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教案(实用10篇)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教案(实用10篇)

时间:2023-10-15 21:54:02 作者:JQ文豪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教案(实用10篇)

教案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份指导性文件,它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初二教案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教学的思路和方法。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教案篇一

荷叶团团水上浮,蜻蜓难作尖香谋。塘明柳翠垂云梦,雨霁风清闲钓舟。

消俗欲,觅仙酬。江妃时幻笑盈眸。伤心却恨冲波燕,只识尘情破画幽。

雨借云弦弹素琴,一鸥波面弄清音。舟犁耕破迷离景,风手掀开抑郁襟。

秦客避,晋人寻。武陵山水七贤心。真真如画眸前现,岂必魂游旧竹林。

小院榴花又自开,烧红鸟目与人腮。薄云哪敢当空过,故月惟能入夜来。

门蔽树,草侵阶。犹难重见理妆台。高城早掩云霄里,空惹相思岁岁栽。

小草荒阶方吐芽,园中偶见斗寒花。应多卢枕追芳梦,却共桃根泛玉槎。

怜倚竹,醉流霞。月宫每幻是伊家。俗尘偏恨佳缘短,草长莺飞失故华。

海上归来枫正红,长街落叶抖寒风。浮身却暖伊人语,芳信重寻昔日踪。

佳木秀,好春同。娇莺声里笑悲鸿。知缘何事花情绝,又置痴心冰雪中。

花盛江春付玉郎,偏遭浪蝶袭幽香。枝低犹念残垣出,命薄何求来日芳。

心沐雪,梦回乡。几回妍月照阶廊。小园春意方酣醉,却醒西风吹鬓霜。

隔岸芙蓉夜送香,柳摇素影月浮凉。风清默想凌波渡,竹翠还忧园径妨。

斟玉斗,剪花窗。欢愉旧事记能祥。无情恼恨鸡声起,重约佳期未及商。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教案篇二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教案篇三

评价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e级。

准确把握的思想感情

1.归纳不同题材的古代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探寻把握情感的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通过阅读古代优秀诗歌,感受思想感情,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热爱祖国灿烂的诗歌文化。

1.学生自主练习,小组合作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

2.反复练习强化方法的运用,提升解题能力.

掌握并利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一课时

是我国文学殿堂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凝聚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积淀,她总在字里行间召唤人性的真善美。而面对高考中的诗歌鉴赏题,大家的感受是“爱她不容易”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如何准确把握的思想感情。

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根据不同诗歌内容,把握不同情感。主要指能概括诗歌的主旨,能评价诗歌的社会意义、现实意义,能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

1.归纳不同题材的古代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探寻把握情感的方法

1、思乡怀远诗

(1)无奈、惆怅之情。(温庭筠《商山早行》)

(2)对故乡或故国饱含思念之情。(李煜《虞美人》)

(3)对亲人故友倍加思念。(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4)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柳永《雨霖铃》)

强化训练1,2,3,4,5

2、边塞诗

(1)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歌咏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王维《使至塞上》、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抒写将士奋勇杀敌,精忠报国的战斗精神。(王昌龄《出塞》、王翰《凉州词》)

(3)抒写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辛,传达将士们的思念之情。(王之涣的《出塞》)

(4)讽刺统治者穷兵黩武,传达将士们的思念之情。(杜甫《兵车行》)

(5)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抒写报国无门的愤懑。(到宋朝时)(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强化训练1,2,3

3、山水田园诗

(1)孤独寂寞的心境、无可奈何的心情(韦应物《滁州西涧》)

(2)以境寄情。或向往或厌恶或无可奈何(王维《山居秋暝》)

(3)寄托理想,抒向往之情。(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陶渊明《归园田居》)

强化训练1,2

4、送别诗

(1)友谊赞歌(李白《赠汪伦》)

(2)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寄寓人生感慨。(李牧《送友人》)

(3)表达对亲友、爱人的思念或者依依不舍之情,多为叮咛、赞美对方。(高适《别董大》、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柳永《雨霖铃》)

强化训练1,2

5、咏史怀古诗

(弄清史实――体会意图――领悟感情)

(1)感慨兴衰(姜夔《扬州慢》)

(2)追慕古贤,寄托哀思(杜甫《蜀相》、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3)托古讽今(刘禹锡《石头城》)

强化训练1,2,3

6、即事感怀诗。(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杜甫《登岳阳楼》)

――什么事?什么情?

强化训练1

7、咏物诗――借物抒情、咏物言志

----------悟景(境)析情

(1)直写物象,借物抒情,表达作者的喜好和情趣。(白居易《草》)

(2)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志向和节操。(周敦颐在《爱莲说》、于谦《石灰吟》王安石《梅花》)

强化训练1

8、闺怨诗

――(1)孤独寂寞无聊的凄凉心境(李清照《声声慢》)

(2)对亲人的思念(望江南《温庭筠》)

(3)对战争的厌恶(李白《子夜吴歌》

强化训练1

9、民生诗

(1)反映劳苦大众和不幸人民的生活状态,抒发诗人的关切和同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

(2)反映知识分子的生活及思想。(陶渊明《归园田居》)

强化训练1

当然,上述按题材给诗歌分类,并非完全科学,归纳出来的感情也并非全面,只是借此来指导学生做题时要学会归纳整理,做一题有一题的收获,复习才会有效果。

1、看标题。

2、看作者和注释。

3、看意象。

4、看关键词句。

5、明类别。

“四看一明”

《如何准确把握思想感情》教学反思

一、课堂教学基本上能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按照不同的题材将诗歌分为九类:思乡怀远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送别诗、咏史怀古诗、即事感怀诗、咏物诗、闺怨诗、民生诗。本节课就学生的实际情况,梳理了前五个题材的诗歌的思想感情。大部分学生能回忆过去所学诗歌对知识网络进行梳理和总结,在练习中归纳了把握思想感情的方法,拓展练习较为充分,学生掌握情况较为理想。老师对不同题材的诗词的思想感情这一知识系统的构建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复习,合作探究,实现了对前五个题材的古代诗词的思想感情进行了知识的梳理,归纳总结了把握诗词思想感情的方法,并且实现了当堂巩固。

二、关注学生的反馈,尊重学生的认识和体验。本知识点是对学生过去所学诗词的大盘点,对于学生来说是有难度,当学生的思维节奏较慢时,教师并没有为了课堂的“好看”而匆匆过去,而是耐心地指导,真正让学生理解和消化。这也是一堂体现人文关怀的课。

三、典型例题的分析可以再深入透彻一些。对高三的课堂来说,不仅要有适当的量,更要有较高的质。要使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深度。如讲解例题时,对高考试题给出的答案,不仅要讲“是什么”,还应讲“为什么”,这样才能使学生把知识掌握到位。

四、听课老师较多,学生比较紧张,不能打开思维,不敢说出自己的答案。

五、对于复习课来说,应给予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自主讨论归纳总结,课堂效果会更好。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能流畅地背诵并能默写。

2.能自如地说出诗歌的意思。

3.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尝试改写成记叙文。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教学方式:以诵读为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介绍古代诗歌的有关常识,使学生对诗歌有大致印象。

一.从诵读曹操的《龟虽寿》入题。

二.一生读,正音:碣、澹、竦、峙、瑟、咏

三.教师范读,字正腔圆,感情饱满。

四.齐读,响亮整齐

五.简析:(学生讨论)

1.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其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想像的?

教师明确: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虚写)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无关。

2.说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比较阅读:

请同学欣赏.课件《沁园春雪》,请同学感受两伟伟人在诗风的相同点或异同点。学生自由畅谈。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阅读帮助同学更好地理解了当时曹操已削平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纺一北方,如果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就可以实现荡平宇内,一统天的宏伟目标了,诗中表现出自己的伟大抱负,阔大的胸襟。自然理解了课后的研讨和练习第一小题)

次北固山下

一.导入:如果说曹操的《观沧海》是抒写伟人的'宏阔气度和伟大志向的大篇,那么王湾的《次北固山》一诗只能算是反映儿女情长的小诗。抒写乡愁别绪也是古代诗歌中的一大主题。

二.感知全诗:学生大声读诗。

思考: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什么联系?

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同学讨论明确:

第一句(首联),交代诗人在船上,想像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指旅途奔波之劳。

第二句(颔联),描写船上所见之景。

第三句(颈联),即写景又点明时令。

第四句(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

直接表达思乡之情。

四句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三.研读赏析

请同学闭眼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设计此题目的:培养学生抓住诗眼,评析诗人精妙的用词。如本诗中“阔”是潮平的结果。一个“正”字写出了当时“顺风”“和风”的特点。

第二课时

课型:活动课《白居易眼中的西湖》讨论会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抓住诗眼来赏析古诗的习惯。

2.培养学生在问题探讨过程中合作、包容、倾听等处事风格。

一.课前安排:课前先布置学生自找资料,在语文笔记本上摘录好

二.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收集和赏析心得。

三.课堂小结:这堂课我学会了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西江月》《天净沙秋思》

西江月

导入新课:学生齐背前三首诗,巩固已上内容。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沧海》,品味了王湾诗中的淡淡的思乡愁绪,领略到了白居易诗中西湖的早春风光。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南宋爱国词人笔下的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

一.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1.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2.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要求:

1.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诗人笔下景象,要求细致生动,可以适当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补充诗句的空间。

2.诗人当时的心情怎样,可以用一两个词语来表达(闲适)

二.研读赏析:

词人为什么要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教案篇五

近年来,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现。然而,课改中对我国自主学习的方法探究却一直比较少,我们的古诗教学大多还停留在“一翻译、二分析、三总结”的传统教学方式中,导致学生对的学习也是“兴趣缺乏”。如何在教学中紧跟新课改的要求和步伐,提升教学的水平,本文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粗浅认识,总结为“探、读、议、拓”四个字,希望能给教育工作者以启发,促进教学的改进。

探,就是探究。我认为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重点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一环节要求教师放开手脚,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前让学生多渠道收集整理和所学古诗相关的资料,同时,要将自己的问题记下来,留待课堂讨论。教师可提前进行浏览,将其中有特点的进行点评,让学生在课堂讨论时重点讨论,这样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读,要让学生“读”出新意和兴趣。

(1)让学生在古诗的诵读中注意把握诗的韵律及节拍,体现出诗歌的音乐美。

(2)教师可以对诗歌进行分类朗读。豪迈诗歌,让男生读;婉约诗歌,让女生读。

(3)可以适当地开展表演朗读,对一些好的诗歌,可以播放一些名家的朗读视频让学生体会,再安排部分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朗读等。

比如,在上李白的《将进酒》的时候,播放濮存昕的那时缓时急、忽高忽低、奔腾向前的朗读,将李白心中的愤懑之气、狂放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思随情转,适时朗读,一步步走近诗人,走近诗歌。通过课堂的朗读,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另一方面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初步体味到了作者写作时的思想感情。

学习笔记被教师圈点过的问题,同时,教师参与到当中,对讨论的情况进行总体的把握和引导。小组讨论后,教师再根据教学重点和讨论情况,提出讨论问题,让各小组再进行深入的讨论,要让游离于文本之外的话题再回到文本当中来。这一环节,教师应该明确一点,把课堂交给学生,不是一切都让学生自己来做,这样的自主学习,往往会演变成学生自己毫无章法、毫无目的地随意学习。离开教师的指导,古诗的自主学习根本没法达到目的。

拓,是对诗歌的拓展学习,是更进一步理解诗歌、深入作者内心世界的一个步骤。对于一些古典诗歌,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用自己的语言译成现代汉语,这一过程,也是对诗歌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同时,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是一种有效的训练。也可以让学生针对同题材不同作家的诗歌或相同作家不同题材的诗歌做以横向或纵向的归纳整理,有助于他们诗歌体系的架构。

综上所述,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等方面入手开展教学。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加词汇量,提高写作水平,传承古典文化。

作者简介:凌燕,女,1980年4月出生,本科,就职学校: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汉台中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教案篇六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8-9题。

雪晴晚望

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该诗写于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之时。

8后人认为这首诗歌体现了贾岛诗歌“清冷”的特点,请从景物和情感两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9这首诗妙在写景,请分析诗歌的写景手法之妙。

8诗人选取薄暮雪霁天晴时分,出门远眺见遍山白雪,樵人初归,野草燃烧,断断续续的烟霭生于傲立的石松之间,空山寒寂,景物清冷;落第之后,栖身荒山古寺,空山独行,情感清冷(心灰意冷、凄凉、失落、苦闷)。

9整首诗在写景上,远近结合:选择了“野火”“断烟”“危峰”等远景,也选择了溪水这样的近景;动静结合,选择了“白屋”“寒日”“溪云”等静景,也选择“归”“下”勾勒出山间景物的生气和动态;俯仰结合,写了天上溪水上升腾的云朵,也选择了采樵人沿着羊肠小道缓缓下山;明暗结合,野火为明,断烟为暗,写出了景物时间推移变化;视听结合,这首诗歌前六句全为望景,最后一联写清脆的钟声让诗歌的景物描写有声有色,余韵无穷。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教案篇七

15.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目标:

1.能流畅地背诵并能默写。

2.能自如地说出诗歌的意思。

3.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尝试改写成记叙文。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教学方式:以诵读为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介绍古代诗歌的有关常识,使学生对诗歌有大致印象。

一.从诵读曹操的《龟虽寿》入题。

二.一生读,正音:碣、澹、竦、峙、瑟、咏

三.教师范读,字正腔圆,感情饱满。

四.齐读,响亮整齐

五.简析:(学生讨论)

1.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其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想像的'?

教师明确: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虚写)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无关。

2.说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比较阅读:

请同学欣赏课件《沁园春雪》,请同学感受两伟伟人在诗风的相同点或异同点。学生自由畅谈。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教案篇八

在古代有很多爱国诗人,在他们笔下有很多爱国诗句,大家积累了哪一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有关古代爱国诗句,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2.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__古诗选自: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__古诗选自:岳飞《满江红·写怀》

4.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__古诗选自:岳飞《池州翠微亭》

5.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__古诗选自:杜甫《登楼》

7.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__古诗选自: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8.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__古诗选自:子兰《秋日思旧山》

10.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__古诗选自:徐锡麟《出塞》

12.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__古诗选自: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13.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__古诗选自: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14.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__古诗选自:王维《少年行四首》

15.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__古诗选自:屈大均《秣陵》

17.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__古诗选自:高适《塞下曲》

19.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__古诗选自: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20.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__古诗选自: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21.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__古诗选自:戚继光《望阙台》

22.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__古诗选自:周邦彦《六丑·落花》

23.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__古诗选自: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24.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__古诗选自: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25.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__古诗选自:刘向 编《六亲五法》

27.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__古诗选自:陆游《金错刀行》

28.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__古诗选自:岑参《送人赴安西》

31.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__古诗选自:李白《太原早秋》

32.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__古诗选自:王维《少年行四首》

33.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__古诗选自: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34.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__古诗选自:查慎行《三闾祠》

35.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__古诗选自: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36.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__古诗选自: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37.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__古诗选自:李商隐《茂陵》

38.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__古诗选自: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39.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__古诗选自: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40.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__古诗选自:辛弃疾《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41.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__古诗选自: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43.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__古诗选自: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44.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__古诗选自:林景熙《冬青花》

45.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__古诗选自: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46.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__古诗选自: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7.若顺吾皇意,即无臣子心。__古诗选自:栖蟾《送迁客》

48.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__古诗选自:陆游《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49.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__古诗选自:田锡《塞上曲》

50.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__古诗选自:郑思肖《二砺》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教案篇九

班级:历史

091

姓名:徐艳秋

学号:2009043016

《诗词鉴赏方法》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分析古诗的艺术形象

2、分析古诗的意境

3、分析古诗的语言特色

4、分析古诗的炼字技巧

5、分析古诗的表现手法

6、分析句意

一、多角度把握诗词的内容。

1.注意题目。古诗词中有的题目集中而又含蓄概括文章的内容、主旨。认真地分析题目,有时能很快把握所写的内容。如杜甫的《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聚聚写相约而亡。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联想将来的登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是作者的想象罢了。

3.品味关键词。古诗词中的关键词最能体现古诗词丰富的内涵,慢慢品味,诗词的韵味顿生。如刘禹锡的《秋词》,“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胜”,一个字便否定了古来的悲秋观念,表现了一种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

4.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意象。意象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事物。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要领会一首古诗中的意境,至少要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

i.诗中写了那些景物形象(即意象)

ii.这些景物形象引发的作者怎样的联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写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构成了一幅天涯苦旅图,写出了一个背井离乡、长途跋涉的孤单旅人的愁苦心情。常见诗歌意象及其意义:月——思乡,水、秋——愁绪,莲花——恋情,酒、柳、长亭——惜别,兰花——君子,菊花——隐士,梅花、蝉——高洁之士。常见 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

5.领悟深层含义。古诗词以含蓄委婉吸引读者,必须通过字面意思去深刻领会诗词的内容,意境。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春早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梅雨连绵,这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比喻、衬托无穷无尽的“闲愁”。《约客》前两句描写江南水乡梅雨之夜的雨景,也正是为下文“闲”情作衬托,渲染气氛,只是它不露痕迹罢了。“闲敲棋子”这一特写镜头,以具有鲜明个性的动作巧妙而含蓄地解释了侯客不至时寂寞、无聊的心情。一敲一落,含蓄地表现时间之久,企盼之殷,形象地揭示了侯客时间之长和候人者怅惘失望的情绪。

二了解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1.直抒胸臆:作者在诗词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2.借景抒情: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3.托物言志: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4.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

古代诗歌中的爱国情怀

——杜甫《春望》赏析

杜甫(712-770),字子美,杜甫一生坎坷,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忧乱伤时,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的诗歌创作的一个重大主题。诗即景伤春,以沉痛的笔调抒发胸中无限悲愤之情。将国仇与家恨融为一体来进行表现,写得字字血,声声泪。读之令人低徊欲绝。在杜甫同一时期、同一主题的众多诗作中,这一首是情最浓、意最深、格最高的现实主义绝唱之一。好诗都是诗人高贵感情的结晶。读着这个名篇,我们最鲜明的感受是:诗人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是如此紧密地与祖国的命运、时局的变化和人民的痛苦息息相连。他绝不低低切切地为了一己的愁苦而作草间虫鸣似的叹息,而是应合着时代悲愤的主旋律.在短短四十字的篇章中奏出了沉郁悲壮的哀时之歌。前人称杜诗为“诗史”,是因为他“善陈时事”,颇多“敷陈时事如史”的叙事之作。如果我们把“诗史”的含义理解得宽泛一些,把考察问题的重点放在是否表现了时代矛盾与时代情绪上,那么《春望》这样的抒情之作也是最杰出的“诗史”之篇。

诗作于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杜甫陷入长安城贼营之时。它的中心,可用颔联的“感时”与“恨别”二语来概括。诗本以含蓄蕴藉为贵。可是此时杜甫投奔肃宗以赴国难之愿未偿,反而身陷贼中,内心悲愤至极,满腔心事透过春日意象喷薄而出。不过,由于感情内涵很丰富而句子又高度凝炼,加上并非一空依傍地歌哭而是融眼前之景入情,因而纵然开头就说“国破”,后文又出现直指时事的字眼,但通篇仍具意余言外、耐人回味的诗意美。

全诗的抒写层次,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四句,写春望之景,睹物伤怀。首联二句,看似直陈,实则含有山河依旧而国事已非、草木茂密而人烟稀少的强烈暗示。颔联二句是古今传唱的伤时警句。这两句均省去一个动词,“花溅泪”与“鸟惊心”,意当 为“看花溅泪”与“闻鸟惊心”方为完整。春日花开鸟鸣,如在承平安乐之时,是该使人愉悦的,但眼下由于国破而家散,春花徒然增人伤感,春鸟更牵动离人之怀。这里高度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胸中忧国与思家两股感情的回荡与交织。“感时”承上“国破”,“恨别”启下“家书”,更有章法意脉上的照应贯串之妙。关于这四句的丰富内涵,《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引《迂叟诗话》云:“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也。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恐,则时可知矣”。分析得颇有道理,可供参考。诗的后四句,写春望之情,重点在遭乱思家和因伤时而焦急难耐两点上。颈联二句,虽重在思家,然绝不忘时事,再次把国事与家事紧紧联在一起来咏叹。“烽火”应上“国破”与“感时”,伤乱忧国之心一以贯之。“连三月”,是说战火延续,平乱无日,眼看整个春天就在忧伤中过去了。“家书抵万金”一句,尤为家喻户晓的名句,它以夸张的比譬,控诉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家庭离散、亲人音讯隔绝的悲剧。由于准确生动地传达出战乱环境里的人之常情,所以获得千载读者的共鸣。末联自我描绘发白而短的愁苦之状,形象地突出了诗人浓重的忧患意识.老杜之所以为老杜,就在于他处于国运危急之秋而无时不表露出哲人的忧患意识。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教案篇十

舒婷

意象

致橡树

舒婷与徐志摩的诗歌最大的相同点就是他们善于用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感情,所以将俩人的诗歌做个对比,并不过分。《雪花的快乐》和《为要寻一颗明星》是徐志摩意象诗歌的代表作,它们表现了诗人对爱情和梦想的执着追求;《致橡树》和《神女峰》则是舒婷意象诗歌的代表作,它们则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理解和包容、和对世俗规矩的反抗。

一、《雪花的快乐》与《致橡树》

在《雪花的快乐》中,诗是用“雪花”飘落这种自然现象,象征自己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诗人把雪花这种客观事物与自己的情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将自己的内心想法通过雪花这一意象表达出来,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纯真、浪漫和执着。“雪花”本身没有思想,但诗人赋予了它生命,这与“橡树”一样,它们在诗人充满热情的笔下具有了生命力。舒婷笔下的“橡树“象征了一个情人,但诗人以一个理性的爱情少女的口吻,表达了对爱情的理解和包容,它不同于执着的“雪花”,但它同样有“雪花”对爱情的忠贞,而多得是一份理解和包容。如果说《雪花的快乐》是徐志摩对爱情的美好期待和向往,那么《致橡树》就是舒婷对爱情的冷静对待和享受。鲁迅先生曾说:“永不衰败的爱情,其秘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个性生机勃勃不断发展。”爱情的生命力,首先由生命个体决定,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该牢记这一点——爱情中的双方是平等、独立、互相尊重的,而舒婷所要表达的正是这一点。

在徐志摩的人生中,他对每一份感情都十分的投入,这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的专情,《雪花的快乐》就是诗人在现实中对待爱情的态度,而《致橡树》则是舒婷的态度。

二、《为要寻一颗明星》与《神女峰》

如果一个人的一生没有追求没有梦想,那么这个人的一生是悲哀的。《为要寻一颗明星》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积极向上、努力追求梦想的人生观。在这首诗里,“骑手”是一个人,“拐腿的瞎马”是指条件的恶劣,“黑夜”、“荒野”则是人在寻找“明星”中遇到的困难,这些具体的意象是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但又与实际生活无关,每一意象都是一种隐喻,而当这种单一的具有隐喻性质的意象被不断的展开、持续和重复时,就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象群落,用更加沉重的口吻向我们传递了诗人的曲折不挠的精神。

如果说《为要寻一颗明星》是徐志摩向现实的宣言,那么《神女峰》则是舒婷对现实的反抗。诗句“与其在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是诗人借神女峰的传说,通过叛逆思维审视传统的道德观念,启发人们冲破观念的束缚,让人们去真正的追求生活。神女峰不过是一个自然事物,但在被诗人注入了感情之后,他就会散发出艺术和思想的魅力。

这两首诗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一个是奋斗的诗,一个是反抗的诗,而最大的相同点就是它们的意象都是用得那么美,让人产生无尽的瞎想。“明星”是梦想的代名词,“神女峰”是爱人的代名词,它们让我们体会到了诗的意象美。

徐志摩和舒婷是不同的时代的诗人,但它们都用自己美丽的文字塑造了一种艺术美,它们诗歌中的意象在每个读者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它们对爱情的那份执着和包容也影响了我们。

参考文献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