语言等以形象编码和听觉编码的形式提及,帮助形成更好的短时记忆,每堂课最后采用简要复述的形式,帮助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

8.在这里是根据信息的意义进行存储,当要求学习者产生行为时,存储的信息和技能必须能被搜索和提取,搜索到的信息从长时记忆提取到短时记忆,与新进来的信息相结合形成新的学习能力,或是通过反应器将信息转换成动作。

9.在英语课堂中,训练学生用以上的组块方法进行思维,就可以建立各元素之间的联系,代写英语帮助短时记忆的加工,减轻短时记忆的负担,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减少信鼠加工的时间,也可以增加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量。

10.方法是学习的捷径,也要注重实效性,即考核是不可缺少的阶段,可以是短时记忆的考核,学习方法后当堂课进行考核,既可以考验学生记忆方法的运用的效果,又可以巩固部分学生对方法的应用能力,以便课下的运用。

11.在感知阶段,人脑会有选择的注意到那些与当前任务有关的或者非常重要的信息,然后将听到的语音信号进行检索和分析,并把它分割成有意义的单位,一旦语音组成的规则被识别出,它们便以单词形式进入短时记忆。

12.因而,我们在学习英语词汇时,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使用分组的办法将所识记的词汇组块化,即将不熟悉的新词汇变成意义组块或时空组块,这样就能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提高记忆的效率。

13.此外对于听力理解的研究还与记忆的息息相关,近年来,记忆与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探讨短时记忆的特点,了解并掌握记忆行为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14.例如,与成人相比,儿童在感觉登记的性质和操作上要差些,因为成人在感觉登记时会采用一种序列编码的策略,把感觉登记的信息及时转移到短时记忆中,而儿童则没有运用这种策略等等。

15.学生学习大循环过程是,学生准备学习时,首先,进入学习的平台,开放性学习任务就会对长时记忆产生刺激,激发学习的动动,根据自己的特点设计自己的学习计划和任务,进入短时记忆。

16.根据记忆的编码方式不同而产生短时记忆和长久记忆的原理,我们在制作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时完全可以根据材料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制作方式,以适应不同的记忆编码方式的需要。

17.一般意义上的短时记忆只具有将信息短暂存储这种单一功能,而同传工作中的短时记忆,其特殊性在于,译员在同传作业中,除了对信息进行短暂存储,还要进行短暂的信息加工转换。

18.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认知心理过程,首先是接收对象的感觉信息,形成关于对象的表象或信息特征,然后存贮于感觉记忆或短时记忆的结构之中,等待更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

19.这种说法是由于不了解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在记忆研究上的工作,特别是不了解胎儿记忆的特点,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混为一谈,因而过高地估计了胎儿记忆力的结果。

20.在理解过程中要求在连续音流中辨认词语和语句成分,存入短时记忆,这一认知过程在瞬间完成并不断地进行着,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心理因素对听力理解的影响尤其突出。

短时记忆的实验报告篇五

短时记忆又称操作记忆或工作记忆。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就其功能来说,短时记忆与感觉记忆不同,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不被意识并且也是未被加工的,而短时记忆是操作性的、是正在工作的、活动着的记忆。人们短时记忆某事物,是为了对该事物进行某种操作,操作过后即行遗忘;如是有长期保持的必要,就须在这一系统内进行加工编码,然后才能被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于1890年提出了记忆分初级和次级的二重学说,初级记忆指短时记忆,次级记忆指长时记忆。然而,短时记忆是否构成一个独立的记忆结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客观证据的支持,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陆续从实验及临床事例中得到证实。1962年加拿大学者墨多克(murdock)向被试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字词,如“肥皂、氧、枫树、蜘蛛、雏菊、啤酒、舞蹈、雪茄烟、火星、山、炸弹、手指、椅子、木偶”等,以每秒出现1个的速度呈现完毕,让被试以任意顺序自由回忆,结果发现,回忆的效果与字词在原呈现系列中所处的位置有关,在系列的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单词均比中间部分的单词更容易回忆。心第一文库网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根据实验结果所画出的曲线叫作系列位置效应曲线。对词表开始部分的单词记忆的效果优于中间部分,回忆率高,这种现象称为首位效应或首因效应。词表末尾部分的单词比中间部分的单词更易于回忆,再现率更高,这一现象称为新近效应或近因效应。持两重记忆理论的心理学家认为,词表系列开始部分因有较多的复述机会而进入长时记忆系统,回忆时是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的。而末尾部分因刚刚学过还来不及复述,是进入短时记忆中的,仍保持在人的当前的意识中,因此更易于再现。值得注意的是,近因效应所涉及的单词末尾部分的单词数目恰与短时记忆的有限容量相吻合。由此可见,短时记忆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这种分析有什么根据呢?通过改变首位效应与新近效应产生的条件的实验可以进一步得到证实。其中一个实验是,让两组被试学习同一套材料,以每秒呈现1个单词的速度给第一组被试,而给第二组被试以每个单词呈现2秒的速度进行,其结果,得到明显不同的'首位效应。第一组回忆的成绩低于第二组回忆的成绩,这种影响仅出现在首位效应而不引起新近效应的变化。这说明呈现速度减慢使得开始部分的项目有更多的时间通过复述而转入长时记忆系统,回忆时从长时记忆提取。另一实验是,给被试听完15个单词之后,不要求他们立即回忆,而是插入30秒心算题的作业,其目的是防止复述。结果表明,延缓回忆对首位效应没有影响,却消除了新近效应,使得词单末尾部分的单词与中间部分的革词的回忆率接近一致。上述两种实验结果对记忆的二重学说均给予了有力的支持。

此外,从临床事例中也可以看出,脑震荡患者对受伤前几分钟发生的事件、情景、原因一概记不得,而对往事却记得很清楚,说明他的长时记忆依然保持,损伤的仅是短时记忆。又如,神经心理学家b.米尔诺(b.milner)1966年报告了一个代号h.m的患者的情况,她患有癫痫病,医生为她作切除海马部位的手术,术后病情大有好转,可是记忆却出现了反常。患者对手术前的往事记忆犹新,只是对刚刚经历过的事情没有记忆。手术破坏了她脑内由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传输信息的结构。上述事例证明,短时记忆的信息与长时记忆的信息并不储存在同一个记忆库中,短时记忆的仓库是个临时性的,它的已有信息若不及时转入长时记忆库,就会被擦拭。这里举这么多实例,是为了说明短时记忆是一个独立的记忆系统,在传统的管理学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实际上它又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记忆系统。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