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思想汇报>悯农其二教学反思 悯农教学反思(优秀5篇)

悯农其二教学反思 悯农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时间:2023-09-27 20:37:36 作者:字海 悯农其二教学反思 悯农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悯农其二教学反思篇一

现在的学生对农村生活非常陌生。让他们看图说说农夫在干什么,他们的回答稀奇百怪。有说拔禾苗的,有说种草的……看来读读这样的诗,让他们认识粮食的`来之不易很有必要。在前一首诗《锄禾》的基础上学习这首诗就显得轻松了一些。“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强烈的差异给学生很大的震撼。吸取《锄禾》的不足,谨记课标的阅读要求,为了让学生加深体会,我引导学生抓住图中的细节观察,先鼓励他们谈谈自己的感知,配上我恰到好处的解释。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高,我在教学诗之后给学生讲了有关封建社会农民的生活背景,讲了一些让人心酸的小故事。又补充了悯农的几首诗,对诗的了解也更全面了一些。

悯农其二教学反思篇二

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在生活中存在着挑食和浪费粮食的现象,所以我设计的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理解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难点是让学生树立珍惜粮食,从小就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

在讲解这首古诗前,我还补充了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旨在使学生们通过这首古诗理解古代徭役的繁重和农民生活的艰辛。由这首诗导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我注重了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并让学生们试着想象在酷热的夏天的中午,在农田里辛勤劳作的场景,并由此展开讨论。经过讨论,学生们虽然能感受到那种炎热,但却很难体会到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那怎样使学生说树立珍惜粮食的意识呢?这个瞬间我有点不知所措,不知该从那说下去。毕竟现在的物质生活很充裕,刻意地要这些幼小的孩子明白生活的艰辛,我又觉得太过残酷。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只是举了日常生活中的几个例子,比如生日宴会等让学生们讨论。

不知道这节课有没有在学生心中烙上烙印,也不知道在他们内心深处有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我想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一定能够体会并理解父母的辛苦,也一定能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吧!

加大了对歌曲的演唱训练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悯农其二教学反思篇三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二、三岁的小孩就能倒背如流,因此,今天教学这首古诗,对于中班幼儿要求背诵并不难,能作过多的要求。于是,教学中关键重点引导小朋友体会粮食来之不易,懂得要珍惜粮食。为此,我从看图了解“辛苦”到读诗感受“辛苦”来展开教学活动。

1、让小朋友感受“辛苦”:幼儿教学要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所有的教学活动不能凭空开展,一定要在幼儿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我他们做弯腰姿势保持五分钟来感受“辛苦”,他们个个都觉得累。这种亲身体验比凭空解释效果好。另外,为了让幼儿真正了解粮食,特准备了水稻,让幼儿进行实物观察。看到幼儿脸上摆出好奇和惊喜,我别提有多高兴。我讲解了水稻的生长过程到收获,再到稻谷变成米饭的漫长经历以及期间的农民伯伯的付出等,小朋友们都听得很认真,并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

2、看图了解“辛苦”: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实现早期阅读教学的`自主化、个性化。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时,我不作任何要求,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空间。在他们充分交流的基础,再让他们举手发言。有个孩子的发言出乎我的意料。那就是蔡均易,他说:“我知道这是夏天,很热很热的,我外公去种田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图上有太阳的。”这时,妞妞也说是夏天,我也要她说明理由。她说:“那农民伯伯都流汗了。”我便问:“农民伯伯这么热,还在干活。那你们觉得怎样的太阳好一点?”这一问,激发了孩子热情,课堂就热闹了。在孩子们讨论的基础上,我重点引导孩子们对比春天与夏天的太阳。孩子们就更加了解了农民伯伯在火辣辣的太阳下劳动的辛苦。

3、以朗读感受“辛苦”: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师生合作读,引读,范读等,让幼儿从朗读中体会劳动的辛苦。如,“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这种表示劳动艰辛的句子,我作了重点引导。更是提醒他们中午用餐时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因为每一粒粮食里面都包含着农民伯伯的汗水,孩子们爱惜粮食的情感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

不足之处,在看图讨论和观察实物水稻的环节花得时间太多,留给朗读的时间就不够了。所以,朗读指导不很到位,应该分为两课时效果比较好。

《悯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悯农其二教学反思篇四

本此公开课的我选择的是《悯农》一首古诗。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已经可以适当的进行了,为了避免古诗的枯燥。所以,首先,我以图片的形式先引出这首古诗,再逐一给孩子们解释它到底是什么意思,然后在加入自制乐器,让孩子们根据古诗的节奏来演奏乐器,最后伴随着《悯农》的音乐,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模仿农民伯伯在地里干活的情景。整节课上下来,孩子们倒是很活跃,也很有兴趣,但是我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问题出现在了哪里。

2、目标的侧重点不明确:古诗具体内容没有讲解清楚,有些诗句解释的不到位。而且还遗漏的.一个环节,都没有和幼儿说明是要干什么,突然就放音乐,弄得孩子们都反应了好一会儿呢。

这一次的公开活动对我的意义很大,使我受益颇多。经历就是经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相信只要我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吸取各方面的经验,就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

悯农其二教学反思篇五

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在生活中存在着挑食和浪费粮食的现象,所以我设计的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理解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难点是让学生树立珍惜粮食,从小就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

在讲解这首古诗前,我还补充了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旨在使学生们通过这首古诗理解古代徭役的繁重和农民生活的艰辛。由这首诗导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我注重了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并让学生们试着想象在酷热的夏天的中午,在农田里辛勤劳作的场景,并由此展开讨论。经过讨论,学生们虽然能感受到那种炎热,但却很难体会到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那怎样使学生说树立珍惜粮食的意识呢?这个瞬间我有点不知所措,不知该从那说下去。毕竟现在的物质生活很充裕,刻意地要这些幼小的孩子明白生活的艰辛,我又觉得太过残酷。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只是举了日常生活中的几个例子,比如生日宴会等让学生们讨论。

不知道这节课有没有在学生心中烙上烙印,也不知道在他们内心深处有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我想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一定能够体会并理解父母的辛苦,也一定能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吧!

加大了对歌曲的演唱训练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相关范文推荐
  • 09-27 最新花的世界教学反思美术 小猫钓鱼教学反思(优秀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
  • 09-27 2023年快乐的跳蚤市场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大全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
  • 09-27 最新春节的活动策划方案大学(优秀7篇)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我们应该重视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不断提升方案制定的能
  • 09-27 2023年幼儿中班体育活动好玩的瓶子 体育活动米心得体会(精选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
  • 09-27 最新体育单元教学计划格式(大全5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制定相应的时间表和资源分配。
  • 09-27 小学三年级社会课教案(模板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
  • 09-27 2023年二年级画杨桃教案反思(模板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
  • 09-27 工程管理员述职报告 物业工程管理员述职报告(优秀5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
  • 09-27 小班骑车户外活动教案 小班体育活动海底世界教案(优秀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
  • 09-27 社区工作个人总结(优秀5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