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爱国诗句句(汇总7篇)

爱国诗句句(汇总7篇)

时间:2023-09-25 20:35:09 作者:MJ笔神 爱国诗句句(汇总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爱国诗句句篇一

当一轮红日喷薄出海

东方地平线上

有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

正迎来霞光漫天的晨曦

这是金秋展示硕果的日子

这是中华儿女扬眉吐气的时刻

六十一载的时光

22265个日日夜夜

珠峰是您挺拔的`身姿

长城展示您双臂的宽阔

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

是您涌动的血液脉搏

您用960万平方公里的沃土

养育着勤劳朴实的中华儿女

在您的生日到来之际

我为您高唱英雄母亲的赞歌

我由心底深情的呼喊:

祖国您好!生日快乐!

忆往昔 峥嵘岁月

是您的仁慈、您的懦弱

您曾遭强盗蹂躏

您曾被列强掠夺

面对满目苍夷的躯体

您在水深火热的煎熬里叹息

是您不屈的儿女

悟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淤血奋战

前仆后继

赶走了列强

保卫了家园

天安门城楼上震撼寰宇的宣言

给了您新的生命

使您重新挺直了腰杆

您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璀璨的文明依然熠熠闪烁

您正用巨人的步伐

在新征程上快步向前

而今世界林立的家族

谁再也不敢把您小看

都说花甲是一轮回

我说您如出水芙蓉无比优美

在您生日到来时

您的56个民族亿万忠实儿女

要放开歌喉

为母亲唱响最动听的歌

祖国您好!

祖国万岁!

爱国诗句句篇二

您那悠久灿烂的历史

水流绵绵 火光熠熠

熔铸成博大精深的文明

让我自豪 让我神往

漓江妩媚 泰山豪壮

您那雄奇秀丽的河山

秋月皎皎 朝日彤彤

镶嵌在万里无垠的东方

令我倾倒 令我欢畅

大禹疏川 孙文灭清

您那勤劳智慧的人民

长风浩浩 惊雷震震

开辟出奇伟瑰丽的气象

使我无屈 使我图强

爱国诗句句篇三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革命烈士诗抄·陈辉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6、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7、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8、报国寸心坚似铁。——宋·陆游《大雪歌》

9、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南朝·江晖《雨雪曲》

10、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朱德

11、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 ——聂鲁达

1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13、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1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1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17、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18、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毛泽东

20、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2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2、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宋·陆游

2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宋·陆游

24、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25、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27、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吴玉章

28、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少年行》

29、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清·龚自珍《漫感》

30、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清·秋瑾《对酒》

31、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毛泽东

32、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

3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3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3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36、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诗》

37、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38、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宋·李清照

3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0、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1、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三国·曹植《杂诗六首》

42、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4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44、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

45、国既不国,家何能存?——《革命烈士诗抄·杨靖宇诗》

46、爱国不分先与后,徘徊终久误前程。——朱蕴山《赠台湾旧友》

47、捧出一颗丹心,献与亿兆生灵。——陶行知《不投降歌》

48、临患不忘国。——《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49、国耻未雪,何由成名?——唐·李白《独漉篇》

50、苟利国家生死似,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

51、匈奴不灭,无以家为!——《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52、杀身有地初非惜,报国无时未免愁。——宋·陆游《登慧照寺小阁》

53、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指南录.扬子江》

54、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史.卢产伦传》

55、一身救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夜泊水村》

56、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唐·韦应物《寄畅当》

57、忧国耻为睁眼瞎,挺身甘上断头台。——《革命烈士诗抄.熊亨瀚诗》

58、爱国如命,见义勇为。——蔡锷《致柏文蔚电》

59、爆裂同拚歼贼臣,男儿爱国已忘身。——秋瑾《吊吴烈士樾》

60、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飘泊我无家。——秋瑾

61、国之步存,身将焉托?——蔡锷《讨袁通电》

62、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赵博生

63、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候。——唐·岑参《送人赴西安》

64、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65、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吕坤

66、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陆游

67、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陈毅

69、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

爱国诗句句篇四

2、爱国如命,见义勇为。——蔡锷《致柏文蔚电》

3、爱国,是一种极高贵的感情活动。——茅盾《给青年作家的公开信》

4、爆裂同拚歼贼臣,男儿爱国已忘身。——秋瑾《吊吴烈士樾》

5、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飘泊我无家。——秋瑾

6、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冯玉祥

8、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鲁迅《论辩的魂灵》

9、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谢觉哉《爱厂如家》

10、为祖国倒下的人,他的死是光荣的。——[古希腊]荷马《伊利昂记》

11、国之步存,身将焉托?——蔡锷《讨袁通电》

16、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列宁

17、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

爱国诗句句篇五

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4、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9、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爱国诗句句篇六

2、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3、宁不知倾城与倾国。——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4、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锡《塞上曲》

5、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屈原《国殇》

6、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7、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8、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9、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10、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11、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12、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谢灵运《七里濑》

13、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张籍《蓟北旅思》

14、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15、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16、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17、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

19、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20、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陆游《病起书怀》

21、鹦鹉殊姿致,鸾皇得比肩。——胡皓《同蔡孚起居咏鹦鹉》

22、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23、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李白《千里思》

24、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钱谦益《金陵后观棋绝句六首·选一》

25、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26、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27、国破山河落照红。——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28、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29、天相汉,民怀国。——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30、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31、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32、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纳兰性德《秣陵怀古·山色江声共寂寥》

33、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屈原《国殇》

3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35、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3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37、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

38、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4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41、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42、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

43、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44、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元结《贼退示官吏》

4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46、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罗隐《西施》

47、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48、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49、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50、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51、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李白《鞠歌行》

5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53、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54、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55、关山万里作雄行。

56、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57、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屈原《国殇》

59、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6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爱国诗句句篇七

22、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辛弃疾

23、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辛弃疾

24、“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杨济翁

2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2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满江红 (岳飞)

27、“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岳飞

29、“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岳飞

30、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 临 安 邸(林升)

31、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读陆放翁集四首(梁启超)

3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战国策》)

3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3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

39、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4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唐?李百药《元景安传》)

4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同上)

4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4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4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45、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唐?柳宗元《韦道安》)

46、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8、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4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50“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

51、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清?秋瑾《失题》)

52、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5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