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最新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3000字(汇总7篇)

最新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3000字(汇总7篇)

时间:2023-09-18 02:07:31 作者:笔尘 最新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3000字(汇总7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3000字篇一

读一本书,书中有智慧,更有方法。近日来,我翻阅了《曾国藩家书》,被内容吸引的同时,更是被他的一些人生理念所震撼,傲,恒,诚,惰四个字正是书中的精华,这正是给我们每一个人提醒,修身,方能齐家,从傲恒诚惰出发,真正提升自身修养,方能迎接新时代的挑战,方能迎接高速路工作的新方向,真正贡献我们的力量。

谈及修身,曾国藩恪守儒家礼教,终生有志向、有胆识、有恒心,这也是正是给我们带来新的方向和目标。曾国藩的家书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任务。

修身方能齐家,不能骄傲,要肯干实干。作为年轻人,平日处事中,不能骄傲,用真诚与踏实与同事相处,用肯干实干做好本职工作,这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多的是一种主动作为。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平日相处时间很多,如何打造好属于我们高速路的家园文化,真正让同事们之间和谐、融洽相处与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做到“诚恳”在心,真正做好“主人”的责任。真正的工作中,不需要骄傲,需要的正是脚踏实地。

修身方能齐家,需要我们以“诚”待人,有胆有识。我想,这是对每一名工作人员提出的要求。在我们这个小家庭里,我们或许有繁忙的工作,也或许会遇到一些难题,但是只有以诚待人,营造好氛围,一切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作为一名青年人,虽然年轻,或许生活经验没有那么丰富,但是善待大家、用真心与暖心陪伴身边人,这是我力所能及做到的,更是我对待工作的态度。我相信,只有营造好一个充满“家园文化”的氛围,我们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积极性,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更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氛围。

修身方能齐家,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持之以恒。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青年工作者,我知道,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太多。未来,我将进一步加强自身学习,从学习高速路知识入手,我们在学习之余,更要牢记解放思想、创新突破,真正将学习和工作,当做持之以恒的任务,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率先作为,起到一名青年工作者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别人不做的,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垂范,方能赢得认可。当然,学习之余,更不要忘了持之以恒,用恒心击破难题,用恒心改变困境,这是我们年轻人应该坚持的原则,恒心之后,定可以迎来属于我们的小成绩。

读书使人明智,学习使人进步。一本好书可以捧读一时,更可以受益一生,甚至改变人的命运。当然,我们高速路在发展的同时,同样迎接挑战和机遇,这就为我们青年人提出更高要求。今天,站在这里,我也曾经经历过很多困难和磨炼,我也曾受遇到过很多挑战和机遇,正如曾国藩家书带给我们的震撼,修身齐家,方能迎难而上,未来,我已经做好准备,用家书来指导自己,在未来的新征程上,蓄势待发,勇敢前行!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3000字篇二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现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尽管曾氏著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作为国之栋梁,人们眼中最好的儿子、最好的哥哥、最仁慈的父亲,至今190余年里,其后世子孙中大师级人才辈出,遍布海内外。曾国藩的家教或许给出了答案。在曾国藩的330多封家书中讲求人生理想、道德修养。他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什么是曾国藩所说的“君子”呢?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已有定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皆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者谓之君子,才胜德者谓之小人”。愚人不足为社会患,小人却是社会的大患,“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振聋发聩,值得我们深省呀。

在阅读整本书以后,我有了几方面的体会:

第一, 读书习字依旧为修身之本。

第二,读书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我认为,在阅读新书的同时,也应倡导读些旧书,尤其要读古人有关怎样读书的著作。不论读何种书籍,都要坚持做到:“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我认为,所谓有志,就是不甘为人后,应争先恐后;所谓有识,就是知识学问无尽头,不能井底蛙观天;所谓恒,就是读书有恒心,雷打不动,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成事。

“无论何书,总顺从首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此书大局精处茫然不知。”这不是个简单的学习方法,它的深层意义是:一个人的知识是时间的积累;没时间的堆积,熟读书中的知识,就不可能透彻了解和系统掌握书中的要领,得到完整的知识。读书要专,还在于读书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这样才能掌握书中的全局,明了书中的精处。读诗,也是古人掌握知识不可缺少的。曾国藩说:“弟要学诗,先看一家集,不要东翻西阅。先学一体,不可各体同学。盖明一体,则皆明也。”这不仅能了解一些典故,也能提高写作水平。先学一体,然后再顾及其余,看来,也是在借鉴古人的读书方法。当今,倡导读书,也是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全民读书活动中,不仅应倡导民众读新书、读好书;还要读些旧书。所谓旧书,就是那些被证明见解卓越,质量上乘的经典名著。当然,还要读些古人关于怎样读书,其中有读书的责任、目标、方法等的专著。这对于我们开展读书活动也具有深刻启示的。

再看看曾国藩曾给自己定下每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我就汗颜:一、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五、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九、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十、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经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十二、夜不出门。

前三条是为读书做的准备。第四、五、九、十、十一条是读书的方法;而第六、七、八、十二条看起来似乎与读书关系不大,实质上是要求自己集中精力读好书。最重要的,读书不能以浮躁之心读,更要重视做读书笔记、随手摘记、消化归纳,从而提出自己的精当见解。

他对自己的人生价值相当明确,读书遍布其终生,读书之勤,古今少有,这种精神正好激励着我们年轻人,以读书为高尚之举,以读书为兴家之道,这或许是每一个读曾国藩的年轻人最有收获和最有价值的东西,要是每个人都能够用曾国藩的价值观引导自己的前进之路,能够用曾国藩的勤奋之举引领自己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那我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将得到无法衡量的提高。

第三,修身方成君子

曾国藩的人生目标--- 内圣外王。内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座右铭是:不为圣贤,便是禽兽。圣具体指诚信,自律,俭,勤,公正,躬身亲入等;外王指的是有理想,志向高远,意志坚定,有毅力,有忍耐力。

曾国藩的修身之道首先是诚,为人表里如一;第二是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端庄严肃有威严;第三个就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个字是谨,不说大话、空话、假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个字是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就是人应该谨慎地对待自己的独处,也就是指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都要按照圣人的标准,按照最高准则来行事。这是修身的最高境界。

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了成不了大事,太刚了则会折断。刚不是蛮横,而是敢于进取,柔不是痺弱,而是虚心谦让。做人应当坚挺,之后才是立志、明强、慎独、勇毅、谦虚、习劳。自身的努力加外在的机会,最终成就了曾国藩。

每个人品评历史人物总是纵观其一生,评论其功过,比如曾国藩最后大战太平天国,一统湘军等等。但是对于我来说,我不是评论员,也不是历史学者,自己的资历就读书、修身这两点就够我学之一生,受之一辈了。

第四,治家而平天下

曾国藩的治家四法可总结为以下四点:耕读为重,祭祀为孝,习于勤劳,善待亲邻。

中国是历经千年的农耕大国,重农思想也贯穿了曾国藩这样的大员。曾国藩训诫子弟,宁可世代为耕读之家,也不愿沦为玩世不恭的宦官子弟,在《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与诸弟书》中说:“耕读之家,勤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之家,不愿其为仕宦之家。”

重视孝道的他以祭祀为敬孝道的方式。自古以来,中国人最讲求对祖先的祭祀.因为追念远祖,深怕有辱先人,自然不敢为非作歹,自我的德性便能做到朴实厚道.所以曾国藩对于祭祀祖先非常重视,常交待其夫人必亲自办理.。

此外,他同样认为人需要勤,常以早起为生活的起点,他在《同治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与纪瑞书》中说:“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人绝不可能独善其身,或独善其家,所以人与人的相处之道显得更为可贵。 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九年三月廿一日与诸弟书》中说:“若禄入较丰,除堂上甘旨之外,尽以周济亲戚族党之穷者,此我素志也。”可见周济亲族.善待邻里,也是曾国藩显达时一直抱持的待人态度。

《曾国藩家书》所涉及的内空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际,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述都无不展示着一代英豪的超人远见。见贤思齐,我们对他的理念有所借鉴,也必然有助于人生的进步与升华。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3000字篇三

读《曾国藩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作为史上名臣曾国藩的另一面,那就是人性中最美丽最温馨的善良之光的闪现。那一封封家书,无论长短,字里行间充满的是对亲朋好友的挂念、关心和关怀,字里行间充满的是中华民族最美好的道德——孝悌。一代名人重臣通过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他深厚的道德修养。看曾公的家书,感受到的是他骨子里那份对家人的浓浓亲情。作为一个在京城做官的人,曾公在给祖父的一封家书中写到,“在京为官之人都是东拆西借的过日子……”曾公在家书多次提到生活的艰难,但是总是尽力的帮助家人和亲朋。看到这些,我感动了,而且感动的想流泪。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虽然物质生活非常富足,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到很迷茫,很困惑。也许我们困惑迷茫的原因是我们心里少了像曾公一样的亲情和友情。

也许是因为现在的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也许是因为人人都忙于追名逐利,如今,人与人之间曾经拥有的浓浓亲情和友情好像在逐渐变得淡薄,维系人与人之间感情联络的纽带越来越脆弱,感情的深浅和好坏全维系在利益的天平上。一旦利益的天平严重失衡,曾经浓厚的亲情和友情就会变得寡淡如水。古人所云的“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的人间百态,在当今物质极度文明的社会上更加凸显。我们将一切都归咎于穷和富这两个字,似乎有点偏薄。《曾国藩家书》一书中,从很多家书里我们都能够看出作为为官之人的曾公生活的艰难,有些时候冬天要靠外官进献的炭资钱过活。这样的生活境况也许现在人觉得不可思议,更不敢相信,但是,当时曾公的生活境况就是如此。即使如此,他还时刻不忘尽最大努力接济家人和亲朋好友。看了曾公的家书,我有点顿悟了,维系亲情和友情的金钥匙不是名利,而是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熏陶。

曾公在家书中,上千次的提到他的弟弟们学习状况,从中可以看出曾氏家族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曾公家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份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来源于曾公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积淀。所以说,改变人的素质,真正的根源还在于教育和文化。今天,现代人缺失的正是物质的超前发展和教育的相对滞后,物质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如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

当下的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迫切的问题是发展文化和教育。经济可以改变人的生活状况,而文化和教育可以改变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素质。民强方可国富,民强首先强的应该是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没有文化和道德修养的人,即使披金戴银,拥有万贯家财,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动物而已。因为人毕竟是靠感情维系的动物,没有感情与禽兽无异。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3000字篇四

最近无意中在书架发现了一本《曾国藩家书》,好书!目前只看了十几篇,内心颇为触动。我觉得曾国藩家书就像是我的公众号文章一样,虽说是家书,但是表达了很多曾国藩对事物的看法,我的公众号表达了我的见解。书里的信件是按时间序列排序,通过他写给父母、兄弟的信,可以窥到他个人成长进步的轨迹。

我倒不是因为想在仕途干一番大事,是我认为牛人自有他牛之处,能学习到他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对一个人自我提升有很大帮助。像这种牛人,从入职翰林院当科员,十年内干到一把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肯定有非常人之处。恰好他重视交流与记录,且装订成册,警示曾家后人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成长的机会。

从他的书信中,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古人对于孝的重视,像我们写信顶多加个“尊敬的”或“亲爱的”,但是他呈祖父母、父母的,都是“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我们只有在逢年过节才会出现此类的祝福语,但是他是融入到平时生活点点滴滴的,非常虔诚。可能有人会说形式主义,杠精请绕道而行,生活就是需要仪式感,有时连形式都懒得走,更别提更深层次的了。

他还提了一点关于婆媳关系的事情,“又闻四妹起最晏,往往其姑反服事他,此反常之事,最足折福。天下未有不孝之妇而可得好处者,诸弟必须时劝导之,晓之以大义”,引发了我对于婆媳关系的思考。的确若是以长辈示之,必恭敬之,还是要扭转一下自己的待人方式。看完这句第二天我特意早起煮了一顿早餐,略略表达了心意,就没有然后了。

第二就是他对兄弟姊妹的关心,从我看到的第一篇信时他就是已婚状态,作为长子,他对于兄弟们的课业关心程度赶得上父母了,还时不时寄给弟弟们学费。他认为自己年长,父亲倾尽心血培养他,他汗颜不能把父亲所教授传给弟弟们。很有趣的是,在开始几篇信中,他批评弟弟们,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当时我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但是我想作为他的弟弟们估计不会开心。

果不其然,后面弟弟们回信“月月书信,徒以空言责弟辈,却又不能实有好消息,令堂上阅兄之书,疑弟辈粗俗庸碌,使弟辈无地自容”。

曾及时开导“为人子者,若使父母见得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及我,这便是不孝;若使族党称道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如我,这便是不悌。何也?盖使父母心中有贤愚之分,使族党口中有贤愚之分,则必其平日有讨好意思,暗用机计,使自己得好名声,而使兄弟得坏名声,必其后日之嫌隙由此而生也。但愿兄弟五人,各各明白这道理,彼此互相原谅。兄以弟得坏名为忧,弟以兄得好名为快......”。

从他的信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开明,可以很快接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人,他们兄弟之间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来来往往的过程,也是对于事情、彼此认识加深的过程,所以说他们家族、他的成功不是说一蹴而就,是有根源的。

最后一点就是关于健康。他本人有些耳鸣头疼的毛病,看多书,思虑过度就身体吃不消了,在跟父母、弟弟们写信时,他时不时提到要“保身谨遵大人手谕:节欲,节劳,节饮食”、“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意思跟我们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一样的。由于我对于健康非常重视,基本上每一篇他都会提到“保身”,所以无比赞赏他这一点。

看人信件是不道德的,不过好在他的信也不涉及隐私。家书都是对亲朋好友说的掏心窝子的话,他说“无不可对人言之事,气藏丹田”。通过他的家书,我觉得这个人很形象具体,就像是我们周围的人一样,非常生活化,有血有肉。推荐大家读一读,肯定比我更有感触。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3000字篇五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之名臣,近代圣学之儒宗,“文章道德,冠冕一代”,被后人称“半个圣人”。读《曾国藩家书》可以深刻体会到曾文正公在“修身齐家,治兵用人”等方面的成就,亦可以深刻感触到曾文正公不懈奋斗的一生。十年的太平天国运动,他成就了自己,也扶晚清大厦之将倾,最终虽未能出将入相,但亦可称得上一代之名臣儒宗。

首先,在修身方面,讲求“勤敬”,勿傲勿惰,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且要做一个“劳谦廉”的君子,后来又讲“倔强明强,崇俭虚心,豁达冲融”等内圣之法。

其次,在治学方面讲究“专恒”,曾文正公说:“用功譬如掘井,多掘数井而不及泉,不如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在读经史方面,他教育子弟:“要计划好,每天至少读二十页,不必穷尽经义,避免两天打渔三天晒网的情况,有的人甚至一生也未能读完十三经。”教育子弟用功读完经书。他还说:“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第三,在治家方面。有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有持家八字决:早宝考扫书蔬鱼猪。还讲,人生并不是总以功名为第一,孝劳亦可也。教育子弟间和睦时讲,“未闻有兄弟不和而家业兴旺者,未闻有兄弟和而家业不兴者”总之,治家第一要孝,第二要兄弟和睦。

第四,在用人方面。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之时,凡是自己亲自带领打的仗,是“屡败屡战”,而凡是他手下大将打的仗多数都是胜利的。石达开曾经评判曾国藩:“虽不善战,而能识拔贤将,规划周密,起事以来未曾闻也。”曾所编《冰鉴》即是观人识人之书。

曾国藩的经世致用之学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问源泉。若能善学善用,则对我们来说将是受用无穷的。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3000字篇六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其生前毁誉参半,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曾国藩率湘军镇压了太平大国,被清廷称为“同治中兴”第一功臣;又于1861年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洋务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成为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辛亥革命以后,一些革命党人称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并在“天津教案”中杀人割地,是遗臭万年的汉奸。

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对曾国藩的评价最为客观,称曾国藩“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他这位赫赫有名的同乡评价甚高,他在1917年致友人的信中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并亲自从《曾国藩家书》中摘录出许多语录。

《曾国藩家书》反映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他治政、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思想,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材料。本月上旬,我和妻子在沈阳北方图书城购得一本《曾国藩家书》,利用早晚闲暇时将此书通读了一遍,虽领略不深,却也摘录了一些自己喜欢的文字,作为自勉。

1、痛改前非自我反省。

2、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3、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

4、勿夜郎自大:第一要除骄傲气习,中无所有,而夜郎自大,此最坏事。

5、谨记进德修业: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馀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走,丝毫不能自主。

6、吾人为学,最要虚心。自满自足,不能有所成。

7、做事当不苟不懈

8、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

9、做人须要有恒心,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10、做人须清廉谨慎勤劳

11、做人要自立自强。

12、时刻悔悟大有进益

13、学问之道无穷,读书宜立志有恒。

14、家和万事兴。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帮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反是而不败者,亦未之有也。

15、家中大小诸事,皆大人躬亲之,未免过于劳苦。勤俭本持家之道,而人所处之地各不同,大人之身,上奉高堂,下荫儿孙,外为族党乡里所模范,千金之躯,诚宜珍重!

16、亲近良友愈久,获益愈多。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3000字篇七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书信。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大半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对于《曾国藩家书》有人在称谓及提称语、启辞、正文、结语等总结出一堆东西,其实当时的人写信大体上都是这样的形式,倒是信中的内容包括了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治学、治军、为政等方面,这些家书真实而又细密,平常而又深入,是一部真实而又生动反映曾国藩生活记录的书,是现代人可一窥这位清廷中兴名臣内心世界的书。

世人以为这些家书中,曾国藩写给子女最多,其实不是,这些家书中,曾国藩写给弟弟们的书信最多!曾国藩有几个弟弟,排行第四国潢、排行第六国华、排行第九国荃、最小的弟弟国葆,一般人认为,国潢懒散、国荃浮躁、国华受不得挫折、国葆最小缺乏自制,曾国藩是长兄,又是最早获得功名,情理上他都应作为弟弟的表率。曾国藩在做京官时,常写信给弟弟们,和他们说做人之道理。

曾国藩说:“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馀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自主……,此可见早迟之际,时刻皆有前定,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万不可稍生妄想。六弟天分较诸弟更高,今年受黜,未免愤怨,然及此正可困心横虑,大加卧薪尝胆之功,切不可因愤废学”。(译文:做人只有增进道德、研修学业这两件事靠得住。进德来增进修养,就是指孝、悌、仁、义这些品德;研修学业,就是指写诗、作文、写字的本领。这两件事都可以由我们自己做主,这些道德及学问能以增进一尺,便是我自己进了一尺;这些道德及学问得以增进一寸,便是我自己进了一寸。

今天进一分道德,便可算是积了一升谷子;明天修一分学业,又算存了一文钱。道德和学业都增进了,那么家业便可一天天增多。至于功名富贵,那只能看天意来决定了,自己一点也做不了主……可见入学是否迟与早、入学时间都是前生注定的。考试的方面能否尽力而为在我自己,但能否考取则听天由命,万万不能做不切实际的妄想。六弟(国华)天分比诸位弟弟更高些,今年没有考取功名,不免愤世怨命。但现在正好可以对自己衡量一番,更需要有卧薪尝胆的功夫,切不可以因一时气愤而废弃学习)“。

曾国藩这些文字写得特别得好,那怕现在来读,一样适合现代的人。现代人,功利心太强,做什么事都希望有结果,其实读书,真不是宋真宗赵恒所言,“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那是做皇帝用来诓骗读书人来为他服务才这样说的。但无论如何,做人的确是需增进道德、研修学业两件事靠得住,也只有这两件做得好,这个人才能成器。曾国藩能守住读书人的底线,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为民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锤炼忠诚干净有担当的政治品格,切实做到“内自省”,完全做到古人所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些都是过去或现代读书人应该学习的品格。

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学者徐中约说:”曾国藩的政治家风度、品格及个人修养很少有人能予匹敌。他或许是十九世纪中国最受人敬仰、最伟大的学者型官员”。这个评价是合适的。

相关范文推荐
  • 09-18 面点的心得体会与感悟 面点详细做法介绍(实用6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面点的心得
  • 09-18 最新财务造假心得体会500字(精选6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财
  • 09-18 2023年卓越绩效的心得体会(优质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
  • 09-18 最新心理C证心得体会 衣服搭配心得体会心得体会(通用7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
  • 09-18 重走创业路心得体会(通用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
  • 09-18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心得体会(优秀10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给大家
  • 09-18 二维动画心得体会(通用9篇)
    心得体会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所经历的事物,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我
  • 09-18 工贸企业新员工培训多少课时 培训心得体会(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
  • 09-18 西北考察心得体会300字 学习考察心得体会(通用9篇)
    当我们经历一段特殊的时刻,或者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时,我们会通过反思和总结来获取心得体会。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下面我就
  • 09-18 2023年安塞腰鼓收获50字 安塞腰鼓教案(优秀10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