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新课标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总结(优质8篇)

新课标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总结(优质8篇)

时间:2023-09-29 07:34:08 作者:文轩 新课标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总结(优质8篇)

心得体会是指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新课标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篇一

8月24、25日我很荣幸参加了为期两天20xx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标新教材暑期培训,培训时间虽然很短,但内容丰富充实。培训期间我认真聆听着吴泰红老师对20xx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标的专业剖析,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这次培训中,我特别欣赏金鸡岭学校吴泰红老师对于新《课标》新教材的解读。新修订的课标更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标更注重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学进行阅读鉴赏。并将思想情感教育渗透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他结合了很多的案例,理论联系实际,效果凸显;特别是对习作教学那独特的方法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如何让学生喜欢作文》这一专题上,她从仰望课标、感悟教材、聚焦实践、反思再出发四方面与学员们分享研讨。让学员明确了习作的课程目标。特别是在习作教学实践中的例子都能让大家豁然开朗。

培训中,我们切身地体会到随着课改的深入,学者,专家们善于总结,他们迸发出的智慧修订出来20xx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标新教材,可以说是最完善的。而作为一线的老师学习这最新最有效的教育教学理论,试验和推广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制定切合实际能起导向作用的评价制度,让我明白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站在新课标的立场上,什么样的课是好课,有效的课堂;而什么样的课又不是好课,怎样才能心中有一个底子?我想,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总之,有了专家的引领,我想我们终能找到“回家”的路---------语文之路。

新课标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篇二

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教授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要内容和变化的直播讲座,让我对现在的语文新课标有了新的理解。

郑教授首先讲了与版本的新课标有了四个方面的变化,第一是价值引领,以文化人。第二立足生活,实践主线。第三素养为纲,任务导向。第四强调情境,主题统整。

通过学习2022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感触颇多。从主要变化的内容中发现了新趋势。“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和“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这两个课程理念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之前的教学基本上仅以教科书为教与学的资源,单一、低效,现在要尝试着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鼓励自主阅读: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味,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在学习任务群的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部分,我认识到教学任务中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属于“基础性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属于“发展性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属于“拓展性学习任务群”,更注重学生的思考、积累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新的课程标准对于作为普通的一线的农村教师来说又是一次新的挑战,我将紧跟新课标改革的步伐与时俱进,坚持终。身学习理念,更好地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所体现。好好地服务学生。(长丰县北城力高学校郑楚涛)

新课标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篇三

在这学期我阅读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受益匪浅。这本书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语文”两个字的含义相信大家都明白,简单的来说就是“语言”和“文字”。要想学好语文,就要学好语言和文字。书中提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明白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在语文教学方面倡导: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并且针对小学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已经不再是狭义的师生双方语言的交际了,它是“互动”的一种外化,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教育教学中的互动,主要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改变了传统的老师控制课堂、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而是师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给学生以指点,学生也给老师以启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生生互动,则是学生之间摆脱了“各自为战”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活动中互相推动,从而共同提高学习效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着上述课程理念,我在教学中努力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每一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我都会以这样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巩固、课外拓展。课前预习具体让学生做到: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手中的工具书或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提前解决。

2、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

3、熟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思考自己哪些地方还没有读懂。课内探究过程中做到具体解决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学生问题解决的前提下,再解决老师提出的学生尚未想到的问题。此环节的实施,关键要做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合作探究学习为辅,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从而做到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课后巩固就是要求学生做到对当天学到的内容进行及时巩固复习,在教学中我采用课堂随堂检测的形式。课外拓展就即咱们平常所说的以一篇带多篇,通过学习一位作者的一篇文章拓展、激发学生去阅读这位作者的其它文章;通过学习一篇文章推荐、激发学生阅读其它相似的文章等。

扩展学生的阅读,以名言警句、优秀诗文、中外经典等引领学生的成长。名言警句用简短的话语向我们昭示了许多学习的方法、做人的道理等。因为它比较短,容易背诵,而且蕴含的道理让人一读就懂,所以深受同学们的喜爱。鉴于此,我在班里组织了进行名言警句积累的活动,上课铃一响,同学们便依次站起来背名人名言,全部背过后,再进行新课的学习,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读积极性,我还采取了与学生共同背诵的形式,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目前,此种活动的方法还在积极探索之中。对于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我则主要利用时间让学生在课内阅读,其余部分在课外进行阅读,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要要求学生平时多练字多写字贴,告诉他们正确的写字方法。字也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从字迹当中也能看出一个人的方方方面。作为一名老师就更要能写得一手好字,无论是钢笔字还是粉笔字,而且平时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通过学习,我想到的还有很多,中华语文博大精深,怎样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学习方法,把学生培养成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的人。对于《语文课程标准》,我还需继续学习,切实地做到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新课标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篇四

2022年版新课标发布后,最大的变化之一便是情境式学习和实践式学习。

在课程理念中也提及到了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情景式的学习方式。课标是这样解释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景式的学习方法是教师为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主动地给孩子们营造一种以形象为主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的具体的场景,并借此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体验,从而帮助孩子们认识、学习的学习方法。

我们通常认为,科学合理的情景式学习方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更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最为主要的是可以减轻孩子们的厌学压力,持续性的吸引孩子们的学习注意力。

不论哪个年级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我们也常听一些孩子们说道——某某老师喜欢讲故事,不喜欢上课,但是我们的成绩却很好。这就是情景式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孩子们容易被故事吸引,从而注意力提升,全神贯注的进行学习,也会充满兴趣的去完成我们的作业任务。所以讲故事,是我们语文老师常用的一种情景式教学方法,更应该成为我们孩子们的学习方法。

在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的时候如果我们可以引进我们的生活情景,孩子们会在学习中被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原有的知识储备,增强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因为孩子们熟悉身边的事物所以对可以迁移的知识会有亲切感和渴求度。

情景式教学就是为了帮助孩子们认识生活和理解知识,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和生活实践中创立一种更加有效的沟通。

“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是实践式的学习方式。我们的教学内容应该可以在生活中得到实践。换一种说法,实践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知识体系丰富为一种可见的活动,便于学习者的理解和应用,增加学习者的学习情趣,最终形成“抽象知识——实践深化——加深认识——优化知识”的良性循环。

学生也是有差异的,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到学生差异,然后在进行教学。怎样弥补学生的差异和学生的不同呢?那就是阅读。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当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后孩子们子让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会如鱼得水。

阅读就是在给孩子们开创一条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新课标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篇五

假期的第一天上午,听了一场非常棒的专家讲座,来自于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教授主讲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要内容和变化》。作为编者,他的解读真可谓是高屋建瓴。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出来后,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发布的当天,我们也在线收看了图文直播。近期,解读新变化的文章看了不在少数,但都如春风过耳般没有在心里留下任何痕迹。

郑教授将新课标的主要变化概括为32个字,我觉得十分精当:

价值引领以文化人

素养为纲任务导向

立足生活实践主线

强调情境主题统整

每一个要点都采取了新旧对比、阐述要义、举出实例等方法进行了清晰的说明。

接着他从语文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几个方面分别阐述了2022版新课标做出的新的努力和改变。

很多内容还要去慢慢消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要真正地读通读懂,必须要静下心来认真地去研读2022年课标,还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实践。

听完讲座,有三点至少让我记忆深刻。

第一,“核心素养”提出这么久,解释众说纷纭,不知道哪一个才算是权威解释。语文课标里的解释将其概括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个与高中课标的表述四个方面大致相同,也有微小差别。说明语文核心素养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学段,核心素养也是不同的。它体现了一种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正如郑教授所说,素养型目标,从“重学习过程”到“重应然状态(学习结果)”。四个方面相辅相成,不能简单割裂,表述时可以有所侧重,而不是单独列出。其中“语言”是“文化、思维、审美”的基础。

第二,“学习任务群”的提出。课程内容里高频出现了这样一个名词。历年课标的修改与制定,到了2022年版,尽力在实现教的突破,学的突破。它以“真实的语文情境,统整的学习主题,典型的实践活动”来促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郑教授指出,“学习任务群”并不是一个空降的新名词,它首先是来自于一线教师的探索,是宝贵的经验和成果。其次,它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语文实践之间的融通,是将静态的语文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语言实践的过程。语文学习任务群包括“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评价、学习资源”。新课标对四个学段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都有说明和建议。高中阶段18个学习任务群,义务教育阶段6个学习任务群。

第三,学业质量和学业评价的探索和进一步规范。这个在之前的课标里是比较单薄的内容。评价主要围绕“过程性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两个方面提出建议,突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价值,突出评价和命题的导向性,推动考试命题内容与方式的变革。郑教授也指出,我们语文学科要尽量避免死记硬背,大量刷题的诟病,要适当降低难度,减缓坡度,同时更要处理好幼小衔接的自然过渡。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郑教授从整体框架上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变化进行了解读。时间有限,郑教授不可能一一展开,我们也不可能在这一个半小时内就把新课标完全读明白了。需要探索和思考的东西还有很多,课标的学习,这只是一个美好的开始!(长丰县双墩镇中心学校刘静静)

新课标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篇六

今天专家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我从专家透彻的分析教材中更加了解到新的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的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2、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一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新课标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篇七

《小学语文新课标》,我每读一新,收获颇厚,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

一、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 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有位教师在执教一篇游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集体交流,抽学生轮流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景点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整堂课内容充实,模式新颖,学生饶有兴趣,也学了很多。表面上学生收获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的内容的解读。

三、注重学生自悟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 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我会有效结合“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新课标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篇八

2011版作出如下描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由此可见,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是“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而不是“学会”,甚或“完全学会”,教学中,我们需合理把握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度”,切忌拔苗助长,以免违背学生成长规律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

1、识字与写字

新课标规定,中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九年里,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不过,和老版语文课程标准相比,新课标对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有所降低。

一至二年级的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在老课标中,一至二年级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是800到1000字。

三至四年级学生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事实上,在老课标中,要求这一年级段学生会写2000个左右汉字,在会写字数量上,“新课标”减少了400个。

虽然低年级和中年级在会写字数量上的要求降低了,但对于中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多识少写更合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然会写字量减少了,但“新课标”对写字的质量要求提高了。一至二年级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规范、端正、整洁。三至四年级就要求学生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并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到了五六年级,则要求硬笔书写楷书整齐美观,并有一定速度,同时能用毛笔写正楷字。对于初中生,则在硬笔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并能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之美。

为了能让各个学段的学生达到书写的要求,语文“新课标”还在第三部分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求,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小学1-6年级,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提高书写效果。

2.阅读与写作

除了对汉字的识记和读写做出新的要求外,此次修订的语文“新课标”更加强调学生学习语文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的培养。关于阅读教学,更加突出地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教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重视给学生提供阅读各种各样类型的文章和材料的机会,并强调阅读材料一定不仅仅局限在文学性文章,新闻报道、随笔、杂谈、图表、宣传手册,包括各种说明性、论说性的文章等在内的广泛的多样化的读物,只要是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经常用到的都应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予以重视。

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初中阶段增加了14篇。课程标准的这一调整并非增加了“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传承传统文化。

课程标准将一二年级写作定位为“写话”,三年级开始是“习作”,初中才是“作文”。另外强调作文教学一定要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套话。

3.关于语文知识的问题。

现在教师还受制于应试教育,很注重做题,注重讲授和操练所谓系统性的语法修辞知识,这并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而且容易让学生厌烦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摆脱对语法修辞等概念定义的死板记忆,必要的语文知识的。

相关范文推荐