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圆柱体教案反思(优质7篇)

2023年圆柱体教案反思(优质7篇)

时间:2023-09-26 17:46:57 作者:LZ文人 2023年圆柱体教案反思(优质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圆柱体教案反思篇一

长方体的表面积应该怎么要求?你是怎么样做的?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圆柱体的表面积练习题吧!

一、填空。

1、正方体是由()个完全相同的()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有()条棱,它们的长度都(),正方体有()个顶点。

2、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的长方体。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棱长之和是(),当a=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5、一根长9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厘米。

6、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80厘米,长10厘米,宽是7厘米。高是()厘米。

7、至少需要()厘米长的铁丝,才能做一个底面周长是18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

8、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2倍,它的表面积就()。

9、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有()个面是正方形,最多可以有()条棱长度相等。

二、应用题。

1、一个面的面积是36平方米的正方体,它所有的棱长的和是多少厘米?

4、把棱长12厘米的正方体切割成棱长是3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切割成多少块?

5、一种长方体硬纸盒,长10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有2平方米的硬纸板210张,可以做这样的硬纸盒多少个?(不计接口)

14、楼房外壁用于流水的水管是长方体。如果每节长15分米,横截面是一个长方形,长1分米,宽0.6分米。做一节水管,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解方程

4x+2.1=8.548.34-3.2x=4.5

下面的解方程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x-4=4×65x+0.5×3=8.5

解:3x=24解:5x+1.5=8.5

x=85x=8.5+1.5

5x=10

x=2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

1、学校买来10箱粉笔,用去250盒后,还剩下550盒,平均每箱多少盒?

3食堂运来150千克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3倍少30千克。食堂运来面粉多少千克?

4、果园里有52棵桃树,有6行梨树,梨树比桃树多20棵。平均每行梨树有多少棵?

5、一块三角形地的面积是840平方米,底是140米,高是多少米?

2、3年前母亲岁数是女儿的6倍,今年母亲33岁,女儿今年几岁?

《圆柱体的表面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圆柱体教案反思篇二

在开始上这之前,我对本进行了简单的教学分析。本的重难点应该是理解: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跟角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越小。在教学前,我思考了各种各样的方式,试图让孩子们理解角的大小跟张口有关。但我的内心始终担心:孩子们会不会理解不到这一点?会不会到最后还是老师直接灌输这句话——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跟开口有关。带着这样的担心,我走进了教室。

首先,我呈现教材试一试的第一个问题:下面的两个角,哪一个大?孩子们不假思索的回答:“蓝色的。”

“是的,我们通过观察,一眼就可以看出右边的角大。当然,我们还有一个更精确的比较方法——重叠法。把两个角的顶点对齐,其中一条边对齐,看哪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外面,谁在外面谁就大。”我一边说,边用进行演示,将两个角重叠到一起。

接着,我问道:“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本质上是在比较什么?大家想一想。”

“是在比较角的长度”,生1抢着回答道。

“你所谓的‘长度’是什么意思呢?上指给我们看一看吧!”

孩子走上台,伸出双手指了指角当中呈水平方向的那条边的两端。

“你的意思是比较角的边的长度,是吗?”

“对。”

“既然如此,那我把绿角的两条边延长。现在哪个角大?”

“还是蓝色的大,绿色的边变长了也比不过,那个蓝边还是在外面。”有学生高声叫道。

“也就是说,虽然绿角的边变长了,但是绿角却没有变大。那就说明角的大小跟边长没有关系,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比较边的长短。那该比较什么呀?”

“比较两个角的高度”,生2说道。

“你所说的‘高度’是什么意思呢?请到黑板上,指着这两个角给我们比划一下。”

他用两只手在角的两条边上比了比。

“大家看明白他所指的‘高度’了吗?谁还有不同意见?”

生站起说道:“我认为是在比较角的‘宽度’。”

“你所说的‘宽度’又是什么意思呢?上给我们指一指。”

孩子走上讲台,也用两只手在角的两条边上指了指。

“从这两位同学的动作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所说的‘高度’‘宽度’,实际上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自己的说法不一样而已。是的,我们比较角的大小,实际上是在比较角的‘宽度’或者说‘高度’。在数学上我们有专门的称呼,叫做角的张口度。”我一边说,一边用两只手呈鸭子嘴状比了比。

“蓝色角的张口大,角就大。”

然后,我拿出一个用两条卡纸做成的活动角摆在讲台上。

“谁能帮我把这个角变大?”我指名一个孩子上。

他把活动角的两条边向外掰了掰。

“为什么要这样呢?”

“把这个角的张口变大,角就会变大了。”

“谁又能帮我把这个角变小并?说说理由。”孩子们纷纷举手,我指名一个小朋友上台。

这次她把活动角的两条边往中间聚拢,然后说道:“把这个角的张口变小,角就会变小。”

最后,我把活动角固定住,拿出剪刀分别从两条边上剪下一小段。问道:“我减掉了一段,现在这个角该变小了吧?”

“没有,没有”,一个孩子着急的大叫道。

“为什么没有变小呢?都剪了一段了呀!”

“因为张口没有变小,所以角是不会变小的。”

“哦,原是这样呀!”我感叹一声道。

“那我再剪狠一点吧!”说着,我从两条边上分别剪下了一长段,只剩下小拇指一般长的边。“现在,这个角总变小了吧?”我装作得意洋洋的说道。

“还是没有”,孩子们大叫道:“张口还是没有变,角没有变小。”

“那也就是说角的大小是跟角的张口有关,与角的边长无关。”我总结道。

其实,在孩子们进入状态认真思考“比较角的大小,实际是在比较什么”这一问题时,我的担心就慢慢消失了。如果他们的思考方向错了,就以错误的方向为“反面教材”,在认知冲突中回到正轨。在程结束的时候,我大力的表扬了那个‘比较边的长度’的孩子。我告诉孩子们:“虽然罗xx没有说对,但正是因为他,我们才排出了一个错误的思考方向,离对的更近了。我们应该感谢他才是!”罗xx听了,咧着嘴笑着用书遮住自己的脸。

数学不就是这样吗,错着错着就对了;数学教学不就这样吗,堂生成(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是最好的教学资。

圆柱体教案反思篇三

在本节课上,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知识。因此整个课时我将观察、操作、演示、验证、交流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用了找一找、看一看、折一折、搭一搭、比一比、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去感悟,去体会“角”,初步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之间的关系这一特征。

发生了变化,从而让学生体验到角的大小和什么相关。针对如何来比较角的大小,使学生通过实践意识到比较角的大小要把两个活动角的顶点叠在一起,把其中的一条边对齐,再看另一条边,谁的张口儿大谁的角就大,从而有效地强化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效果不错。但是教学中因为时间有限,我只能让学生通过展示汇报来理解感悟,没有特别强调和总结,因此这部分的内容有些学生理解的不是很透彻。

在处理想想做做第四题时,我设计了折一折活动,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角,指指折出的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最后顶点不变多折几个比大小,操作起来困难最大。学生不理解更不会折。这还需要我再钻研教材充分理解教材意图。

数学活动可以说在每个课堂都有,但活动后到底有没有取得效果呢?一堂课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的体会到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作一名好的引导者、组织者并不是那么容易。首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能够灵活调控,紧紧抓住数学本质性的东西进行交流;其次,在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好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活动,(学生有思考、有观察、有交流是一种有效的活动),同时要保证学生的参与面要广,让全班学生都能够真真正正的动起来,教师也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最后,要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一些创造性活动,探索性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

教然后才知不足,如果教学观念能更开放,增加丰富对角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人人参与,能面向全体,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这节课我想会更好。

圆柱体教案反思篇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6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角。感知角是有的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3、让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一、游戏导入,感知角

1、引出角

(学生纷纷举手。)

指一名学生上台来摸。学生摸出后,加以激励。随后提问:如果让你

们来摸你也能摸出来吗?(生齐答:能!)

师:你们都这么确定能摸出圆来,请问有什么窍门吗?

(学生答:因为别的图形都有角,可是圆边上都是滑滑的,没有角。) 师:同学们真有办法!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角”,角也是平面王国里的一个成员。(板书:认识角)

2、找角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除了圆,其余的图形中都有角,那么我们就先拿出三角形,请你把角找出来。

指名学生在三角形上找角。

(学生找角只摸顶点。)

教师示范指角:刚才同学们摸的是角的一部分,正确的摸角方法应该是这样的:(教师从顶点出发摸两条边)。

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重新摸三角形的三个角。

师:现在让我们到生活中去找找角吧!

二、建构模型、抽象角

1、 抽象角

(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师:同学们看一看,你能在哪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

(学生自由的找角,并全班进行交流。)

师:将这些物体面上的角移下来就成了数学上的“角”。(教师边说边点击课件从剪刀、三角形、闹钟上抽象出角。如图:)

2、画角

师:(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下面看一看老师怎样画角?先画一点,再从这点出发画两条直直的线,再在里面画一条弧线,就成了角。(教师分别在黑板上画出以上三个角。)

3、角的组成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画的三个角,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全班交流得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教师板书:如图)

边 边

顶点 顶点 顶点

边 边 边

4、练习

判断:出示“想想做做”的第1题。

判断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在追问:你能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吗?

5、做角“想想做做”的第2题。

用两根小棒搭出一个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学生操作,指名到视频展示台上操作,全班交流操作情况。

三、操作探究,比较角

1、认识角有大小

(1)谈话:我们的这个新朋友真的很调皮,它还会变化呢!

教师再转动分针和时针,使夹角变小。

提问:现在这个角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角怎么样?(板书:角有大小。)

(2)课件出示例题2中的三个钟面。

让学生比较那个角最大,那个角最小,并说说是怎么比较的。

全班交流汇报。(学生可能是观察边叉开的程度,也可能数格子,都肯定鼓励学生。)

2、 做角活动

(1) 谈话:角有大小,那么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呢?我们来做个实验。 用准备好的材料做活动角。

(2) 同桌每人做一个角,比一比谁的角大。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发现凭观察难以比出大小的角,让这两位学生上台全班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用重叠法比较。

多媒体课件演示用重叠法比较的过程,让学生观察。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发现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4)引申

a、“想想做做”第3题。

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角?(剪刀、扇子)引导学生把扇子和剪刀

慢慢打开或合拢,观察扇子和剪刀中角的大小的变化。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b、“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明确题意。

学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你发现折出的角中,那个最大?那个最小?指给同桌看。

四、全课总结,拓展角

1、谈话: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那个图形?

如果你是角,你打算怎样介绍自己。指名学生作角的自述。

3、实践作业: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找一找,摸一摸。

【教学反思】

一、 生活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

为他们对角并不陌生,也就增加了学生学习新知的信心。“摸角”和到生活情境中“找角”以及后来的“做角”给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学会展现自己并有机会展现自己,在实践中探索新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愿意尝试的勇气和实践探索的精神。

二、科学性与准确性的完美统一

“角”对学生并不陌生,“摸角”便是检验学生对角的认识程度,学生头脑中的角是一个模糊不确定的概念,让他们摸就是让他们知不足。虽然只摸了顶点,但得肯定他们的摸法有可取之处(摸的是角的一部分),然后再引导他们如何正确的进行摸角。这样的设计既照顾到学生的心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使他们在放松自然的情绪中来科学的认识角,明白数学中的“角”是区别与我们先前所认识的“角”的。而在摸角的示范上教师也作了推敲,从顶点出发摸两条边,在画上小弧线。这样的做法并不是随意之举,因为教师们都知道:角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的平面图形,画射线就得从顶点开始。在后来的画角中教师也渗透了这一点。之后再让学生说一说摸边时的感觉,得出角的两条边都是直的。

三、系统性与拓展性的无痕渗透

从游戏引入角到实际摸角,然后让学生在例题情境中找角,并运用正确的方法指角,紧接着从物体中抽象出数学中的角(出示角的抽象图)。一切过渡的自然而巧妙。然后再通过画角、对比,认识角的共同特点: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并且两条边必须都是直直的。最后再通过判断、做角进一步巩固角的概念,使学生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角的模型。

这里充分体现了知识建构的系统性,虽然是很简单的教学内容,却蕴伏了许多的数学思想。正确的摸角方法、画角方法渗透了“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为以后更高一级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抽象出的三个角蕴伏着“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拓展了角的外延,为下节课的学习作了必要的准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我们的课堂并不局限在“40分钟”,而是给了它更大的拓展的空间。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延伸;向高段学习延伸。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学内容简单并不意味着教学的设计简单,如果我们将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就大错特错了。因此,我们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应多研读教材,多系统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多研究学生,这样才能把握低年级的教学特点,使我们的教学更艺术,使学生的学习更便捷。

圆柱体教案反思篇五

这节课我通过让孩子们找一找、画一画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丰富了对角的认识。

通过和路校长讨论后我发现有以下不足:

1、认识角只把角单独画出来说了,没有把角放在封闭的图形中,导致孩子们单独的一个角会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放在封闭的图形中,就不能很快地找出角了。

2、没有让同学们在封闭图形中,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中描角。让同学们认识角之后,在这些封闭图形中描一描、画一画。不但可以让同学们快速的找到角。还可以很快的找到角的顶点和边加深对角的认识。

3、角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学生认识直角并不难,但是画出一个标准的直角并不容易,还需要学生加强练习。

学过之后应该让同学们知道长方形有四个直角,正方形有四个直角,并且会用手画出是哪四个直角,知道三角形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

教学是教与学相长的过程。教学之路满满。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还需要不断地向其他优秀教师学习积累经验,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

圆柱体教案反思篇六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要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并不容易,学生接受起来也较为困难,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我把重点定位于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感知角有大小。本节课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学生常见的“做手工”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愿望。接着用课件演示打开的剪刀、打开的扇子、三角板等,从生活中最常见的物体引入角,再让学生找出这些角,同时局部放大,让学生观察。在学生有了大量感知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和渐变的视觉效果,抽象出角的几何形状,揭示角的定义。这样由形象到表象到概念都有具体形象的过渡,对于空间观念较差的低年级学生而言,降低了认知的难度,从而保持并促进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课的结尾,我还设计了“伴随音乐,欣赏图片”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中去,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这节课带给我许多收获:

1、本节课,在认识角这个环节,我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设计了找图片中的角、摸角、搭角、找生活中的角等活动将角抽象出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角,学生学习效果不错!

2、在体验角的特征时,我安排了一个环节,让学生在三角尺上找出一个角,摸一摸它的顶点和它的边,让学生说感觉,通过摸角(触觉的参与)这一活动加深了学生对角的特征的理解.

3、通过本节课我认识到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教材的解读要更加充分,每节课要充分理解教材的意图,每节课都要充分看教学用书.要充分领会“大卡通”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4、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问题不能过于细碎,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大空间。

不足之处是,本课设计虽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在教学实践中,我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控,我应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设计适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加以引导。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整节课为达到认识角、感知角有大小,我安排了一系列活动,由于活动次数过多,导致时间不够充足,没能让孩子真正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活动效果不明显,课件的演示和老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真实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安排活动不能流于表象,要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教师要树立培养学生能力的意识,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有困惑:首先,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确实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它又不是一种十全十美的教学手段,同时也存在着局限性,怎样把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与其它传统手段有机结合并使之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其次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流于过场的倾向,怎样实现这一学习方式的优化及发挥其最大功用,这些问题仍值得不断探究和实践!

圆柱体教案反思篇七

《生活中的比》是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的相关知识基础“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相关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比的认识》的起始课。教材安排了“图片的放大缩小”“速度”“水果价格”三个生活情境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性。在备课时我反复斟酌两个问题:引入比的必要性在“图片的放大缩小”学生能感受得到,但在“速度”“水果价格”两个情境里,学生会认为直接“比速度”“比单价”就可以了,比的必要性不容易体现出来,学生可能感觉没必要用到比。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有意识去设计一些生活中具有趣味性的、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有趣的学习情境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

我结合自己的设计与实际教学谈几点思考。

纵观本课,较为成功的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根据实际需要引入比的意义,让学生充分亲历一个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

2、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了比在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突出在两个情境和巩固练习中。

3、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需改进的地方也不少,例如:

1、新授教学层次不够清晰;

2、问题过碎,追问过多,留给学生思考时间不够;

3、提问不够严谨过于随意等等。

4、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比和求比值的方法。由于此环节的知识性比较强,让学生先自学再讲解,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对新知加深印象。如果此环节教师给予自学提示,是否更合理有效?在汇报的时候层次会更清晰些。)

一节课结束,留给我的遗憾很多,虽然出现问题多多,没有达到理想的课堂,但留给我的思考不仅仅只停留于此。如何做到对教材背后知识的深挖,让自己站在一个高层次的角度去思考、设计自己的教学?如果我们对教材加以深入思考研究,那么我们所设计出来的教案会更有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会更有实效性。因此,设计教学时认真解读教材,确定课的教学起点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关键。一节课下来,学生走出课堂到底学会了什么?是为数学内容而教还是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而教?答案是肯定的。学生上课前知道些什么?也就是需要我们做好课前预测和课堂预测工作,在关注每一位学生工作中要落到实处,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是把握课堂的关键,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该是有效为教学服务的。另外,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还应该考虑到两个方面:共性目标和提高性目标,立足长远,设计立体的教学结构,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有实效、有生机的课堂。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