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最新小学数学班级活动设计方案(优质6篇)

最新小学数学班级活动设计方案(优质6篇)

时间:2023-09-23 16:51:27 作者:笔砚 最新小学数学班级活动设计方案(优质6篇)

方案在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提高组织协调性和执行力以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小学数学班级活动设计方案篇一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2、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并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师板书

37×8265×3159×6439×43

让学生先做题,并说一说这四道题的共同点是什么

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这四道题,请四名阩到黑板上完成,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巡视指导,让学生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书写的规范性。让学生意识到好的书写是正确计算的基础。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复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完全一样,只不过进位乘法是每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在进位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书写要规范、认真。

二、巩固练习

1、笔算。

76×1845×3689×4638×21

可以让学生任选两题计算,计算完后同桌互相讲述计算过程,互相订正结果和书写是否规范,然后老师指名学生把练习本拿来集体订正,做得又对又好的同学将一枚小动物印章。

让学生在书中完成第51页第6题。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蜜蜂应该落在哪朵向日葵上采花蜜,请同学们赶快帮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

让学生用连线的形式帮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并鼓励学生“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请找得又对又快的同学介绍方法,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2、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第51页的第7、第8题)

(1)指名让学生说一说题意。

(2)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这两道题。

(3)通过集体订正,及时改正不正确的解答方法或计算结果。

3、让学生看第50页的第4题。

(1)读题,并说明题意。

(2)说一说,这道题和刚才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题,但这道题要解决的是一套16元,56套一共多少钱?所以“每套12张”这个数据信息可以不用)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26×3568×5318×2448×7924×28

四、思维训练

1、说一说,下面各题错在哪里,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3、动脑筋,找规律填数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设置了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教学情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教学观念。

小学数学班级活动设计方案篇二

一、谈话导入(3分)

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二、自主学习(5分)

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3--24页。

(1)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2)认识算盘。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我们选定一档作个位(做个记号),从这一档起向左数,就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计数时要拨主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在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靠梁,就分别表示几十、几百、几千、几万,“0”用空档表示。

(3)计算器的认识。找学生说一说你知道计算器有哪些功能键?

2、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6页例1。

3、尝试训练:825-138=26×39=312÷8=

4、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6页例2。

5、学生汇报交流。

6、教师强调并小结。

三、自主练习(8分)

师:通过刚才的自学,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下面我们来进行自主练习,看谁把今天的知识学的,最棒!

1、用计算器计算。

55846+7646=13027-8934=66280×23=

6908×37=111111111÷9=395412+10589=

2、小组汇报。(抽签汇报,可以选择口头展示或黑板展示等)

3、教师强调小结。

四、当堂检测(发试卷)

师:同学们,我们再接再厉,用的成绩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好吗?那下面我们进行课堂检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正确!

五、评价总结(4分)

1、教师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组内交流答案,自批,统计正确率;

2、小组汇报完成情况。

3、教师总结错题的类型,再次精讲。

4、学生谈收获和自我评价。

小学数学班级活动设计方案篇三

1、通过自己喜爱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经历数据整理的过程,学习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能进行有序观察和有条理的思考,体验与同伴的合作.

小学数学班级活动设计方案篇四

1课时

师;小朋友们,大家想一想上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把你知道的告诉你的同位。

二、创设情境,发现规律。

演示旗杆在四个时刻(四个时刻用钟表出示)的影子,(也可以让学生提前自己量一量)让学生观察,你会发现什么?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各小组选出代表,组间交流各组发现的规律。教师适时组织学生参与评价,及时小结,及时发放丰收园里的大苹果。

三、巩固拓展

1、实物投影出示教材14页第4题,先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空,再让学生看图讲一个故事,并让学生谈体会,教师要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孝敬老人等方面的品德教育。

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15页第6题,做后对答案。

小学数学班级活动设计方案篇五

执教教师:谭金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页——87页 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会认、会读、会写整时;培养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懂得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整时,记录整时。教学难点:特殊时刻的认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小朋友们,能告诉老师,今天早上你们是几点起床的吗? (学生自由说),你们怎么知道这个时候要起床了呢?(学生:妈妈叫、定手机闹铃、定闹钟等)你会看手机、闹钟上的时间吗?(会)你真是个能干的孩子!

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时间,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更好地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初步认识钟表

1、你们见过钟面吗(见过)(播放:钟表王国)钟表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但是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机械钟和电子表。首先我们来认识机械钟,一个钟面上都有什么呀?(引导学生回答,有数字、指针)。

2、引导认识指针,(播放课件:钟面的认识)这个钟面完整吗?(不完整)它缺什么呀?(数字、指针)它有哪些数字呢?(学生说,老师填)它还有什么呀?(指针)有几根针啊?(两根),哦,它有两根指针:一根长、一根短,短腿的是弟弟叫时针,长腿的是哥哥,叫分针,他们形影不离,时时刻刻告诉我们时间。

3、强化认识:哦,一个完整的钟面,上面都有什么呀?(有数字1——12和两根指针:时针和分针。

(二)认识整时

1、(播放课件2:动画,妈妈叫小红起床)小红几点起床呀?(7点)你从哪里知道是7点的?(引导观察,找出墙上的钟表和床头柜上的电子钟)

2、(出示7时的时针)这个钟面是老师根据画面墙上的钟做的,请你看一看,这是几点啊?(7点)你是怎么看的?(请学生说一说,引导看时针、分针的指向)归纳得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7点在数学里写作:7时(板书7时)。

3、出示课件,这几个钟面是几时啊?(请学生回答)请观察一下,你发现什么呢?引导得出结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带学生读并板书)。

4、请学生做练习卡

(一)第一行,教师巡视,作业展示。

2 聪明!电子钟的时间是怎样的呢?(根据板书引导认识,有数字、小圆点、两个0)对了,用电子计时法表示时刻,前面是数字,中间是竖着的两个小圆点,后面是两个0。

6、出示课件,引导两种计时法的对应认识。

7、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卡

(一)第二行,教师巡视,作业展示。

8、有时有人会说,1小时后,7时过1小时是几时呢?(8时)引导学生认识,过1小时是时针转1大格,也就是在几时上加1。

9、请小朋友们拿出联系卡一,填一填第三行,老师巡视。

(三)认识特殊时刻

1、(出示12时的钟面)小朋友们,老师上面的这个钟面坏了吗?(引导观察:没坏)哦,这是12时,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他们重合在一起了。

2、转动指针变为6时,引导观察6时的时候,分针和时针在一条线上。

三、能力拓展(学习画时针、分针)

1、小朋友们,现在老师这里一个不完整的钟面,但是老师知道现在是几点,你能帮老师把指针安上吗?(能,说时刻,请学生上来安。)

2、同学们真棒!完成练习二,说画法,强调:画的时候要注意时针和分针的长短,还要注意正指着数字。

3、,教师巡视。

四、情感培养和小结

3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钟表,学会了读、写时刻,时间是我们忠实的朋友,时间也是很宝贵的,我们要时时刻刻珍惜时间,老师送给你们一句话:时间就像常流水,只能流去不流回。让我们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金甸完小教师:谭金馨

小学数学班级活动设计方案篇六

(一)基础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5题。

引导学生理解“某数里面最多有()个另一个数”的意思,需要学生利用除法竖式试商。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6题。

引导学生讨论:怎样能很快地想出商?

(二)综合运用。(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0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自己的发现。

2.集体交流,感受“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三)提高练习。(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5题)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1)根据“余数要小于除数”确定除数分别为2~9这八个数;

(2)再根据“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算出与除数相对应的被除数。

2.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交流。(这是一道开放题,不要求学生说出所有答案;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培养他们有序思维的习惯,)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