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2023年全面深化改革整改报告(案例13篇)

2023年全面深化改革整改报告(案例13篇)

时间:2023-10-24 07:19:03 作者:灵魂曲 2023年全面深化改革整改报告(案例13篇)

竞聘报告可以突出个人的优点和特长,以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践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报告5则

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零基预算管理,出台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上线运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全市全覆盖。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年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工作要点。

2022年是x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我市2022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x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关键作用,坚持“四个聚焦”改革总体思路,围绕实现“十四五”时期重大发展战略目标,围绕建设现代化x都市圈,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推动改革落地见效,为努力实现“四强两优三争先”奋斗目标,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x绚丽篇章赋能加力。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制定出台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实施方案,争创省级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推动更多优质资源在x集聚。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深化产业园区“亩均论英雄”改革,创新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盘活利用机制。持续实施“引金入洛”,做好渤海银行在洛设立分支机构,实现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全覆盖。加快推动企业上市,争取2家企业上市。深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加快农村商业银行、x银行转型升级,稳妥化解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推广普惠金融兰考模式,提高中小微企业首贷率和信用贷款比重。完善专利资产评估服务,推动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探索建立数据要素产权管理和市场化交易机制,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

2.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制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研究制定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实施方案,推动市属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加强市属企业内部业务板块梳理和子公司整合重组。推进市属企业二、三级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点完成国宏集团、旅发集团等市属企业子公司混改项目3个以上。支持具备条件的优势国有企业实施核心业务、优质资产上市,或通过并购、重组上市公司等多种方式提高企业资产证券化率。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探索开展分类授权放权、事中事后监管、差异化考核,完成全市国资国企实时在线监管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推进国宏集团深化改革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转型发展。加快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制定完善市属企业党组织落实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制度文件,理顺党委和董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的关系。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大范围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持续深化地企合作,全年签约项目(协议)300个以上,金额600亿元以上。

3.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健全完善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做好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示范县创建工作和50家民营企业对标提升工作,围绕“四企活动”,持续开展“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完善支持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梳理公布惠企政策清单,建立一站式企业服务云,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全年市场主体达到61万家。拓宽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和意见处理反馈机制,建立企业诉求响应智慧平台,健全清理和防止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全年减轻实体企业负担50亿元以上。引入第三方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和评估。

4.深入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着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营商环境。清理多部门重复审批、变相和违规审批。探索推进都市圈内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依托省统一受理平台,实现100项政务服务事项“x都市圈通办”。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积极推广“多证集成,一照通行”改革案例,便利市场主体准入准营,企业开办全面实现“一日办结”“零成本”。优化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和政务数据共享,推广应用“豫事办”“洛快办”app,推广电子认证、“快递+政务服务”,确保不见面审批占比达到92%以上,“一证通办”事项350项以上,“掌上办”事项1800项以上。推进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归并,实现“12345”一个号码服务。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实现就近受理、跨市县(市、区)域办理、“异地最多跑一次”。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分级分类管理,深入推进并联审批、告知承诺、区域评估、联合审验等,提升全流程在线审批效率。加快“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和应用,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分领域制定完善信用监管制度和标准规范,实施重点行业领域信用监管示范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信用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研究出台《x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2022版)》,构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体系,高标准做好市县营商环境评价,建立营商环境监测服务平台,积极申建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验区和省级营商环境示范试点。

5.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零基预算管理,出台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上线运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全市全覆盖。持续深化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优化税务执法方式,加强部门间涉税数据共建共享,统筹推进非税收入改革。积极申建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

(二)完善x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6.承接落实好省赋予更大的发展自主权。按照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向x市x市和x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下放部分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通知》要求,督促指导市直各相关部门持续强化向上沟通对接,争取省直部门在业务指导、设备共享等方面给予后续支持,同步做好权责清单调整、政务服务平台衔接、工作力量充实等各项工作,按规定程序和途径向社会公开公布,确保省政府放权文件中涉及x的244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规定时限内接得住、用得好。抢抓省直部门出台支持x副中心城市建设配套文件中给予x的53条先行先试政策机遇,科学拟定承接实施方案或配套政策,为都市圈联动发展提供动力活力。

7.健全x都市圈内部协同发展机制。建立健全规划引导约束机制,认真细化落实《x都市圈发展规划(2020—2035)》,编制都市圈国土空间、综合交通、生态保护等专项规划,形成都市圈发展一体化规划体系,加强各类规划信息互联互通、归集共享。强化政策协同,加快要素市场一体化,完善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持续推进洛济深度融合发展33条措施落实落地,编制洛济深度融合发展规划,推动洛平30条、洛三32条落地实施,洛焦联动发展尽快破题,激发调动区域内各类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体化发展的强力支撑。创新生态保护新模式,推进区域环境污染共保共治。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机制,成立都市圈旅游协作体,打造都市圈文旅品牌。创新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机制,加快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创新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机制,加快都市圈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加快建设区域公积金一体化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争取省级层面开展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规划编制,在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

(三)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8.加快推进自创区建设、深化“三区融合”。突出自创区创新引领示范作用,贯彻落实郑洛新自创区条例,用好促进自创区高质量发展20条政策措施,出台促进x自创区高质量发展的配套文件。优化“一区多园”建设布局,争取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园区等纳入自创区辐射范围,加快智能装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服务平台建设,放大自创区的示范效应。持续深化高新区“三区融合”管理体制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加大放权力度,开展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在开放合作、科技创新、产业生态、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升赋能定位。发挥“三区叠加”优势,探索建立制度规则融通创新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聚焦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实现产业全链条发展,提升产业规模能级,突出开放创新龙头引领作用。

9.持续健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引育机制。围绕打造“一谷两廊四中心”,启动实施新一轮“双倍增”行动,完善多层次创新载体,构建创新型企业集群培育体系,新建创新平台(载体)300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00家。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行业研究院、共性技术平台,推动大中型工业企业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全覆盖。新建中原学者工作站或院士工作站1—2家,联合共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3个。加快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推进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管理改革,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推进中试基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就近就地转化。

10.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等制度。赋予科研人员更大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推行重大科技专项首席专家(技术总师)负责制,争取全省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试点,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落实省促进创业投资办法,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扶持政策。高水平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

(四)创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11.构筑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全市和各县(市、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探索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加快迈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落后产能退出机制。运营好首期规模100亿元的x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金。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制造业“五大攻坚行动”,形成“4+4+x”高质量制造业体系,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发展引领区。

12.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化转型。实施新一轮更高水平的“三大改造”,出台新一轮支持政策,力争认定5个以上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持续开展“智能化诊断进企业”活动,“上云”企业900家。推动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丰富拓展“1+n”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推广应用。加快5g网络建设及细分领域应用,建设5g+融合创新示范城市。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制造业企业建立工业设计中心,鼓励设计企业专业化发展,引导设计企业嵌入制造业链条。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国家农机装备、省轴承创新中心建设提质提速,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高水平举办中欧(x)工业设计创新大赛,加快建设“工业设计之都”。

13.打造高能级产业载体。实施“6+3+x”新型产业专业园区建设行动,建立园区建设、推进、考核机制,加速优质要素资源集聚,提升载体支撑能力。推动“六大产业园”建设提速提质,实现营业收入300亿元以上。

(五)积极融入“双循环”打造双向开放新高地。

14.建设高水平开放通道平台。围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完善“四路协同”发展机制,巩固提升开放通道优势。高标准建设自贸区x片区,强化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引领作用,出台自贸区x片区制度创新升级版方案,推进政务、监管、金融、法律、多式联运五大服务体系建设,按照自贸区x片区特色产业链、事项全周期梳理配套制度清单,加快制度创新经验复制推广,建设自贸试验区开放创新联动区。推动综保区按计划封关运营,申建xb型保税物流中心。提速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编制实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2022—2025发展规划。推动航空口岸扩大开放,争取x一类航空口岸扩大开放事项列入x省“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加快机场三期改扩建进程,积极拓宽x国际航线,机场旅客吞吐量实现大幅增长。积极融入中欧班列体系,加密开行铁海联运班列,建设一批综合物流枢纽和保税仓库,全年集装箱吞吐量实现大幅增长。

15.推动开放型经济提质增效。实施外贸企业培育工程,积极申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申建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实施“洛企出海”行动,支持优势企业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借力借势x与北京、江浙沪战略合作,实现精准定向招商向高端化迈进。

(六)健全新型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16.创新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健全县域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为建设现代化x都市圈提供强力支撑。深入推进产业集聚区体制机制改革,深化管理体制、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百园增效”行动,推动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实现产业集聚区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0%、工业用地亩均税收15万元。深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伊滨产业集聚区“三区”套合改革,破除制约伊滨经开区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伊滨板块全面发力。鼓励县域龙头企业建设国家、省级研发平台。支持符合条件的县申报第二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

17.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争创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全面放宽城区落户条件,常驻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探索推进x都市圈户口通迁、居住证互认。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落实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稳妥推进优化行政区划设置。

(七)全面实施促进乡村振兴体制机制。

18.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进“三链同构”。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六大特色产业和富硒农业,实施“五个百万亩”行动计划,创建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市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0家。探索承包地“三权分置”多种形式,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争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积极稳妥推进孟津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实现全市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全覆盖、10万元以上达到80%。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探索农田水利和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管护机制。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健全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探索开展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19.完善乡村振兴体制机制。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出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健全乡村振兴七大专班工作机制。促进市域内土地指标交易,保障交易收益支持县区乡村振兴。完善返乡入乡创业“引人”“育人”“留人”政策措施,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返乡入乡创新示范区(县)、产业园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落实,稳定完善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帮扶政策,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推动沟域生态经济扩面提质,持续做好“产业、特色、生态、融合”四篇文章,提升53条、新打造10条市级沟域生态经济示范带,年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

二、深化民主法治和社会治理领域改革。

(八)健全人大工作机制。

20.改进和加强代表联络群众工作,出台关于加强代表联络站建设实施意见,开展星级代表联络站创建活动,进一步畅通代表联系群众渠道。坚持和完善向人大代表通报情况和征求意见机制,畅通市人大代表随时提出意见建议的渠道。健全代表反映问题处理反馈机制,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加强和完善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提高立法与备案审查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强国有资产监督,认真落实政府向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情况制度,推进国有资产监督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

(九)完善政协协商和统一战线工作机制。

21.制定政协协商工作规则,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深化“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建设,开启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新模式,形成多渠道、广覆盖、更灵便的协商议事格局。完善政协委员履职考核和结果运用机制,健全政协委员退出机制。打造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应用型政协智库,激励智库专家深度参与政协履职活动。有效破解市县政协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力量薄弱问题。健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制度,完善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制度,建立健全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社会阶层人士沟通联络机制。

(十)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22.持续深化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继续探索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深化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选取部分乡镇(街道)作为试点,进一步强化乡镇(街道)的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职责,逐步建立乡镇吹哨、部门报道、县乡联动的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全面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制定公布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推进行政复议制度改革,县级以上政府按照“一级政府只设立一个行政复议机关”的要求,集中行使行政复议职责。积极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十一)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23.建立健全破产案件府院联动机制,提升破产案件审判质量、执行效率和社会效果。完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机制,深入开展专项检察监督和重点案件评查,健全法院内部制约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改判、发回重审、指定再审案件的信息通报、跟踪督办、异议反馈制度。推进公益诉讼检察指挥中心建设,形成一体化办案工作机制。全面推开公开听证。配合做好省市县三级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平台建设。引入司法社工参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加快推进未成年人检察业务集中统一办理。依法健全完善社区矫正工作体制机制。

(十二)完善社会治理制度。

24.构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组织助推、社会组织协同、人民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机制。探索推进“智治”与“自治”“法治”“德治”有效融合,提升党建引领和基层治理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强化平台载体建设,全面推进乡镇(街道)便民服务标准化建设,依托省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打造覆盖市县乡村“四位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推进城乡基层公共服务事项“就近办”“掌上办”“网上办”,不断提高基层治理“含智量”。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村(居)民议事会、理事会等自治载体。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畅通参与社会治理途径。建设智慧化城管系统。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实体化建设,健全“雪亮工程”网络和运行机制,推进诉源治理。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

25.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应急体系能力建设和区域性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建设x市应急指挥平台和豫西应急救援中心。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健全分级响应和跨区域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十三)完善x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体制机制。

26.积极融入x文化带建设,参与x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先行区创建,编制《x市x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加强部门协作、区域联动、资源整合,推进x地区x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展示。一体推进x流域重要文化工程建设,建成x非遗展示中心、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项目,精心策划筹办x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系列x文化活动,建设x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打造具有x特色、国际影响力的x文化品牌。开展x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和x文化创造性转化专题研究,研究阐发x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

(十四)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

27.推进x广电传媒集团组建,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推动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加快组建x文化演艺集团,构建“三院两公司一中心”格局。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制,推动成立市属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完善监管规章制度,建立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的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体系。推动企业制定主业优化方案、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开展文化经济政策落实情况效果评估。加大文化领域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研究建立x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基金。

(十五)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28.深化新闻媒体内部改革,健全事企分开、采编经营分开的运行体制,完善干部人事管理和薪酬管理制度。推动新闻单位与相关传媒企业进一步理顺事企关系,健全两个机构、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实施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构建市县一体化新媒体传播体系。持续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一地一端”建设。健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社区化、社会化建设,加快“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深化提升“书香x”建设,完善城市书房可持续发展机制,建立统一管理服务制度和多元化投入运营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城市书房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打造示范性城市书房20座。

(十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29.建设国家级x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完成x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全面启动x遗址申遗,积极参与“万里茶道”第二阶段联合申遗工作。争取开工建设汉魏x故城博物馆,确保x博物馆等9个博物馆建成投用,推动xx遗址博物馆等3家博物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推动“东方博物馆之都”规模和质量“双提升”。着力整合各类文旅资源,发展全域旅游,推动“旅游+”、“文化+”,提升文化产业能级,持续办好“两节一会一论坛”,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

四、深化民生领域改革。

(十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30.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继续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扩容计划,提高公办幼儿园学位比例,新增公办幼儿园22所,新增公办学位3000个,落实好支持社会力量办园政策。加快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改革。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适应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部署需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改革,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工程、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行动计划、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全面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布局建设x大学城,推动x科技大学创建“双一流”大学。加强特色骨干大学和特色骨干学科建设。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教育督导体系。

(十八)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31.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完成市疾控中心提升改造,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优化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国家中医骨伤科、呼吸等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质量,加强县域医疗资源共享和一体化管理,抓好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开展村医“乡聘村用”改革。完善“健康x”电子健康卡平台,深化三色电子健康码融合,实现就医全程扫码,具备医保移动支付功能。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在辖区内可查询调阅,实现全市居民电子档案信息统一身份认证。探索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企业医养结合机制。全面推开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省级中医专科诊疗中心。

(十九)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32.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积极参与全国统筹。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全面做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探索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工作。聚焦“一老一小”,深入推进普惠养老试点和普惠托育服务试点。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费投入机制,推进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养老产品市场提质扩容,发展智慧养老、康养联合体等新业态,建设x养老产业园,加快建设国家医养结合、安宁疗护“双试点”城市。推行电子社会保障卡,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深化多元复合医保支付改革。加快推广电子医保凭证,实现医疗保障一站式服务、一单制结算。配套完善退役军人就业安置政策,加大扶持保障力度。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借助大数据筛选等办法,使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得到保障。落实财政支持农村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机制,完成农村重度残疾人集中照护服务设施建设。

五、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二十)完善x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机制。

33.制定实施x市x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完成x市x流域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方案。扎实开展新时代大保护大治理大提升治水兴水行动,建设x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带。全面落实河长制,推动“四河五渠”综合治理任务清零。建立沿黄地区国土绿化、水土保持和矿山整治统筹推进机制。争创x滩区“三滩”综合治理试点。落实省域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积极争取国家x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金支持。

(二十一)推动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制度建设。

34.加快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完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编制完成x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二十二)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35.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研究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开展多领域低碳试点创建。全面推行林长制,构建资源保护长效机制。探索实施用能预算管理和区域能评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机制。推进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二十三)积极推行绿色发展方式。

36.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建立健全用能权初始分配和市场化交易机制。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建设“无废城市”。提升垃圾分类覆盖率和准确率,健全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健全废旧物资回收和分拣循环利用体系,推进生产企业“逆向回收”等模式,推进快递包装可循环、可降解、易回收。实施铁路专用线进企入园工程。

六、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二十四)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37.探索上级纪委同下级党委班子成员集体谈话、上一级纪委书记定期与下一级党委书记谈话等监督方式,加强对“一把手”和下级党组织的监督。落实《关于加强各级纪委对同级党委及其班子成员监督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破解同级监督难题。落实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办法,健全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机制。推动派驻机构改革向基层延伸,深化市管企业和市管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分管领导定期约谈派驻机构主要负责人制度,完善派驻机构向纪委监委报告工作、主要负责人述职等制度。启动监委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制度。制定实施关于加强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方案,选择部分县(市、区)指导开展村(杜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指导县(市、区)加强“互联网+监督”平台建设。

(二十五)深化党的组织建设制度改革。

38.健全党对重大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优化议事协调机构,规范职责关系和运行机制。形成一批鼓励担当作为、关心关爱、容错纠错的典型案例,强化对干部的正向激励。适应实施x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x副中心城市建设等任务需要,健全干部流动机制,统筹用好干部资源。巩固拓展机构改革成果,扎实做好职能转变、人员转隶后半篇文章,推进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进一步完善,适时开展机构改革总结评估。全面推行县以下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深化提升“x党建计划”,深化党建引领、“四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织密筑牢基层组织体系、健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优化拓展基层服务体系。健全第一书记派驻长效工作机制。

(二十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39.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机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职称自主评审范围,推进社会化职称评审,探索实行企业家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深入实施《x英才计划(2020—2025年)》,完善柔性引才机制,探索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和团队激励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负责对2022年工作要点统筹协调落实。夯实分层推动责任。各专项小组要加强对本领域改革的研究推动,加大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协调力度。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牵头责任,积极主动协调各方面抓好任务落实。继续实施重大改革攻坚。从工作要点中进一步筛选一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事项,由市领导领衔推动,定期向市委深改委报告进展情况,示范带动各级主要负责同志亲力亲为抓改革。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注重各项改革协调推进,探索开展集成改革试点,加强经验总结、复制推广,激发改革整体效应,为各地深化改革探索路径、作出示范。强化改革宣传引导。加强改革政策宣传解读,注重挖掘先进典型,鼓励基层探索创新,营造浓厚改革氛围。市委改革办要会同专项小组,加强对各项任务的跟踪督察落实,开展改革成效评估,客观真实反映改革成效,及时发现矛盾问题,研究改进措施。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报告。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自评报告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人们对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更加优化治理结构,必须由过去的“政府——企业”二元治理结构转变为“政府——市场经济中间服务体系——企业”三元治理结构,相对应政府职能必须由“全能政府”、“利益政府”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限政府”和“中性政府”转变。基于此,就会看到,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如果说,政府的行政调控是一只“看得见的手”,市场的内在调节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话,那么,包括行业商协会在内的社会组织处于政府和市场之间,发挥社会调解机制的作用,则是重要的“第三只手”。政府作用、市场作用和商协会组织“三种力量”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三个作用”有机统一,各有分工、各扬所长,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形成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三元治理结构。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放”的核心不是“放任”,而是“放活”,通过简政放权这一“放管服”改革的当头炮,打通政策落实“最先一公里”,厘清和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边界及其角色定位,市场能做的放权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还权给社会,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和商协会的手;“管”的核心不是“管死”,而是“管好”,通过“放管”结合,建设现代政府,为政府“定好位”、“防越位”、“补缺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政府的管理更好适应新常态;“服”的核心是通过优化服务、优质服务、精准服务,在“放”与“管”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治理机制。

随着我市“放管服”改革的推进和《北京市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方案》的出台,商协会等社会组织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截至20**年底,我市共有各类社会组织9721个,在提供决策咨询、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成为政府、企业之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三种力量”。

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精神,市工商联围绕“放管服”背景下商协会组织如何更好发挥作用开展了广泛深入调研。通过调研,我们感到,一方面,随着我市推出一系列“放管服”举措,透明、便利、公平的“双创”大环境正在形成,我市创新创业指数稳居全国第一;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家和商协会组织期待,通过更大的“放”、更好的“管”、更优的“服”,更深层次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更好激发商协会组织的动力、活力和潜力。为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加大“放”的力度,重点做到两个“更加放手”。一方面,更加放手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拓展投资领域、简化审批事项,多设“路标”、少设“路障”,在冬奥会、北京城市副中心、新机场等重大工程建设中,为民间资本提供更多机会;另一方面,更加放手购买服务,我市已连续六年面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已购项目2732个,总投入4.2亿元,撬动配套资金6亿多元。今后,需要进一步挖掘一批在对接政府、承接项目、**难题方面成长性好的商协会组织,着力创新“总供给对总需求”的合作模式,由政府提出总需求,商协会进行总对接,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报告5则

健全完善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做好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示范县创建工作和50家民营企业对标提升工作,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市2022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2022年是x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我市2022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x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关键作用,坚持“四个聚焦”改革总体思路,围绕实现“十四五”时期重大发展战略目标,围绕建设现代化x都市圈,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推动改革落地见效,为努力实现“四强两优三争先”奋斗目标,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x绚丽篇章赋能加力。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制定出台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实施方案,争创省级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推动更多优质资源在x集聚。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深化产业园区“亩均论英雄”改革,创新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盘活利用机制。持续实施“引金入洛”,做好渤海银行在洛设立分支机构,实现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全覆盖。加快推动企业上市,争取2家企业上市。深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加快农村商业银行、x银行转型升级,稳妥化解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推广普惠金融兰考模式,提高中小微企业首贷率和信用贷款比重。完善专利资产评估服务,推动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探索建立数据要素产权管理和市场化交易机制,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

2.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制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研究制定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实施方案,推动市属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加强市属企业内部业务板块梳理和子公司整合重组。推进市属企业二、三级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点完成国宏集团、旅发集团等市属企业子公司混改项目3个以上。支持具备条件的优势国有企业实施核心业务、优质资产上市,或通过并购、重组上市公司等多种方式提高企业资产证券化率。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探索开展分类授权放权、事中事后监管、差异化考核,完成全市国资国企实时在线监管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推进国宏集团深化改革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转型发展。加快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制定完善市属企业党组织落实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制度文件,理顺党委和董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的关系。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大范围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持续深化地企合作,全年签约项目(协议)300个以上,金额600亿元以上。

3.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健全完善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做好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示范县创建工作和50家民营企业对标提升工作,围绕“四企活动”,持续开展“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完善支持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梳理公布惠企政策清单,建立一站式企业服务云,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全年市场主体达到61万家。拓宽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和意见处理反馈机制,建立企业诉求响应智慧平台,健全清理和防止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全年减轻实体企业负担50亿元以上。引入第三方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和评估。

4.深入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着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营商环境。清理多部门重复审批、变相和违规审批。探索推进都市圈内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依托省统一受理平台,实现100项政务服务事项“x都市圈通办”。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积极推广“多证集成,一照通行”改革案例,便利市场主体准入准营,企业开办全面实现“一日办结”“零成本”。优化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和政务数据共享,推广应用“豫事办”“洛快办”app,推广电子认证、“快递+政务服务”,确保不见面审批占比达到92%以上,“一证通办”事项350项以上,“掌上办”事项1800项以上。推进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归并,实现“12345”一个号码服务。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实现就近受理、跨市县(市、区)域办理、“异地最多跑一次”。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分级分类管理,深入推进并联审批、告知承诺、区域评估、联合审验等,提升全流程在线审批效率。加快“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和应用,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分领域制定完善信用监管制度和标准规范,实施重点行业领域信用监管示范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信用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研究出台《x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2022版)》,构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体系,高标准做好市县营商环境评价,建立营商环境监测服务平台,积极申建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验区和省级营商环境示范试点。

5.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零基预算管理,出台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上线运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全市全覆盖。持续深化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优化税务执法方式,加强部门间涉税数据共建共享,统筹推进非税收入改革。积极申建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

(二)完善x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6.承接落实好省赋予更大的发展自主权。按照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向x市x市和x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下放部分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通知》要求,督促指导市直各相关部门持续强化向上沟通对接,争取省直部门在业务指导、设备共享等方面给予后续支持,同步做好权责清单调整、政务服务平台衔接、工作力量充实等各项工作,按规定程序和途径向社会公开公布,确保省政府放权文件中涉及x的244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规定时限内接得住、用得好。抢抓省直部门出台支持x副中心城市建设配套文件中给予x的53条先行先试政策机遇,科学拟定承接实施方案或配套政策,为都市圈联动发展提供动力活力。

7.健全x都市圈内部协同发展机制。建立健全规划引导约束机制,认真细化落实《x都市圈发展规划(2020—2035)》,编制都市圈国土空间、综合交通、生态保护等专项规划,形成都市圈发展一体化规划体系,加强各类规划信息互联互通、归集共享。强化政策协同,加快要素市场一体化,完善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持续推进洛济深度融合发展33条措施落实落地,编制洛济深度融合发展规划,推动洛平30条、洛三32条落地实施,洛焦联动发展尽快破题,激发调动区域内各类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体化发展的强力支撑。创新生态保护新模式,推进区域环境污染共保共治。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机制,成立都市圈旅游协作体,打造都市圈文旅品牌。创新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机制,加快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创新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机制,加快都市圈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加快建设区域公积金一体化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争取省级层面开展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规划编制,在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

(三)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8.加快推进自创区建设、深化“三区融合”。突出自创区创新引领示范作用,贯彻落实郑洛新自创区条例,用好促进自创区高质量发展20条政策措施,出台促进x自创区高质量发展的配套文件。优化“一区多园”建设布局,争取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园区等纳入自创区辐射范围,加快智能装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服务平台建设,放大自创区的示范效应。持续深化高新区“三区融合”管理体制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加大放权力度,开展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在开放合作、科技创新、产业生态、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升赋能定位。发挥“三区叠加”优势,探索建立制度规则融通创新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聚焦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实现产业全链条发展,提升产业规模能级,突出开放创新龙头引领作用。

9.持续健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引育机制。围绕打造“一谷两廊四中心”,启动实施新一轮“双倍增”行动,完善多层次创新载体,构建创新型企业集群培育体系,新建创新平台(载体)300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00家。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行业研究院、共性技术平台,推动大中型工业企业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全覆盖。新建中原学者工作站或院士工作站1—2家,联合共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3个。加快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推进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管理改革,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推进中试基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就近就地转化。

10.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等制度。赋予科研人员更大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推行重大科技专项首席专家(技术总师)负责制,争取全省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试点,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落实省促进创业投资办法,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扶持政策。高水平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

(四)创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11.构筑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全市和各县(市、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探索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加快迈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落后产能退出机制。运营好首期规模100亿元的x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金。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制造业“五大攻坚行动”,形成“4+4+x”高质量制造业体系,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发展引领区。

12.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化转型。实施新一轮更高水平的“三大改造”,出台新一轮支持政策,力争认定5个以上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持续开展“智能化诊断进企业”活动,“上云”企业900家。推动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丰富拓展“1+n”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推广应用。加快5g网络建设及细分领域应用,建设5g+融合创新示范城市。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制造业企业建立工业设计中心,鼓励设计企业专业化发展,引导设计企业嵌入制造业链条。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国家农机装备、省轴承创新中心建设提质提速,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高水平举办中欧(x)工业设计创新大赛,加快建设“工业设计之都”。

13.打造高能级产业载体。实施“6+3+x”新型产业专业园区建设行动,建立园区建设、推进、考核机制,加速优质要素资源集聚,提升载体支撑能力。推动“六大产业园”建设提速提质,实现营业收入300亿元以上。

(五)积极融入“双循环”打造双向开放新高地。

14.建设高水平开放通道平台。围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完善“四路协同”发展机制,巩固提升开放通道优势。高标准建设自贸区x片区,强化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引领作用,出台自贸区x片区制度创新升级版方案,推进政务、监管、金融、法律、多式联运五大服务体系建设,按照自贸区x片区特色产业链、事项全周期梳理配套制度清单,加快制度创新经验复制推广,建设自贸试验区开放创新联动区。推动综保区按计划封关运营,申建xb型保税物流中心。提速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编制实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2022—2025发展规划。推动航空口岸扩大开放,争取x一类航空口岸扩大开放事项列入x省“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加快机场三期改扩建进程,积极拓宽x国际航线,机场旅客吞吐量实现大幅增长。积极融入中欧班列体系,加密开行铁海联运班列,建设一批综合物流枢纽和保税仓库,全年集装箱吞吐量实现大幅增长。

15.推动开放型经济提质增效。实施外贸企业培育工程,积极申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申建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实施“洛企出海”行动,支持优势企业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借力借势x与北京、江浙沪战略合作,实现精准定向招商向高端化迈进。

(六)健全新型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16.创新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健全县域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为建设现代化x都市圈提供强力支撑。深入推进产业集聚区体制机制改革,深化管理体制、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百园增效”行动,推动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实现产业集聚区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0%、工业用地亩均税收15万元。深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伊滨产业集聚区“三区”套合改革,破除制约伊滨经开区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伊滨板块全面发力。鼓励县域龙头企业建设国家、省级研发平台。支持符合条件的县申报第二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

17.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争创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全面放宽城区落户条件,常驻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探索推进x都市圈户口通迁、居住证互认。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落实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稳妥推进优化行政区划设置。

(七)全面实施促进乡村振兴体制机制。

18.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进“三链同构”。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六大特色产业和富硒农业,实施“五个百万亩”行动计划,创建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市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0家。探索承包地“三权分置”多种形式,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争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积极稳妥推进孟津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实现全市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全覆盖、10万元以上达到80%。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探索农田水利和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管护机制。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健全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探索开展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19.完善乡村振兴体制机制。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出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健全乡村振兴七大专班工作机制。促进市域内土地指标交易,保障交易收益支持县区乡村振兴。完善返乡入乡创业“引人”“育人”“留人”政策措施,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返乡入乡创新示范区(县)、产业园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落实,稳定完善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帮扶政策,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推动沟域生态经济扩面提质,持续做好“产业、特色、生态、融合”四篇文章,提升53条、新打造10条市级沟域生态经济示范带,年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

二、深化民主法治和社会治理领域改革。

(八)健全人大工作机制。

20.改进和加强代表联络群众工作,出台关于加强代表联络站建设实施意见,开展星级代表联络站创建活动,进一步畅通代表联系群众渠道。坚持和完善向人大代表通报情况和征求意见机制,畅通市人大代表随时提出意见建议的渠道。健全代表反映问题处理反馈机制,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加强和完善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提高立法与备案审查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强国有资产监督,认真落实政府向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情况制度,推进国有资产监督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

(九)完善政协协商和统一战线工作机制。

21.制定政协协商工作规则,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深化“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建设,开启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新模式,形成多渠道、广覆盖、更灵便的协商议事格局。完善政协委员履职考核和结果运用机制,健全政协委员退出机制。打造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应用型政协智库,激励智库专家深度参与政协履职活动。有效破解市县政协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力量薄弱问题。健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制度,完善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制度,建立健全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社会阶层人士沟通联络机制。

(十)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22.持续深化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继续探索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深化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选取部分乡镇(街道)作为试点,进一步强化乡镇(街道)的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职责,逐步建立乡镇吹哨、部门报道、县乡联动的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全面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制定公布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推进行政复议制度改革,县级以上政府按照“一级政府只设立一个行政复议机关”的要求,集中行使行政复议职责。积极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十一)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23.建立健全破产案件府院联动机制,提升破产案件审判质量、执行效率和社会效果。完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机制,深入开展专项检察监督和重点案件评查,健全法院内部制约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改判、发回重审、指定再审案件的信息通报、跟踪督办、异议反馈制度。推进公益诉讼检察指挥中心建设,形成一体化办案工作机制。全面推开公开听证。配合做好省市县三级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平台建设。引入司法社工参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加快推进未成年人检察业务集中统一办理。依法健全完善社区矫正工作体制机制。

(十二)完善社会治理制度。

24.构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组织助推、社会组织协同、人民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机制。探索推进“智治”与“自治”“法治”“德治”有效融合,提升党建引领和基层治理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强化平台载体建设,全面推进乡镇(街道)便民服务标准化建设,依托省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打造覆盖市县乡村“四位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推进城乡基层公共服务事项“就近办”“掌上办”“网上办”,不断提高基层治理“含智量”。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村(居)民议事会、理事会等自治载体。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畅通参与社会治理途径。建设智慧化城管系统。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实体化建设,健全“雪亮工程”网络和运行机制,推进诉源治理。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

25.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应急体系能力建设和区域性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建设x市应急指挥平台和豫西应急救援中心。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健全分级响应和跨区域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十三)完善x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体制机制。

26.积极融入x文化带建设,参与x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先行区创建,编制《x市x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加强部门协作、区域联动、资源整合,推进x地区x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展示。一体推进x流域重要文化工程建设,建成x非遗展示中心、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项目,精心策划筹办x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系列x文化活动,建设x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打造具有x特色、国际影响力的x文化品牌。开展x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和x文化创造性转化专题研究,研究阐发x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

(十四)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

27.推进x广电传媒集团组建,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推动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加快组建x文化演艺集团,构建“三院两公司一中心”格局。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制,推动成立市属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完善监管规章制度,建立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的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体系。推动企业制定主业优化方案、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开展文化经济政策落实情况效果评估。加大文化领域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研究建立x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基金。

(十五)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28.深化新闻媒体内部改革,健全事企分开、采编经营分开的运行体制,完善干部人事管理和薪酬管理制度。推动新闻单位与相关传媒企业进一步理顺事企关系,健全两个机构、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实施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构建市县一体化新媒体传播体系。持续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一地一端”建设。健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社区化、社会化建设,加快“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深化提升“书香x”建设,完善城市书房可持续发展机制,建立统一管理服务制度和多元化投入运营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城市书房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打造示范性城市书房20座。

(十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29.建设国家级x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完成x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全面启动x遗址申遗,积极参与“万里茶道”第二阶段联合申遗工作。争取开工建设汉魏x故城博物馆,确保x博物馆等9个博物馆建成投用,推动xx遗址博物馆等3家博物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推动“东方博物馆之都”规模和质量“双提升”。着力整合各类文旅资源,发展全域旅游,推动“旅游+”、“文化+”,提升文化产业能级,持续办好“两节一会一论坛”,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

四、深化民生领域改革。

(十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30.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继续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扩容计划,提高公办幼儿园学位比例,新增公办幼儿园22所,新增公办学位3000个,落实好支持社会力量办园政策。加快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改革。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适应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部署需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改革,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工程、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行动计划、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全面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布局建设x大学城,推动x科技大学创建“双一流”大学。加强特色骨干大学和特色骨干学科建设。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教育督导体系。

(十八)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31.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完成市疾控中心提升改造,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优化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国家中医骨伤科、呼吸等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质量,加强县域医疗资源共享和一体化管理,抓好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开展村医“乡聘村用”改革。完善“健康x”电子健康卡平台,深化三色电子健康码融合,实现就医全程扫码,具备医保移动支付功能。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在辖区内可查询调阅,实现全市居民电子档案信息统一身份认证。探索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企业医养结合机制。全面推开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省级中医专科诊疗中心。

(十九)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32.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积极参与全国统筹。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全面做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探索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工作。聚焦“一老一小”,深入推进普惠养老试点和普惠托育服务试点。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费投入机制,推进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养老产品市场提质扩容,发展智慧养老、康养联合体等新业态,建设x养老产业园,加快建设国家医养结合、安宁疗护“双试点”城市。推行电子社会保障卡,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深化多元复合医保支付改革。加快推广电子医保凭证,实现医疗保障一站式服务、一单制结算。配套完善退役军人就业安置政策,加大扶持保障力度。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借助大数据筛选等办法,使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得到保障。落实财政支持农村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机制,完成农村重度残疾人集中照护服务设施建设。

五、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二十)完善x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机制。

33.制定实施x市x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完成x市x流域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方案。扎实开展新时代大保护大治理大提升治水兴水行动,建设x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带。全面落实河长制,推动“四河五渠”综合治理任务清零。建立沿黄地区国土绿化、水土保持和矿山整治统筹推进机制。争创x滩区“三滩”综合治理试点。落实省域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积极争取国家x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金支持。

(二十一)推动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制度建设。

34.加快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完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编制完成x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二十二)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35.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研究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开展多领域低碳试点创建。全面推行林长制,构建资源保护长效机制。探索实施用能预算管理和区域能评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机制。推进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二十三)积极推行绿色发展方式。

36.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建立健全用能权初始分配和市场化交易机制。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建设“无废城市”。提升垃圾分类覆盖率和准确率,健全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健全废旧物资回收和分拣循环利用体系,推进生产企业“逆向回收”等模式,推进快递包装可循环、可降解、易回收。实施铁路专用线进企入园工程。

六、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二十四)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37.探索上级纪委同下级党委班子成员集体谈话、上一级纪委书记定期与下一级党委书记谈话等监督方式,加强对“一把手”和下级党组织的监督。落实《关于加强各级纪委对同级党委及其班子成员监督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破解同级监督难题。落实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办法,健全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机制。推动派驻机构改革向基层延伸,深化市管企业和市管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分管领导定期约谈派驻机构主要负责人制度,完善派驻机构向纪委监委报告工作、主要负责人述职等制度。启动监委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制度。制定实施关于加强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方案,选择部分县(市、区)指导开展村(杜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指导县(市、区)加强“互联网+监督”平台建设。

(二十五)深化党的组织建设制度改革。

38.健全党对重大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优化议事协调机构,规范职责关系和运行机制。形成一批鼓励担当作为、关心关爱、容错纠错的典型案例,强化对干部的正向激励。适应实施x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x副中心城市建设等任务需要,健全干部流动机制,统筹用好干部资源。巩固拓展机构改革成果,扎实做好职能转变、人员转隶后半篇文章,推进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进一步完善,适时开展机构改革总结评估。全面推行县以下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深化提升“x党建计划”,深化党建引领、“四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织密筑牢基层组织体系、健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优化拓展基层服务体系。健全第一书记派驻长效工作机制。

(二十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39.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机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职称自主评审范围,推进社会化职称评审,探索实行企业家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深入实施《x英才计划(2020—2025年)》,完善柔性引才机制,探索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和团队激励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负责对2022年工作要点统筹协调落实。夯实分层推动责任。各专项小组要加强对本领域改革的研究推动,加大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协调力度。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牵头责任,积极主动协调各方面抓好任务落实。继续实施重大改革攻坚。从工作要点中进一步筛选一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事项,由市领导领衔推动,定期向市委深改委报告进展情况,示范带动各级主要负责同志亲力亲为抓改革。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注重各项改革协调推进,探索开展集成改革试点,加强经验总结、复制推广,激发改革整体效应,为各地深化改革探索路径、作出示范。强化改革宣传引导。加强改革政策宣传解读,注重挖掘先进典型,鼓励基层探索创新,营造浓厚改革氛围。市委改革办要会同专项小组,加强对各项任务的跟踪督察落实,开展改革成效评估,客观真实反映改革成效,及时发现矛盾问题,研究改进措施。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报告。

乡镇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自查报告精选_

我们按照关于对重点改革事项进展情况进行自查的通知要求开展工作,现将自查有关报告如下:

总体进展情况。

经阅研《xx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x年工作要点》中重点改革事项和重要改革方案,知悉我们共承担改革事项总数两项,其中:深化农村改革方面一项,加快发展现代金融方面一项,按要求已完成两项。

二、承担改革事项落实情况。

(一)推进普惠金融改革。

做好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化工程,组织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云闪付”推广活动,“云闪付”个人增量客户x万户,排名xx辖区第一,得到xx省银联公司肯定,并作经验交流;建成了强人街示范街区,银联二维码商户达xxx余户,xx市银联二维码商户共计xxx余户;开辟小微企业开户绿色通道,优化流程,简化手续,惠及小微企业xxx家。

(二)支持金融机构扩展普惠金融服务,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组织金融机构联系辅导企业xx家,扶持xxxx万元以上规模企业xx家,超亿元企业(项目)xx个。截至xx月底,xx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xxx亿元,较年初增加xx亿元,增速x%。剔除xx银行核销贷款xx亿,贷款实际增加xx亿元,增速x%。

大力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拓展行动。通过印发文件(x银发〔201x〕72号),制定方案,监测通报,督促金融机构进一步缩短融资链条,坚决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环节,禁止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降低“三农”、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为小微企业减负。xx月末,金融机构重点扶持小微企业xxx家,减免小微企业抵押评估、登记等费用xx万元;采取简便流程、优惠贷款利率等措施发放小微企业贷款x.x亿元,惠及小微企业xxx家,为企业减负xxx余万元。畅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授信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线上业务,方便客户授信。农信社、xx银行、xx银行开通个人线上信贷业务,目前完成个人授信近x万户,金额x亿余元;xx银行、xx行、xx银行开通小微企业线上信贷业务,目前已为近xxx家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授信x亿元,全面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帮扶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存在的不足及打算。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市金融工作还面临不少困难,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贵的问题依然存在,金融扶贫“户贷率”不高等仍存在。

201x年,进一步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全局观念,增强政治责任担当,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推动中央和上级行党委的各项金融决策在xx落地。

我们主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稳步化解金融风险,提升我市信贷资产质量,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二是不断创新信贷产品,基本满足xx市资金需求;三是继续优化金融服务,为居民和企业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201x年xx月xx日。

乡县全面深化改革自查报告范文

20xx年,在乡党委的领导下,我乡认真开展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采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开展各项工作,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取得了长效进展,现将我乡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报告如下。

一、落实领导责任,做好工作安排

我乡成立了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xxx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乡长xxx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xxx任副组长。下设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党委副书记xxx兼任办公室主任,xxx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实现了我乡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组织保障,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组织学习文件,及时传达精神

20xx年,乡党委书记xxx多次组织学习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相关文件,并将文件精神传达到位,在日常工作中,我乡干部始终坚持以锐意进取的工作作风将文件精神落实到位,以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开展日常各项工作,各级深化改革精神在我乡得到了很好地传达。

三、落实信息报送,做好沟通交流

本年度,我乡干部深入各村,了解改革事迹,做好身边改革事例的记录和学习,对于借鉴性强的经验,做好及时的采集和推广,并做好信息的采集编写,完成信息工作。

四、积极配合工作,有效落实改革

本年度,我乡积极配合各专项小组和县级部门开展深化改革工作,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落实,对于上级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倾听,强抓落实,实现改革政令的畅通,改革措施的落实。

五、做好工作安排,保证落实效果

对于县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各专项小组安排的任务,我乡总能按要求完成,对于上级部门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同时,我乡也注重落实的效果,做好工作的规划和总结,以便于获得长足提高。

乡县全面深化改革自查报告范文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效维护了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一、工作进展情况

1、试点探索阶段。20xx年,在临淮关镇临淮关村试点的基础上,到20xx年底完成三个村集体资产产权改制试点工作。

2、扩大试点阶段。20xx年在市农委安排二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我县又安排21个村进行试点,即每个乡镇保证一个改革试点村,多了不限。

3、加快推进阶段。从20xx年起,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将全面铺开。

二、初步成效

1、明晰了集体资产产权,创新了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改革基本摸清了家底,比较完整地界定了人员,初步明晰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资产的所有权、收益分配权以及民主决策、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权,同时也保持了集体资产的完整性。改革后组建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普遍建立了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三会”制度,形成了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四权”统一协调的经营管理和制新机制,为扩大基层民主、实施监督制约、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奠定了制度基础。

2、有效保护了农民集体资产权益,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确保了农民在城市化过程中对集体资产所有权、收益权、民主管理权等权益的连续性,打消了广大农民担心撤村时集体资产被平调、侵占的顾虑,在实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各项社会保障与城市居民接轨的基础上,还为农民转居后的基本生活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

3、保护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经过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农民真正成为集体资产的主人,彻底打消了农民群众不愿意、不敢于进行投资的顾虑,实现了集体经济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4、初步实现了按股分红,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通过股份合作制改革,农民和集体的利益得到了紧密结合,既体现了广大社员的劳动联合,实行按劳分配;又体现了广大社员的资本联合,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效增加了农民来自集体资产的收入份额,从体制上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促进了农民增收。

5、切实加强了民主管理,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产权制度改革后,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在选举管理层和做出重大决策时,严格实行一人一票制,平等地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决策权。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据享有集体资产的份额,差别化地享有集体收益分配权;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凭借其投资和劳动贡献,享有集体资产份额,各得其所。

三、主要做法

1、成立组织,制定方案。县乡村都成立了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2、宣传发动、积极培训。我们通过标语、公开栏等形式宣传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对从事改革的人员包括分管领导、农经站站长、村文书进行了认真培训。

四、存在问题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不明确。目前我国包括宪法有许多法律法规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涉农问题的有关文件,都反复提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且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了明确要求。但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层面看,并没有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做一个完全规范的定义,更没有明确其法人地位。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难界定。由于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不明确,其成员资格国家没有法律明确界定标准,成为制约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瓶颈。因为目前户籍制度实行了改革,公安部门对户籍实行居住地管理,统称“居民”,在这种情况下,集体产权改制时成员资格难界定,尤其是城区产权改制时由于“外来户”居多,且这些“外来户”在居住地集体资产的形成过程中多数没有尽义务,如果界定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受成员待遇,“老户”意见很大,成员资格难界定。

3、改革经费匮乏。产权改制过程中,需要大力的人力、物力、财力作支撑。但目前在一些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经费支付困难。

4、一些集体经济实力较差的村庄,由于没有可供量化的经营性净资产,目前只完成了清产核资、身份界定和劳龄统计,没有进行资产处置和股权量化,需要适时进行深化改革。

5、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从总体情况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形势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现在改制的村没有进行按股分红,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下一步打算

1、深化改革,加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规范管理。一是加快研究制定加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管理的办法和措施,从完善组织架构、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分配机制、理顺组织关系等方面全面加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行管理。二是指导集体股持股比例较高的村减持集体股比例,组织早期完成改革的村开展股权继承、流转试点,进一步明晰股东产权,探索股东进退机制。三是认真总结先进典型经验,通过新闻媒体、信息简报、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多方式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

2、加大扶持,为集体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积极研究促进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大对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为按股分红创造条件。根据山区、平原、城乡结合部等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结构,有针对性地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重点鼓励地处城乡结合部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平原地区的村集体,规范发展集体物业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重点鼓励和支持以农业为主、集体资产较少的村集体,结合沟域经济和乡村旅游发展,采取“资源+资本”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开发新的产业项目,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实现按股分红创造条件。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自评报告

20**年,在乡党委的领导下,我乡认真开展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采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开展各项工作,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取得了长效进展,现将我乡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报告如下。

我乡成立了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x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乡长**x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x任副组长。下设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党委副书记**x兼任办公室主任,**x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实现了我乡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组织保障,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

20**年,乡党委书记**x多次组织学习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相关文件,并将文件精神传达到位,在日常工作中,我乡干部始终坚持以锐意进取的工作作风将文件精神落实到位,以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开展日常各项工作,各级深化改革精神在我乡得到了很好地传达。

本年度,我乡干部深入各村,了解改革事迹,做好身边改革事例的记录和学习,对于借鉴性强的经验,做好及时的采集和推广,并做好信息的采集编写,完成信息工作。

本年度,我乡积极配合各专项小组和县级部门开展深化改革工作,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落实,对于上级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倾听,强抓落实,实现改革政令的畅通,改革措施的落实。

对于县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各专项小组安排的任务,我乡总能按要求完成,对于上级部门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同时,我乡也注重落实的效果,做好工作的规划和总结,以便于获得长足提高。

办公室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突出问题自查整改报告

根据《关于做好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突出问题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办公室自查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干部法治观念是否牢固树立,是否需要进一步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防范风险的能力方面存在问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与全面依法治省要求还不相适应,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防范风险上还需进一步提升。

原因分析:领导干部聚焦发展大局、聚焦民生改善、聚焦法治建设战略机遇期的眼光还不够集中,对因工业发展、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征地拆迁、环境保护、非法融资、扫黑除恶、房地产市场、涉法涉诉等引发的矛盾纠纷认识不足、准备不够;对社会犯罪、经济犯罪等影响经济社会秩序问题的多发态势认识不足、准备不够;对群众政治参与意识、民主法治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公平公正意识普遍增强的形势认识不足、准备不够。导致站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准确把握深化全面依法治省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上有等一等、看一看、稳一稳的情况。

观念,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内法规及宪法法律,特别是要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真学真用,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示范推动成为宪法和法律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深入推进依规治党、制度治党,进一步提升党的领导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完善重大决策法律支持、合法性审查等制度,使“决策讲科学讲民主、执行讲效率讲效益、监督讲到位讲实效”落到实处。

二、法院干警是否存在纪律作风问题,是否有办“金钱案”“权力案”“人情案”的情形方面存在问题:无。

三、

法院干警是否存在以权谋私、徇私枉法、违反办案纪律,严重损害当事人正当权益的情形方面存在问题:无四、法院干警是否存在与黑恶势力沟壑一气、严重损害政法队伍形象的情形方面存在问题:无五、本部门在法治领域存在的其他突出问题的情形方面存在问题:在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中,与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较少,导致有的工作不够流畅、衔接不够紧密,该做的忘做、慢做。

要的情况。症结在于没有把本部门放置于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的大局中去,习惯性的认为上挂下干中间空,走走过场不沾手。对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及办公室的运行机制、机构设置、职责任务、会议制度、注意事项等内容学习掌握不够。

整改措施:

一是切实按照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决定事项、工作部署和要求,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在办公室得到不折不扣落实。二是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配合,认真落实日常联系机制,助力全面依法治省整体合力,推动办公室法治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三是重视夯实法治社会建设这一基础环节,想放设法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大力弘扬“枫桥经验”,协助加强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基层群众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

县司法局党组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的报告

2020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司法局的精心指导下,立足司法行政职能实际,持续深化司法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司法行政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现将我局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

总结。

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夯实基层基础,有力推动规范化司法所建设。

我县12个乡镇1个街道办设立了司法所,每所均有独立办公用房,平均面积达120平米以上,全部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完成司法所信息化建设任务,工作装备配备齐全。在人员配备上,我县在全市率先通过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方式招聘20名司法所辅助人员,目前各司法所有2-3名工作人员,人员得到一定保障。

(二)强化工作指导,有序推进依法行政。

1.不断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目前全县各部门已健全完善国家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重大决策前专题学法制度、国家工作人员日常学法制度和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教育培训制度。县委依法治县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工作人员在线学法和考试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规定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在职员工进行在线学习和考试,学法成绩记入个人学法档案和纳入个人法治档案。县政府办通过开辟政府门户网站和开江发布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相关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知识。根据《开江县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文件要求,下半年县司法局联合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组织开展了依法治县业务能力培训班和行政执法资格培训班,进一步增强了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的法治思维、法治意识、法治能力。

2.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备案、清理工作,当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把关者、监督者。根据《达州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达市府发〔2020〕1号)文件精神,结合开江县实际,对我县2016年印发的《开江县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制定《开江县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了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明确了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要求和程序,确保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

3.大力推进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等三项制度改革。2019年11月25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意见》,我局积极对接落实,4月28日经县上领导同意制定了我县《关于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意见》“具体改革事项清单”及完成进度安排,确定改革任务15项。目前,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有序推进中。

(三)深化社会治理,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有序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坚持“监管为基、矫正为本、帮扶为辅”的工作思路,采取公益劳动和集中学习相结合、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方式,严格管理社区服刑人员,目前全县在矫社区服刑人员148人,重新犯罪率一直控制在1%以下。深入推进社区矫正指挥中心与“天网”“雪亮”工程的对接,目前在县级以及7个中心司法所已建成社区矫正指挥中心。

2.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严把选任条件、选任范围及选任程序关口,确保建设一支政治合格、熟悉业务、热心公益、公道正派、秉持中立的人民调解员队伍。目前我县共有人民调解员1993名,同时从法律、医学、教育、道路交通等行业中选拔了89人组成县级人民调解专家库。截止目前,全县共调处案件2846件,调解成功2807件,成功率高达98.6%。

3.多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制定“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实施意见,建立责任清单,各乡镇(街道)、县级各部门紧紧围绕自身执法职责,主动认领普法任务,深入开展专业执法领域普法宣传。组建“普法讲师团”,结合群众身边的真实案例,采取“以案说法、以案释法、以案普法”的形式,深入乡镇(街道)、部门开展普法宣传45场次。组建“开江县普法文艺轻骑兵”,精心编排“普法三句半”、小品“调解”等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基层的法治文化精品,深入各乡镇(街道)开展“乡村普法文艺巡回演出”38场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文化需求,有效引导广大群众依法办事、依规办事。积极组织各部门在橄榄广场集中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500余人群众获益。

4.深入推进法治文化阵地打造。按照“城市有特色、乡镇有阵地、村社有内容”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目前我县新建中天广场等大型普法led5个,建成橄榄广场等法治广场2个,金山花园法治街区1条,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2个,乡镇法治文化长廊6个,村(社区)法治文化宣传栏40余个,创建县级及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0余个,同时普安镇宝塔坝村被司法部、民政部表彰为第六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四)加大规范管理,全面提升法律服务水平。

1.加强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2018年7月分别设立共法、蜀江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实现律师行业党建全覆盖。2019年8月成立了律师行业党总支,推动律师行业实现党建和业务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员律师的社会引领和行业带头作用。今年来蜀江所党支确定2名党员发展对象,已通过县两新党工委批准。共法党支部吸纳了1名年轻骨干律师,该同志已提交了入党申请志愿书。

2.探索发展涉外法律服务。设立涉外法律服务工作窗口,为外籍人士提供涉外法律服务。发展涉外企业公司律师队伍,特别是在县国资委管理的国有企业和外向型国有企业中建立公司律师队伍,为企业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开展投资贸易活动提供法律服务。

建成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13个;

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室162个,有效促进法律触角向基层一线延伸,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同步优化“线上”法律服务平台,全县13个乡镇均开通“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群众可随时随地拨打热线,及时获取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目前,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办理援助案件233件,办理公证888件,受理鉴定212例,解答法律咨询3000余人次。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邀请律师、法院法官、以及经验丰富的老调解员对全县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指导与培训,进一步提升人民调解员的调解能力与水平,夯实基层依法治理基础。

(二)多措并举推进普法宣传。以传统普法宣传阵地,结合信息普法新平台,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在法治宣传上,多措并举、积极作为,大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创新,构建全方位普法宣传平台,放大法治宣传教育辐射面,努力打造特色普法品牌。

积极探索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完善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加强执法过程管理,创新案卷评查方式、实现行政执法全过程留痕。

做好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情况报告

按照要求,现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思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指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支持下,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整治突出环境问题,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全区上下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二)主要做法。一是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工作的领导,明确了责任,确保了各项改革工作顺利推进。二是严格按照中央、省、市要求,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完善专项督导和验收销号长效工作机制,不折不扣抓好问题整改。对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开展督查,建立重点问题整改台账,定期调度进展,对工作进度缓慢和成效不明显的,及时督办并配合职能部门现场研究,提出解决意见和思路,协调推进整改措施落实,确保按期完成整改。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部门联动,源头防治,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开展黄河流域污染现状调查与整治,完成了1082个涉水问题的治理和2个重点乡镇、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建成流域末端生态湿地3处,全力推动水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健全了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从产生、转移、处置环节的安全监管;规范环境准入门槛,严守生态红线,认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管理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坚决杜绝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和落后产能项目落地,构建了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污染源监管体系;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企业单位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管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加大环境执法工作力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一)推动建立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方面。一是定期公开环境质量信息。坚持在区政府网站公布每日空气环境质量状况和饮用水水质状况,及时公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进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生他环境事件查处情况,切实维护了公众生态环境知情权。二是持续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通过定期检查、“双随机”抽查、交叉执法和联合执法等方式,全方位、地毯式对全区污染源进行循环动态监管,督促指导企业(单位)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不断加大环保投入,规范运行污染治理设施,定期开展比对监测,及时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全面提高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水平。

(二)形成符合国家统一要求、推动全区生态环境改善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方面。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对照中央、省、市、区工作部署和考核要求,分类制定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年度工作计划和《污染防治攻坚年工作实施方案》,逐项厘清目标任务,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量化考核、统筹协调推进。对重点、难点问题,实行县级领导包抓,定部门、定责任、定要求,坚持用严约束、硬指标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向“常态化、制度化”转变,使“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保护领导责任制和“三管三必须”的监管责任制进一步得到加强,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生态环境组织协调、职能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格局。

对照人民群众的需求和中央、省、市、区要求,当前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和短板:一是受地理环境制约加上各项管控措施落实还有差距,我区巩固和提升空气环境质量压力较大。二是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因素影响,全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较低,水污染防治工作任务艰巨。三是部分企业污染治理水平不能满足形势需要,存在超标排放风险。四是机构改革过程中,新划入职责较多,治理任务繁重,但人员未相应增加,加之机构改革各方面工作开展不顺畅,导致部分工作推动难度大,压力较重。

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要求,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持续推进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一是突出抓好大气污综合染防治工作。继续强化重点行业环境综合治理,按照“六张清单”管理要求,以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改善为重点,推动各项污染防治长效机制落实,持续改善区域空气质量。二是深入开展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紧紧围绕“水十条”要求,强化水污染三端治理措施落实,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工作,着力构建水污染防治工作大格局。三是严格按照国家、省、市规定的工作期限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保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四是认真抓好减排工作和排污许可证发放与管理工作。按照国家及省、市要求,制定总量减排计划,狠抓结构减排,不断提高治污减排的规范化和实效性。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发放与管理工作,对辖区内所有排放主要污染物的企业和单位,废水、废气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执行标准,污染物排放去向等进行全面摸底调查。五是持续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力度。加强对国省控企业监督检查和重点企业的日常监管工作,严格落实检查频次,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重点检查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新建项目环评情况等方面内容,确保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从监管对象、监管过程、监管内容等方面建立健全污染源台帐,掌握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时发现处理环境污染问题,抓好污染源日常动态监管,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联动工作机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着力解决环境信访、污染纠纷及跨界经营等问题,不断强化环保联动执法力度,发挥联合监管优势,集中解决在一定区域、一定时段严重污染环境、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及偷排偷倒等违法行为,坚决依法严厉打击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坚决守住环境安全底线。六是继续推动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市级重点环境问题的整改,确保各项工作措施按时限、按要求落实到位。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自查报告

20xx年,在乡党委的领导下,我乡认真开展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采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开展各项工作,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取得了长效进展,现将我乡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报告如下。

我乡成立了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xxx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乡长xxx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xxx任副组长。下设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党委副书记xxx兼任办公室主任,xxx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实现了我乡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组织保障,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

20xx年,乡党委书记xxx多次组织学习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相关文件,并将文件精神传达到位,在日常工作中,我乡干部始终坚持以锐意进取的工作作风将文件精神落实到位,以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开展日常各项工作,各级深化改革精神在我乡得到了很好地传达。

本年度,我乡干部深入各村,了解改革事迹,做好身边改革事例的记录和学习,对于借鉴性强的经验,做好及时的采集和推广,并做好信息的采集编写,完成信息工作。

本年度,我乡积极配合各专项小组和县级部门开展深化改革工作,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落实,对于上级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倾听,强抓落实,实现改革政令的畅通,改革措施的落实。

对于县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各专项小组安排的任务,我乡总能按要求完成,对于上级部门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同时,我乡也注重落实的效果,做好工作的规划和总结,以便于获得长足提高。

中共xx县xx乡委员会。

20xx年10月7日。

国资中心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自评报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根据《吉州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2020年度全区全面深化改革考核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及《吉州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分类考核评价办法》(吉区改字【2020】2号)的文件精神,现将我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自评报告汇报如下:

一、任务落实方面。

(一)落实单位领导主体责任方面。一是为贯彻落实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由中心主任彭忠同志主持召开专题研究会,亲自部署国有资产整合改革。二是根据中心实际,成立了以彭忠主任为组长,副主任陈英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国资中心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党政办。三是为把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落到实处,针对深化改革各领域工作,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召开会议亲自把关方案。为取得改革工作取得进展,多次与区各部门单位进行工作协调,把好关键环节。每周一听取深化改革各项工作进展,与分管领导一起亲自督察落实情况。牵头完成了资产清理核查、登记造册、产权划转、细化分类等基础工作,同时监管下属鑫石阳实业有限公司对全区整合资产进行市场化运作,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健全深化改革工作机制方面。根据实际不断完善《吉州区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对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机构及职责、经营机制,相关纪律和监督,都进行了详细的完善,全面加强了国有资产监督,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督查和帮助下属鑫石阳实业有限公司子公司吉安市建筑工程分公司运营管理,制定详细人员管理及公司运作方案。特别是今年刚成立的吉安鑫石阳水利投资有限公司,对公司成立的运营方案及监督管理办法仔细研究,并按程序上报区政府审批把关,严格落实操作规程。目前正在进行的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也在有序推进,公司的成立将有效激活本地旅游资本市场,增加旅游投资资本的供给,促进现有旅游资源壮大规模,聚焦我区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和目标,升级我区现有城市名片。

(三)贯彻落实区委重大改革决策部署方面。一是抓党建强保障。全面落实***和省委、市委、区委重大决策部署,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长效制度,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重点以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构建求真务实、优质高效、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二是强自建促服务。认真履行担。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当实干,马上就办的工作要求,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依托理论学习、拓展训练等形式,引导干部职工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全面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四)信息报送方面。按要求向区委改革办报送信息,每月及时报送“作风提升年”行动项目攻坚安排表,同时每周向区政府领导对口秘书上报领导调度督查台账落实情况。

一是以改革目标任务为牵引。进一步推动了国有资产运作稳步发展,今年先后成立了鑫石阳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两个子公司。

二是积极配合参与棚户区改革。参与了四中南侧片区棚改项目、原线材厂宿舍地块拆迁项目、新井冈山大桥西侧片区棚改项目、湿地湾公园罐头厂棚户区改造项目、中心城区五岳观北巷地块棚改项目及零星棚改等拆迁项目,人居环境改善明显。

三是稳控疫情保经济增长。一方面深入学习贯彻******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会“六稳”、“六保”对缓解疫情冲击、兜住民生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的重要意义,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区出台的租金减免等有关政策,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带动中小微企业共同发展。坚持把“稳”什么、“保”什么与国资中心实际工作相结合,在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的前提下,坚定底线思维、攻坚意志,脚踏实地履行好主体责任,干好本职工作,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全力以赴抓好“六稳”“六保”工作。另一方面下大力解决改制遗留问题,积极推进江西电缆厂破产重整,着力夯实社会保障体系。

2020年11月25日。

水利局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自查情况的报告

保持联系。

防汛抗洪工作是当前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增强防汛抗洪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辖区内居民的人身安全。发生突发事件时,事发地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街道办事处应急办,说明时间主要情况及相关处置情况,并妥善安排好居民的转移地址,并把救援物资准备好,现我社区编织袋1000条,绳子100条,水泵4个,铁锹20把,手机:10个,扬声器:2个,沙子一车。

对各社区的安排和指挥下,龙东社区在马家沟河看水位、观察水情。通过彻夜的观察,水位虽有稍涨,但还是比较稳定。但是防汛抗洪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社区作为基层工作组织,要加强抗洪减灾知识宣传,帮助群众进一步增强抗洪减灾的防范意识和。

安全。

意识,有效运用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时发布团组织参与防汛抗洪。

工作。

信息,使团员青年了解最新的防汛抗洪形势,鼓励更多团员青年积极参加防汛抗洪。

龙东社区对防内涝包片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要明确工作任务,责任落实到位,大力宣传防汛工作,要及时疏散居民,安置好转移的地点,确保本辖区居民的人身安全。

相关范文推荐
  • 10-24 优秀税务青年心得体会及感悟范文(12篇)
    阅读一本好书后写读书心得,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分享给他人。以下是一系列学习心得的范文,包括对学习态度的思考、对学习方法的总结以及对学习成果的回顾,希
  • 10-24 热门客服部宣传稿范文(14篇)
    融入团队,放飞自我。突出团队个性与特色。“激情创新,启迪未来。”——XX团队标语xx年已经走过,新的一年已经到来,现结合实际将20xx年的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
  • 10-24 热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记录大全(16篇)
    带着感恩的心态,我们能够更加乐观地面对挑战和困难。在写一篇感恩的文章时,我们应该先思考自己到底感恩谁,感恩的理由是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恩总结范文,希望
  • 10-24 最新三会一课的心得(汇总16篇)
    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经典的工作心得,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启发。说起“三会一课”制度,人们并不陌生。作为
  • 10-24 2023年消防安全通告知书范文(18篇)
    我们是您可靠的选择,为您的企业发展护航。公司宣传语需要与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定位保持一致,形成完整的传播体系。希望以下这些公司宣传语的例子可以激发您的创作灵感,
  • 10-24 实用酒店定点协议(案例19篇)
    提纲是写作的助手,它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跑题和冗余。写总结时,要注意结构完整、层次清晰,遵循“首尾呼应、中心突出”的原则。掌握了提纲的写作技巧,相信大家能够写出一篇
  • 10-24 热门医护人员以案促改个人心得体会(案例18篇)
    实习心得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自己,同时也提供了宝贵的反思机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实习心得模板,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实习心得写作
  • 10-24 专业学习巡视心得体会及收获(模板12篇)
    工作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并梳理自己在工作中的思路,更好地规划和执行工作计划。接下来是一些学习心得的范例,希望能够引发大家对学习的思考和反思。第一段:引入(大约2
  • 10-24 最新工会篮球赛活动方案范文(13篇)
    婚礼策划师的职责是要为新人减轻婚礼筹备的负担,让他们能够尽情享受这一天。以下是一些婚礼策划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对你的策划有所帮助。团结协作能力,从而加强参赛团体之
  • 10-24 最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大全(17篇)
    开题报告需要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以证明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下整改报告范文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撰写整改报告的方法和技巧,为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指导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